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南北杂货> 南北杂货 第250节

南北杂货 第250节

  这一天傍晚,乔俊林从常乐书院回到县衙那边,与罗用说了这件事。
  罗用听闻了,哦了一声,当天晚上便写了一封文书,次日一早差人送去驿站,驿站那边接到文书,赶紧令役卒往晋昌方向送去,一站一站传递过去,好容易到了长安城,那些大佬们一看,齐活了,赶紧拿给皇帝。
  皇帝顺势就把罗用给表扬了一通,又赏了他们罗家不少金银钱帛。
  这一边,皇帝嘉奖罗用的文书才刚刚送出长安城,那一边,长安城的这条木轨道迫不及待便开工了。
  长安百姓听闻又要修路,大抵也都很高兴,又因先前与薛延陀打了胜仗,长安城中的氛围很是热烈。
  至于在这条木轨道动工之前,相关官员们所面临的窘境,寻常百姓自然是不会知晓的。
  所以说,别看那些大家族们平时挺会摆谱,其实很多事情说起来,那也是土得很。
  到了唐初这时候,士族文化已经延续了数百年,那是一个天生优越的群体,形象很重要,所以像这些个土里土气的东西,都得藏起来,掖得严严实实的,谁若是藏不好,那就是没有贵族气质,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罗县令:针对这种情况,后世有一个词语形容得很贴切,装逼。
  罗县令这时候正坐在陇西他那小破县衙里,呼哧呼哧吃着粟米粥,就着一碟子嫩金瓜炒肉片。
  去年有一个高昌那边的商贾,送给他几颗金瓜种子,罗用令人在县衙后面那片菜园子里种了,差役吏员们常常给这些金瓜浇水施肥的,伺候得很是周到,后来便结出不少金瓜,金瓜肉吃了,金瓜籽留着当种子。
  一个金瓜好多种子,这县里县外,但凡是有点交情的,罗用都送他们几个种子,吏员差役们也都各自拿了些。
  金瓜这物什眼下还未十分普及,种子也有几分金贵,这个嫩金瓜若不是昨日被五对踩伤了藤条,罗用也不舍得叫人炒来吃。
  这都多少年没有吃过炒南瓜了,罗县令一口粟米粥一口炒嫩南瓜,吃得很是满足。
  这几日他们县衙这边也很忙碌,不为别的,就是又到了给白叠花打顶心的季节。
  话说去年有一个富户,脾气死倔,就是不肯打顶心,最后罗用跟他商量,叫他大部分都打了,就留下一亩地不打,看看这亩地将来的收成如何。
  结果么,他那一亩地的白叠花枝条抽得老高,结出来的白叠花有大有小,再加上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风大,他那些白叠花长到后面,植株没力了,护不住花,后面便又落了不少,可把他给心疼得啊,天天到地头上去拣,奈何还未成熟的白叠花,捡回来也是无用,晒干了最多就是当柴草烧火用。
  最后这一亩地的白叠花收回来,比其他打了顶心的少收了两三成不止,去年那白叠花可不便宜啊,少收了这两三成,那也是不少钱。
  虽说是当地富户,那也是个节俭人家,平日里家里的儿孙闹着要吃饴糖糕饼,也是不肯常常买的,这一年少收的那些白叠花,也不知够买多少饴糖糕饼了,如何能够不心疼。
  那地里白叠花收完了,剩下一地的花杆,也无甚大用处,倒是可以抱回家烧火,听闻他家那一亩地的白叠花杆抱回去烧火的时候,他那婆姨那是烧一回就要念一回。
  “也不是有那天灾人祸,也不是有那凶兽畜生来祸害……”
  “好好的一个丰收年,你偏要折腾那幺蛾子……”
  “啪!”这是白叠花杆被折断的声音,折断了才好塞到灶膛里烧火,这些花杆晒得干干的,折起来脆响。
  “现在又落了什么好?就落下这一堆柴草……”
  “孙儿要吃糕,我也不舍得买,就你折腾这一回,够我孙儿吃多少糕……”
  “哎呦……这一亩地的花杆,怎的竟这般经烧……”
  这一天早上,县衙众人正在吃饭,一边吃着,一边说话,也是说到了他们家。
  “……端午那时候就跑来问了,问我今年的白叠花甚时候打顶心。”
  “听闻去年他那一亩白叠花地,不少人跑去看。”
  “那是啊,去的人可多了。”
  “直到后来地里的白叠花都收完了,光留下一地的花杆,那还有人去看呢。”
  “听闻他们家从前都是他说了算,他那婆姨都不怎么吱声,自打这事之后,她婆姨说话都大声了。”
  “哈哈哈哈!”
  “今年他家那些白叠花倒是种得不错。”
  “种地那是一把好手。”
  “就是那脾气死倔,五对都比不了。”
  “五对作甚呢,蹲那墙根儿底下?这都好些时候了。”
  “踩了金瓜藤,挨罚呢。”
  “啧,该罚。”
  众人目光瞟向罗用面前那一碟炒金瓜,不知是个甚的滋味,小气得紧,尝都不给尝,言是明府特供。
  第350章 消息走漏
  不仅是长安城那边要修路,敦煌这边眼下也在修路。
  从晋昌城到常乐县的那一条木轨道,往来十分便利,看得那些敦煌人很是眼热,敦煌当地很多商贾富户,一人稍稍捐一些,铺设轨道的资金便也到位了。
  这条木轨道才刚开工,便有不少敦煌那边的商贾富户前来常乐县订购木轨马车。
  近来订购木轨马车的人很多,有伊州的有晋昌的也有一些常乐县本地的,现在又来了这么多敦煌人,县里的马车作坊已经积压了不少订单,这段时间一直在赶工。
  轨道运输很是快捷便利,常乐县周边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这个木轨道的好处,也想要享受这一份便利。
  若是想上木轨道,首先你得有一匹良马,太次的马不给上轨道,跑得慢,容易在轨道上引起阻塞,太烈性的马也不行,轨道上的马车跑得很快,一旦发生意外,那就十分危险。
  其次就是要有马车,这个得到常乐县的马车作坊去订购,他们那里生产的每一辆马车都有编号,其他地方打造的马车不行,不给上轨道。
  然后还要有一个经过特别培训的车夫。只要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那就可以赶着马车去站台排队了,那边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交上几文钱便能上轨道,然后再按先后秩序发车,从前是一刻钟发一车,近来车多,半刻钟便要发一车。
  每天清晨都有不少木轨马车在常乐县和晋昌城两地的站台上等待发车,常乐县这边相对少一点,晋昌那边很多。
  晋昌这边不少商贾小贩要到常乐县去买卖货物,因那常乐县中颇多作坊,县中许多百姓都在作坊做工,几乎家家户户都挣工钱,现如今晋昌城这边不少人都去常乐县做买卖,有卖粮食布匹的,也有卖米酒米醋的,各种点心的,生意大抵都还不错。
  若说买货,这些商贩们喜欢从常乐县买各种酱料,自从那常乐县令关了县里豆腐作坊,那豆腐作坊的雇工便都去了酱坊,那常乐县的各色酱料,可谓是陇西一绝,价钱亦不很贵,寻常人家便能吃得起。
  早先便有一些晋昌商贩,将一些常乐酱料运去合河戍,戍边的军士们很是喜爱,常常肯出高价来买,后来去的商贾多了,价钱便逐渐平抑下来,
  在合河戍旁边有一个名叫大泽的湖泊,牧民们常常会赶着成群的牛羊在湖泊对面驻扎,久而久之,在大泽边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集市,也有汉人去那里做买卖的,从前主要便是卖些粮食布匹,饴糖糕饼,后来逐渐又多了一些卖针卖酒卖茶叶的,近来听闻很多卖酱的。
  从大泽往敦煌方向,有一条河,后世称为疏勒河,乃是从敦煌那边的兴胡泊流向瓜州的大泽,时人称之为葫芦河。
  葫芦河上游有一些大片的浅滩,骑马便可淌过,一些出关去做买卖的商贩,常常便是从此处进出,羊绒作坊里一些牧民出身的小娘子们,大多也是从此处过来,听闻从前玄奘法师出关的时候,亦是经由此处。
  在晋昌以北的关外,大泽与豹文山之间的那一片隔壁草原上,有一个名叫百帐守捉的屯军之所,那里生活着不少军士以及当地各部族,还有一些军户家属以及退伍军人,还有为数不少的流放之人。
  这样的地方,民风大抵都很彪悍,早前羊绒作坊那边有两个小娘子打架,其中一人便是来自那百帐守捉,另一人也是关外牧民出身。
  这两人同住一间工舍,性格都比较强势,时日久了便有一些不睦,上月月初,罗二娘发了上一个月的工钱以后,又令人从库房里抬了一些她从晋昌那边一间糕饼铺定做的糕饼出来,当时这两个小娘子,便是为了争一块看起来相对大一点的糕饼,当众就打起来了。
  这两个小娘子后来就被罗二娘安排给了那个军户出身的管事,叫她带在身边,教她们跑跑外务。
  这般强势能打的性情,整日叫她们坐在作坊里纺线织衣,着实也是憋坏了,若不是为了那每日里的几顿好吃食,每月里的那些工钱,每季都有的好看衣裳,定然是忍不下来的。
  现在好了,让她们去给羊绒作坊跑外务,不用整日闷在作坊里干活,还能公款吃喝,这两个小娘子都觉得十分爽快,一些时日下来俩人的关系竟比从前好了许多。
  在这个精神娱乐十分匮乏的年代,一般人都比较爱热闹,对于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充满了好奇心,现如今作坊里的不少小娘子都很羡慕她二人。
  常乐书院那些人近日也总与罗用说,言是要去伊州游学。
  这事是罗用先前答应了唐俭的,现如今那《白叠之歌》早已广为流传,他们常乐县靠着卖白叠布白叠种子也是挣了不少,确实是到了该兑现承诺的时候。
  按唐俭的意思,是等伊吾那条木轨道铺好了,常乐县公府便拨出钱帛来,送他们常乐书院的先生学子们出去游学,先去伊吾,再去高昌焉耆等地逛一逛,仔细体验一下那边的风土人情,三五个月以后再回来。
  搁眼下这个年代,游学这种事,随便游个三五个月那太正常了,也有一游就游好几年的。
  “今年都这时候了,待那伊吾的木轨道修好了,再有一两个月便入冬了,有甚好游的,不若还是明年开春再去。”这一日唐俭与罗用提游学的事情,罗用如此说道。
  唐大人却道:“秋里过去,开春回来,正好,入冬亦有入冬的游法。”
  这事也不是头一回说了,罗用担心自己再推三阻四,唐大人该不高兴了,于是便与他说:“我先前听几名突厥商贾提及,乙毗咄陆有意攻打伊州,不知真假。”
  “竟有这等事?”唐俭将信将疑,就这游学的事情,他都跟罗用提过好几回了,每次罗用都劝他明年再去,原本还疑心他是不是心疼钱帛,仔细想想,这棺材板儿并不是那般吝啬小气言而无信之人。
  只是那突厥人真敢来打伊州?突厥那边近几年也是内乱不断,前两年在高昌那边又吃了一个败仗。
  去年唐军与薛延陀打仗,乙毗咄陆和叶护可汗打仗,双方各打各的,中原与突厥之间也算相安无事,其间亦有使臣往来,唐俭还道这陇西应是能够安生几年,也不知道罗用这消息是从哪里听来,可不可信。
  唐院长吃完饭,抹抹嘴回到常乐书院,书院那边也有食堂,他就是听说县衙这边今天中午有好菜,于是便过来了。
  书院那边的小郎君们缠着唐院长问那游学的事情,这些人现在学了不少关于西域那边的人文地理知识,又有专门学那突厥话的,闷在书院里学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想出去闯荡闯荡了。
  唐俭说今年怕是不行了,还是明年开春再去吧,这些学生们不干了,心里落差太大了,太难接受了,于是一个个便都闹腾起来,差点没把书院屋顶上的茅草都给掀了。
  唐俭无奈,训斥安抚之余,便也与他们说了罗用方才那番话,又说罗用这个人还是有信用的,叫他们安心等到明年开春。
  书院这边折腾出来的动静不小,附近的百姓也有听闻了风声的,不知怎么的,那突厥人有意要攻打伊州的消息便被人传扬了出去。
  眼下正是初秋,常乐县当地很多商贾往来,其中就有不少突厥商贾……
  中秋节前后,突厥可汗乙毗咄陆正在着手准备攻打伊州的事宜,他的一个亲信匆匆忙忙从外面跑进来,慌慌张张对他说道:
  “不好了!消息走漏了!如今在那瓜州敦煌一带,人人皆知我突厥人要打伊州啊!”
  第351章 贞观十六年冬
  眼下的情况都这般了,那些突厥人究竟还打不打伊州了,那罗用就不知道了。
  现在不仅是突厥人听闻了这个消息,伊州人同样也听闻了,驻守在敦煌那边的乔师望亦听闻了。
  那乔师望很是能打,前两年突厥人打高昌的时候,李道宗的大军还未到,便是他领着数千骑兵先去了高昌,与高昌军队一同抵御突厥大军,很是打了几场漂亮仗。
  现如今听闻突厥人要打过来,那些伊吾人真是拼了命地修路啊,他们虽然还是有点抵触中原王朝对伊吾当地进行过分严密的控制,但那突厥人若是果真打过来了,不靠大唐的军队,伊吾当地总共才多少军士,如何能够扛得住?
  伊州刺史派人前去敦煌求援,那乔师望也很爽快,言是伊州既为大唐国土,强敌来袭,他自当领兵应战!
  那些伊吾人一听,很是感动!他们虽已归附大唐,但是也怕大唐方面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
  自从那突厥人要打伊吾的消息传开以后,不仅伊吾当地人心惶惶,就连西面那些小国,皆是不安。
  突厥这些年多分裂内乱,早前那乙毗咄陆杀死了叶护可汗,势力一时强盛,对西域的控制也得到了加强,胡商们说他这时候要打伊州,很多人都是相信的。
  然而就在这风云际会人心动荡之际,陇西这边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大唐朝廷派遣老将郭孝恪出任凉州都督、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这郭孝恪也是瓦岗寨出身,之后投唐,曾为李唐立下过赫赫战功。这时候郭孝恪一来,陇西这边很多人便都知道了,圣人这是要对西域发力了!
  郭孝恪这个人行事比较高调,又好享乐,但总体还是靠谱的,也很能打。
  他们这一行人途经常乐县的时候,罗用送给他们几车上好的白酒,老郭很高兴,回赠罗县令几样金银器物,皆是十分精美奢华的物件,罗县令想把它们融了当钱使,又怕郭都护听闻以后不高兴,摆在他这小破县衙又显得十分突兀,于是只好收在库中落灰。
  郭孝恪走马上任,又是凉州都督又是西州刺史,又是安西都护,基本上这整个陇西都归他管了,原本乔师望那一把手的位置,自然就要让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