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架空>大明嫡长子> 大明嫡长子 第441节

大明嫡长子 第441节

  “好。”
  石奉是世袭的指挥同知,朱凤是成国公朱辅的次子,这两人都是军学院出身。朱辅有一个长子朱麒,但是实在不堪大用,朱凤还算有些上进心。
  其实朱厚照也希望,勋贵之中能有一人,不说再现祖宗之风采,至少不要让人觉得能力平平。
  这个朱凤二十出头,希望他能有好运。
  朱厚照啥也不多说了,自己反身到御案上执笔写下先前提到的四个字:
  保田护粮。
  “拿去,让这些鞑虏知道知道汉人的厉害。”
  这个时候的动员力不会那么强,毕竟没有基层组织,但动员一方面靠组织,另外一方面更重要靠实实在在的东西。全靠组织,但不实在那也不行。
  保田护粮不是假的,它其实也不太需要怎么组织。
  没有刀枪,锄头一样敲得死人。
  第四百八十一章 鞑靼人的目标
  大同的攻防战比双方想象的都要激烈许多。
  达延汗是觉得周尚文部不在,所以想一仗打出军威,这样再深入进去,便不会有哪路明军敢轻易袭击他们。
  而常大成是几年磨一剑,自从新君登基,火器、士兵、训练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所有的准备就在此刻,哪里能轻易认输,
  而且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将军,心中的汉夷之防更加深刻。
  有皇帝信任,荣华富贵他是不缺,所以敌人招降他不可能,再有汉夷之防,要他贪生怕死则更加不会,尤其有个兄弟已经死于鞑靼之手。
  所以没说的,就是打,熬着打也打!
  巴尔斯、格鲁太分别领兵攻打了武定门和阳和门,鞑靼人投掷的火石像是死神的锁链。
  这些攻城的武器所造成的伤亡,常大成看在眼里,但他顾不得这些,因为鞑靼士兵架着云梯已经想要登城墙。
  鞑靼的士兵也比想象中的更加勇猛,他们不惜代价顶着炮火前进。
  当然,大同守城的将士一样用命,火炮、弓箭也一样在索命,虽说密密麻麻的士兵很难用这些兵器全部杀光,但即便那些开始攀爬的鞑靼军卒,明军也不会放过,火油、石头不断地向下砸去。即便真的有个别人接近爬上城墙,明军也会一哄而上,将其围杀。
  这只是一道城墙,更不要提后面还有瓮城。所谓瓮城,也就是城中之城,相当于你攻破了城门,后面还有一道城门,而这段空间之内就是一个口字形的封闭城墙。
  守军在城墙上,敌军攻入城门之后,除非迅速再攻破第二道城门,否则来多少人都会在这里被射杀。
  说白了,就是在城门口这里修建口‘很浅的井’,瓮城的名字,取得就是瓮中捉鳖之意。
  这都是多少年战事下来,不断完善的守城之法。
  在一些重要的城池,还会有连续几个瓮城,把‘口’变成‘日’,边上都是守军,你冲到这个里边儿来,怎么可能活得了?
  所以这种单纯的攻城想要打下大同,是绝对不可能的。
  达延汗一看情势不对,立即下令退兵,减少无谓的伤亡。
  等到第二日,达延汗驱赶在阳和以及各处乡村抓获的大明百姓在前,火炮、弓箭这些可不长眼,要杀就会一起杀。
  对于见惯了生死的将军来说,真的下令一并击杀,狠下心也可以。
  但关键是对守城将士军心的影响,如果自己的百姓都可以杀,那这仗打得是为什么?甚至这里面是不是有部分士兵的亲人都说不定。
  鞑靼人不怎么擅长攻城,但是残忍,所以用这种办法也不是第一回 了。
  常大成以往在军学院就见识过这种战役,他抬头看向两边的士兵,果然有许多人面带犹豫,眼中也有丝丝困惑。
  “正统十四年,瓦剌也先大军挟天子而叩大同城门,那时,守城的将领、士兵为了力保大同不失始终没有开启城门!天子都如此?何况百姓?大同一失,城门一破,城内还有谁能活得下来?!到时必定会死更多的人!这第一箭,本将来射!”
  说是迟那时快,只听嗖得一声,黑色的箭羽飞速向下,随后城墙下,一个白发的老妇应声而倒!
  常大成站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正气凛然的大喊:“杀人者,常大成!为的,是保大同不失!保大明江山社稷不失!若有谁要报仇,尽可找我!”
  将领带头,其他士兵也不再手软。
  结果这么一射反倒把下面还未设防的鞑靼军给吓了一跳。
  远处的达延汗一看形势如此,虽不服气,但也只能再次下令退兵。
  同时心底里也升出一个念头:大同都如此难打,这一趟一定要去打明朝的京师恐怕不会有好结果。
  “当年,瓦剌的也先擒获了明朝的皇帝,还在土木堡将明军精锐一网打尽。但仅一个月后,他便在明人的都城之下丢盔卸甲,损失惨重,你们以为是为何?”
  达延汗脸带横肉,眼有凶光,但他只是看着憨,实际上在满都海哈屯的抚养之下,并不是那种不动脑子的武夫。
  “也先过于轻敌,以为胜券在握。实际上土木堡一战,主要还是明军太蠢。”
  “那么我们这一趟呢?”达延汗沉声说:“明军这个小皇帝,虽然还是个娃娃,但是对于草原的敌意比他的父亲更甚,这几年以来,我们看着他整兵备战,甚至还公然喊出要把复套列为国策!今年又开始封锁互市,这一仗,我们要怎么打?
  依本汗所见,也先在那种优势之下还没能攻灭北京,我们也不可过于乐观。所以此一战,京师不在我们目标之内,但京师要去,一来是为劫掠财货、牲畜和人口,二来是为宣誓战力,逼迫明廷停止封锁、与我们进行互市,第三,是为消灭明军这几年筹备起的精锐部队,拔除明朝小皇帝的爪牙,也就是周尚文一部,要想拿到这个目的,这北京也还是要去,只有去了那里,周尚文才会慌不择路,难以冷静。
  而在本汗看来,也先最大的失误,便是在土木堡一战后给了明廷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否则在精锐尽失的情况下,明军哪里有力量守卫京师?各位,自我们打阳和、攻大同,已经过去八天了,八天的时间,小皇帝一定已经收到了战报,各种准备也必会开始。各地的勤王军可能这几日也会出发,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在大同耽搁太久。
  巴尔斯、格鲁太,明天是最后一天攻城,再不顺利,本汗也不会再等你们,全军向南进发,走一走也先当年走过的路!”
  对于草原民族来说,瓦剌太师也先算是近百年来的一个人物了。
  甭管人家怎么做到的,反正逮住了明朝的皇帝,而且土木堡一战,阵斩多少明朝的高级将领和官员?
  ……
  ……
  此时的京师之中。
  朱厚照在结束一天的疲惫之后,回到了后宫。
  战事上的事情,银两、粮食、军队、百姓,以及增兵等等事宜,他都已经做了安排。
  从他已有的后世历史记忆来看,大同被攻破,这不是他预期内的事情,而且他也不觉得达延汗能做到。
  大明两百多年,大同似乎就没被外敌攻破过,最后也是从内部被摧毁的。
  这毕竟是九边重镇之一。
  但大同想必也拦不住达延汗。
  眼下的情况,就和正统十四年有些像,当时也是收到消息,说大同遭遇进攻。
  然后正统皇帝宣布御驾亲征。
  真是祖宗埋坑,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他动动脑筋还是可以领兵出征的,现在么就算了,所以说不是他想在这个时候到后宫躲起来,而是只能在深宫之中。
  他什么都不做,朝中臣子才心安。
  说句不好听的,好些个大臣已经默默的防着他这一手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永寿宫的两位贵人,要生了。
  她们两人都是去年底有的身子,十月怀胎将近,若是能生出皇子,其实也是一份气势的提振。
  所以随着时间越发接近,朱厚照也变得更加关心起来。
  葵儿大夫现在更是寸步不离,她和师姐莘惠从早到晚在永寿宫守着。
  后宫不干涉朝政,但眼下京师之中打仗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她们也都是知晓的,况且皇帝的状态肉眼可见的疲惫。
  怀笑和怀颜也不免心疼,在相见时也时时提醒皇帝注意龙体。
  朱厚照其实还好,他年轻,仅是累一点不算什么,“喜事将近,朕心中欢喜着呢。不碍事。”
  “大明皇军得胜,两位贵人再给陛下喜添龙子,这算是双喜……哦,不三喜临门了。民女先恭喜陛下。”
  葵儿应是读书不多。
  朱厚照脸色怪异,纠正说:“皇军不好听。明军才好。葵儿大夫肯定是只读医书,旁的书都不读。”
  怀笑浅浅笑了一下,天子几次都要与这个大夫斗斗嘴,倒是有趣,不过要说真的笑,其实也很难笑得欢畅,总归是有一件事落在心头。
  怀笑摸着自己隆起的肚子,说道:“臣妾与妹妹都已嫁了陛下,我们的性命早已和陛下相连。可惜陛下军务日渐繁重,臣妾却不能为陛下分忧。”
  “你好好养身子,便是为朕分忧了。”
  “臣妾只想陛下知道,臣妾姐妹二人今生今世都愿与陛下同担风雨。说起来,听葵儿大夫说,生产之期将近,臣妾想和陛下说,无论何时都不必为我们姐妹担忧,军国大事要紧,江山社稷要紧。”
  朱厚照难说没有感动,至少遇到难关之时,总算也有人给他安慰。
  “朕知道的。”
  这一句话,都已包含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十二郎的战争
  韩十二郎起了个大早。
  除了已经与人约定好了时间这个原因以外,他还想到学院里烈士碑前向他的义父喻自在道个别。
  四年过去,他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岁数,已经有人结婚生子当了父亲。
  偶尔的间隙他在街上看到那种在给别人说媒都会觉得羡慕。
  他喜欢那些媒婆,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娶婆娘,还因为背后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个字。
  你看他就没人给张罗。
  四年以来,军学院的书都叫他啃得差不多了,就是姑娘一个也没能啃过。
  这件事他赖上了喻自在。
  并在烈士碑前说:“这一趟我出去挣个婆娘回来,要白胖白胖的那种,到时候带来见你,保你要说富态。”
  “其实我想去宁夏镇当兵,先生们说火筛又带着兵马回来了。他肯定不知道有人惦记着取他的命,不然肯定不敢回来。这个人就是我,到时候我给你报仇。”
  “但是后来听说打大同的这个官儿更大,还是火筛的头头。所以我又改了主意,如果能把这个小王子给你逮过来,那比抓火筛厉害多了。”
  韩十二郎已经长高了,不长高不行,那个许冠没头没脑的,但就是能自恃八尺身长欺负他。所以他不服气,这几年在学院里吃得管够,他就猛吃,现在也是个七尺男儿了!
  就是还差许冠一尺。有点不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