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架空>靖明> 第19节

第19节

  “起驾!”
  悠长嘹亮的声音中,大驾卤簿缓缓行动起来。
  他是大明天子,至此,上任京城!
  第28章 龙入皇城,惊涛四起
  大驾卤簿进了城,此刻京城中的一个客栈里,一群士子比其他人更兴奋。
  “新君终于要继位了。诸位,一年多了啊!”
  都说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是金榜题名时,这群士子去年已经体验过那种狂喜了:他们都是正德十五年礼部会试中的胜利者。
  但狂喜之后就是长达一年多的郁闷:因为皇帝南巡、回来后又病重,本该在礼部会试结束后就接着举行的殿试一直拖到了现在还没进行。
  殿试不再除名,他们人人都已经是准进士,但眼下的身份毕竟还只是贡生,没有拿到告身。
  “抡才大典乃一等一的大事,殿试想必应该就安排在下个月了。”其中一人笑着对另一个清瘦的书生笑着调侃,“才伯兄,你的霉运到头了。梁阁老素来赏识你的才学,你二人又是同乡。这回梁阁老以古稀之躯远赴安陆迎立新君,他老人家只需在陛下面前提提你的名字,才伯兄就此平步青云也不在话下啊。”
  这个书生有些尴尬地摆了摆手:“梁阁老那只是怜悯在下科途曲折,殿试列身哪一榜、之后暂授何职,还是要凭文章与名次了。”
  “福祸相倚!”贡生们兴奋的并不仅仅只是殿试终于要开了,“陛下以藩王世子入继大统,这真是极为罕见!我等虽是正德辛巳科的贡生,却会是陛下取的第一科进士!素来一朝天子一朝臣……”
  被称为才伯兄的贡生名叫黄佐,他和梁储都是广州府人。
  如今三十一的黄佐少年成才,六岁时启蒙的塾师就表示没什么可教他的了,让他回家自学。他十一岁就把科举前的功课学完,但此后正式走上科考之路,却是一段近二十年的坎坷时光。
  本已是院试案首,却因两任督学的恩怨重考院试,黄佐这个原案首还独独不准参加考试。
  后来乡试中了解元,但广州府离京城何等遥远?黄佐没赶上第二年春的礼部会试。
  三年后再考,半路上父亲去世,回家守孝。
  再下一科,这回是自己得病了,会试考到一半无法继续考下去。黄佐曾有心灰意冷之意,是当时梁储鼓励了一下他这个同乡下科再试。
  接着就是去年了,这回更无语:黄佐的路引搞丢了,按规定不能参加会试。要不是礼部尚书毛澄给了个特例,黄佐又得耽搁三年。
  好不容易以第十八名成为了贡生,殿试又一拖再拖。
  这段时间里,黄佐不知道被多少同科或带调侃或有埋怨的戏称为科道克星。
  现在机会终于要来了,黄佐坐在窗户边看着远处那令人动容的天子仪仗,看着其中那些身着朱红青绿各色官衣的人。
  去年高中后去拜谢梁储时,黄佐知道了自己曾被置于榜首,后来有异议才被换成了第十八。
  此刻,黄佐由衷希望这位新君是个伯乐。
  ……
  大驾卤簿之中,翰林院的学士们也都眼神各异地看着前方的大辂。
  翰林院的学士、庶吉士品级低,但储才之地,历来都是每科翘楚才能进入。作为天子近臣,在内阁设立以后,这么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门槛:非翰林不入内阁。
  眼下新君将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会在这位原本是藩王世子的皇帝这里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四位阁臣中,杨廷和已六十三,梁储七十,蒋冕和毛纪都是五十八岁。
  几年之内,朝堂中不知道将出现多少机会。
  现在这些翰林学士们无不揣摩着新君喜欢什么样的文章、欣赏什么样的人、推崇哪些学问。
  十五岁的皇帝,经筵是不可缺少的。除了重臣们进讲,翰林院学士也都有侍读、侍讲的机会!
  在这些人里,还有一个刚刚年满四十的人。
  他是弘治十八年二甲第二、总排名第五的严嵩,当时就以庶吉士的身份进了翰林院。
  但随后正德皇帝登基、刘瑾权倾天下,严嵩又退官回籍,在老家袁州府分宜县一呆十年。
  弘治十八年的主考官杨廷和曾邀他复官,但他拒绝了。
  有人说他是在养望,但他明白其时朝堂的凶险。
  宦官得势,皇帝对文臣有偏见,那实在不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好时候。严嵩身为杨廷和的门生,到时候恐怕处于冲锋在前的风口浪尖。
  哪怕是五年前宦官势力已经被打压下去不少了,杨廷和再邀他复官时他答应了,回京之后也一直只呆在清贵的翰林院。
  但现在,严嵩的心思终于活了起来。杨廷和贵为首辅又是拥立之功,这一个多月来清除弊政、打压宦官势力的力度之大,颇有煌煌之势。
  最主要的是,严嵩已经四十岁了!
  他积累了这么多年,还能等多久?
  ……
  大驾卤簿将到大明门前时,京城西直门内的一处小宅院里,主人张楫战战兢兢地跪在院子里,颤抖着问:“不知天官驾临,学生失礼之至,寒舍粗陋,不知……”
  “张秀才,这可使不得,咱家又不是来宣旨的。”身着太监服饰的人笑容满面地将他扶了起来,“张秀才也知道,陛下马上就要登基了。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得先帮主子把事情想在前头。太后懿旨,命奴婢们先在京中预选一些淑人。听说令千金姿容卓绝,知书达理,不知可否先让咱家见一见?”
  张楫闻言脸色顿时剧变,支支吾吾地回答:“小女下下之姿,如何能入得天家法眼。这位天官……”
  太监沉了一下脸,随后又笑着说:“张秀才,只是先预选一些淑人。咱家奉的是太后懿旨,张秀才可知道,若是令千金才貌兼具,来年选秀入宫之后可是大大有机会母仪天下的啊。届时张秀才一个伯爵之位是少不了的。”
  张楫在太后亲自安排出来的人面前又哪里有拒绝的余地?
  他知道这祸事已经是从哪里开始的了。
  这一年多来,许多权贵家的奴仆已经来过数次,都被张秀才以亡妻新故、女儿尚在孝期之中的借口搪塞过去。
  这段时间以来毫无办法,他一个屡试不中的秀才又怎么能和那些权贵相抗衡?
  只是想着宝贝女儿要被那些声名狼藉的权贵纳为妾室,张秀才就百般不愿。
  也不知道是哪个亲戚好友在亡妻丧礼上见到了服孝的女儿,就这么传了出去。
  没想到,现在竟又传到了宫中。
  懵懵懂懂又惊惶不定的张晴荷极度不自在地被那个太监盯着看了一阵之后,等心神不宁的父亲送了那些人出去之后就害怕地问:“父亲,出了什么事?”
  张楫忧愁地叹了口气,看着年方十四却又出落得花容月貌的女儿。
  后宫之中是有荣华富贵,却又万般凶险。
  如今竟是张太后先遣人出来预选淑人,毫无疑问是要选些姿容出色的,后面好影响那位并非亲子的新君。这其中的莫测之危,不知道会有多少。
  张楫知道凭女儿的才貌,恐怕是很难躲过这一劫的。
  最主要的是,女儿的名声已经在坊间隐隐传开了。明年若真开始选秀,顺天府同样会过来吧?
  他只恨没有早些给女儿说门好亲事。
  “父亲……难道是……选秀?”张晴荷聪明伶俐,看到父亲的表情,联想到刚才的太监,白皙的脸就显得更白了。
  张楫忧惧地捂住了脸:“晚了……已经入册,还是太后亲自吩咐的预选。就算想躲,也会惹怒太后。”
  张晴荷虽然才貌双全,但这番大变故也让她手足无措。
  张楫猜测得没错,从确定要立朱厚熜为帝开始,张太后早就安排了预选淑人这件事。
  在朱厚熜一步步靠近大明门的时刻,这些被提前接触过的人家里,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惊疑不定,有的恐惧至极。
  一心为女儿将来幸福考虑的人家,谁不知道那座紫禁城就是一个吞噬生命的巨兽?
  现在,朱厚熜经过了大明门,进入了皇城的范围。
  正前方,就是他熟悉又陌生的承天门。
  第29章 年号,嘉靖
  进入午门之后,一种迥异于城中的那种肃杀庄重之意扑面而来。
  这不是后日里游人如织的故宫,现在这里是帝国的中枢、守卫最森严的所在。
  空旷宽阔的视野中没有树木,这既是安全中为了防火和减少守卫视野盲区的考虑,也是风水等多方面的原因。
  朱厚熜的第一感觉是:既旧,又新。
  目光穿过内金水桥遥望前方的奉天门,入目所见石桥上的护栏还只经过百年的风雨侵蚀,因而纹理显得更精致,比朱厚熜印象中要新。
  按朱厚熜如今学习到的内容,以后除了利益色彩更浓的大朝会及一些庆典,日常与外臣打交道都会在这个区域。
  早朝在奉天门,如果有午朝、晚朝,分别在左顺门、右顺门。召见阁臣召开的内阁会议,一般是在奉天门处的东角门。
  但穿过左顺门看到了文华殿,又看到这组宫殿群显得有些老旧了,朱厚熜的第一感觉竟是得修一修。
  文华殿的北侧就是文渊阁,从天顺至成化年间,这里就可称作东宫。杨廷和他们最先制定的仪注中,也是让朱厚熜入宫后先暂居文华殿。
  但现在朱厚熜到这里来,就只是审定一下登基诏书了,其中诏书里还将确定年号。
  “经筵就是在这里举行?”
  朱厚熜走入文华殿正殿后,一边打量着一边问道。
  杨廷和心头一动:“正是。正统元年,杨文贞公于《请开经筵疏》中有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学而能致治者。太宗皇帝定制,初二、十二、二十二,每月三经筵,再辅以日讲,陛下登基后,当再开经筵日讲之制,则天下臣民幸甚。”
  劝进都劝完了,现在所有人都得称呼朱厚熜为陛下,而朱厚熜也可以公开称朕了。
  朱厚熜笑了笑,自己那堂兄是不爱学这些的。
  而自己呢,倒不至于被他们用四书五经洗脑。
  虽然已经有近四十岁的心理年龄,他表面上毕竟只是个虚岁十五的孩子。何况,那不也是观察他们的机会吗?
  “经筵是要开的,后面可以递个方略过来。”朱厚熜给了今天颇受打击的杨廷和他们第一个甜头。
  杨廷和总算多了桩开心一点的事,下拜称“圣明”。
  进宫之后第一件事是关心学习,对他们来说岂非是天大好事?
  朱厚熜是必须先经历一下这些的,对于后面那些没攻略的事,他又到了必须学习、思考、记录、分析的状态。
  坐到文华殿中宝座上,魏彬赶紧从杨廷和手中接过已经初步拟好的登基诏书,恭敬地递到了朱厚熜手上。
  诏书很长,朱厚熜仔细看着,顺嘴就问道:“诏书中所拟年号是什么?”
  杨廷和回答道:“礼部所拟诸年号,百官以为‘绍治’为上。绍者,承续,继往。治者,安定太平。”
  朱厚熜对这些文字寓意可没有那么精通,但唯独这个年号,是老秦讲过的细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