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架空>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475章 杀人灭口

第475章 杀人灭口

  曹亮安排完明天的事务,众人散去,曹亮也正准备休息了。
  曹亮现在所居之处自然不是太守府,毕竟前任太守韩建还在那儿挺着尸呢,丁郡丞给曹亮安排了一座非常不错的宅子,清静雅致。
  就在此时,府邸外面突然地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待亲兵也去看时,羊祜已经是疾步走了进来。
  按理说安邑到蒲坂津是有一段距离的,来回还得渡两次黄河,羊祜只走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居然就从蒲坂津折了回来,速度之快,堪比驿马了。
  不过曹亮看羊祜的神色,就知道有事发生了,果然羊祜一进来,就急急地道:“姊夫,出事了,我去晚了一步,韩璋已经被灭口了。”
  羊祜昨天奉了曹亮的命令,即刻赶往了蒲坂津,一刻也不敢耽搁,因为曹亮通过韩建的自杀事件,已经敏感地察觉了事情的不妙,所以才会派羊祜前往蒲坂津提韩璋过来,想把此案的最后一个人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羊祜那怕是快马加鞭,赶到临晋关的时候,还是去迟了一步,韩彰被人暗杀在了密室之内,而周围守卫着的一百魏军,居然是毫无察觉。
  若不是羊祜半夜赶到之后,打开密室的门,这些守兵还不知道韩璋已经是断气了。
  很显然,这个杀手的武艺非常的高超,他能轻易地避开守兵的岗哨,做得是神不知鬼不觉。
  羊祜摸了摸韩璋的尸体,还有些温热,显然快死不久,羊祜暗叫一声晦气,如果自己来得能再快一点的话,说不定就能抢在杀手的前面了。
  只可惜自己紧赶慢赶,最终还是迟了一步,如今韩璋一死,最后的证据也丢掉了,这桩私盐案,最终也就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羊祜没奈何,只能是返回安邑向曹亮复命了,至于韩璋的尸体,既然人已经死了,带回去也没什么意义了,羊祜也就把他的尸体留在了临晋关,还是让那一百名魏兵看守着尸体和那几十船的私盐,等到朝廷派人前来之后完成交割,再把这一屯的人调回河东。
  羊祜为了尽快地将此消息报给曹亮,快马加鞭,几乎都要把马给累趴了,终于赶在天黑之后,回到了安邑。
  曹亮闻听此讯,不禁是眉头紧锁,虽然此事是在他的意料之中的,但对方显然速度更快,动手更早,他派羊祜前往,最终还是落后了一步。
  既然曹亮知道私盐案有一品居的参与,那么韩建叔侄先后死亡,必定与司马家有着脱不了干系,看来司马家是欲盖弥彰,接连的杀人灭口,就是急于将司马家的嫌疑给洗刷干净。
  处理这种事,显然司马家的人要得心应手的多,就算现在曹亮查获了几十船的私盐,而且也知道了此事的幕后参与者就是司马家,可如今韩建畏罪自杀,韩璋也死得不明不白,没有了最起码的人证,再想指证司马家参与私盐案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司马懿老谋深算,给司马家办事的人也不算是善茬,也许他们早就有所预谋,如果贩卖私盐一旦泄露,他们早就做好了杀人灭口的打算,所以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他们行事狠辣果断,总能够抢先一步。
  看来这一次想凭着私盐案打击一下司马家的计划还是要落空了,不过曹亮还是没有气馁,毕竟这次收获还是很大的,最起码是斩断了司马家的一项重要财源,让司马家的经济暂时地陷入了困难之中。
  经过此次的私盐案,司马家必然会放弃继续地经营私盐,五石散上面,已经是很沉重地打击了司马家,而这次私盐案,无疑让司马家的经济是雪上加霜,而司马家想要再找到一个快速而稳定的来钱渠道,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司马家培植的地下势力,固然是司马家篡权谋反的根基,但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光是那三千死士就已经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了,再加上其他的开销,想要维持这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运转,没有充足的资金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曹亮认为,这一次的私盐打击对司马家来说,是相当的沉重,在短时间内,司马家是难以恢复元气的,除非他们可以找到新的资金来源,但这样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在曹爽这几年的强势排挤之下,司马懿也是被迫韬晦起来,低调了许多,司马家的经济想要恢复到几年前的鼎盛水平,估计是没有可能了。
  这一次在蒲坂津截获私盐,对曹亮而言,还真是一件意外之喜,虽然有些波折,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毕竟对付司马家的样的庞然大物,你永远也别指望能在一个回合之内就结束战斗,必须要做好长期的持久的打算,直拳摆拳不行,那就多打打组合拳,只有在长时间的耐心较量之中,才有可能干趴对手而最终获胜。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募兵的事务,对于曹亮来说,这才是重中之重的的,私盐案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如今羊祜回归之后,必然给曹亮增添新的人手,明天曹亮计划将募兵的范围扩大到周围的县乡去。
  摊子大了,那就意味着困难也多了,只在安邑附近招兵,曹亮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招兵的情况,而一旦扩大了范围,曹亮就会应接不睱,所以这个时候,曹亮就需要得力助手才行,严格把控,避免将不合格的兵招入到军中。
  虽然有石苞裴秀和杜预傅玄这些曹亮信得过的人,但募兵规模不断扩大,曹亮的人手还真是有些捉襟见肘,羊祜回来之后,便可以为曹亮独挡一面了,可以让曹亮放心不少。
  曹亮的长远打算,是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且忠诚度相当高的军队来,所以在募兵上,曹亮一直是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因为曹亮清楚,想要真正地治军,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从募兵抓起,只有合格的兵源才能造就出合格的军队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