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汉世祖> 汉世祖 第612节

汉世祖 第612节

  很快,花圃中那道小身影又忙碌起来了。
  刘皇帝与向训落座,有些感慨:“这儿子多了,也未必是好事,一个个调皮捣蛋啊……”
  话是这般说,刘皇帝嘴角始终洋溢着笑容。向训目光平和,轻声说道:“陛下,十三皇子平日里还是很乖巧的,进学修武,也很努力!”
  刘皇帝微讷,稍作沉吟,目光逐渐柔和,说道:“看来,还是朕对幼子们关心太少了!管生不管教,朕之过失啊!”
  听刘皇帝这么讲,向训说道:“陛下操持着军国大政,日理万机,何能事事兼顾,反倒是臣等,未能分忧……”
  见向训又来这一套,刘皇帝挥手止住他,笑道:“不过,连这垂髫小儿,都知杀敌报国,何愁北伐将士不能振奋武功,痛击辽贼!”
  “陛下说得是!”
  ……
  枢密院内,还是在军机房,随着北伐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枢密院的主要工作也投入了上边,军机房更是后方的指挥调度中心。刘皇帝的亲临,也给枢密院的僚属们带来一丝紧张。
  “自燕山前往辽东,主要有三条路线!”刘皇帝与向训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石守信讲解:“其一,出榆关走辽西走廊,这是大道;其二,则是走燕山小径,不过道阻且难;其三,便是通过海路,输送兵力!”
  “根据行营汇报,东路军的具体进兵计划,也是这三条。一路五万军,由永清侯王彦超率领,出檀州,攻辽兴化、神山等地,牵制其兵力,若得突破,可取道攻其奚部!
  余部分前后军,前军三万精锐,由固安侯马仁瑀率领,先叩锦州。锦州处辽西走廊尾端,当进出要道,也是兵进辽东的第一关隘,辽国屯有重兵,根据武德、军情二司的报告,城关坚实,取之不易,当是一大难关!
  至于海路,则由海安侯郭廷渭率领,先行消灭辽苏州水师,肃清辽海,保证海路畅通与安全,择地登陆,以为立足堡垒,其后由武清港输送大军!”
  石守信一边说着,刘皇帝与向训一边点着头,显然对于行营这样的安排很是认可。
  “星民,你当年可是统帅过水师的,你觉得如何?”刘皇帝问向训的意见。
  向训颔首道:“辽东坚城堡寨不少,我军虽有器械之优,长于攻坚,但若一城一地打过去,难免糜时耗,多添损费。按照行营的安排,如若能贯彻意图,水陆一齐发力,抢占辽东之形胜,则可使辽军首尾难顾,腹背受敌,胜算大增。而以水军之利,海安侯统军之能,臣相信,定可功成!”
  不是刘皇帝喜欢听好话,但是向训的分析,确实有理有据,听得很舒心悦耳,哪怕类似形式判断他已经听过很多遍了。
  “可有战况传回?”刘皇帝看向石守信。
  石守信应道:“水军浮海进攻,暂无消息传回!而根据最新战报,马仁瑀兵进百里,遭遇辽军千骑冲阵,拒之,其后虽然不断遭受袭扰,但稳步推进。如无意外,而今大军已然兵临锦州了,辽西走廊毕竟只有三百里,辽军能迟滞,却无法影响我军浩荡之势!”
  “主动出击,千骑冲阵,辽军不乏胆气啊,何人领军?”刘皇帝来了点兴趣。
  “辽锦州防御使耶律休哥!”石守信说道:“不名一文之辈!”
  听到这个名字,刘皇帝眉头轻轻褶皱了下,而后指示道:“辽军还是有能人啊!降诏行营,让他们不得大意轻敌!”
  “是!”
  大军在外之时,刘皇帝对前线的干涉,往往只有类似的提醒诏书了,将帅都习惯了……
  “观辽军反应措施,对抗意志很坚决啊!不知半年的时间,能否打下辽阳?”良久,刘皇帝这么道。
  半年之后,就入冬了,而冬季,则是行军作战最大的敌人,辽军则更习惯于冬季作战,倘若渤海再结冰的话,水师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这个问题,石守信并不能给一个完全肯定地答案,只能说,如果战略战术意图能够顺利进展,打下辽阳并不大。
  而刘皇帝的,沉吟之后,也只是表态,全力支持北伐战争!
  第221章 全线出击
  “其他几路军呢?”刘皇帝的注意力从最关心的东路军转移开,看着石守信问道,面上已然收敛起了所有外露的情绪,十分平静。
  中西路汉军,也就在开战初期取得了一些斩获,但都是些小收获,无关痛痒,更无足轻重。之后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更大的突破了。
  因此,石守信的回答也带着一丝谨慎,说道:“辽国的应对布置,就如我们战前预料一般,集中力量,于辽东进行抵御,有死守辽东之态。
  耶律斜轸回到辽阳后,于辽东京紧急调派兵力,储备粮械,这一个多月来,辽国内部也在积极备战,辽帝于全国范围内征召军队,有随时支援辽东之意。
  于中西路,则采取保守收缩策略,其军队、部民、百姓皆向其国土深处退避,不与接战,不与争锋。
  因而,时至如今,刘廷翰、杨业二军,仍旧未有新的战果上报!”
  听完这番描述,刘皇帝脸色不变,只是神情仿佛紧促了些,道:“也就是说,自上个月那些小打小闹之后,两路军队都再无进展?”
  无法看出刘皇帝情绪如何,但石守信也不敢有所隐瞒,老实地回应一个字:“是!”
  “辽国的备战进展到什么状况了?”刘皇帝问。
  石守信立刻回道:“根据军情司、武德司密报,辽国于辽东集结兵力在十万上下,于大漠聚兵二十余万众,分布于漠西、漠南以及上京地区,其中上京精英齐聚!”
  “三十余万人马,以辽国如今的情况,武装集结起来,只怕也尽力了吧!”刘皇帝说道。
  石守信:“辽国虽号称控弦百万,全民皆兵,然以臣等估计,凭辽国的国力,维持这三十万兵马,已然艰难,若长期保持攻防形势,鏖战日久,即便不能速战速决,迁徙下去,胜势仍旧在我,甚至可将辽国拖到崩溃……当然,这也是最保守的估计!”
  在刘皇帝的影响下,大汉的文武大臣、公卿将帅,也都变得善谈国力大势了。听其言,刘皇帝悠悠道:“对辽国而言,是不是太过憋屈了?大汉也投入了如此多的军民财力,即便拖垮了辽国,大汉的国力损耗只怕也不少吧!”
  话是这般说,刘皇帝语气变得轻松了少许,那微微翘起的嘴角就是明证。显然,打仗刘皇帝还是喜欢这种以势压人,稳步进展,碾压取胜。并且,也习惯这种打法,哪怕这样损费巨大,代价巨大。
  “不过,王师整练完毕,已然猛扑辽东,然辽国尚未有向辽东增援的迹象!”石守信又道。
  “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刘皇帝问。
  石守信:“臣等猜测,不外乎两个原因,一者需兼顾大漠,防备我中、西路大军;二者,辽东大战未起,他们想要先看看交战情况,并于后方做更充足的准备,厉兵秣马,随机而动……”
  “这样看来,我们给契丹人的压迫还不够啊,照此态势,他们仍有余力与想法啊!”刘皇帝冷冷道:“莫非觉得,辽东那十万军能够抵御得住我东路军?”
  闻言,在旁思索了许久的向训主动说道:“陛下,倘若如此,辽军在辽东,只能完全采取守势了,我攻彼守,那我军也将彻底占据上风!”
  “或者,辽军欲以辽东守军为诱饵,消耗疲惫我军,我军毕竟是异域远征,时日一久,兵疲力竭,士气回落,他们再以精兵援应,突然杀出……”石守信补充了一句。
  听他这么说,刘皇帝腰杆都不由挺了起来,神情变得异常严肃,他的脑子里顿时闪现过许多类似的战例。
  “石卿此言有理!”刘皇帝反应道,不过很快冷静下来,轻笑道:“不过,也得辽东敌军能够抵抗得住!”
  “还需我军没有防备!”向训忍不住看了石守信一眼,这个枢密使还真有几分才干,对刘皇帝道:“陛下,或可给行营发文,提醒一二!”
  “制书一封!”刘皇帝看向石守信,直接吩咐道。
  “是!”这种分内之事,石守信实则早就安排下去了。
  “依你适才之言,这山阳、榆林两路军,对辽国造成的影响不佳了?”想了想,刘皇帝又问石守信。
  影响自然是有的,毕竟逼得辽国手忙脚乱,仓皇北遁,但这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大汉朝廷所期待的牵制效果也不明显。
  面露踌躇,石守信琢磨了下,禀道:“陛下,辽国在塞北果断收缩,一味避战,因而收效甚微。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朝廷给两路将帅的制令,仅为佯攻牵制,将士们在作战上,就难免有所顾虑……”
  老眉顿时蹙了起来,显然,石守信在暗示刘皇帝,此前的军令,对前线将士作战有所束缚了。思量了一会儿,定定地看着石守信,石守信则一脸坦然。
  刘皇帝呢也是果断之人,当即指示道:“那就改变战法,主动出击,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目的还是牵制,只要能起到作用,临机决断,听凭将帅!”
  “是!”石守信应道。
  顿了下,石守信又禀道:“陛下,杨业与刘廷翰二位将军,也上表请求主动出击。山阳那边,辽国以西南招讨使韩匡美为主帅,负责军事,有兵两万余众,活动于阴山北麓,刘廷翰有意北出击之。”
  “韩匡美,又是韩氏家族,辽主还真是信任这些汉族大臣,还真是信任啊,竟付以兵权,予以重任啊!”刘皇帝哂笑道。
  “这等数典忘祖之辈,入辽已久,身为汉人,心属契丹,早不顾宗庙何属了!”向训冷声道。
  石守信道:“韩匡美乃是韩知古之子,据说有文武之英,当年就是此人协助萧思温守备檀州,虽为卫公所破,但颇为卖力!”
  “那就打,打疼这些汉奸!”刘皇帝眉毛一挑,吩咐道。
  石守信颔首,继续道:“杨业也上奏,他正在增调马匹粮械,做好远征准备。他欲率领榆林骑兵,深入大漠,直击辽西北诸部族,以战养战,那里是辽国统治薄弱的地区,若将其破乱,亦可断辽一羽翼,并且隔绝东西,配合河西军队出击作战!”
  “杨重贵还是当年的杨无敌啊,胆魄十足,过了这么多年,仍未改变!”刘皇帝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容,他对杨业的信任与喜爱过了这么多年同样也没变过。
  “对二将所请,诏允!”笑声一止,刘皇帝回复道。
  “臣稍后即可拟制答复!”石守信表示道。
  “不过,一旦如此,就完全脱离边关了,后勤堪忧,风险剧增,胜负难料了!”向训提醒道:“且辽国在大漠的实力,仍旧雄厚,仅以这五万军……”
  感受到向训表露出的忧虑,刘皇帝却看开了一般,很有魄力的样子,摆手道:“为何给他们全部配骑兵,不就是为了出塞作战吗?早晚有这么一遭,就让他们去尝试一番!”
  “河西那边有什么情况?”刘皇帝问起不怎么受关注的河西军。
  由于距离过于遥远,具体情况则更不受把控了,石守信简单地应道:“王彦生与郭进二人,兵分两路,各领一师出击,一路由王彦升率领北出居延泽,跋涉大漠远征,一路由郭进率领,打西域!”
  对此,刘皇帝也不好做什么具体的指示了,王、郭二将也准备多年了,对出兵自由计较。相比之下,他更关心另外一件事:“刘昉呢?”
  “赵国公随王彦升北上!”
  “刘旻呢?”
  “也在杨业军中……”
  第222章 阉宦之虑
  在枢密院足足待满了两个时辰,同石守信、向训、曹彬等臣就北伐大业深入讨论,做了一遍彻底的梳理过后,刘皇帝方心满意足地起驾还宫。他此来,除了关心战事之外,更像是来寻求安慰的,石守信等人则继续给他吃定心丸。
  天色已然暗淡了,暮色渐浓,皇城各处,灯火阑珊,一盏盏宫灯被内侍们一次点亮,照耀着宫室廊道,灯火交相辉映,仿佛映照着大汉如今的辉煌。
  刘皇帝乘坐着一架十六人抬的御辇,架势十足,皇帝的威严仿佛也体现在沉重的辇座上,虽然是十六人,但劲儿似乎发自一人,走得十分稳当,几乎让刘皇帝感受不到什么颠簸。
  昏黄的灯光,照耀在刘皇帝脸上,只露出他半张严肃幽冷面庞,一副心里有事的样子。
  “喦脱!”
  内侍行首喦脱,垂着头,趋着步子,默默地跟在辇驾之侧,忽闻皇帝召唤,顿时打起了精神,声音轻柔地应道:“小的在。官家有何吩咐?”
  大概是被灯光晃了眼,刘皇帝抬手,语气平淡地指示道:“宫中灯火布置太密集了,吩咐下去,主要宫殿、道路,所有灯盏烛台,熄灭一半,其余一概裁撤。现在正是朝廷用钱之时,宫中一切用度开销,也当进行削减!”
  “是!”对刘皇帝任何指示,喦脱都没有一丝的犹豫,当然也不敢怠慢。
  大汉的日子早就变好了,在东京之时,刘皇帝就感糜费颇多,等到西京洛阳,情况似乎更加严重了,排场用度反而在扩大。仅仅只是点亮一座紫薇城,每夜的耗费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官家躬亲节俭,率先垂范,内外臣民必然感怀讴歌!”顺带着,喦脱一如寻常,殷勤地拍着龙屁。
  “嗯!”只可惜,刘皇帝反应平平,“嗯”字的音调都显得模糊,根本听不出态度。
  “官家,君为臣纲,宫中如此,是否该知会一声外廷,让诸部司衙也厉行节俭?”喦脱主动表现道。
  闻之,刘皇帝的眼神顿时就斜了过去,双目之中似有冷芒闪烁:“你什么时候,也关心起外廷事务来了!”
  虽然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却如一记重锤敲打在喦脱心里,脸上明显闪过惶恐,紧张道:“小的多嘴了!”
  有大概十个呼吸的功夫,刘皇帝终于收回了目光,回了声:“不用!”
  事实上,这种事哪里还有刘皇帝专门去吩咐,他可以保证,只要宫中的变化一传出,赵普那边定然会紧随皇帝的步伐,拿出一套节俭省费的方案措施来,并高效地推行下去,甚至都不会主动向刘皇帝奏报。
  “是!”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