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架空>大明王冠> 第1829章

第1829章

  朱瞻基和朱高煦不接受投降,大家可以理解,毕竟日本差点要把他俩给刺杀了,但镇西公黄昏也主张不接受投降,这一点让大家很意外。
  黄昏的解释是一次性把日本打痛,打服气,他以后自然要喊大明喊爸爸。
  至于什么大国胸怀,有什么用?
  又不能带来实际利益。
  不过包括郑和、徐辉祖等人在内的高级将领,都认为还是可以适当的接受投降,毕竟这样会瓦解日本士卒死战之心,有效降低己方战损。
  双方就此事争执了一上午。
  朱棣一直没吱声,他其实左右摇摆,一会儿觉得黄昏他们说的在理,对日本这样的虎狼之邦,就应该有怜悯之心,一方面又觉得郑和他们说的有道理,接受投降,昭显我大国气度的同时,还能降低大明士卒的战损。
  最后朱棣只得当个和事佬,说此事再议,今后诸位卿家在战局中,根据时局灵活运用是否接受投降,只要能有所解释,朕都可以接受你们的决断。
  众人这才偃旗息鼓。
  不过都各有算盘,黄昏想着朱高煦是远征军副帅,是朱棣之下的第一人,只要他笃行不接受投降的策略,谁敢违抗?
  郑和他们却在想,基本上的将领都接受投降,到时候朱高煦和朱棣不在,接不接受投降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反正陛下说了他接受有解释的决断。
  于是商讨结果皆大欢喜。
  不过这个商讨结果不影响远征日本的结果,所以散会后,黄昏找到朱棣,说陛下你看,远征日本基本上就这样了,再有个半年左右,大明就可以全线占领日本,微臣待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要不您早点放微臣回国,好准备出海事宜。
  朱棣呵呵冷笑一声,“爱卿想多了,回国之事不急,待打下日本,朕和你一并回国。”
  黄昏:“……”
  朱老板就是不信任自己,怕自己回国后他不在国内,自己把太子朱高炽给忽悠了——可你也不想想,兼国多年的太子,是能被人忽悠的主?
  算了,也不去和朱老板扯皮了,没得意义。
  黄昏只能继续待在日本。
  而在数次战略商讨后,远征军制定了全面的战略,由各路将领各自率兵,以松浦作为据点,开始南上北下。
  远征军,二十二万五千人,在经历过数场战事人,竟然还有二十一万八千人,以战损六千人的代价,换来了日军三万多人的尸首。
  可以说非常漂亮了。
  不过随着远征军全线发动进攻,日本那些在室町幕府统治下的战国势力,才知道他们之前的战争为何要被大明将军称之为“村战”了。
  听说这个说辞还是镇西公黄昏首次提出。
  双方的战术素养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所以这场战争打得毫无悬念。
  基本上都是一路横推、碾压,然后直到大明雄师逼近京都的时候,足利义持率领最后的日军,组织了一场最大规模的京都保卫战。
  几乎是男女老幼皆作兵。
  因为朱高煦有几次对日本士卒降而不授,采取了大屠杀模式,所以朱高煦现在在日本被称呼为大魔王,也正因为朱高煦的大屠杀,让足利义持宣扬大明不接受投降的政策取到了作用,京都保卫战,动员起来的兵力加上之前的兵力,竟然达到了十八万之多。
  其中珍贵军队三万六千五百余人,临时加入保家卫国战争的日本百姓,竟然有足足十五万,几乎是男丁皆兵,甚至连十三岁左右的童子、年轻的女子,都毅然决然的加入京都保卫战。
  针对这个情况,朱高煦被弹劾了个够。
  朱棣也有些郁闷。
  他真没想到,足利义持还能来这么一说,你说现在怎么打?
  不打吧,不可能。
  打吧,难道我大明雄师要屠杀十五万百姓?
  朱棣索性就把这个难题交给朱高煦,这就是你不接受投降,几次大屠杀惹出来的事情,你这个汉王惹出来的事情你给朕去解决。
  你解决不了事情,我就解决你。
  朱高煦一听,乐呵起来,甚至立下军令状,必破京都。
  然后……
  “永乐二十年的深冬,大明远征军进攻京都,汉王朱高煦率众十余万,强势出击京都守军十八万,汉王以少胜多,血战大半月,终于将京都百姓从足利义持的血腥统治下解救出来,自此,日本全境被我大明全线占领。”
  这是永乐二十年的一段随军史料。
  也是最详细的了。
  没有比这更详细的关于京都保卫战的资料——因为朱棣不敢让史官记下来,史官也懂事,要是如实记录京都保卫战,后世会怎么看大明?
  ……
  第1452章 终章(完本撒花!)
  但是,史官的不详细记录,并不表示京都保卫战就很简单。
  几十万的尸首是摆着好看的?
  这一战之后,日本全境,不管是投降了的没有投降的,或者是百姓,哪怕是大明士卒,说起朱高煦这个名字,都会忍不住打几个寒颤。
  可止小儿夜啼,朱高煦在日本这个岛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
  但不管怎么说。
  反正这事之后,朱棣以及大明未来的诸位君王不承认,朱高煦在日本的统制,也采取高压姿态,将日本统治得服服帖帖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