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
吴山长也是为了温润好,毕竟他那个私塾,才开了几年啊?而且孩子们的底子也不太好。
他怕考不上。
农家的日子他知道,底子薄,能支持孩子读书的时间恐怕不多,一次考不上,可能第二次就没了。
农家底子薄,一般是没有能力支持孩子继续考的。
要不然,温润也不会送几个学成了的孩子去军中。
早点上班,早点当差,也好早点给家里减轻压力。
温润住在这里,孩子们能看到他,倒是没太大的压力,而且他们五个聪明啊,发现书院里的人,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厉害。
晚上他们五个被温润叫去吃饭,温润在自己住的地方,可以开个小灶,温润不怎么会做饭嘛,就让跟来的刘老五,去买了点饭菜。
油焖春笋东坡肉,清蒸鱼,一份蛋汤。
主食就是很简答的米饭。
聚到一起吃饭,其实只是温润的一个借口,这几个孩子在书院里住了三天,也跟着上学,听了三天的课,跟人也交流过的,他就问他们五个:“在书院里读书,感觉怎么样?”
“也就那样吧!”王珏第一个回答了温润的问话,而且还有点小骄傲:“我觉得先生教的不如哥夫教得好,罗里吧嗦一大堆废话,耽误时间。”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王瑾道:“讲的慢吞吞,内容也十分乏味。”
杨木更是道:“那些学生们,每日谈论的东西,也很无聊,什么丫鬟花魁,谁家的小姐……。”
温润脸都黑了:“谁跟你们说的这些混账话?”
“好多人,私底下他们好像谈论的东西很多,也有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他们讨论的都有点歪题了。”
“他们的算术很差劲。”
“好像也不是对土地衡量多有概念。”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啊!”
“早上也没有出操的,晚上空闲时间也没有锻炼的。”
几个孩子吐槽的一塌糊涂,听的温润这个郁闷:“没一点长处吗?”
不能吧?
“也有,书目挺多的,我们看了不少,还想以后抄点回去。”
“有一些诗集不错。”
这就是他们看中的优点了,不过其他的,他们还真没看出来什么。
因为温润该教给他们的东西,已经教了。
训练也都训练过了,可以说,比书院里的那些准考生们都要更有把握一些。
而且就算是在到了书院上学,他们几个也是早上起来出操,晚上要锻炼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
这是他们的信条。
“也是,书院里的人,都不太注重这个。”在原主的记忆里,书院里没什么人锻炼的,能会赶个马车,还是因为君子六艺有这个,另外射箭么,已经被投壶取代了。
而莲花私塾的学生,已经能用弓箭打猎了,射个兔子猎个狼啊,狐狸的都没问题,按照老卒们的说法,上战场还是个新手,但是能御敌了。
新兵的那种水平吧。
也就是说,他们是真的敢朝人射箭。
一般猎人都不敢朝人放箭,因为人是人,猎物是猎物。
温润只能让他们尽量别显露的太多本事,跟书院里的人,多交流,当然,那些糟粕不要交流。
五个孩子现在抱成团,加上他们也有点精灵古怪,倒是跟书院里的人,相处的还好。
不过几日之后,就要县试了。
这是读书人们需要通过的第一层考验在考生所在的县进行,称为“县试”。
县试一般两年举行一次,多在农历二月进行,由县官担任主考官,没有录取名额的限制。
这一关也是最好过的,因为温润跟县令欧震大人,还挺熟悉的,不过他有亲戚考试,需要避嫌。
故而温润搬出来,住进了许家大宅。
没有去拜访县令大人,以免瓜田李下。
县试那一天,温润只是在许家大宅的客房里看看书,写写字。
许老太爷过来陪他用了个午饭:“不用担心,那几个孩子我看都挺好的,能考过。”
“头一次考呢。”尽管温润有把握,可事到临头,还是会担忧一二。
“下午就能知道成绩了。”许老太爷道:“吃饭吧。”
县试的时间很短,早上考试,一个时辰作答,然后就收卷,中午用餐,下午就能出成绩了。
因为整个县试的参考人员,也才不到一百人。
据说有些大县,一二百人考试呢,京畿县城三五百人咧。
可惜,他们永宁县没那么多人。
这些人还是有的人年年都考的。
要是一次就准许新人考的话,估计没啥人了。
所以准许所有人考试,只要是读书人,就能考。
温润没用等太久,五个孩子就回来了:“哥夫,我们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看到孩子们好好的回来,温润提着的心,可算是放下来了。
两个时辰,连考五场,每一场虽然短暂,但是连考五场啊,这对一般的读书人来说,压力不小。
可是训练过的五个孩子,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温润对他们的训练更残酷。
“成绩如何?”温润看着他们,五个孩子精神得很。
“哥夫,我是第一名!”王珏举起手。
“哥夫,我是第二名。”王瑾没举手。
杨木第三,张岭第四,刘壮第五名。
“好,好,好!”温润十分开心,可是随后他就蒙圈了:“你们承包了前五?”
“是啊,没办法,他们太弱了。”王珏摊了摊手:“我们不止熟知各种知识,字也写的很好,再说了,紧张的考试在进行,那边还有人生病!”
“有个学生好像是太紧张了,紧张的都吐了。”
“还有一个一直在流眼泪。”
他们五个算是见到了世面,原来外面的人,不是都能正常考试的,考试的时候,各种状况真的频出,怪不得哥夫那么训练他们呢。
因为有了更严酷的训练,他们对这第一场考试,准备充分,却发现没有那么难熬。
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会失态成那样?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温润告诉他们:“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何况这才是读书人起步的考试,有些人都是第一次考,紧张一些,在所难免,你们千万不要骄傲自满,须知,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知道了,哥夫。”
“知道了,先生。”
五个孩子虽然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但还算听话。
许老太爷过来,张罗给孩子们泡澡,做点好吃的:“考过了就好,考过了就好,剩下来的时间,就该准备一二,去府城了。”
县试之后,还有“府试”,通过这两次考试者便是“童生”,“童生”与年龄无关,无论是十多岁的少年,还是古稀老者,皆为“童生”。
很多人读到须发皆白还是一介童生,有好事者曾经编过一个对子:行年八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真是书生。
可见古代读书人这登科及第的进身之阶并非易事。
但凡是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
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是啊,该准备去府城了。”温润没去过府城,但是原主去过啊。
幸好这个时候,温润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以及钱财,足够他带队送五个孩子去府城了。
不过在回去莲花坳做准备之前,吴山长派人请了温润过去:“你家五个孩子考得不错,我知道这次他们是要去府城的,你跟着去么?”
“一定会跟着去的,他们头一次考试。”温润当然要跟着去了。
“这次书院是我带队去府城考试,你跟着我一起吧,你当年也是考过的,知道这里头的事情有多麻烦。”吴山长道:“我在那里早就租赁了一个宅院,一起过去有个地方住,还能认识一些人。”
他是为了温润好,也是为了五个孩子好,莲花私塾没什么社交圈子。
作者闲话:
对不起,江湖的胃病犯了,一直在胀气,吐了两次……争取更新吧,不行的话,只能欠着啦!
第213章 府试
学问是不能“闭门造车”的,要走出去,与人交流,才能知道的更多,学得更多,何况,这以后走上了科举的道路,同窗,或者是好友,也是一种关系。
日后真的当了官儿,这也是天然的联盟。
“好,跟您一起去。”温润道:“不知道这次,去多少人?”
府试的话,在永清府举行,但是都去吗?
“去三十八个人。”吴山长叹了口气:“前年还去了四十五个人呢。”
“去得多,不代表都能考上,去的少,都是精英。”温润只能这么安慰他。
“也是,这次我带队,也去看看知府大人。”吴山长特意提到了辛明:“上次还来信说,让我们去府城,他请客吃饭呢!”
“呵呵……好啊!我也很久没见了,也挺想他的。”温润道:“送的年礼他接到了,还给我送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