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偶尔也会用鸡蛋炒菜。
  加上如今菜园子里的青菜也都下来了,每日做做饭,洗洗衣服,屋里的卫生三个孩子会做,他也不会惯着孩子们,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而他呢,偶尔也会拎水,锻炼身体么。
  更因为他在莲花坳的木匠那里订了一些桌椅板凳,在六月一号的时候,终于将孔老夫子的画像,挂在了书房的北墙上,让老杨家的三个孩子,加上他们家的三个孩子,一起祭拜孔老夫子,算是他们正式上学了。
  温润这段时间还整理了一下原主的各色书籍。
  大概是因为古代书籍珍贵的关系,原主的三大箱子书,都保存完好,其中光是四书五经就有三套,启蒙读物也有七八本之多。
  收拾了出来之后,他可以当做参考物,教导几个小孩儿读书识字,同时因为夏天要到了,温润特意拿了钱,跟杨大婶说:“这夏日里蚊虫叮咬,大人尚可,孩子可不行,我也不说旁的,只求婶子帮忙做几个蚊帐,您家跟我家都支起来,这夏天能少受一些罪,大人孩子都烦蚊子呢。”
  “你家自己做就行了,我家弄点艾草熏一熏……。”杨大婶觉得这是占便宜呢。
  有些不肯要的意思。
  “也不是占便宜。”温润却道:“孩子们少咬几个包,讲课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分神去挠,何况这蚊子咬人是有毒的,大人能扛得住,孩子未必。”
  跟这里的人说不清楚,他只想做几个蚊帐挂起来,免得夏天觉都睡不好。
  杨大婶也说不过他,何况温润这才来了不到一个月,老王家就大变样了。
  她也是想着,多多帮衬,就同意了。
  蚊帐三天就好了,老王家跟老杨家都没有啥讲究,何况他们莲花坳这边的人,起先是流民安置在这里的,所以按照老家的习惯,是盘了火炕的,莲花坳有点像是南北方接洽的气候,冬天冷,风雪不大可也不小。
  还能种一些水稻什么的,温润一直没有搞清楚,这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啊?
  不过他猜测应该是南方多一些,毕竟这半个月来,下了五场雨,不大不小,烟雨霏霏。
  而今天,则是下了一场雷阵雨。
  外面雷声阵阵,闪电也很频繁,下了一场大雨,温润给家里的三个孩子煮了过水面条,鸡蛋酱的卤子,还用开水焯了一些青菜。
  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三个孩子总是被雷声惊醒,睡得不安稳,王玫更是哽咽的哭了起来。
  温润没办法,将这个最小的妹妹抱在怀里头:“呐,哥夫抱着你,给你晃悠悠,不怕啊,再大的雷也劈不到咱们家。”
  两个弟弟也凑了过来,温润将一只蜡烛点燃了,这是他带来的嫁妆里的一对红蜡烛,他一直用的很节省,基本上没点过几次,今天晚上不行了,必须要有点亮光才行,不然孩子害怕。
  “嗯。”王玫小声的哼哼,待在温润的怀里头。
  因为是夏天了,虽然下了雨,但是并不冷,温润让他们盖着土布做成的被单,就睡在他身边,他则是盘膝坐着,抱着王玫,晃晃悠悠的给她哼哼不成曲调的歌儿:“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晃悠到最后,他自己都睡着了,就这么倚着被垛睡着了。
  一直到第二天,他的腰肢都有些僵硬了,腿也有些发麻。
  倒是第二天晴天了,温度上来之后,水分蒸发的挺快,他们家因为房子是新盖的,不存在漏水的可能,倒是省事了一把。
  温润如今是每日早上煮粥喝,上午教导几个孩子读书识字,中午做点饭,他的手艺一般,但是能保证全家饿不着;中午还要午睡的,下午不给孩子们上课,一般都是下午做一些家务活儿,或者是带着他们在院子里走走,权当锻炼身体了。
  晚上会做一些柔软的食物给大家吃,因为他发现这具身体也不太好,晚饭如果吃的八分饱,就会吐,只能吃七分饱。
  孩子们也是消化不太好,一般早饭和晚饭都是柔软易消化的东西。
  只有中午可以吃点硬菜,比如说炖个鸡之类的,日子逐渐安定了下来,温润也在慢慢的适应这里的生活。
  自从雷雨夜他点了蜡烛之后,三个孩子跟他关系越来越融洽。
  因为夏天到了,温润还请杨大婶给两家的孩子们做了背心和短裤,以及七分裤,杨大叔给孩子们编了很多小草鞋。
  他们家也就只能拿出来这样的东西给孩子们了。
  温润很喜欢,他的衣服就麻烦了,身份的不同,也代表他的衣服鞋袜都要跟普通的农人不一样。
  现在学生都有校服,古代学子也要穿“学生服”。
  在古代,着装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阶层的人不能混搭。
  “青衿”是古代最传统的“学生服”,有了功名的秀才,便全着青衿。
  所以,程登吉《幼学琼林·衣服》中云:“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
  《诗经·郑风·子衿》中有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记载。
  《毛诗注疏》解释:“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由于该诗描写的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代指周朝国子生,此后也成为历朝历代学子的制服。
  所以他的衣服,其实最难做了。
  但是没办法,温润需要秀才公的身份来压阵,不然他们家小的小,弱的弱,如何生存下去?他可是听二弟王珏说,他们家在他来之前,经常丢东西,村里住家少,不代表就没那游手好闲的人。
  第10章 房子和牲口
  但是他来了之后,家里的东西再也没丢过,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个大人,又是个秀才公,村长都要敬重三分。
  加上莲花坳的人家少啊,一共就这么十几二十来户人家,百多口子人,只有村长,没有里长。
  好不容易有个秀才公,都敬畏着呢,温润也不怕他们怎么样。
  他们家在西头,东头住着的老赖子马三儿,在他来了之后,就再也不敢来王家欺负三个孩子了。
  而且马三儿是个光棍儿,家里没别人了,他家里的那几亩地,也是草长得比庄稼高。
  在王珺走了之后,马三儿就经常来王家顺东西,还好有杨大叔在,他不敢太明目张胆,但是小偷小摸的也没落下。
  三十好几的人了,也没有娶媳妇儿,是村里的一害。
  现在温润来了,他就不敢来王家了,温润还给杨家的孩子起了名字。
  以前都是老大老二的那么叫,杨大叔也没什么文化,更不会给孩子起名字。
  现在好了,老大叫杨木,老二叫杨林,老三就叫杨森。
  杨大叔叫杨大生,杨大婶姓张,杨张氏。
  温润在这里算是落脚了,日子过得不温不火,但能保证他跟三个孩子有饭吃,有衣服穿,不会冷到热到,就很好了。
  其实温润还盘算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甚至晚上还跟三个孩子躺在炕上,一边给孩子们打扇,一边跟他们商量:“我们今年就先这样过了,明年我想买一些地。”
  “哥夫,你不是说,我们种不了地吗?”大弟弟王珏有些意外:“那还买地?”
  “我们买地不种,可以租赁出去啊?多买点地,可以收少一点的租子,只要够咱们四口人吃的粮食就行了,再有点富裕的,以备不时之需。”温润跟孩子们分析:“现在趁着还有点钱,置办一些产业是必须的,钱是没办法生钱的,但是地可以种庄稼,起码咱们不愁吃喝。”
  一家弱的弱,小的小,温润不得不做长久打算。
  “哦。”这回孩子们懂了。
  “等我们再攒点钱,盖个砖瓦房吧。”温润现在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房子。
  土胚房子,别看他们家这是新盖起来的,但是土胚房子三年就得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因为是土胚盖起来的房子,经不得风吹日晒雨淋,要是不修,很容易漏雨漏水的,严重了的就是坍塌。
  危险不说,还很麻烦。
  整个莲花坳里,就村长家的房子是砖瓦的,还是个旧房子,就三间,已经算是很好的地方了,其他家都是土胚房子,就王家的是个新的,剩下都是旧的。
  “砖瓦房?”孩子们惊讶了:“那要不少钱的!”
  “我知道。”温润道:“不少钱也得盖起来,咱们家没什么大人的,房子没办法维护,要是砖瓦房的话,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省事儿。”
  而且砖瓦房结实啊!
  古代没有水泥也可以让房子盖的结结实实,最主要的是,不让房子漏水什么的,而且砖瓦房保暖更好一些。
  “哥夫看着办吧。”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大人,三个孩子不听也得听啊。
  “我是想着,盖个两进的宅院。”温润道:“妹妹现在还小,但是过几年大了,就是大姑娘了,不可能跟你们一样睡在一起,要自己住的。”
  “为什么?”两个小子不乐意了:“妹妹要单独住吗?”
  “只是大了之后单独住,将来名声好,也会有好人家来提亲。”温润道:“不过到时候再说这种事情吧,先把房子定下来,这个房子咱们还能住两年。”
  “哦。”三个孩子半懂不懂。
  “还有啊,咱们家没个大牲口也不行。”温润到了古代才知道,一个大牲口对于农家来说有多重要。
  “买牛么?”提起这个,两个小子来了兴趣:“还是买骡子?听说骡子比较便宜。”
  “买牛,牛的力气大,而且性格温和。”温润是这么打算的:“买头母牛,除了种地还能产崽儿,再买个小驴子,能干点活儿。”
  “可是哥夫,我们是不是伺候不好那大牲口啊?”王瑾还记得自己的年纪很小,无法照顾大牲口。
  “我们不用照顾,可以请隔壁的杨家照顾,我们将大牲口寄存他家,用可以,只需要照顾好就行了,我相信杨大叔他们会乐意的,我们用的时候,只需要牵出来用就可以,平时还是给杨大叔他们家干活儿。”温润早就想好了:“等以后你们长大了,想考学就考学,想下田就种地,大牲口也有,免得到时候抓瞎。”
  何况养了母牛,就会有小牛犊出生,以后一头牛变成两头,两头有可能变成更多。
  挺合适的,驴子也是如此。
  温润想的更多的是,将来兄弟俩长大了,王瑾肯定是要分家产出去另过的,那么到时候,可以分给王瑾一些大牲口。
  这在乡下可是个很贵重的东西。
  还有王玫,将来出嫁,要是谁家闺女有个大牲口陪送,那可是非常体面的事情。
  这个时候,温润想的也就是这些了。
  三个孩子想了半天,也没怎么想明白,倒是想的睡着了。
  温润看着三个孩子笑了笑,这三个孩子都很勤快,连最小的王玫都会拿着小抹布,打扫家里的卫生,平时也很爱惜自己的衣服鞋子。
  养了这么久,终于胖了一些,小妹王玫的脸上,也有了一些小孩子该有的婴儿肥。
  夏日里吃不得太多的油腻,不如明日给他们炖鱼好了。
  这莲花坳就是水道多一些,小溪流水,小河潺潺,水产很丰富。
  小孩子多吃鱼也挺好,将来会聪明。
  不过,他买牲口的事情,已经打听过,一头牛要五十两银子,一头驴子也要二十两,他想买一头母牛。
  两头驴子,一公一母。
  牛可以配种,驴子不用了。
  等到三个孩子长大了,家里的牲口也会多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