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1627崛起南海> 788.第788章 年终总结

788.第788章 年终总结

  安西的办公桌上有一摞大概四寸多厚的文件,这全都是招商推介会期间签署的商业项目合作协议,内容基本都是经济作物种植园项目。这算得上是他任职以来交出的第一份答卷,虽然过程不太顺利,但结果似乎还算不错,三天的推介会下来总共签署了二十三份合作协议。其中有五份由地方商会或商业联盟出面签署的种植园项目,每一个的面积都是在千亩以上,海汉式的规模化种植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几乎每个合作项目中都提到了关于建设项目所需劳动力的内容,绝大多数商家都选择了自行筹备人员,为此各个合作对象将会向海汉治下的高雄港地区引入大概超过三千人的劳动力。考虑到不少人会在移民过程中拖家带口,实际引入的移民肯定会超过四千了。而这个引入移民的过程根本无需海汉催促,急于开建种植园早日收回投资的商人们自然会屁颠屁颠地赶着实施。
  这些由投资商组织的移民来到高雄港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意识到他们与海汉归化民之间的待遇差距,而这种不平等也会促使这些国籍尚属大明的人口转化为归化民。至于说这种催化作用会有多大的效力,看看现在海南岛上总人口中有超过七成的人已经加入了海汉籍的现状就知道了。
  当然了,要同时开建这么多的种植园项目,即便已经有大量的投资商直接介入,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初见眉目,一部分经济作物,也必须要等到开春之后才能开始种植。这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就不是安西和他手下的人所能改变的了。
  不过短期内在本地注入大量外来人口,对于安西在民政方面的管理能力也将是一个新的考验。这些移民没有经过海汉移民营地的隔离、筛选和基本培训,在接受管理和适应本地社会环境方面肯定都会存在诸多问题。不过好在安西在胜利港开埠时期就在盐场公社带着一帮当时尚未入籍的明人做事,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跟明人百姓打交道倒是难不住他,这大概也算得上是执委会选择由他来管理高雄港的理由之一。
  由于高雄港刚刚铺开摊子,千头万绪的事情都需要有人拍板做决定,安西也不得不放弃了年底回胜利港参加年终总结大会的打算。不过好在高雄港所需的各种资源基本上都已经争取到手,倒也不用他这个地方行政长官赶回去在执委会面前拍桌子打板凳的演戏讨要资源了。
  海汉目前还是坚持一年两会的制度,首先是每年四月初的周年庆都会召开的全体大会,当然现在地盘扩张之后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基本不可能再全员一起参加大会了。这个会议上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事调动和各种嘉奖,比如军方的各种战功嘉奖,几乎都是集中在每年的胜利港大阅兵式之后进行,以借此来宣扬武力,团结民心。
  此外执委会还会对一些表现卓著,做出特别贡献的归化民干部进行公开表彰,例如早期投奔海汉的船匠张天贵,在今年的周年庆大会上就被授予了“胜利港造船厂终身名誉顾问”的称号,并且先于自己的老对手于大山一步晋升为七级劳工,这也是海汉劳工体系中第一位晋升到这个级别的归化民干部。当然了,这份丰厚的奖励多少也是因为周年庆大会之后便是张天贵年满六十的寿诞,执委会考虑到他这几年率领全家老小效忠海汉的突出表现,所以才借此机会对他做出了特别嘉奖。
  这个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借着这个穿越者比较集中的机会,对重大事务进行集体表决——比如说定期改选的执委会阵容。会议期间也是政治家们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都要想法设法为自己,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争取更多的利益。哪怕是对政治不那么热衷的技术型官员,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宣传自己的项目,为自己的部门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而另一个重要的会议,便是年底的总结大会。说是工作总结,但除了总结这一年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绩之外,也还有一大批的新项目新计划要在会议上进行集体审议和表决。特别是涉及到来年有限的经费和资源投入,更是会让各个部门争个不可开交。
  生产单位希望执委会能够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能力,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消耗性质的单位如军方,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投入来维持运转,并且与海汉统治区保持同等的扩张速度。此外为基本民生提供保障,如教育、卫生、商贸等领域的单位,也是各自都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至于说各个单位所提出的要求最终有多少会获得执委会的批准,一方面要看之前这一年里的成绩和收获,另一方面就是看各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卖苦情拉关注的技巧了。
  对于各个部门来说,年终总结会更像是每年一度的大考,考试成绩将会直接影响到该部门在下一年中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除了像高雄港这种已经提前确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投入规划的地区,其他海外殖民地基本都会由负责人或是派出代表赶回三亚参加会议,至少也要确保自己应得的资源分配数目不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被无端减少。
  往年的年终总结大会并不会安排到真正年底那几天举行,因为各种政令的传递和执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把日程卡得太死很容易让“年终总结”变成了“年初总结”,那就有点名不符实了。一般来说会安排在十一月的中下旬或十二月初,以便能够给大会做出的各项决议留出充分的时间去传达和执行。不过今年因为军方十一月才对高雄地区动手,相应的会议安排不得不全部延后,结果一直到了十二月才开始安排年终大会,也是穿越以来开得最迟的一届年终会议。
  相比四月举行的周年庆会议,年底的总结大会并没有多大的排场,没有公开的宣传和庆祝活动,与会人数也少得多,基本都是各个部门及各殖民区的负责人。如果说周年庆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那么年终会议就是一群人关起门来秘密议事的场面。除了整个胜利港都在会议期间采取了外松内紧的安保措施之外,普通百姓甚至根本就不会意识到的他们的父母官正在开会商议这个群体未来一年的发展方向。
  不过这种低调丝毫不会影响到会议中讨论的热烈程度,虽然穿越者们在外面几乎个个都表现得像祖传十八代的纯正贵族出身,但关起门来该拍桌子的时候就没人会含蓄了。
  今天会议争论的焦点依然是老套路,集中在军方与文官体系之间。1632年对于军方来说,算是投入不大收获不小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军方仅仅发动了一次战争,就是在五月联合福建明军对澎湖发起了大规模攻势,比较顺利地拿下了十八芝在福建海峡最后一个大型据点,同时也帮助海汉在该区域获得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立足点——在此之前,驻扎福建的部队一直都是暂时寄住在福建明军的驻地当中。
  仅仅半年之后,军方又再次采取行动,在台湾岛南部圈下了高雄港,并且成功压制了毗邻当地的大员港,让荷兰人选择了屈服。虽然这个发展方向并不是像一部分文官所期望的那样向北扩展势力范围,但高雄港无疑是一处极佳的海外分基地,其战略意义可以说不亚于海汉在安南南部海岸占下的金兰湾。
  “今后我们向北发展,高雄和澎湖所能提供的支持是海南岛所不能相提评论的,我们的人员、物资,都可以在当地就近筹措,而无需再全部都从海南这边千里迢迢地送过去。实现这一切,我们除了要在当地投资建设港口、城市、种植园之外,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扩充我们驻扎在当地的部队规模。”
  颜楚杰一边说一边示意手下将准备好的地图在会议室里展示出来:“各位请看,我们在台南地区实际控制海域面积已经超过了海南岛的大小,但现在我们仅有一支尚未满编的舰队驻扎在那里。我们都很清楚,这么一支舰队是不可能同时承担起护卫当地海域和港口,并向北发起军事行动的多重任务。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不得不将这支小小的舰队进行了拆分,一部分驻扎在澎湖马公港,另一部分驻扎在台南高雄港。各位,如果说我们接下来打算控制台北地区,甚至是继续沿着大陆海岸线向北拓展势力范围,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增加在当地驻扎的海军规模。”
  颜楚杰眼神瞟到顾凯正要张嘴欲言,立刻便开口制止了他:“如果说有人想建议从现有的其他几支舰队中抽调船只去福建,那我觉得这样的谬论就不必发表了。各位,目前第一舰队需要负责整个海南岛以及琼州海峡的安全,防御压力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第二舰队驻扎在珠江口,这是我们目前的贸易命脉,与大明的贸易有超过七成的比例是通过珠江进入大陆,舰队所需守卫的海岸线也并不比海南岛少。第三舰队目前已经部署到南方的金兰港,这是我们与南洋之间唯一的一处大型军港,也是唯一能够给安不纳岛提供军事支持的战略支撑点。这三支舰队本身的力量就已经不堪重负,不可能再用挖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去补充我们在福建海域的兵力缺口。”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在来年再建造一到两支舰队充实海军?”顾凯等到他说完之后,才发出了质疑之声:“老颜,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都没有进行大规模海上作战的可能性。即便是台湾岛上的荷兰人跟西班牙人联手,我们也可以从广东抽调舰队过去进行作战。你提到第四舰队编制不全的问题,主力舰在明年第一季度就能完成舾装了,到时候整个福建海域还有谁能与其匹敌?就算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联手,也打不过我们的第四舰队。你刚才说舰队需要守护的海域面积太大,但我们现在在福广两地的海域根本就没有对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防御压力,不是吗?我不认为有急着继续兴建舰队的必要。”
  “你这是鼠目寸光!”颜楚杰斥责了一句,从桌上端起了茶杯:“汤姆你来反驳他,我先喝口水润润喉咙。”
  王汤姆闻言起身道:“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及到海军成军的话题,但我还是要再次强调,海军的成军时间不能拿陆军作为范本。一个肢体健全的普通人只需要百日左右的时间就能训练掌握基本作战技能的士兵,但一个在船上待了一年的水兵很可能仍然只是一个菜鸟。海军要形成战斗力,士兵和舰船都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行,这种磨合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完成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规划出今后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并为此提前开始训练部队。即便我们今天通过了新舰队的建造方案,要等到成军并且形成战斗力,那也是一两年或者更长时间之后的事了。我们不能保证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因为这个时空的发展局势已经开始偏离了我们所掌握的历史,未来已经变得不可知,而我们所能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尽可能加强武装。强大无敌的军队,才是我们的信心之源!”
  “说得好!”颜楚杰带头鼓掌,不过会议室里应者寥寥,不免有些冷场。很显然多数人就算不反对军方的打算,但也没有要公开支持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