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公主明天要登基>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83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83节

  后来太祖皇帝黄袍加身,论功行赏,封孔怀安为肃国公,爵位世袭罔替。
  不过到了宣宗皇帝时,朝廷有了明令,为防官商勾结,禁止官员经商。
  肃国公府人丁兴旺,光是嫡系一支就有五房,更别提其余旁支。
  可是能够承袭爵位的,也只有长房嫡出而已,本来大家手上经营铺面产业,也相安无事,既富贵,又风光,日子过得好不得意。
  朝廷明令一出,肃国公府就闹翻了天。
  足足闹了有四年的时间,到最后,以分宗告终。
  嫡系五个房头分宗分家,其后几十年都少有来往。
  到了先帝朝时,朝中官员私下里参与商铺经营,靠分红利银子赚钱,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但彼时肃国公府的孩子们早就生疏了,再难捡起什么手足之情,更何况当初分宗后,各自谋生,远离京城,到了那个时候,也总不可能厚着脸皮再跑回京城示好。
  如今的肃国公孔如勉年过百半,和姜承德一贯的自负不同的是,这是个极和善的人。
  其实在赵盈看来,孔如勉这样的人,比姜承德更可怕些才对。
  当年昭宁帝御极后,孔氏入后宫便册为淑妃,那时候姜夫人还没生下赵澄,地位是不如孔氏的。
  孔如勉便辞官去朝,真就一副颐养天年的做派。
  可事实上他孔家的孩子们,个个身兼要职,可一点儿没有要隐退朝堂的架势。
  都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的罢了。
  孔淑妃既然有生养,他孔如勉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图来日呢?
  赵盈是让人把二堂前的正厅收拾了一番的,特意还架了小火炉在厅中,铜壶中煮着水。
  周衍亲去府衙门口迎的人,一路引着孔如勉往正厅而去。
  他没跟进门,就单把孔如勉给请了进去而已。
  赵盈上下打量了一番,倒和前世记忆里的丁点不差。
  孔如勉沽名钓誉,去朝后常与高僧真人讲经论道,可其实根本也不知他究竟是信佛还是求道。
  总之天长日久的,还真叫他养出一派仙风道骨来。
  据说从两年前开始就吃全素了。
  外头都传说什么,赵清自娘胎里带了弱症,养了十几年还是身体羸弱,孔如勉心疼外孙,又惦记着在宫里的女儿,才一心求佛向道,乃至放弃锦衣玉食,金尊玉贵的生活。
  这种人,把野心藏在暗处,最伪善,也最可耻。
  姜承德想要的,从来都写在明面上,摊开了给人看。
  孔如勉则不然。
  赵盈甚至都没起身,只是欠了欠身,算是跟他客气了一场。
  孔如勉仿佛真的不在意这些,也客客气气的叫了声公主。
  等他往侧旁坐下,赵盈瞥了一眼小铜炉:“听闻国公平素焚琴煮鹤的日子过惯了的,我这儿的茶倒也是好茶,可水也不是顶好的水,不敢沏好了等国公,煮上一壶沸水,新茶新沏,国公爷尝一盏吗?”
  小火炉烧的正旺,铜炉里的清水发出声响,显然煮沸了。
  他摇头:“既无好水,便浪费了好茶,我饮一碗清水,就足够了。”
  赵盈脑仁就开始疼,生怕他下一句就要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话出来。
  先前初见杜知邑,觉得杜知邑说话就够神神叨叨的了,但要说跟孔如勉相比,那大概要差了十个杜知邑的距离,他是远远比不上了!
  于是赵盈讪笑着,根本就不打算接他这话。
  茶叶是她的,他不吃还给她省东西呢。
  她再不心疼东西,顶好的东西拿出来,也不是招待孔如勉这种人的,不吃正好。
  “冯昆临死前,跟奉功交代过两件事,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盘问,他就遭人暗害,我思来想去,这些事是他片面之词,既然没有查证,不好拿到父皇面前去说,所以奉功的奏折中,我叫他按下不许提来着。”
  孔如勉侧耳听着,面不改色,脸上照旧是一片淡然:“殿下所说冯昆交代之事,和肃国公府有关?”
  赵盈果然挑眉:“国公爷的长孙十七岁娶永昌侯府大姑娘为妻,十九岁发妻亡故,他本该为白大姑娘服丧一年。
  可据冯昆交代,当初他跑去暗门子狎妓,甚至花重金给外室赎身,您的嫡长孙,可全都知情,还伙着一块儿干过这种事。
  这件事,国公爷知道吗?”
  她一面问,一面盯着孔如勉仔细打量。
  孔如勉却如老僧入定一般,充耳不闻。
  赵盈在心里骂了句老狐狸,当然也不再追问她。
  这些话自然不是冯昆交代的,是她早就知道。
  孔如勉那个嫡长孙,是个最不争气的东西。
  论说他将来是要承爵的人,从落生就该受到最严苛的教导,但偏偏又不是。
  那是肃国公府这一辈里头一个孩子,又是男孩儿,那可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国公府从上到下,对他从来是有求必应,活生生养出个纨绔来。
  等到发现孩子可能长歪了,再想回头,却根本来不及悬崖勒马。
  所以他今岁都二十二了,孔如勉也没上折子为他请封世孙,早两年坊间也好,勋贵侯府也罢,总有传言说孔如勉对长孙不满,大抵是想另立世孙,只不过是碍着祖宗礼法,不愿授人以柄,叫姜家在朝堂上有把柄可攻击孔家,才一拖再拖。
  这些事对前世的赵盈来说,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站在太极殿上都不值当说一嘴的,如今倒刚好帮她诈一诈孔如勉。
  “我家门风严谨,家教一向极严苛的,殿下若听信了冯昆的诬告言论,大可派人查就是。
  再不然,殿下如今手握司隶院大权,京畿百官都在殿下监察之下,把他提到司隶院来审上一番,何必专程请了我来问呢?”
  孔如勉终于侧目看向赵盈,眼底明灭几次,神色也有些晦涩起来:“我说不知,殿下信吗?我说我知,殿下现在要派人到肃国公府拿人吗?”
  赵盈笑着摇头:“那不能够。好歹也是大皇兄的表兄,怎么说我也该叫上一声表兄的,既然都是一家子骨肉亲戚,凡事总要留些情面。”
  近些时日赵盈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孔如勉全都知道。
  他当初去朝,又求佛问道,可也不是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脱离俗世红尘之人。
  朝堂上站着他孔家那么多的孩子,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都能最快知道。
  无论是扳倒刘家,还是设立司隶院,赵盈看似置身事外,所有的事她都是被迫知道,也是被迫接受。
  然则孔如勉细细想来,只怕未必。
  这小姑娘心恐怕大了去。
  赵澈没有似孔家和姜家这样的外戚扶持,她就要做赵澈的依靠。
  尽管赵澈差点错手杀了她。
  应该是个目光长远且极有头脑心计的女孩儿。
  从前他不把赵澈看在眼里,更不会把个公主放在心上。
  他外孙的对手,本来就应该只有赵澄才对。
  现而今赵盈摇身一变,比他们兄弟几个还争气有出息,甚至得了燕王相帮,这令他不得不承认,他实在是小看了这个公主。
  “这情面留或不留,不过殿下一念之间,如今殿下是掌权人,权在你手里,你要谁生便生,要谁死便死,旁人是说不上话的。”
  孔如勉几不可闻的嗤笑,掩饰的极好,听来更多还是淡漠:“至于殿下说的这件事,我是从不曾听说过的。冯昆其人是何等品行,殿下想来有耳闻,临死拉上一个垫背的——
  不过殿下身在要职,既要监察百官,最好还是派人仔细调查,万一冯昆不是诬告,可也别为咱们这点亲戚情分,枉顾了朝廷法度。”
  赵盈说亲戚,那是客气。
  孔如勉敢应一句亲戚,那就是僭越。
  果然是狐狸就藏不住尾巴。
  而且孔如勉在她面前,应该根本没打算藏。
  反正知道藏不住,索性就挑明了说呗。
  赵盈这才觉得有些意思:“国公就不怕我真查出点什么来?”
  她啧声咂舌,实实在在的叹了好几口气:“这个事儿可有些难办的。眼下冯昆死在大理寺监牢,此事一出,震惊朝野,国公一定有所耳闻。
  你说万一我要真查出点儿不干净的东西来,冯昆的死,表兄可少不了担些嫌疑在身上了。”
  “他要真做了这样不堪的事,给人疑心是他杀人灭口也是他作茧自缚。”
  “我从前不信外面那些传言的,今日听国公爷一席话,才真信了三分——”
  赵盈人往椅背上一靠,小脸儿一偏,视线正好对上侧旁的孔如勉。
  她尾音稍一顿,在孔如勉挑眉示意她继续说的时候,才缓了一缓,徐徐再开口:“父皇从来偏疼我,我便不大信世上真会有这样的事。大公子自幼受宠,怎么渐次长成,反而不得国公欢心了呢?连世孙的册立,都不肯为他请,竟是真打算立二公子为世孙的吗?
  我瞧国公爷眼下这做派,倒像是巴不得我赶紧查出点儿什么来,最好定死了大公子的罪。
  这种事儿,可大可小,就算真的查实了,顶多肃国公府丢些脸面,但总不至于伤及性命,您呢又正好借此机会上折陈情,便顺理成章为二公子请封世孙,我说的可对吗?”
  孔如勉的冷笑终于还是没憋住:“所以殿下今天把我请到大理寺,究竟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赵盈哦了一声,提着的那口气猛地松了,连带着眼角眉梢处的紧绷也一起放松了。
  好像她先前在探究,突然有了答案,心中了然,轻松的不得了。
  孔如勉却越发看不懂这小姑娘要做什么。
  赵盈目光从他那儿收回来,点着自己的手背,语调好不轻快:“可能是我闲得无聊,想请国公爷来闲话家常,解解闷儿吧。”
  孔如勉在官场起伏几十年,从女儿入后宫后他敛尽锋芒,学着做那些所谓修身养性的做派,真是十几年没怎么动过气了。
  赵盈可真有本事,三言两语便在他心中掀起波澜。
  然而也就一瞬。
  她像是故意为之,就想看他气急,看他发火。
  孔如勉深吸口气,缓了又缓,生生的把胸口才燃起来的那簇火给压灭下去:“那殿下的日子还挺清闲的,有人要刺杀你,司隶院的案犯还被人杀害在监牢中,殿下还有闲情逸致专门请我来唠家常解闷。
  只可惜我上了年纪,最不爱与小孩子谈天,聊不到一块儿去。”
  他起身的动作也是放缓放慢的,往堂中步了两步,回身看赵盈:“殿下的闷,我解不了,殿下的困惑,我更解不了。”
  赵盈没接话,眼看着他往外走。
  “国公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