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218节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218节

  谢星阑目光扫过众人,亦敛眸未语。
  就在议论声逐渐聒噪之时,御驾终于到了。
  一阵山呼礼拜后,便见李玥扶着一脸病容的贞元帝上了御座,待众臣起身,贞元帝语声沙哑地问起了西北赈灾之事,赈灾议完,又说到城外设营赈济灾民,此事已交由崔慕之与李玥,数日过去,已初见成果,免不得有臣子对李玥恭维赞誉。
  李玥初经朝政,站在首位上不甚习惯,一听夸赞自己,面上笑意顿展。
  贞元帝见他如此藏不住喜怒,轻咳了两声道:“五殿下年纪尚轻,还需历练,众卿不必待他如此宽容,等此番真能安抚好灾民,方才算是一功。”
  殿内一默,齐声应和。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站了出来,礼拜道:“陛下,近日有几首童谣在城内城外广为流传,官府虽下了禁令,但似乎难已断绝,老臣还听闻,这童谣来处尚未查明,古时数朝,皆有天命降旨意于民间,化为歌谚流传,从而祸国的前车之鉴,老臣以为,此事不可轻忽——”
  贞元帝又咳起来,缓了缓才道:“老太傅,那你说说,此事该如何办?”
  说话的老臣名叫易溟安,已年近七十,他贵为三朝元老,二十多年前,在贞元帝被立为太子之后任太子太傅之职,因此莫说其他臣子,便是贞元帝都对他恭敬有加。
  易溟安哑声道:“如今天灾四起,百姓死伤众多,坊间还生出忤逆乱国之歌谣,若非有心人故意为之,那便是天意在示警,老臣以为,是否应在开年之后,由陛下率领后妃、百官以及宗室,开太庙与祈宸宫,再请来天坛山的守陵道长,举行祭天大典,以此告慰上苍,也为受灾的百姓祈福。”
  天坛山在京城以北,乃是大周帝陵所在,山上还有座大周开国时建下的道观,观内道士历代为大周先祖守灵,地位尊贵,但非天子有令,不可擅离。太庙则在皇城以东,供奉着大周先祖排位,祈宸宫与太庙挨着,只在极其盛大的祭天典礼之时才会开启。
  话音落下,崔曜忍不住道:“老太傅所言虽有理,但年后仍是冰天雪地,陛下龙体也抱恙,实在不宜劳顿,何不让钦天监在行祭祀礼便可?”
  易太傅摇头,“钦天监这几日不就在祭天酬神?但前日、昨日又下了两场雪,京城如此,更莫要说禹州、丰州,倘若陛下龙体抱恙,那大可开春后再行大典,此番雪灾十年一遇,再加上那些不吉之言,绝不可轻慢。”
  崔曜还想再说,贞元帝道:“老太傅所言确有道理,开春后或有饥荒,正是祭拜先祖天神,以求护佑之时,如此,先令钦天监卜算吉日,再定仪程。”
  见贞元帝应允,崔曜也不好再谏言,这时,易溟安又道:“老臣还有一言,今岁灾祸四起,外还有南诏几国狼子野心,老臣恳切陛下早立储君,好安定国本。”
  贞元帝自被童谣气晕后,连日来病体不安,也不知易溟安是否是想到此,竟又提起了立储之事,贞元帝有气无力道:“老太傅所谏极是,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易溟安顿了顿,到底不再催。
  直等到散朝,也无其他人敢提册立哪位皇子,崔、郑二人亦不言语,待下朝时,谢星阑被黄万福叫了住,“谢大人,陛下有诏。”
  到勤政殿时,贞元帝刚喝完药,谢星阑行礼后,贞元帝问:“还没消息?”
  谢星阑拱手告罪,“城外的确未查到人为散播之线索,祝钦使北上宾州,昨日刚到,消息应该不会这样快传回来,请陛下恕罪。”
  贞元帝沉沉叹了一声,“你也看到了,此事并非朕一人在意,这些老臣,最是看重关乎国运之言,如今京兆府虽下了禁令,但坊间只怕禁绝不住,若查不出人为之故,那这祭天之礼,便是势在必行了——”
  谢星阑道:“微臣定竭尽全力!”
  贞元帝默了默,忽地问:“你对朝上立储之声如何看?”
  谢星阑定声道:“陛下正值壮年,微臣以为,此事不必着急,三位殿下各有千秋,再多看两年,再由陛下定夺。”
  贞元帝淡笑一下,“若朕让你现在选一个呢?”
  谢星阑忙道:“微臣不敢,微臣只听陛下定夺。”
  贞元帝笑意深了些,“好,朕只希望,你永远抱有此念,如今朝堂之上党争不断,能让朕安心信任之人已经不多了,你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谢星阑抱拳,“微臣谨遵皇令。”
  ……
  从勤政殿告退,待出了第一道仪门,谢星阑面上的恭谨顿时褪得干干净净,谢坚等在仪门外,见他表情不对,忙迎上前,“公子,怎么了?”
  谢星阑沉声道:“陛下已生立储之心。”
  谢坚一愣,“陛下要立谁?与您说明了?”
  谢星阑道:“自不会说明,但他当是属意五皇子无疑。”
  谢坚眨了眨眼,“从前陛下对二殿下也很看重的,但这些日子,连朝堂都不让他上了,难道,就因为郑钦与郑炜染了毒瘾?”
  谢星阑沉眸,连他也未看个通透。
  从前的贞元帝的确十分器重李琨,在李玥还在崇文馆进学之时,他便令李琨听政,因此,李琨才早早在朝野间有了贤名。
  可没有人能想到后来会发生什么。
  朝中除崔氏一脉,都认为贞元帝最终要将皇位传给李琨,可贞元二十五年,贞元帝一举将李玥封为亲王,又令他入工部,加数位老臣辅佐,两年间数次建功,逐渐也有了些人望,后来贞元帝患病,朝中立李琨为储之声仍是鼎沸,但贞元帝却无视众臣谏言,死活不做决定,郑氏见情势不对,这才谋划了贞元二十七年正月的那场宫变。
  忆起前世,谢星阑瞳底阴云密布,彼时他也被贞元帝误导,早早选了李琨效忠,那场宫变郑氏从边疆调兵,再加上京中几家手握兵权的世家支持,本该是万无一失,却没想到被崔慕之洞察先机,最终功亏一篑。
  见他不语,谢坚又轻声道:“那公子怎么想?公子心底更支持谁呢?”
  谢星阑握紧身侧剑柄,眉眼冷峻道:“崔氏无德,郑氏不仁,皆非上选。”
  谢坚一愕,“但只有这两个选择啊。”
  谢星阑加快步伐,谢坚左右看了看,也不敢多议论此事。
  出宫后,谢星阑先回衙门,又带队直奔城外,查问至黄昏时分才回城,谢坚跟在侧,看了一眼天色道:“公子,咱们待会儿去侯府吗?”
  谢星阑凝眸道:“如此不是个办法。”
  谢坚道:“是呀,小人就说嘛!”
  话音刚落,谢星阑扬鞭催马,“再去一次宣平郡王府。”
  ……
  夜幕初临时,临川侯府的大门又一次被敲响。
  门扇微开,小厮一看门外来人,歉笑道:“李姑娘,您又来了。”
  李芳蕤牵唇,“是啊,我来第三回 了。”
  小厮赔礼道:“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县主今日还未好,还是见不了客,您……”
  李芳蕤眨了眨眼,和气道:“没事,我知道见不着缨缨,不过呢,我这几日有些闺房私话想告诉她,我想着,她不过是养病,总不能一点儿外事都没精力知道吧,所以,我写了一封信交给她,你可能帮忙转交过去?”
  小厮未想到会有这般请求,一时不知如何应答,李芳蕤又道:“没事,我在此等着,你去问问你家侯爷,看他允不允——”
  小厮松了口气,将门一关便往内院跑。
  大门外,李芳蕤看着角落里的谢星阑,问:“真的不需要我再写点儿关于你的话?”
  谢星阑面不改色道:“不必。”
  李芳蕤上下打量他片刻,笑着道:“谢大人,你这样不声不响的,是不成的呀,有心意便要主动些,你不说,别人又怎会知道你如何想?你说这京城中王侯公子那么多,万一被别人抢先,你可要怎么好?”
  见他还是一副不露声色的深沉模样,李芳蕤顿时想到了方君然那副老成作态,撇嘴道:“你们这些大男人,有时候真是连姑娘都不及。”
  谢星阑径直道:“今日早朝看到方大人,他伤势似乎痊愈了。”
  李芳蕤轻哼,“有我……有我们府上照料,自会痊愈。”
  她语气中透着得意,面上更是春风在沐,谢星阑猜到她多半已经得偿所愿,倒也有些佩服她这烈火般的性子。
  侯府内,小厮到了秦璋院外,一番禀告后,秦广神色凝重地进经室,“侯爷,是郡王府的李姑娘,说有些闺房私话要告诉县主,见不到面,便写了信,让门房递给县主,侯爷,可要送吗?”
  秦璋默然未语,秦广道:“都五日了,县主没一点儿服软的迹象,也不耍脾气,对去送膳食的下人也十分和气,也未吵着要见您。”
  秦璋眉头拧着,“她是铁了心了。”
  叹了口气,他幽幽道:“她如今确是聪明,可我这做爹爹的,哪里想过让她去立身扬名,去锄奸惩恶呢?我只愿她无忧无虑,一辈子欢喜安乐,告诉她,然后让她也深陷无望苦痛,这便合她心意了?她若真闯出什么祸事,我哪有颜面去见她母亲?”
  秦广沉吟片刻:“但侯爷,您可想过,咱们都老了,终究有一日再没法子护县主无忧无虑,这些年,您一直担惊受怕,总算熬到县主长大了,县主那日所言,小人也听在心里,她说无论怎样,也想替您分担,小人相信她不是随便说说。”
  微微一顿,秦广道:“更要紧的,是小人知道,您无论如何是不甘心的,这么多年了,难道真等到了黄泉之下,见到了公主再去问她吗?”
  秦璋苦涩道:“我对不起阿瑶和珂儿。”
  秦广叹着气摇头,“这是公主的遗愿,您已经足够忍耐了,从前觉得无望,小人也不愿您生妄念,但如今,小人觉得,因为咱们县主,或许、或许有那么一线机会呢?”
  秦璋出神起来,片刻问:“她院里,当真一丝异样也无?”
  秦广失笑,“底下人每日报几次信呢,说是县主昨天晚上,又放了一只天灯,看起来心境不错,有个护卫说听到咱们府外西北方向有人在奏乐,不过并非丝竹琴箫之音,听着好像……像是哪家在祭祀酬神……”
  一听秦缨还在放灯,秦缨神色更是复杂,他轻喃道:“祭祀酬神……或许,我也该去问问阿瑶的意思吗?”
  他沉沉摇头,“罢了,把李家那孩子的信送过去吧。”
  秦广应是,出门吩咐,门房小厮一听,忙往府门处跑去,待门扇开了条缝隙,喜道:“李姑娘久等了,我们侯爷准了,您把信给小人吧。”
  李芳蕤心气大松,“那你可要好好交给你家县主,不能偷看哦。”
  小厮苦笑起来,“小人哪敢呀。”
  李芳蕤笑着交出信,待门扇合上,又看向谢星阑,“如何?可放心了?”
  谢星阑点头,李芳蕤纳闷道:“这养病养得好生奇怪,哪能一点儿都不见客呢,这都好几日了,罢了,明日我再来,只要能送信,我确有好多话想给缨缨说呢……”
  她预备回府,却见谢星阑不动,“怎么,你要在此等着?”
  谢星阑摇头,快步下石阶上马,“你尽快回府吧。”
  谢坚“阿嚏”一声,吸了吸鼻子道:“李姑娘先走便是,我们公子还要要事……”
  李芳蕤狐疑看着二人,只以为他们还有公务,自是先走一步。
  ……
  “小姐,您看这是什么!”
  白鸳从门外急奔进来,“李姑娘送信进来了!”
  天刚黑下来不久,秦缨正在看一本论香杂记,闻言赫然抬眸,“芳蕤的信?谁送来的?”
  “李嬷嬷送来的,说是侯爷准许的。”
  秦缨瞳底大亮,忙接过信封拆开火漆,白鸳在旁道:“侯爷准送信了,这是不是说,他快要消气了——”
  秦缨摇头未语,目光只落在信笺纸上。
  白鸳便好奇问:“李姑娘怎会送信?她说了什么?”
  秦缨边看边道:“她说她来了三回,次次都不让进门,问我病得是否严重,担心我出事,又说——”
  秦缨眼底微亮,“又说方大人与她互表心意了!”
  白鸳惊喜道:“哇,那李姑娘岂非要开心坏啦?方大人是怎么动心的?”
  秦缨细细看起来,越看笑意越深,“是,她很高兴,字里行间都是满足,说日日去照顾方大人,方大人起初一本正经,后来她忽然不去了,又装病,反让方大人担心起来,隔了两日再去方府,方大人就变了——”
  白鸳激动道:“李姑娘真是会拿捏人心呀!”
  秦缨又道:“她说她本是打算派郡王府的人去接方大人的父亲入京,但方大人觉得太麻烦她们,已自己派人南下,走陆路加水路,正月下旬方老爷便可回京。”
  白鸳眼瞳大睁,“接方老爷回京?这是要定亲了?”
  秦缨笑道:“她说早前和韦家说亲时,她的嫁妆是备好的,逃婚之事后,京城世家间对她多有非议,如今她心意已决,她母亲便找人合二人八字,算是最后一关吧,这一算,发现二人果然是金玉良缘,只是,看婚期时,发现明岁只有一个大吉之日——”
  秦缨眉头一挑,“二月初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