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御前辩论
随着时间的一天一天过去,黄竹山里的剩余粮食也是越来越少,为了扩展食物的来源,黄竹山众人早已经在柳八苟等人的带领下,早早就开始上山采摘野果,挖野菜,同时也是组织人手捕猎以及捕鱼。
不过通过这些方法所获得的食物对于黄竹山的上千人口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不得已之下,黄竹山众人也是开始了节衣缩食,除了那些需要进行繁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外,其他人已经是不约而同的开始少吃。
然而即便是这样,黄竹山众人也无法支撑到一个月后的秋收啊。
甚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夏忙的时候,虽然当时费劲力气开荒了不少土地,种植的粮食在秋收后,足以满足至少五百人吃到明年的夏收。
但是现在又多了水龙寨投诚而来的将近五百人后,也就让原本秋收后够用的粮食,变的再一次不够用了。
也就是说,哪怕是现在黄竹山的一千号人熬过了这一个月,支撑到了秋收,但是在秋收后到明年夏收这一段时期里,他们依旧不够粮食。
不管是近的还是远的,黄竹山的这一千号人都不够粮食!
为此,柳八苟和方东全以及黄学仁他们是天天讨论乃至争吵,而争吵的重点就是要不要外出收粮,尤其是要不要去攻打冯家庄。
之前,一心支持攻打冯家庄的黄学仁派了几个人偷偷摸摸出了大山,躲过各个路口设卡的官兵,跑到了大山外的冯家庄以及其他几个可能有大批粮食的村寨去刺探军情。
并顺利带回来了重要的情报!
“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冯家庄那边的粮食是有的,而且还很多,我们的人可是亲眼看到了冯家庄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如果我们能够把冯家庄粮仓里的粮食抢到手,哪怕是秋收的时候颗粒无收,也足以让我们支撑到明年的夏天!”黄学仁一如既往的劝说众人进攻冯家庄。
这个时候,李轩问道:“除了冯家庄呢,不是还有其他村寨吗,那些地方的存粮多不多?”
大山外的各类村庄自然是不可能只有冯家庄一个,还有其他众多的村庄呢。
但是此时黄学仁却是轻摇头道:“我们的人也去了其他几个比较适合下手的村寨看过,不过这些村寨都是普通村寨,不想冯家庄那样只是一家的产业,其他村子的粮食虽然也有,不过都太零散,而且也不多。”
“我们也得到了消息,说是大山外的那些明军都是从附近的村子征粮,那些村子里的粮食大多都是被明军收走了,现在大山外除了冯家庄外,估计也就只有明军云集的龙华镇有大量的粮食了!”
“这龙华镇倒是有些麻烦!”李轩略微皱眉,如果说攻打冯家庄有诸多顾虑的话,那么龙华镇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存在。
为什么?
因为龙华镇靠近大山,从夏天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官兵的重要营地,里面至少驻扎了五六百人的官兵,而且这些官兵还是从附近州府调过来的正规卫所官兵,当时把方东全一行人打的大败的官兵,就是这支官兵。
如果黄竹山众人要出山‘收粮’,这不遇上这支官兵就是万幸了,那里还敢主动去招惹他们去龙华镇找死啊。
“冯家庄距离龙华镇太近,如果我们去攻打冯家庄,明军不用半天功夫就能够知道,到时候我们可就危险了!”方东全一直都是坚定反对攻打冯家庄的,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贸然攻打冯家庄的危险性。
这并不是说冯家庄自身的防御力量有多强悍,而是因为冯家庄距离龙华镇实在太近,并且更关键的是,要去冯家庄,还得经过龙华镇呢,想要瞒过官兵溜到冯家庄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当初的方东全可就是在去冯家庄的路上遇上大量官兵的。
方东全的担心李轩自然是知道的,不过他却是依旧不动声色道:“如果说我们去攻打其他几个村寨的话,能否获得足够我们支撑到夏收的粮食?”
“不太可能!”黄学仁毫不犹豫的回答着:“毕竟我们需要的粮食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把那些村子的粮食全部收光了也不够我们吃用,而且这样做的话,实在是有碍陛下圣君威名!”
听到这话,倒是让李轩多看了黄学仁一眼,这人竟然还会考虑到收粮是否会影响名声。
不过对此他也是有所理解,不管是之前的黄竹山还是水龙寨,你说他们是土匪吧,实际上他们都是出则为匪,入则为民,这不出去抢`劫的时候,他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平日里种田劳作。
但是到了外出劫掠的时候,他们就会化身为土匪强盗。
但土匪也有自己的操守的,比如说他们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所以基本不会去劫掠靠近大山的一些小村寨,对进山的猎户,山民也是相当友好,因为这些深山里的土匪也需要通过这些人来获得外界的物资,尤其是食盐、铁器等。
其次,这些在大山边缘地带生活的山民清一色的苦哈哈,他们自己都吃不饱,那里会有多余的粮食以及银子让他们抢啊。
即便是大山外的一些村寨,他们一般也不会轻易动手,即便是动手了,一般也只是掠取一部分的粮食,会给他们留下活命的口粮,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交保护费。
这保护费虽然少了点,但是每年都会有啊,然而如果说把他们的口粮全部抢走了,这些人就得饿死或者逃亡。
这些人跑光了或者死光了,到明年他们抢谁去?
“按照你的说法,难道我们除了攻打冯家庄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这个时候,一直很少在这种朝议中说话的钱梦久也开口了:
“可是攻打冯家庄这么危险,难道黄将军敢保证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就算成功了,到时候会有多少兄弟无法活着回来?”
黄学仁道:“我自然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