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奇幻玄幻>秦·君临天下> 第172章亲疏有别

第172章亲疏有别

  秦王子楚驾崩,除了秦国臣民要服丧之外,还要禁止一切娱乐宴饮乃至婚嫁活动。除此之外还要由各国使节前来吊唁,这其中来的最快的是魏国和韩国,这两国如今都在大秦兵峰威逼之下,犹如被大秦这只猛虎按在爪下的两只羔羊,情势危如累卵。再加上五国联军败于函谷关前,联军统帅信陵君魏无忌战死疆场,如今魏韩两国根本没有半点胆量对抗大秦,两国国君听闻秦王子楚驾崩的消息之后立刻亲自赶往咸阳祭奠秦王,这个态度够谦卑,简直不把自己当一国之君而是直接将自己的身份等同于大秦附庸。
  除了魏韩两国之外,赵国、燕国、楚国、齐国也都派出了一支使团,如此一来关东六国的使团齐聚咸阳。六个国家各自抱着自己的目的,魏韩两国目的相近为的是自保,而其他四国的目的有很值得推敲了。
  赵国的使团中有一个特殊人物,此人就是大秦太后赵姬的义父赵庞。而使团的首脑人物正是赵姬、嬴政、白宣、吕不韦乃至死去的子楚的老熟人,赵国大夫公孙乾。
  赵王派这二位出使大秦也算是费尽心思了,遍数关东六国能同时和秦王嬴政、太后赵姬、大秦相国吕不韦、大秦太尉白宣关系都不错的也只有公孙乾了,赵王不派公孙乾来大秦实在是白瞎他这个人才了。至于派赵庞来,自然打的是后宫亲情牌,毕竟赵庞从理论上算是赵姬的义父,在实际上也是帮助过赵姬和嬴政的,有这份情意在有些明面上不好说的话不好办的事,就可以让赵庞私下里找他那当了太后的义女帮忙啊。
  赵王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而事实也证明赵国使团到了咸阳就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赵庞在第一时间被接近六英宫见了太后赵姬还有太王太后夏姬(子楚的亲妈,嬴政的亲奶奶)。而公孙乾非常荣幸的受到了还没正式登基的秦王嬴政,大秦最有权势的两位大臣以及辅政大臣的接见,这在各国使节中是头一份,直接就把兴冲冲而来的燕国使团的热情打消了一半。
  燕国使团的规格在关东六国中位列第三,第一和第二是魏韩两国,因为他们的王自己来大秦吊唁了因此规格最高,燕国使团的首脑人物是燕太子丹,姬丹身为一国储君资格比魏王和韩王要低一些,因此燕国使团的规格在六国中名列第三。
  魏韩燕三国使团来到咸阳之后本以为会是第一个受到秦王接见的,没想到却被赵国抢了先。魏王和韩王还好,嬴政就算最后一个见他俩这二位也不敢有半点怨言,可是姬丹心里就不好受了,要知道一直以来姬丹都在劝他父王燕王喜和大秦结为同盟,而燕王喜却不听姬丹的在魏无忌召集联军对抗秦军的时候,燕王喜想都没想就出兵抗秦,函谷关一战结果不言而喻。好在大秦对燕国还算客气,燕军的死伤是五国中最少的,战后的燕军也被秦国释放回国。如此做法让很多燕国将士对大庆的态度和观感有所转变,燕国内支持太子丹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太子丹更加坚信了燕国和大秦结成同盟的信念,也更加期待能够实现他和嬴政在邯郸城头山许下的誓言。
  但是,事实犹如一瓢冷水泼在了姬丹的头上,嬴政第一个见的不是他而是赵国的公孙乾还有那个满身肥肉一脸铜臭气的赵庞,这让姬丹感觉有股说不出来的愤懑。他不想看诚惶诚恐的魏王和韩王,他拉着高渐离的手,领着使团转身回了馆驿。
  气愤不已的姬丹一脚踹开自己住处的门,却不料门里站着两个人。姬丹发觉这俩人很是眼熟,但一时之间有想不起他是谁。
  “太子别来无恙,白家宰徐安拜见太子。”
  “中车府令赵高,拜见太子。”
  高渐离一步窜到徐安面前惊喜的叫到:“你是一剑君,太子,你还记得一剑君吗?”
  姬丹:“当然记得,当你一剑君乃是秦王政府中座上客,这位中车府令当年是秦王政的车僮,不想今日也是大秦官吏了。”
  赵高:“太子方才似有怒气,不知是谁惹了太子?”
  姬丹:“这个,孤见那魏王和韩王的样子有些来气,不愿和他们为伍故此生气。”
  赵高:“呵呵,太子此番托词实难服众,臣下明白太子为何恼怒。原本大王是要第一个见太子的,但却被我家君侯劝住。君侯有云,莫让小丹成为众矢之的。太子可曾明白我家君侯言下之意?”
  赵高的一句话就让姬丹满心的愤懑瞬间化为乌有,笑容浮现在姬丹脸上。他一把抓住赵高的手问到:“孤,自然明白,只是孤想快点见到阿政。”
  徐安呵呵一笑说到:“大王、相国和太尉早有安排。在下就是来接太子到九嵕宫去住的,咸阳这里留下副使吊唁就好。”
  赵高:“九嵕宫就在九嵕书院之侧,君侯衙署大秦军帅府和书院一左一右拱卫九嵕宫。大王亲政之前将会在九嵕宫内听政,九嵕宫和九嵕书院同时落成,大王还没住过,就先请太子居住。太子,大王要臣下问太子一句话。阿丹,可还记得邯郸城头你我的誓言吗?”
  听到此处姬丹的眼泪扑簌簌落下,一旁的高渐离已经哽咽的难以开口说话。
  姬丹:“阿丹记得,阿丹不会忘。赵高,徐先生,孤这就跟你们走。”
  嬴政的安排让姬丹的热情再次点燃,他和高渐离坐上赵高安排好的车带着两百侍卫直奔九嵕宫而去。这一路上,姬丹和高渐离兴奋的一路不停地说话,赵高不时将茶水送进车内,每走十里还要停下歇歇,一副唯恐将姬丹和高渐离累坏的架势让姬丹和高渐离从心里感到了嬴政的善意,因此也就不急于见嬴政了。
  就在姬丹前往九嵕宫的同时,大秦章台宫响起了黄崆那嘹亮的喊声。
  “王有命,请赵国大夫公孙乾及赵国使团觐见,奏礼乐!”
  新任少府令黄崆喊声刚落雅乐声起,公孙乾伸开双臂让老管家公孙缺钱给他整理好衣冠之后,公孙乾将勿板抱在胸前问公孙缺钱:“缺钱啊,今天这一幕告诉我一个道理你知道是什么吗?”
  公孙缺钱:“莫欺少年穷。”
  公孙乾摇摇头说道:“非也,它告诉我一个道理,凡是和白宣关系好的人一般都会有非常好的结局。什么识人之明什么慧眼识珠什么奇货可居,老夫只需结交白宣一人就什么都有了。记住,不管以后遇见谁你都要大大方方的告诉他,大秦君侯是你家家主的兄弟!”
  公孙缺钱:“家主,今时不同以往,人家能认咱吗?”
  公孙乾:“大不了咱家今后和白家的生意他七咱三,吃亏是福。”
  公孙缺钱:“还是家主想得开,要不以后家主对别人说白宣是我哥如何?这是多么霸气的一句话哇。”
  公孙乾低头想了想说:“唉,实在拉不下脸来,改成我是白宣他哥好啦。”
  “家主英明。”
  黄崆:“咳咳,公孙大夫大王等你觐见呢。”
  公孙乾:“下臣公孙乾觐见秦王!”
  黄崆:“公孙大夫,那是卑下喊的,您自己怎么喊出来了。”
  公孙乾:“老夫见你很忙,帮帮你哈哈哈哈。”
  黄崆也是服了这位自来熟的赵国大夫,既然人家自己喊了那就按照礼节请他进殿呗,少喊一句也不会死人,大王是不会怪罪的。
  大殿内一片缟素,大秦群臣身着素袍跪坐两侧,王座之上一身孝袍的嬴政正襟危坐,左右两侧稍低一些的座位上分别是白宣和吕不韦。吕不韦是大秦国相因此位于嬴政右侧,白宣位于左侧。
  公孙乾紧走几步跪倒在地行礼之后说到:“下臣公孙乾拜见秦王。”
  嬴政:“公孙大夫免礼,赐坐。”
  公孙乾谢过之后起身抬头看去,只见王座之上的嬴政面目俊朗眉宇间英气逼人,吕不韦虽然已经不年青了但那气质和从前在赵国时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让公孙乾激动的却是白宣,当年那个死里逃生的白家子如今已经高居君王之侧,成为赫赫军功威震天下的一代名将。
  看到此处公孙乾不禁有感而发:“多年不见大王已经脱胎换骨,再不是丛台上的那个顽童了!”
  嬴政笑了,他一伸手说到:“黄崆,请大夫坐到寡人近前来。”
  “王有命,请公孙大夫王前就座。”
  公孙乾:“多谢大王。吕相,多年不见依然风采依旧。太尉,一向可好?”
  吕不韦:“大夫还记得从前的不韦,本相心中甚是感慨快坐,快请坐。”
  白宣:“大夫当年援手之义、关护之情,白宣历历在目,上茶,上好茶!赐赵国使节坐!”
  嬴政一点头,黄崆喊到:“王有命,赐坐,上好茶!赐赵国使节坐!”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赵国使团的其他官员均有座位,而公孙乾的座位距离嬴政只有十几步之遥,这算得上是一种荣耀。嬴政和公孙乾的谈话其实就是叙旧,多是问一些邯郸风貌,比如丛台如何了,学步巷内的府邸如何了等等,这样的谈话很是轻松。白宣和吕不韦对邯郸也是非常熟悉的,不时说起往事,当白宣提到已故的平原君赵胜的时候,赵国使节们无不落泪,大殿之内一片融洽和谐的气氛。
  当嬴政宣布赐宴之后,赵国使节团的所有官员的心落到了肚子里。因为至少从现在看,秦王嬴政、大秦国相、大秦太尉对赵国还是很有好感的,这就给了赵国希望。说实话,此时的赵国真的没法和猛将如云精兵如虎的大秦相抗衡,如今秦王嬴政如此厚待赵国使节这足以说明大秦至少在目前不会针对赵国发动战争。
  嬴政冲公孙乾笑了笑,随后给黄崆打了个手势。
  黄崆:“王有命,宣魏王、韩王觐见!”
  “宣,魏王、韩王觐见!”
  对赵国使团用的是请还有礼乐,而对魏王和韩王则用的是宣而且没有礼乐。魏王和韩王再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君地位怎么也比公孙乾高,但是此刻这两位国君就好像任人驱使的家奴一样被秦王呼来喝去还不敢表现出一点抗拒的意思来,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亲疏有别。这个区别不仅是给魏王和韩王看的,同时也是给赵国使节看的。在赵国使节的心中这是大秦对赵国友善的表现,但在秦国君臣心中这只不过是一种小小的手段,因为这是白宣、嬴政和吕不韦早就商量好的。在章台宫的大殿上这叫做亲疏有别,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就叫做分化瓦解,大秦的君臣始终没有忘记他们心中那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宏伟志向,灭六国,一统天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