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七零年代女厂长>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08节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08节

  这话夸得余思雅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辛苦,其他人就不辛苦吗?高市长这么晚才出差回来,工厂的工人们可能也才刚下班回家没多久,大家都一样。
  笑了笑,余思雅扯开了话题,问道:“高市长,关于国务院让首钢等八个大型国企进行试点改革,这个事你怎么看?”
  高市长没想到余思雅这么快就从获奖这个事中跳出来了,又关心起了工作,叹道:“小余同志,你可真是个拼命三娘!”
  余思雅扯了扯嘴角:“这不是难得碰到高市长吗?正好同行,就跟你聊聊天,了解一下咱们的新政策和新风向嘛!”
  高市长收起了笑,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这应该是中央发出的信号,我相信这只是个开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国企出现了很多问题,厂领导班子缺乏自主权,程序冗长,工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听说首钢的领导提出了三个百分百的管理措施,看看后续的效果吧,要是有用肯定会推广到全国。”
  余思雅也明白这一点,他们要走的是一条开创性的全新的道路,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试试深浅,而首钢等八家国营企业就是全国国企改革的探路者,先行者。
  “这是好事啊,提高了效益,就能扩大规模,厂子就能养得起更多的工人了。”余思雅笑着说。
  她知道,经济增长,就业问题是高市长最关心的两件事,尤其是2月全国七百多万知青返城后,现在城里盘踞着不少没有工作、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就业不但影响他们的家庭,还会影响社会治安。以后的严打也只能治标,治本还是得靠发展,人人有事做,让普通人可以通过劳动就能衣食无忧,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果然,高市长轻轻颔首:“现在全国的大国企都盯着这八家单位,就看他们的成效了。对了,你们跟省第二养猪场那边的合作怎么样了?”
  提起这个余思雅就想笑:“闻书记真的太好说话了,我去表明了来意之后,他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提出先送一个月的饲料过去。前天咱们饲料厂已经将饲料和一个技术人员送过去了。”
  她没说的是这批饲料都不够,是工人们加班加点,花了不到三天生产出来的。
  高市长颔首:“那就好,希望这个推广能顺利,养猪的效率提上去了,那大家能吃的猪肉也更多了,肉联厂那边又能多安置一批职工,这都是好事。农业厅那边的领导应该也一直在关注省第二养猪场的效果,如果有效,应该会很快向全省的国营养猪场推广。小余同志,你们饲料厂的生产可要跟上啊!”
  余思雅没想到高市长会提这个,愣了一下说:“好的,谢谢高市长,我们会加大产量的。”
  高市长这话提醒了余思雅,猪肉关系重大,农业厅一直盯着,如果出了成绩,肯定会大面积推广,这样一来,需要的量可不小,现在不做准备,到时候饲料厂的产能肯定跟不上。
  余思雅怎么甘心前面布局那么久,费了这么多心思,结果好不容易见成效了,最后却败在了生产上,功亏一篑。
  她绝不允许。回去后的第二天中午,她就去省大对面的门市部给施立平打了个电话。
  “施厂长,你好,我是余思雅!”
  施立平前两天忙着赶生产,两晚上没怎么睡,精神很憔悴,歇了一天才缓过来,接到余思雅的电话,脑子都还有点糊涂,反应不过来的样子。
  “余……余总,你好,这时候打电话来有什么事吗?”
  余思雅低头看了一眼她昨晚思考后罗列出来的几点说:“施厂长,这次你们大家辛苦了。你先统计一下,咱们库存还有多少吨玉米,最高日产饲料多少?明天中午我再打电话过来,你要将数据报给我。”
  施立平连忙应了一声:“好,我这就去统计。”
  挂断电话后,他将仓库管理员召集起来,一起统计了一下仓库里还有多少库存的玉米,这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次日中午,他打了饭,端着饭盒到电话机面前守着等余思雅打电话过来。
  中午十二点半,电话铃声准时响起。施立平赶紧接起了电话:“你好,我是施立平!”
  余思雅含笑说道:“施厂长,昨天我要的数据统计出来了吗?”
  施立平低头看着本子说:“统计出来了,余总,目前咱们厂子里四个仓库总共储存了896吨左右的玉米,此外每个月还会购入一批米糠、麦麸、油料、大豆等粗粮,大概在三十吨左右。至于生产,每天单日生产的猪饲料在17吨左右,如果加大生产量,最高能够达30吨出头。”
  这个数量听起来不少,可对应广大的市场,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光是省第二养猪场一个月就要消耗七八十吨饲料,这样大型的养猪场,省城就有四个。更别提每个市、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养猪场,可能这些养猪场的规模没有省城的大,但架不住量多啊,全省总共有好几百个养猪场,这样才能供应全省几千万人口的猪肉需求。
  余思雅左手握着话筒,右手拿着一只钢笔,轻轻地点着笔记本:“施厂长,我交给你两个任务,第一个再采购一批生产猪饲料的机器,将产能至少要提高一倍以上。另外,准备一下,去县粮站再拉一批粮食回来,这点我会先跟梅书记那边通气。钱的事,我会跟楚玉涛同志交代清楚,让他划拨一部分款项给你们。”
  施立平吃了一惊:“余总,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产量可以吗?”
  他还是担心卖不出去,毕竟像省第二养猪场这样好说话又豪爽的单位实在是太少了。没看建厂都大半年了,他们才攻克了县养猪场和青阳养猪合作社两个小单位吗?这都还有梅书记的功劳。
  余思雅肯定地说:“不用担心,相信我,没问题的,咱们不能等市场发出明确的需求信息了再去扩大生产量,那就晚了。做生意要有预见性,大胆一点,机器和粮食买回来放着,短期内也不会坏,咱们迟早用得上,你不必担心!”
  施立平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也许这就是他跟余总的差距所在吧。
  沉默了两秒,他马上向余思雅保证道:“好的,余总,我这就去安排。”
  余思雅轻笑着说:“辛苦你了,对了,青阳养猪合作社那边最近有没有什么反馈?”
  那边已经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饲料,已经过了初步的试验阶段了。
  施立平说:“技术员传来消息,一切都挺好的,因为猪仔长大了三四十斤,胃口也跟着长大了,这个月的饲料需求比上个月高了大约三分之一吧。”
  “很好,你随时留意着那边的信息,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我反应,先就这样,我还要给梅书记打电话。”余思雅的时间不多,只能趁中午将事情都办完,不然等她下课,梅书记说不定已经下班了。
  挂断电话后,她立马给梅书记拨了过去。
  是胡秘书接到的电话:“原来是余总,你这电话来得真巧,要是早两天,晚两天,梅书记都不在。”
  余思雅很好奇:“哦,梅书记最近很忙吗?”
  胡秘书笑着说:“有点,这不都五月,马上就进入六月了吗?再过一个多月,早种的那批玉米就要收获了,梅书记很关心粮食产量,这段时间下乡走访了好几个公社,查看了庄稼的长势。过两天还准备下乡看看水稻的情况。”
  听到这个消息,余思雅很感兴趣,忙问道:“那今年咱们县的庄稼跟去年相比怎么样?”
  胡秘书乐呵呵地说:“长势非常好,大部分社员的积极性很高,今年都想拿下前几名,毕竟家家户户都能多分好几十块钱呢,再加上多出来的玉米还可以卖给你们,又能多赚一笔。加上今年风调雨顺,比去年还好,粮食增产应该没问题。”
  “那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我们饲料厂没多少存粮了,就等新玉米出来呢!”余思雅笑呵呵地说,她本来就是为了粮食而来,自然没瞒胡秘书的必要。
  可她讲完这番话,胡秘书却没回答,过了几秒,话筒里传来梅书记高兴的声音:“小余同志啊,前几天碰到冯主席,说你们清河鸭饲料厂接到了个大的单子,你们饲料厂已经开拓进省城啦?”
  梅书记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因为根据他和余思雅的构想,是先在市里将饲料推广出去,建立养猪合作社,等有了成效再向省城进军,但冷不防,省城竟然来了个大单子。冯主席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养殖场这边,对饲料厂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梅书记也没打听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正好余思雅打电话过来,他就顺便问了。
  余思雅笑着解释:“梅书记,这个还得归功于路主编在省报上的那篇报道。这个报道入了农业厅领导的眼,他们对咱们的猪饲料非常感兴趣,所以让省第二养猪场先试试,目前要了差不多一个月的量。”
  梅书记了然:“难怪这个事办得这么顺利。”原来是上面的意思。
  余思雅点头道:“可不是,今天我就是为了这个事打扰你的。听高市长的意思,农业厅非常重视猪饲料,如果在省第二养猪场试验成功了,将会推广到全省,到时候咱们的饲料需求将在短期内一下子翻好多倍。”
  梅书记乐了:“那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这就意味着饲料厂能够发展壮大,招工,又能解决几百人的工作问题,年底还能纳不少的税,对他们辰山县来说可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
  余思雅也清楚这一点:“可不是,但我昨天让施厂长盘查了一下,饲料厂目前只剩不到九百吨的玉米了,即便要掺加一些其他食物和各种微量元素,这点玉米也只够生产一千多吨的饲料。距离比较早的这批玉米收获入库还有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咱们饲料厂的这点库存可不够,为了未雨绸缪,所以我只能找梅书记你帮忙了。”
  这话引起了梅书记的重视,但他也有困难:“你们还有那么多玉米都不够,这都五月了,县粮站库存的玉米恐怕也不多,你要个几十百来吨恐怕还凑得齐,再多就有点困难了。”
  因为县粮站最重要的职能是满足城镇职工的粮食需求问题,所以储存的更多是稻谷和小麦这两个主粮。玉米的储量相对比较低一些,而且首先要满足的是养猪场、养鸡场等这类国营养殖单位的需求,有多余的才能批给清河鸭。
  去年辰山县的粮食虽然大丰收,可多余的玉米都被清河鸭收购了。稻谷则被粮站收购了,一部分留在了粮站,还有一部分上交了。
  余思雅听了直皱眉,几十百来吨听起来不少了,可够干什么呢?也就省第二养猪场一个月的消耗,实在是太少了。
  但她知道,梅书记也是没办法,县粮站只有这么点东西,梅书记也没法凭空变出来。
  仔细想了想,余思雅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主意:“梅书记,咱们饲料厂从市里面采购一批粮食,你看怎么样?”
  以前可能这个不大现实,但今年他们已经跟黎市长搭上了线,应该要好办得多了。
  梅书记想想说:“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回头我跟黎市长那边提提,再找找市粮食局那边,看能不能给清河鸭弄一批粗粮。”
  有梅书记出面,这个事情的成功率更高了,余思雅高兴地说:“好的,谢谢梅书记,真是太感谢你了,我替咱们饲料厂的职工谢谢你!”
  梅书记笑呵呵地说:“小余同志,你太客气了,这是我该做的,都是为了咱们县嘛!”
  将这件事交给了梅书记,余思雅就没太操心了,她相信梅书记的能力。服装厂这边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她。
  孟兰很给力,很快就带来了好消息,百货公司那边同意他们的衣服进入省城三个百货公司,如果销量良好,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全省其他几个百货公司。
  接到消息,余思雅就让丁舜将最畅销的衣服款式各送了五百套过去,摆上了百货公司的货架。
  这批货上架不到一个星期,第二百货公司就让他们再送一批货过去,因为有三个款式的衣服卖完了,还有两个款式即将售罄,只剩下几十件最大码和最小码。
  百货公司的人流量就是大,不到五天时间就整整卖出去了六七千件衣服,销售量远超两个门市部。不过这也能理解,现在的百货公司就相当于后世的大商场,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而且偌大的省城就三个这样的商场,人们逛街购物也没太多其他的选择。
  丁舜连忙让人将缺的款式补了过去,然后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余思雅。
  余思雅听后拧着眉头想了想说:“其他两个百货公司呢?没有消息吗?”
  三个百货公司都位于比较繁华的路段,生意也非常好,没道理第二百货公司的衣服卖得这么好,其他两个百货公司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丁舜摇头:“还没接到消息,再等等吧,说不定明天就有新消息传来了。”
  余思雅想想也有道理:“那我们再等等吧。”
  这一等又是三天,两个百货公司还是没任何的消息。
  正好周末,余思雅坐不住了,叫上了丁舜:“走,咱们去第一百货和第三百货逛逛,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第二百货卖得这么好,这两家却没什么动静!”
  两人骑着自行车先去了第一百货公司。
  周末不少单位放假,学校也不上课,是最热闹的时候,哪怕天气很热了,第一百货公司的顾客也络绎不绝,还有机灵的小贩悄悄背着泡沫箱子在门口卖冰棍。
  余思雅和丁舜锁好车子,直接进门,向楼上走,找到了三楼的服装区,里面摆满了各色服装,有本地的服装牌子,还有从上海、广州那边来的新款。售货员爱答不理地站在柜台后面,有人要买就慢吞吞地拿一件。
  两人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清河鸭服装厂的衣服。
  余思雅干脆走过去问售货员:“你好,同志,听说百货公司上了一批清河鸭的衣服,能拿一件的确良的衬衣给我看看吗?”
  售货员不耐烦地撇了撇嘴:“自己找,看中了哪一件再让我给你拿,拿了要买啊,不买别麻烦我!”
  这是服务的态度吗?
  余思雅斜了她一眼,好声好气地又说:“同志,我没看到清河鸭的衣服,你能给我指指放在哪个地方的吗?”
  “烦不烦?你问我,我问谁去?想买什么自己看,没长眼睛啊!”售货员直接发脾气了。
  余思雅无语了,她都没发脾气呢,这个售货员倒发了脾气。这种人,将来她不下岗,谁不下岗?
  “余总,这里!”倒是丁舜眼尖,总算找到了清河鸭的衣服,连忙招呼余思雅。
  余思雅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发现清河鸭的衣服竟然摆在柱子后面。那根柱子是长方体的,比人的腰还要粗一些,占地比较大,清河鸭的衣服就这么凌乱地摆在一起,叠了老高,最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灰尘,估计都没拆开丢到了这里,难怪无人问津呢!
  余思雅快气炸了,丁舜更是气得眼睛都红了,他挽起袖子:“我去找他们好好说说!娘的,不卖咱们的衣服还给咱们就是,将咱们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衣服这么糟蹋,是人干的事吗?”
  “站住!”余思雅拦住了他。
  虽然余思雅现在也很生气,但她清楚,真在这里大闹一场,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人看笑话。
  百货公司、供销社售货员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因为长期的供不应求,让他们处于强势地位,根本不把顾客当回事,反正这个不买,那个总会买,不愁东西卖不出去。这个问题是百货公司内部的事,他们无权干涉。
  而且冲某个售货员发火也没有意义,这是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缓慢物质缺乏出的问题。换个售货员在这种位置上呆久了,很可能也会变成这样。
  丁舜也很清楚这一点,但他气不过:“就这么算了吗?”
  余思雅无奈地说:“暂时只能算了,好在咱们找到了在第一百货没有销量的原因。走吧,去第三百货看看,那边又是什么情况,再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百货公司要比第一百货公司稍微好点,可清河鸭的衣服摆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也没售货员重点推出,销量自然起不来。他们俩在那儿站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就卖出去了两件,还是因为一个顾客看到清河鸭的标志,主动要买的。
  连番受了打击,丁舜的心情很不好,走出第三百货公司的时候,耷拉着脑袋,表情很难看。
  “不着急,咱们再去第二百货公司看看吧。”余思雅倒沉得住气。一直没消息,她对这种情况也早有预料了。
  两人一言不发地转道去了第二百货公司。
  这里的情况明显要好很多,售货员热情地推销清河鸭的衣服,老远就听到她清脆的声音:“这是清河鸭的衣服,就咱们百货公司斜对面卖的那个清河鸭,去年还给军区捐了好几十万物资,今年又安置了几百个烈士家属,说不定你手里这件衣服就是烈士家属生产的呢。你摸摸这料子,一样的,针线细密,款式还好看,价格比同样料子的衣服便宜五毛呢,好多人买这个,一天咱们这里就要卖出好几百件呢!”
  售货员这推销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利,引得不少买衣服的顾客都心动了,纷纷凑过去,高兴地说:“我摸摸,真的,这个也是的确良的,款式跟我上周买的那条裙子差不多,腰这里还收得更好一些,还便宜五毛钱,那我再买一件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