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42 浪子回头的赵普

442 浪子回头的赵普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被贬出朝廷后的赵普又从河阳入朝,迁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
  他之所以能回朝廷,是因为他为宰相时,就和赵匡义的交情非常好,所以,赵匡义一起来当皇帝,他自然能回京了。
  不过,他回京后,也没有马上得到重用,反而受到打击。
  卢多逊常常诋毁赵普,使得他在朝廷任官几年,郁郁不得志。
  赵普选择了忍耐。
  他经过离京的几年磨难,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飞扬跋扈。
  一直到柴禹锡、赵镕等人告发秦王赵廷美骄奢恣肆,说他将会发生阴谋。
  赵匡义召问赵普,赵普表示希望在机要部门来观察事变。他退朝后,又上书赵匡义,自陈参预知道宋太祖、昭宪皇太后临终顾托之事,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义见了他的上书之后,大为感动,当下召赵普加以慰谕。
  不久,任赵普为司徒兼侍中,封为梁国公。
  原先,秦王赵廷美位次在宰相之上,到这时,因为赵普是勋旧大臣,又任宰相,赵廷美上表请求位次在赵普之下,赵匡义听从了。
  赵普重掌政权之后,把卢多逊迁往南方,成功报仇,也成功地咸鱼翻身。
  看来,欺负一个人,千万不要去欺负有背景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他的背景有多深,也不知道他翻身的速度有多快!
  卢多逊,比起赵普来,可谓逊色多矣!
  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赵普外调任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
  赵匡义作诗给他饯别,赵普捧诗而哭说:陛下赐臣诗,应当刻石,与臣朽骨一并葬在地下。
  赵匡义被他的话深深感动了。
  第二天,赵匡义对宰相宋琪说:赵普对国家有功,朕先前与他同游,现在牙齿头发都衰落了,不能用枢务政事烦扰他,选择善地来安置他,因此作诗篇来表达我的本意。赵普感激得哭泣流涕,朕也为之泪下。
  宋琪回答说:昨天赵普到中书省,手拿御诗哭泣,对我说‘此生余年,无法报答皇上,希望来世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力。'臣昨天听到赵普的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宣谕,君臣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可以说是两全啊!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春,赵匡义为报高梁河之辱而伐辽,亲征幽蓟,但是战事迁延,久未班师。
  赵普亲自手疏谏阻赵匡义说:我看今年春天出师征讨,将要收复关外,多次听见克敌的捷报,深感痛快。但是时间消逝,转眼又到炎夏季节,军事一天天繁忙,战争没有停息,军队疲劳而耗费钱财,实在无益。我认为陛下自从平定太原以来,闽、浙归顺,统一中国,大振英名,十年之间,就传遍天下,远方的人不归服,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不足介意。我个人考虑奸邪谄媚的人,蒙蔽皇上的聪明睿智,以致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陷入深不可测的境地。臣遍读典籍,很知道些以往的事,我认为汉武帝时主父偃、徐乐、严安的上书及唐朝宰相姚崇上书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至论,可以实行。希望陛下万忙之中,有幸读一读,过失并不深远,即使后悔也来得及追回。臣以为大发骁勇善战的雄兵,动辄使用百万军队,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又听说战争是件危险的事,难以保证一定获胜;战争是凶器,最戒忌的是不测。关系很大,不能不三思。我又听说上古圣人,心不固执,理贵变通。前人的书上有‘兵久生变'的话,实在值得考虑,如果改变迟缓计划,会失去机遇。十天半月过去,时间就到了秋季,北边转入秋凉,弓弩强劲,战马肥壮,我军久困,考虑到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指挥谋划。臣刚刚蒙皇上宠爱驻守地方,哪里敢妄言阻止军队。因为臣年岁已老,剩余的时间不多,报答国家和皇帝的恩情,正是这个时候。希望迅速颁发诏令回师,不能轻视敌人。臣还有万全之策,愿献给陛下。希望陛下精心调制膳食,保养身体,提携那些贫民,使他们转为富庶。将来会看到边烽无事,大门不关,天下都归于仁德,不同风俗的地区,相继向慕归化,归顺朝廷,契丹又能单独怎么样呢?陛下不为这样考虑,而相信奸邪谄媚之徒,以为契丹皇帝年少而国事繁多,所以诉诸武力,恰好迎合陛下的意思。陛下以祸为乐,求功心切,以为万全之策,臣认为万万不可。希望陛下审察虚实,追究妄谬,惩治奸臣误国之罪,停止伐燕军队的行动。不仅可以从困难中振兴国家,而且可因纳谏而成为圣人。古人曾经说过尸谏的事,老臣没有死掉,哪能为了安身保位而当面阿谀不进谏呢?
  赵匡义看了赵普的手疏后,赐给他手疏的诏令说:朕原来部署军队选择将领,只令曹彬、米信等人驻守雄、霸二地,贮积粮食带着兵器来声张军威。等一两个月山后平定后,潘美、田重进等人合兵进讨,直到幽州,然后控制险要之地,恢复原来的疆土,这是朕的志向。无奈将领们不遵照原来的谋划算计,各持己见,率领十万军队出塞远征,迅速攻取契丹的郡县,又返师来领辎重,往复弊劳,被辽人袭击,这个责任在于主将。况且朕继承百王的事业,刚刚使天下稍稍太平,考虑人民苦于边患,将以救民于水火,并非想黩武穷兵,卿应当是知道的。疆场上的事,已经作好部署,卿不必为此忧虑。卿是国家的元勋大臣,忠言苦口,三次上奏,忠心实在可嘉。
  赵匡义给赵普的诏书,充分说明了他对赵普上书的重视。
  赵普立即上表谢说:昨天因为军队久驻塞外,没有能够恢复故土,慢慢又到了炎夏季节,事势危险急迫,就上书陈述妄见,等待皇上宣谕。陛下特别体察忠诚,亲笔书写翰章,秘密宣谕皇帝圣谋。我个人认为兴师伐罪,诚信为上策,将帅如果能遵守已有的谋算,一定可以平定。正因为将帅们没有按照皇上的意志行事,导致事败。现在既然边疆已有防备,哪里还需要忧虑?况且陛下登极十年,使基业兴隆,没有一件事失当,只见国家安宁。陛下应当端身拱手,保养精神,清静心志,自然可以上继九皇,下观五帝。哪里需要穷兵黩武,与契丹一较胜负呢?臣历来缺乏壮志,况且人已衰老,虽然没有功劳可以夸耀,但愿意竭尽忠纯之心。
  赵匡义非常赞许他的忠诚。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赵普因忠诚而被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从梁国公改封为许国公。
  赵匡义下诏亲自耕种籍田,赵普上表请求入见,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义诚恳地对宰相说:赵普是开国元勋,朕所尊重礼敬的人,应当听从他的请求。
  赵普来到京城后,赵匡义对他再三慰抚,赵普感激得呜咽泪下。
  赵匡义耕农田礼仪完毕后,想任用吕蒙正为宰相,因为他是新提拔的人,借赵普原来的品行作为他的表率,颁册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
  赵匡义对赵普说:卿是国家的勋旧大臣,朕所倚靠的人,古人常以其君不如尧、舜为耻,卿应当考虑啊!
  赵普叩头拜谢。
  这时的赵普,不但对皇帝忠心,对那些有着不法行为的官员,也极为痛恨。
  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陈象舆、董俨、梁颢等人狼狈为奸。
  正好胡旦命翟马周上书言事,毁谤时政,赵普很嫉恨他们,上奏流放马周,黜除赵昌言等人。
  郑州团练使陈利用骄纵恣肆过度,很不守法,赵普查访得知,把他的事详细写出上奏赵匡义,利用因罪流放商州,赵普再三请求诛杀他。
  此时的赵普,嫉恨坏人,已经到了嫉恶如仇的地步了!
  我们老是说,做人最大的失败,就是做成自己当初最讨厌的人。
  赵普,在当宰相的时候,确实做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可是,他回归之后,又变回刚强正直达的人了!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赵匡义免除赵普朝见的礼节,只是每天到中书省办公,遇有重大政事就召见他问对。
  这年冬天,赵普病倒请求休假,赵匡义多次到他家看望他,赏赐加倍。
  赵普于是声称病重,三次上表请求罢官,宋太宗勉强依从,任命赵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旧兼任太保兼中书令。
  赵普三次上表恳切辞让,赵匡义赐他手写诏书说:开国旧勋,只有你一个人,与他人不能等同,不要再推让,等出发上路那天,我到你家来与你道别。
  赵普捧着手诏哭泣,于是请求带病与赵匡义面谈,赵匡义赐座与他面谈很久,多谈论国家大事,赵匡义赞许并采纳他的意见。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
  皇帝派出使者快速前来安抚慰问,并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让他在家中养病。俟损日赴阙,仍遣其弟宗正少卿安易赍诏书赐之。
  皇帝又特遣使赐普诏曰:卿顷属微瑑,恳求致政,朕以居守之重,虑烦耆耋,维师之命,用表尊贤。伫闻有瘳,与朕相见。今赐羊酒如别录,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以副朕眷遇之意。
  是年七月十四日病卒于洛阳,终年七十一岁。
  赵匡义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悲痛,对侍奉的大臣说:赵普侍奉辅佐先帝,和我也有旧交情,他果断能决断大事,之前和我有些不愉快,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我即位以来,常常待他优厚礼遇,赵普也倾尽全力效忠于我,对国尽忠,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我失去他非常痛惜。于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动。
  赵匡义追封赵普真定郡王,谥忠献,配飨宋太祖庙庭。
  赵普,以他改变后的面貌,实在配得上名臣,也实在有资格飨太祖庙庭。
  我想,赵普要是也在今天的话,他一定会在晚年点着一根烟,倒上一杯酒,然后缓缓唱起《浪子回头》的歌曲:
  烟一支一支一支的点
  酒一杯一杯一杯的干
  请你要体谅我
  我酒量不好卖给我冲康
  我酒量不好 不要捉弄我
  时间一天一天一天的走
  汗一滴一滴一滴的流
  有一天 咱都老 带某子逗阵
  有一天 我们都老了 带妻儿一起
  浪子回头
  ······
  赵普,在被赵匡胤贬出京城,成为人人指指点点的贪官后,他浪子回头,重新做回了正直的忠臣,从而让自己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流芳千古。
  所以,我们人,别在意以前做了多少的错事,问题能不能浪子回头,因为,说不定一个浪子回头,你将成为下一个赵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