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下三分,历史疑云!
“贤侄啊,这如何对待高建武,老夫算是明白了,可这曹操当年与郭嘉、刘备之事,老夫却糊涂了!”
顺着程处弼的思路,经过这一番兜兜圈圈、引经据典、借古喻今,尉迟恭算是知道了软禁是处理高建武的最好方法,但对于汉末三国之事,他却又是好奇又是大惑。
“既然郭嘉早已看穿了刘备,为什么不直接向曹操建言,让曹操软禁刘备,而是要兜兜圈圈说那么多,弄得意思不明,最后放跑了刘备,导致天下三分呢?”
这是任谁都会想到的一个巨大的遗憾与困惑,假如没有放跑刘备,而是直接将刘备软禁起来。
东汉末年的历史,会不会重新改写,会不会没有三分天下,而是魏国一统?
或者,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之后,东吴的周瑜顺江而上,克定荆州、入主益州,实现东吴与曹魏两分天下的霸业?
“贤婿,这个不如让朕来回答敬德吧?”
就在程处弼准备回答尉迟恭的时候,李二陛下煦笑着看着程处弼说道。
“陛下若是愿意替臣回答,当然更好!”
程处弼微微错愕,转念一想,欣然点头。
他对历史的理解,是站在封建王朝完全结束之后的后世人俯瞰全史的大视角。
而李二陛下本身就是古人,同时还亲身经历了同汉末乱世相似的隋末乱世,也与曹操一样同为君主,还仔细研究过曹操,并给出了“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
也许,李二陛下更能体会当时曹操、郭嘉、刘备之间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当中的心理。
“此错,并不在郭奉孝的身上,而在曹孟德的身上!”
果然,李二陛下的第一句话,就语出惊人,中气十足的直下定论!
说完之后,李二陛下则端步于庭,向着文武大员们,高谈阔论,纵情地抒发着自己的见解:
“因为曹孟德,是一个志在天下的枭雄,他不仅仅满足于地盘的扩大、权力的集中,同样也追求人才的网络。”
“此前,贤婿就明言了刘备是英雄,而曹操也显然知道刘备是英雄,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那句古话了。”
“刘备是个英雄,是个人才,而曹操喜欢英雄、喜欢人才,刘备自然就激起曹操的征服欲望。”
“同时,刘备手下还有关羽、张飞这两员万人之敌的大将,收服了刘备,也自然降伏了关张这两员猛将。”
“但朕知道,曹操的雄心不只于此,他不仅仅需要借助刘备的身份、名望,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征服刘备,真正让刘备为他所用。”
曹操想要征服刘备,让刘备为他所用!
程处弼愕然地注视着快步于庭、朗朗出声的李二陛下,如果这话不是出自同为君王的李二陛下之口,他一定会认为这个人疯了!
这个想法非常的大胆,也非常的大气,雄心磅礴!
按照后世的理解,除非是玩三国游戏,不然刘备如何能够诚心投靠曹操,曹操又如何能够征服刘备!
但再一细想,这个想法又非常的合理。
因为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胸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野望。
而且,曹操为人本来就虚实相生,喜欢出其不意,风格大胆放荡,不苟于世俗,若是曹操真有征服刘备这般大胆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可能。
“同时朕也相信,能够让曹操说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这般高度评价的郭嘉,显然是看出了他的主公曹操想要征服刘备的用心。”
“曹操是一个极有个性和主见的君王,正因为他极有个性和主见,才能道出‘诸君北面,我自向西’的豪壮之语,才能在诸侯不力之时,独自追击董卓。”
“而这样一个极有个性和主见的君王,当其决断之时,任何臣子的建议,都会显得无力,即便是曹操最为信任的郭嘉,依然如此。”
“故朕以为,郭嘉没有明言建言软禁刘备,而只是旁敲侧击地提出‘宜早为之所’以及一段惊醒之言,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力阻拦曹操,但还是需要保持为臣之本。”
“所以他提醒曹操这一番言辞,让曹操在征服刘备之时,同时也保存一份戒备之心,并在曹操派遣刘备截击袁术事发后,第一时间前来挽救。”
“郭奉孝,心思周全,尽到了人臣之极,故朕认为错在曹操,是曹操戒备不严,让刘备有机可趁!”
“曹操有戒备之心吗?有,当然有!”
“于是曹操宴请刘备,从容谓刘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刘备正好进食,听得此言,心惊胆跳,手中的筷子掉落。
当时正当雷震,于是刘备趁机对曹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
“通过这次的试探,再加上刘备每日于宅中后园种菜,曹操打消了对刘备的疑虑,认为刘备没有多大的野心,他可以驾驭得住,于是放心使用刘备。”
“可惜,曹操不知道的是,刘备不仅仅是个英雄,更是一个同他一样心怀天下的枭雄!”
“刘备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掩人耳目,打消曹操对他的疑心。”
“这才有了后来的刘备出许都,有去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