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奇幻玄幻>洪荒重生之昊天> 80.燃灯归佛

80.燃灯归佛

  且说西方极乐世界,一株菩提宝树矗立,高千丈之余,郁郁葱葱,枝干挺拔,亭亭玉、立,树冠茂盛如同华盖,一道人端坐其上。面黄身瘦。挽双抓髻,手持一散七彩光华的树技。一朵云气垫在身下,周围九朵白莲围绕,氤氲香馥。
  一座经幢高耸,与这菩提树一般高下,在顶端之上,舍利光云凝聚,托住一面皮黄的丈六道人,柔和宝光周身绽放。
  二位教主圣人烛照,紧紧盯着灵鹫山的一举一动。不久,就见昊天从灵鹫山大出来,一道符光飞到西方极乐世界两位教主手中。
  两位教主一见,大喜。准提道人眼光暴涨,大笑着对接引言道:“喜事啊,如今燃灯道人接到昊天师弟送的日月神珠,正好我等可以便宜行事
  接引闻言,常年苦涩的脸庞上挤出一抹浅笑,对准提言道:“这燃灯道人也是紫霄宫中客,与我等一同听道,只是气运稍微薄弱一些,没有在分宝岩捞到什么好宝贝。倒是为人能屈能伸,肯折腰侍奉元始天尊,而不去做一方教主,可见是打定要证得混元道果了
  言语之中,不乏对燃灯道人的赞誉,想来也是喜欢燃灯道人的行事风格,肯吃苦,为求终极目的,可以舍去众人看重的面皮,委身侍奉同辈之人。可敬耳叹啊!
  准提微微一笑,接过话语言道:“是啊,如此之人他日必有成就,坚韧不屈,甘心舍去身外之物,一心向道。孰为可贵!”
  说到这里,准提一顿,叹息道:“只是眼光有点差劲,拜入元始天尊座下,却被束之高阁,封神大战又出力甚多,却没有什么获利,元始天尊也没有赐给什么宝物。想来那燃灯道人也是心有怨恨吧。”
  接引看着灵鹫山所在,笑道:“元始天尊最重尊卑等级,一见燃灯委身拜师,就低看其三分;况且二人说来同在紫霄宫听道,辈分相当,只是身为圣人,元始天尊又高半截,如此一来二人是亦师亦友。这要是在截教还可以,在阐教这是大犯忌讳。元始天尊哪里容得他人触动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燃灯道人倒处于尴尬之境”。
  准提抚掌同意,言道:“这元始天尊厚此薄彼,燃灯道人一宝未得,想来已经离心离德。今燃灯道人得到昊天师弟送给的日月神珠,也是他的一番造化。燃灯道人有了日月神珠,须有我西方的金身舍利大法,才能证道。我且去劝说一番,想来我西方又添一尊法位。燃灯归我西方教,将是我佛教大兴之时的开始。”
  接引微微点头。对准提言道:“昊天师弟真乃好算计了,我们也遵守其诺言,放乌云仙回金熬岛。”
  准提急忙言道:“呵呵,通天教主在封神大战中,已经切底失败,现在在金鳌岛闭关静修。截教现在和阐教已经切底闹翻,我们把乌云仙放归碧游宫,增加截教的实力,更有利于制约和平衡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唤过莲花童子,吩咐把乌云仙从八功德池带出,送其归碧游宫不提。
  准提见接引处理完事务,于是言道:“师兄暂且看护我等门户师弟我且去也!”言罢,朝接引一礼,七宝妙树一刷,踏着一道金虹,飞出极乐世界,往灵鹫山而来。
  燃灯道人在灵鹫山觉圆洞内祭起那日月神珠,正在细细的参悟起来。“阐教副教主好悠闲啊。”正在燃灯一心参悟日月神珠的时候,忽然,一个声音响到。
  燃灯闻声,不由的大惊。自己洞府里的禁制甚多,没有这比自己高上两层的修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禁制没有被破坏之时,将声音传进来的。自己如今已经是准圣初期巅峰的修为,比自己高两层,那可就是准圣后期的修为啊。
  燃灯定了定神,强道:“何方道友,还请现身一见!” 灯话音刚落,只见一个挽着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枝七彩的树枝的道人就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一见此人,燃灯更是一阵大惊,因为他认得眼前此人乃是佛教圣人准提。燃灯深施一礼,道:“燃灯见过准提圣人,不知道圣人来此意欲何为?”
  准提神神秘秘的言道:“贫道与道友自从紫霄宫一别,也有万载未曾见面了吧。贫道今日得闲。四处闲逛,想起道友来,特来谈经论道,道友觉得可否?”说完笑眯眯的盯着燃灯。
  燃灯当然不会就这么认为。只是准提不说,自己也不好强求,于是在患得患失的心态下与准提论起到来。
  这准提也是紫霄宫中坐上客。通晓道佛两家法门,在与燃灯讲道之时,不时敷衍佛门大法。
  一时之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鹰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饭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准提宝相**,佛轮高悬,皓同日月,普照寰宇。七宝妙树轻轻挥洒。无数七彩光华闪耀,带起片片光雨。
  “轰”的一声,一道金光弥漫中,准提脑后佛轮中显化出一尊庚金十八臂二十四金身圣像,金身黄白相间。又有那周围光明火焰在缭绕燃烧,二十四宝相**,十八臂定掌乾坤。
  准提金身黄色乃是佛教金光铸就,象征着胎藏界;白色乃是先天庚金本色。象征着金刚界。黄白相间,是表征其理智不二、定慧一体的缘故。有诸佛能出子子德之义。
  二十四环转如一,观天上地下,念准提本体之咒。十八手各执宝贝。能破除世界一切之障,度化人道。右一手作说法相,第二手施无畏,第三手把剑,第四手把数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罗迦果。第六手把钱斧。第七手把钩,第八手把跋折罗,第九手把宝。左一手做正法相。第二手把如意实幢。第三手把莲花。第四手把澡灌。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轮。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贤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罗蜜经。金身周围光明火焰。乃是以智慧光明来破除妄心黑暗。
  准提卖力宣扬佛法,无数精妙大法在园觉洞中一一上演。燃灯一时之间心神撼动,被西方妙法所震惊,那不曾想过的另一番世界向他慢慢展露瑰丽的景色。心醉神迷,彻底沉浸在无量光明照耀的佛国大法之中,而不可自拔。
  燃灯轰了一声,突然心中起了明悟,知道自己成道的机缘就在西方金身舍利神通大法上,自己要证道,须借助刚获得的日月神珠,用西方大法参合而成。
  忽然,燃灯咬牙,朝准提拜倒:“弟子燃灯,今日愿弃道入佛。还望教主收留!”随后就是三跪九叩,准提看到,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将燃灯扶起:“好,好,我西方必定不会亏欠道友。道友且与我回西方极乐世界接受佛礼!”
  准提随即一划虚空,与燃灯驾着云光飞入极乐世界点中,见过接引道人。随后接引和准提端坐十二品金莲上,宝相**。 后燃灯绕接引佛和准提佛母三匝,而后低头拜倒在接引和准提面前。
  接引教主伸出右臂,将手放在燃灯道髻之上,檀口轻启:“天道在上,今西方沙门赐予燃灯为燃灯佛,为我佛门三教主。”
  话语网落,天外天命运长河陇起波澜,就见五色毫光绽放的阐教气运长河之中飞出一道碧光丝线,随即投入金色的释门命运长河之中。
  而燃灯被接引摸顶授印,三千丝落尽,而后锃光瓦亮的脑门变成肉髻。绽放无量光明,无量光色。其中夹杂摩尼宝珠,西方七宝,种种珍宝。
  燃灯朝接引一拜。化作一道流光飞入一枝含苞待放的白莲之中。须臾莲花盛开,一身着大红袈裟的佛陀端坐花盘,**肃穆道:“今日,我燃灯道人正式退出阐教,加入佛门,为燃灯佛,无量寿佛”。
  轰隆隆。虚空雷霆炸响,风云突变,各色云气汇聚须弥山上空,五彩斑澜,纷纷化为朵朵金花,往燃灯身上灌注。
  命运长河之中飞起一龙一凤,一个口衔吉祥果,一个嘴含舍利子,龙吟凤鸣,直落九天。祥龙福凤飞入极乐,围绕燃灯佛九匝,口中吉祥果和舍利子飞入脑门。顿时燃灯头顶云气翻滚,亩田大小庆云闪现,须臾三朵白莲尽数粉碎,连同庆云俱都化为浩大佛光,脑海悬挂一轮圆光。
  祥龙遨游云海,探爪伸。张牙舞爪,龙吟阵阵,随后砰的一声,化为滚滚玄黄功德之气,旋转成环,围绕在脑后圆光周围。福凤却抖动五彩翎羽。洒落道道祥和神光,到处春意盎然,祥和一片。随后高昂鸣叫一声,化作斗大“旧。字佛印烙在燃灯胸口。其上无数州料文游走,却是代表不同含义,每个佛陀都有独特的佛印,细微之处就在于斟料文的多少和排列。
  燃灯一声佛号,一手晃出一道金光, 一缕光华化作一颗明珠环绕自身。博大、浑厚的佛气笼罩着整片须弥山。燃灯一指乾坤尺,乾坤尺发出一道金光,牵引日月神珠。乾坤尺乃演化天地乾坤之物,日月神珠,乃是虚空芥子生成,珠内自成一界,能容万物,成诸天之象,表世间万物。两相结合,日月神珠顿时金光大作,幻化出十二个佛国。十二个佛国之内佛号震天, 无数生灵端坐白莲,双手合十,念诵经文。每个佛国都有一个佛陀在教化众生。燃灯身上散发出澎湃的佛气, 一朵淡淡的白莲缓缓拖住的身形。**肃穆的神情之上, 带着一丝慈悲之色。十二道玄黄的光束由着十二佛陀身上淡淡散出, 虽然看的淡薄。却带有震撼心灵的力量十二佛陀各持无畏印、不动印、青莲印、宝瓶印等,化现西方佛教宗义。
  十二佛陀汇聚成一尊持法天尊象。形如天女, 约有三丈法身。身金黄色, 八臂三面九眼, 顶戴宝塔, 塔中有毗卢舍那佛, 法身披红色天衣, 有宝带、璎珞、耳珰、腕钏等种种饰物。左侧四手分别执□索、弓、无忧树枝、线, 右四手分别执有金刚杵、针、钩、箭。正面善相, 显微笑状, 唇如朱色。左面作猪相, 忿怒丑恶, 口出利牙, 信人见而生畏。右面深红色, 面带慈悲,立于朝天吼身上。燃灯借立教的功德和亿万名佛教弟子的信仰用日月珠斩去善尸,成就准圣巅峰。
  佛光惊动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燃灯向西方极乐世界展示出了他成为准圣高手时巅峰力量。引得西方极乐世界众生沐浴在佛光之中, 口中皆称南无燃灯上古佛”。一丝丝信仰之力汇聚在燃灯的法躯之上。一轮淡淡的约有田亩大小的功德圣光环绕在脑后。命运长河之中,佛门符咒“万”字大放毫光,佛门命运长河骤然壮大,气运之强,一时无两。
  至此,阐教玉虚宫门下燃灯道人正式脱离阐教,入主佛门,叛道入释。成为西方一尊佛陀。至于昆仑山玉虚宫噤若寒蝉,空气都为之凝结,元始天尊虽然有预感。但是真实的生在眼前之时,教主亦是勃然大怒,甚至恨不得拿起盘古幡,恨恨摇向西方,灭了西方根基。
  便是作为胜利一方的阐教也没有落得好处。阐教十二金仙中有数个叛门出教投奔佛教不说,便是身为阐教副教主的燃灯也跑去西方做了燃灯上古佛,由西方教改名而成的佛教成了封神大劫的最大赢家。元始天尊后悔不及。趁着封神大劫道门内战气运流失之机,佛教开始大兴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