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孤臣
皇后、贾谧愕然。
都以为,何天必是一时没有想明白咋回事?
贾谧说道,“云鹤,陈郡何氏,真正天下大族!何颖考,本朝开国八公!何敬祖也很有诚意,他说,按照伦序,你应该算是他的族子,这个辈分,也合适……”
何颖考,即何曾,何劭老爸,“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的那一位;历任太尉、司徒、太宰,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死后赠太傅,端的是人臣之极。
还是话没说完,就被何天打断,“侍中厚意,天铭感五腑!然——”
转向皇后,“回殿下,臣孤根独立,不想同任何强宗攀扯关系!更不想受任何强宗之荫蔽!”
“臣之一切,连同性命,皆殿下所赐!殿下赏赐、新安国秩,拢在一起,臣之一生,吃不完、喝不完、穿不完、用不完——还不够?”
“够了!足足够够了!”
“不错!臣也有不听训谕的时候,也有头脑发热的时候,也有批逆鳞的时候——若殿下真以为臣不恭,这一切,连同臣之微命,收回去就是——原也皆为殿下所赐!”
“臣何憾?”
“有朝一日,殿下倦勤,归养后宫,臣即啸傲林下,这个朝堂,不会再多呆一天!”
“一句话,臣为‘孤臣’!”
“入昭阳殿之第一天,臣为‘孤臣’;出昭阳殿之最后一天,臣亦为‘孤臣’!”
“终臣一生,皆为‘孤臣’!”
这一番话,金石掷地,阁内诸人,无不动容!
最受震撼的那个,是皇后,简直是气血翻涌了!
何天为皇后亲信,何劭主动连宗何天,自然是为谄媚皇后,对于何劭的“示忠”,皇后亦自然乐见。
而且,这种需求是双向的。
晋朝的肇建,依靠士族的支持,笼络大族,早已镌入这个王朝的基因,谁当朝,都不例外。
而对于何天来说,他原本出身寒庶,没有一丁点的背景,连宗陈郡何氏这种天下一等一名族,身价立即飞窜,当初朱振攻讦他的那些理由,自然而然,就都不成立了。
所以,这本是一桩“三赢”的买卖。
孰想到何天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杨芷的问题上,何天同皇后对着干,皇后自然很不满意,郭彰甚至进过谗,“他小小年纪,便已如此跋扈,假以时日,还得了?不又是一个杨骏?”
这个话,皇后并不以为然。
皇后眼中,何天的“跋扈”,杨骏的跋扈,是有本质不同的。
譬如,他教陶韬揽责后,立即全盘托出于阿舞,自己蒙头大睡,摆出一副躺倒挨捶、任打任杀的姿态。
他虽同主君对着干,却一切不瞒着主君,也不采取任何替自己免祸的措施。
真正的跋扈,不是这样子的。
又譬如,力辞主持门下,干净利落——
不揽权啊!
同时,贾谧、阿舞也向皇后力证,何天“无二心”。
现在,一番“孤臣”的大论抛出来,莫说那一丝丝的怀疑,就是原先因杨芷而生的种种不满,也烟消云散了!
皇后压抑激越的心情,只说了一句,“嗐!都是什么孩子话!”
看向贾谧,“咋办?看来,这个犟头,是一定不肯买何劭的面子喽!”
其词若憾,其实深喜。
贾谧微微苦笑,“云鹤,我可是在何敬祖面前拍了胸脯的,你来这一手,我只好去坐蜡啦。”
转向皇后,“阿后,这样罢,我也不主动回复何劭,他问起,我就说云鹤还没给我回复;若再问,还是这个话,如是,他自然晓得咋回事,也就知难而退了。”
“好吧!”
皇后凝视何天,神情复杂,“唉!小郎!”
*
汝南王入京。
论品级,汝南王是郡王,较楚王、淮南王的国王,低了一级,但伦辈、资望以及宰相的身份,却不是两个小辈可比的,诏,太保、录尚书事卫瓘率百官出迎于宣阳门外。
众所瞩目者,除了欢迎对象汝南王外,还有欢迎队伍中的何天——这是他第一次正经出席“集体活动”。
何云鹤的风度很好,不论是谁,只要同他打招呼,品级再低,他也一样含笑揖让,看不出一丝一毫新贵的气焰。
不少人都暗说,看起来,张茂先鉴人的眼光着实不坏——此子,似乎当得起“云中白鹤”四字呢!
欢迎对象的风度更好。
同杨骏一样,汝南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帅哥,但杨骏的下巴似乎永远在上抬,眼睛似乎永远在上翻,而汝南王恂恂儒雅,神态谦和,不论同谁说话,哪怕对方只是一个小吏,也会凝神注目;他身材高大,对方若个子较小,还会微微垂首,做出俯就的姿态。
任谁都觉得,汝南王是在专心倾听我的说话。
接官亭前,虽寒风凛冽,气氛却一片和熙。
五品以上官员,每一位,汝南王都揖让交接,非但不厌其烦,更欢然若平生。
到了何天这里,汝南王含笑说道,“许昌距洛阳不算远,云中鹤唳,孤也是时常可闻的!”
何天算是领教了——
这位宗室第一人,在他心目中,既胆小又无能,可是,武帝何以托以“辅政”之重任?举朝上下,又何以一致认为是“参政”的不二之选?
真特么有欺骗性啊!
我若不是穿越者,初见面,一定也会为你倾倒的!
入城之后,程序仿佛楚、淮南二王——
先谒庙,再入宫,太极殿西堂叩贺新君。
不同于楚、淮南二王,不等到谒陵,谒庙之时,汝南王便泪如雨下了。
闻者感慨,汝南王忠心耿耿!叔侄俩的感情,也是真好呀!
出太极殿西堂,赴弘训宫,给皇太后请安——
不好意思,搞错了,目下已经没有皇太后了。
那就直接进入帝、后式乾殿设家宴、为汝南王洗尘环节。
是次家宴,较上两次热闹的多,陪客除了贾谧,还有郭彰、贾模,更有楚、淮南、东安三王。
司马、贾、郭三氏,济济一堂。
除此之外,虽为家宴,却还请了卫瓘与宴。
颇有点“庆功宴”的意思了。
席上气氛本来极好,但酒酣耳热之余,竟是汝南王自己打破了好气氛:
“臣请陛下诏,切责都督关中诸军事秦王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