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渑池聚会(一)
秦王派使向赵王发出邀请:
“秦、赵同祖同宗,稷又曾受惠于武灵王,本当亲如一家。
只为一点小小的误会致使兵戎相见,寡人甚悔。
为使两国恢复并保持永久的和平友好,准备与大王在渑池聚会。
只叙情谊,不谈政事,务请参加万勿推辞。”
上次要换宝玉,这回又约赵王。
题目一个比一个难做,手段也越来越毒辣,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
人家主动向你发出友好和平的讯号,你若拒绝,舆论评议自当倾向于秦,赵则理屈;
更严重的是表露出赵力弱心虚,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弱者人欺”,在战国时代,不定谁都敢打你的主意,秦就更不把赵放在眼里。
必须挺起腰板做人!
但就是这位秦昭王,登基不久便邀楚怀王到武关和谈,也是要“约为兄弟”。
结果竟把“老兄”给掳到咸阳,终使楚怀王客死异乡,留下无限遗憾。
武关离楚都郢城还不算太远,而渑池则地处边境,秦军可朝发而夕至。
赵往返都需半月二十天,一旦救援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平原君坚决反对。
赵王看看廉颇,廉颇低头不语。
这事儿不比打仗,那是自己到战场上去冲杀。
现在要让大王亲自到第一线上去冒险。
一旦有失,牺牲了自己也不抵万一,他不敢拿主意,实际上也没主意。
蔺相如虽已官居上大夫,但资历尚浅,需先听重臣们的意见。
但“重臣”们如平原君等只是一个劲儿地反对赴会,至于怎样答复秦王似乎还都没做考虑。
这又是一场对秦的“外交战”,廉颇不献一策。
其余几位支支吾吾说出的,也都是不痛不痒的废话。
赵王耷拉着脸,心里很不满。
不过自己也明白,去或不去的后果都难预测,直接涉及到自己的安危。
没有万全之策,谁敢轻易选择?
咦,蔺相如呢?
他也拿不出主意吗?
赵王不禁瞟了他一眼。
蔺相如知道该让自己发表意见了,轻咳一声,坚定地说:
“臣以为应该赴会。”
话一出口,文武重臣们大吃一惊,目光唰地一齐射向蔺相如。
廉颇几乎站起来……
赵王阴沉着,很不高兴,却还是点点头:
“你说下去。”
蔺相如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秦王一次又一次地出难题,既是向我们施加压力,也是在摸我们的底。
如果不赴约,我们在舆论上就先输一场;秦以后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负我们;
反之,我们越强硬无畏,他们越不敢轻举妄动!”
廉颇点点头,他很理解精神状态在斗争中的作用。
战场上并不乏斗志昂扬的少数打垮萎靡不振、瞻前顾后的多数的实例。
平原君摇摇头:
“这些道理我懂,但大王去赴会,安全有保障吗?”
蔺相如一拱手:
“恕臣直言,的确很危险,但在这战国纷争的时代里,何时何处没有危险?
我们只能从‘危险’中争求生存的条件!
危险是躲不开的,不敢斗争,最终就是在危险中灭亡!
为了国家社稷,必要时大王也得去冒险!
当然,我们不能鲁莽地去冒险,还必须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做好切实准备。
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里争取,准备的越充分,保险系数越高!”
廉颇有了兴趣:
“你说得怎么准备?”
“大王行前,可先立太子为监国,由重臣辅佐,果然发生不测,国家根本不会动摇;
但到那时秦挟持大王也没什么作用了。
所以这一步也是对大王的安全保障;
第二步,还要去两个得力的文、武伴驾保护。”
廉颇、平原君异口同声:
“我去!”
蔺相如摇摇头:
“辅佐太子监国的,必需是位高威重、能够迅速组织一个新的国家的重臣,这副重担,非二位莫属。
后方的支援越强有力,前方的安全才能越有可靠保障。
你们必需留下,伴驾随行的臣可算一个,这武将却要有一个既忠勇可靠、又有胆有识的人。”
平原君还是瞅了他一眼:
“你去大王的安全有保证吗?”
蔺相如微微一笑:
“再重复一遍,安全问题就是您去也不敢做绝对保证。
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还是能把危险减轻;
相如敢保证的是绝不让大王受到无谓的伤害,拼性命也会维护赵国的尊严!”
蔺相如要去保驾,赵王心中稍安:
“蔺大夫智勇双全,既能完璧归赵,也必能保全寡人!”
可怜惠文王,只求保全,比乃父差远了!
但“大王”终不是一块璧,还必须有一员大将带着兵才能把他送回来,但赵太缺乏人才!
平原君考虑了一会儿才说:
“我倒想起一个人来,挺有胆识,可惜只是个‘田部吏’,名叫赵奢,很能干。”
“一个收租税的小头目?”
廉颇摇摇头:
“能行吗?就算武艺高强,护驾可不比打仗啊!”
蔺相如却是另一种观点:
“您说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最初投奔我时,因为能写会算,就推荐他当了田部吏。
不料我府中违期没交税,他竟带人把我的九个管事捉去依法议罪、砍头示众,还通知我交罚金。
从我府中出去的竟一点儿面子也不讲,令人实在难忍,便怒冲冲地斥责他。
怎知他却批评我:
‘法律是国家存在的保证。
如果为了维护您的尊严而纵容他们违法,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造成人心松弛,动摇国家之根本。
一旦外敌入侵,赵且不保其国,君岂能全己家?
以君之贵,违期纳税是小事,但因此而引起连锁反应的影响却是严重的。
我斩您府中的人,正是要全国人民都看到法律的严肃性!’
所以,我感到这不是个一般人,后来,同他谈论兵书战策,也很精通。”
廉颇最佩服的就是这种不畏权贵、敢于硬碰硬的。
听了平原君的介绍非常赞赏,蔺相如也微笑点头。
既然这三个人看好,赵王即封赵奢为中军大夫,率两万精兵护驾。
既然“不拘一格降人才”,蔺相如也推荐了一个:
“臣友之子李牧,自幼就摆豆为兵,为人深沉好学,善用奇计。
现为廉将军裨将,臣欲用之为奇兵,迷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