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深圳故事> 第二十七章 后悔

第二十七章 后悔

  李敏仪失望极了,看来生活并没有给她惊喜,而是让她更揪心,侄子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
  李大海看见女儿好像哭过的样子,赶忙问道:“敏仪,你怎么哭了?”
  “没有啊,爸,我没什么事。”
  “对了,之前不是说今天就回深圳吗?”
  “请好假了,明天坐早班车赶回去,今天陪爸爸唠会嗑。”
  “好啊。”李大海欣慰地笑了。
  他这个老丫头,那都好,若说有什么缺点,就是瘦点,还有就是太漂亮了,长的不像他和老伴。
  不过,真该嫁人了,今天来的那个小伙,有精神,又踏实,为人处事很真诚,还是个团长,挺不错的。
  这事儿得跟老伴商量一下。
  老伴又出去串门了,还是得意洋洋的那种,辛劳大半辈子了,年轻时穷啊,媳妇出门都没有像样的衣服,现在孩子们拉扯大了,都有出息了,时不时寄钱,过年中秋回家聚会,大包小包往家带,还有三个大孙子,胖乎乎的,虎头虎脑。想想就美滋滋,老伴也要面子,近两年扯新衣服,做新鞋,身上收拾的工工整整,四处转悠,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老李家兴旺发达了!
  老四今年也说了媳妇,过了年就结婚,也很顺遂。
  就是老丫头,眼光那个高,前来说亲的,前些年很多,丫头一个都看不上,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死了心,说亲的少了。
  不知道丫头到底什么心思,上一次来问她,到底是什么的意思。
  丫头说,必须要找自己看的上的。
  要是找不到咋办?
  不结婚了。
  李老汉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小的女儿,一向宠的没边,自己也舍不得说重话,老伴说话丫头又不听,也没法。
  李老汉琢磨着,在丫头的伺候下烫个脚,哼起了当地的小调,心情好了不少,悠悠躺下。
  田宗生把情况和李敏仪的四哥一说,他也挠头,这可咋办,孩子找不到了,村子这边已经翻了三遍,连个影子也看不见。
  李敏仪出来时,夜色更黑了,天无星辰,白月如牙。
  四哥点了支烟,燃起的火光像夏日的萤火虫,三人沉默,都有些不知所措。
  黄怀德在李敏仪走后,把事情跟母亲和父亲都说了一下,几人立刻行动,通知同事等熟人,黄老爷子正在給病人号脉,忙给抓药的徒弟说了一声,让徒弟也帮忙问问。
  老中医虽然年纪大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不减,除了周一到周五正常出诊外,周日也腾出功夫,病人实在是太多,老中医每天也是累的够呛。
  许梅晚上去黄怀德家找王芸唠嗑,听说了这件事,她是认识李敏仪的,李敏仪是儿子的高中同学,很多年前就打过交道,有时候在县里的路上见了面,那丫头说话甜丝丝的,每次都开开心心的管自己叫姨,很懂礼貌,长的也好看。
  她心里犯了嘀咕,田宗生怎么和李敏仪关系这么近,那李敏仪也算是老姑娘了,还没有结婚,难不成...
  回家睡觉的时候和丈夫钟汉民一说,钟汉民不耐烦地扯过被子,皱着眉没好气说:“没事瞎猜啥啊,睡觉。”
  许梅讨了个没趣,这事却没有放下,她想下次田宗生再来的时候,问问他,看他怎么说。
  对面的许华家里,晚上十点多了,夫妻两个还没睡。
  晚饭吃的简单,虽然来到惠州好些天了,两个人不太适应这边清淡的饮食,赵美芝买了袋面,今晚烙饼,她是河北保定人,从小到大都是揪着大饼吃炒菜,进了京,把丈夫也影响了。
  烙饼的做饭说起来也不复杂,但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南方人看来,步骤就显得寻常些,先是烫水,活一多半面粉。而后待面稍微凉,兑凉水活剩下的面,一定要把面活软和些,醒面半小时,把面在案板上摊匀成3-4毫米厚,把油、盐依次均匀的刷在面皮上;再将一端卷起,搓成直径半公分的面卷,分三五份,杆平,于铁锅放少量油,烧热,把饼放进锅里,慢火,正反面翻几次,直至面色微微焦黄,散发出面香味道,基本上就熟了,再起锅即可。
  这种饼,吃的就是刚刚从锅里取出来时候的那个面香味,放久了放凉了就不好吃。
  有讲究的,都是现烙现吃。
  两人煮了白白的大米粥,摊个葱花鸡蛋,还有点昨天许梅拿过来的咸菜,凑合着吃了晚饭。
  赵美芝将碗筷收拾好了,坐在房东之前没有搬走的破旧沙发上,把看着窗外出神的老板拉过来,一脸认真地说:“许华,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去深圳看丫头?”
  “你说呢?”许华还在想今天晚上遇到的那一对寻人的情侣,也算是情侣吧,勾肩搭背的,肯定不是兄妹,长的一点也不像。
  赵美芝拿出刚刚开始织的毛衣,她前天买了大红色的线,起好了针,现在织成了浅浅的一个小边,手像是在空中飞舞,她一边织一边说:“下周六怎么样,叫小黄跟着咱们一起去。”
  “这个不好吧?”许华想起许梅跟他说过,秀冰不喜欢黄怀德,叫小黄一起去,这个丫头会开心吗?
  他这个女儿,和他一样,自小脾气和性格就有些固执,不喜欢的怎么也不会喜欢,何必闹着一出,让女儿不痛快呢。
  小黄这些天,经常来串门,出身医学世家,又是大学生,言谈举止很有风度,对他们嘘寒问暖,真是挑不出毛病。
  这小伙子,没的说。
  赵美芝甚至还特意留他吃饭,他的母亲王芸也来过几次,显然双方都很满意。
  有一次,他还听到过老伴在许梅面前抱怨,这么好的年轻人,丫头是不是昏了头,怎么看不上呢。
  这孩子的妈妈,叫王芸的,和老伴、许梅没事还一起去买菜散步,无话不谈,俨然成了好闺蜜。
  这几天,老伴没少在自己的耳朵边上吹风,说是到了深圳那边,可得好好帮小黄说话,把丫头这个犟劲扳过来。
  许华想到这,摇头苦笑。
  “好不好的,就这么定了!”赵美芝这几天被许梅和王芸说动了,她到想看看,丫头找了个什么样的小伙,比人家小黄还要好。
  许华其实是个妻管严,老伴贤惠,所以平常在外人面前显不出来,但是一有事情,做主的都是赵美芝,多年之前,他刚刚结婚的时候,说话还能算上一两回,后来年纪大了,两人有意见不一的时候,吵吵起来,自忖也没有年轻时天天冷战的劲头和精气神了,凡事以退为主,同事打趣他:“敌进我退,敌退我还退。”
  但是在女儿大学参军这件事头上,他最初是不同意的,耐不住丫头老缠着他,也就松了口,老伴可是死活不同意,说一个丫头,没事跑军营了干啥去,毕业找个公家的饭碗,嫁个稳妥的人,一辈子就过去了。
  女人就是嫁人持家的命,瞎折腾什么。
  许华破天荒的跟老伴顶了嘴。儿子也跟着帮腔,这事居然通过了。
  其实他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关键是大儿子,老伴对儿子非常宠溺,不过,老大也争气,生活工作没怎么给自己找麻烦,也不是那种娇惯的性子,这一点,他很是满意。
  唉,就是丫头不让人省心,说好听的,就是坚毅果决,说不好听的,就是有点疯,现在都快成老姑娘了,同龄人的孩子都在大街上跑,他和老伴看到路上的稚龄孩子光着屁股,喘着开裆裤玩耍,爷爷奶奶跟在后边,其乐融融的样子,羡慕的不得了。
  儿子不在身边,这丫头也没结婚,想看孩子都不能看。
  在等个几年,年纪更大了,就更不能给丫头看孩子了。
  不过,这是孩子爷爷奶奶的事情,许华想到这里,苦笑不止。
  谁说姥姥姥爷不能看孩子了?
  没那规矩!
  明月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一边许华和赵美芝为女儿对象的事情发愁,另一边王芸开心多了。
  想不多,这许梅的哥哥许华,还真是个教授,许家这门楣,很不错啊。
  许秀冰的母亲,和她也很谈得来。
  田宗生当晚在李敏仪安排下,住在了周围的邻居家,一晚上来回翻身,睡不着觉,几乎是睁着眼睛等到了天明。
  他想孩子,孩子和他相处4年了,自从他把孩子从笔落村带回来,就决定好好待他,平时吃的穿的,四时准备,一件不落。
  许秀冰有时候也打把手,孩子感冒发烧的病,都是许医生帮忙看着,若说没感情,怎么可能。
  他是拿李茂麒当儿子看的。
  部队里的战友们,也都很喜欢孩子,这次回去了,大伙闻起来,怎么说?
  丢了?
  这怎么说呢。
  虽然李茂麒在学校总惹事,动不动就被老师请过去一顿训斥,怎么当的家长,管管孩子,行不行?
  数学老师方蓝不是刚把他修理了一顿。
  有时候也气,气孩子不听话,太调皮。
  很生气的时候也想过,强行把孩子送到惠州来,让他跟着堂爷爷、堂叔叔过好了,自己落得清闲。
  这个想法持续不了几天,就舍不得了。
  别看孩子淘气,但有事的时候,也是很懂事的。
  去年自己阑尾炎,疼的要命,手术的时候,孩子在外头哭成了小泪人,生怕自己有个意外。
  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孩子还送自己礼物,这可不是许秀冰教的,而是孩子自己想到的。
  田宗生握着手里的水果糖,这是一块软糖,孩子今天早上出发前,许秀冰给的,上面还有孩子的指印,田宗生眼圈红了,他拿着糖,泪水不可抑制地流下来。
  坚强的绥德汉,自当兵以来的第二次流泪。
  第一次,是在“竹林宾馆”不远处的小山丘上,收到张霞分手信的第二天凌晨,他嚎啕大哭,既是对感情生活的失望,又是对人生的另一种绝望。
  这段情伤,直到现在,还无法释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