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再次摄魂
在黑暗而潮湿的环境中,火堆暂时性的将潮湿和阴冷都驱走了。楚昆阳一个人坐在那里,睡意便也渐渐袭来,神志便也开始渐渐的模糊起来了,楚昆阳头一歪,也睡了过去。
睡熟之后,他的意识却仍然处于清醒的状态,只是他的身体睡熟了。这种身体和意识分离的状态其实是灵魂冲出了锁灵墟以后的一种潜意识,有些人在梦中看到了某些东西,但那些事情是真实的发生了的,但是他们却又明明白白的并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床。
这种灵魂游离状态并不是做梦,而是一种精神的凝聚状态。比如说曾经有个女人曾经梦到她的弟弟在一个晚上被人杀死分尸,分别抛尸在几个地方埋藏。第二天起来她的弟弟果然失踪了,按照她梦中所说,家人果然在她说的那些个地方找到了她被分尸的弟弟。
这种事情在科学上暂时是没法子解释的,比如说那个梦到自己弟弟被杀死分尸的女人,一度被警察认为是参与了杀人的凶手之一。但是后来真正的凶手被绳之以法以后,这个女人敏锐的直觉又实在无法解释。
楚昆阳所得的那一卷山海寻龙诀之中也说道,“万物有灵,灵寄于身则生,灵消于生则死”。也就是说像人这样的生物,如果灵魂还在身体里面的话,那么他就还活着;反之如果灵魂从身上消散,那么这个人其实就已经死了。
但是像是墓穴之中千年不腐的僵尸,历经了千百年的岁月之后他身上的灵魂其实早就已经消散殆尽,奈何只是一股阴气或者是邪气支配了身体,成为了不生不死,半人不鬼的僵尸。虽然有人的皮囊,但是只能凭本能扑人吸血,没有灵智。
而他们之前遇到的痋人和旱魃,以及那些令人谈之色变的蛊虫,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用极致恶毒的方法折磨杀死那些用来炼制的材料。这样在极致的痛苦之下,它们的灵魂虽然已经冲出了锁灵墟消散,但是这一股子本能却还存在,炼制的人需要的就是这本能。
不过短短的一点点时间里面,楚昆阳的思绪却已经想了很多的事情。他知道现在自己就处于这种灵魂游离于锁灵墟之外的情况,这样的话身体会得到休息而不疲惫,但是意识却清醒可以想很多事情,只是现在这种状态却不是他自己所能自主控制进入或者离开的。
在这种灵魂游离的状态之下,楚昆阳隐隐约约看见自己的前面站着一个独自的影子,周围仿佛起雾了一般朦胧空灵。雾气之中那个影子半隐半现,风将她秀丽的长发吹起来,露出身体的轮廓,那轮廓熟悉却又陌生,集合了两个人的特点却又谁都不是。
雾气有点发凉,其中带着芬芳的花香和清新的雨后的空气,楚昆阳感觉到自己浑身的疲惫都一扫而空,想要朝着那个雾气之中的影子跑过去。
他意识到了不对,停下了脚步,站定了,令潜意识之中的自己闭上了眼睛。
果然,闭上了眼睛之后,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无论是花香还是雾气或者是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影子都消失了,等楚昆阳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和他相对是一双深邃空洞的眼睛,蕴藏着摄魂夺魄的力量。
那是“阿照”,在楚昆阳也进入了睡梦之后,“阿照”悄无声息的从自己的位置爬到了他的面前。她也只能用爬这样的动作,因为冯轶怕她半夜里面自己逃跑,将她的双脚用铁链锁住了。
铁链一头拴住了她的一只脚,另一头拴住了白狼的胳膊。若是她站起来行走,铁链必定拖动地面发出声音,白狼也会十分敏锐的醒过来,发现她的小动作。
楚昆阳环视了一下四周,其他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在疲惫之中睡着了,发出了轻微的鼾声。现在这里还清醒的人只剩下了他和这个“阿照”。
两个人默默的对视,一句话都不说。两个人的眼神都空洞而虚幻,不喜不悲。
片刻之后,“阿照”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显然是精神已经被耗尽了。
摄魂夺魄的力量虽然可怕,但是只要你的眼睛里面没有虚幻的欲望,就不会落入摄魂人偶的圈套里面,反而摄魂人偶因为长时间不能得手会耗尽自己的精力。这个“阿照”就是因为长时间不能得手耗尽了自己的精力,所以大口喘着粗气。
她的眼睛沉寂下来了,没有带有一丝丝的魅惑的意思。仿佛一潭很深很深的水,人会不由自主悄无声息的沉没到最深的地方淹死。
“阿照”伸出手来轻轻抚摸着楚昆阳的脸颊,轻声问道,“楚先生,我们很久以前认识么?”
现在,“阿照”整个人都差不多贴到了楚昆阳身上。她的身上有着阿照的味道,那是楚昆阳在梦境之中闻到的花的芬芳和清新,那是阿照的体香。“阿照”轻轻呼吸着,胸口缓缓的起伏着,刚好朝着楚昆阳的眼睛露出一点诱人的曲线来。
这就是摄魂人偶的本事,不只是用眼神魅惑人,她们的身体同样也十分魅惑,更何况她还得到了阿照的身体。
现在这个“阿照”一动不动的趴在楚昆阳面前,但是她整个人身上却透露出来一股子让男人为止窒息的诱惑感。这才是摄魂夺魄的力量,让你看到你内心最珍贵的东西并在你沉寂的时候诱惑你为她做她想做的事情。
楚昆阳现在心里痒痒的,竟然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念头……只需要拥抱她,带着她走,逃离这里,那么心就会变得温暖起来,不再孤独和寂寞。
“阿照”轻轻的对着眼神空洞的楚昆阳张开了双臂,贴过来拥抱住了他。楚昆阳怔怔的待在原地,两个人温暖的面颊相互贴合,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温度。在这一刻,时间仿佛被冰冻停止了一般,什么都不曾剩下,只想将这一刻彻底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