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盛唐烟云> 第147节

第147节

  “我等当然不会就这样去送死!”宇文至摇了摇头,声音依旧冰冷如刀,“但我等也不会再相信你。二哥,你真的敢替封帅报仇么?无论是谁害了他?”
  “当然!”王洵皱了皱眉,回答得毫不犹豫。
  “怎么报仇,回京师去,敲登闻鼓,直接向皇帝老子喊冤?还是带领弟兄们逼宫,让皇帝老儿交出凶手?”宇文至根本不相信,撇着嘴,目光里充满了鄙夷,“他会听你的辩解么?若是他不肯替封帅主持公道呢,你又能怎么办?谁不知道,高力士也好,边令诚也罢,不过是皇帝老儿养的两条狗。没有主人的命令,他们敢擅自诛杀大将?”
  “轰隆!”一道炸雷劈下来,照亮王洵涨红的脸。怎么办?如果皇帝陛下不肯替封常清主持公道呢?你该怎么办?你有胆子造反么?谁不知道,高力士、边令诚,不过是皇帝陛下养的两条狗!
  “你,胡说......”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大声驳斥。只是话嚷出来,却没有丝毫的底气,“子达,你,你不要这么冲动!封帅的冤枉,陛,陛下未必清楚。况且,况且眼下国家正是为难之际......”
  “封帅死时,国家何尝不在危难之际?”宇文至话透过雨幕,字字如刀,“杀其人,夺其军,不就行了?!他们又不是没干过?当初他们就是这样对付得封帅。你我今天逃过一劫,也不过是侥幸而已。若非那姓冯的太监办事不利,你我的脑袋早跟封帅一样被挂在城墙上了!”
  “不,不是这样。不完全是这样!咱们可以商量,商量一个妥帖的办法?”王洵的心里一片冰冷,嘴巴也被冻得发木。宇文至的话句句都说在了点子上,他根本没有反驳的可能。但起兵造反,他又没有这份勇气。不光是为了头上那忠义的虚名,还为了长安城中云姨、紫萝、白荇芷,还有若干自己熟悉不熟悉,爱过与被爱过的面孔。
  “二哥,你别再自己骗自己了!我早就看透你了,我早就该看透你了!”宇文至哽咽着抹了一把脸,将雨水和泪水同时抹掉,然后重新拉开弓弦,用冰冷的箭锋继续瞄准王洵脖颈,“你根本不敢给封帅报仇!你根本就没那份胆子!”
  “喀嚓!”又是一个炸雷,将王洵炸得浑身发软,脸色苍白如雪。“你胡说,你胡说!我不是这种人,不是这种人!”他喃喃地替自己辩解,却没勇气冲过去,夺下宇文至手中的弓,将其抓回军中正法。
  “你就是这种人!”宇文至一边流泪,一边呜咽着痛斥,“在疏勒城中,你就猜到了封帅已经遇难对不对?却还拿什么假话来欺骗大伙,说什么有高仙芝和安西军在,封帅就安然无恙!你不敢承认事实!就是怕大伙在疏勒城中造了反,玷污了你的忠义之名,耽误了你的大好前程!”
  “胡说,我不是!”王洵猛磕了一下马镫,准备冲上前与宇文至拼命。一支冷箭却急飞而来,紧贴着战马的眼睛扎在了泥浆中。可怜的汗血宝马受惊,前蹄竖起,放声长嘶,“呜呜呜——----”
  万俟玉薤和王十三顾不上再跟宇文至做对,齐齐跳下马,与方子陵一道帮王洵控制住坐骑。等三人再度站稳了身形,宇文至已经带着随从退到了五十步之外。
  “别动!”宇文至将第三支弓箭搭上弓臂,冰冷的箭锋瞄着王洵哽嗓咽喉打转儿“想让我跟你回去,除非我死在这里!二哥,我不会再跟着你了,他们几个也不会。你是个懦夫,彻头彻尾的懦夫!从来不敢正视现实。在大宛的时候,其实你就猜到封帅的结局不妙,对不对? 只是你没胆子承认,对不对?要不然,你怎么会让宋武领着弟兄们慢慢走,却非把我带在身边!你是怕,你是怕我知道封帅遇害后,立刻起兵造反,把狗皇帝和太监们一道宰了?对不对?你说,对还是不对!”
  最后几句他几乎是咬着牙喝出,字字如刀,接连刺进王洵的胸口。王洵被刺得痛不欲生,佝偻着腰,努力想撑起身体,却无法将脊背挺直。
  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他想要呐喊,嘴巴张了张,却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在某种程度上,宇文至说得其实没错。在进入葱岭之前,他的确认为宇文至做事太冲动,不适合单独领军,所以才把大队人马交给了跟自己交情远不如宇文至的宋武。
  只是当初做这个决定时,他自己其实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提防着什么。而现在,却恰恰证明,潜意识里,他已经考虑到了今天这种局面!只是,只是他一直试图逃避,一直不肯面对而已。
  “被我说中了,对不对!二哥,我的好二哥!”见王洵不再开口自辩,宇文至眼中的泪更是止不住地往外涌,“我这人冲动,没见识。但我这人恩怨分明。封帅待我像自家子侄,我就像自家子侄一样回报他。无论是谁敢阻挡我报仇,我都要从他尸体上走过去。二哥,从今往后,你我兄弟各走各的道。即便在战场上相遇,也千万不要念旧。言尽与此,二哥好自为之!”
  说罢,双手奋力一撅,将角弓掰做两段,丢在地上。然后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第五章 不周山 (三 下)
  第五章 不周山 (三 下)
  “子达......”王洵本能地伸出手,试图做最后的努力。除了冰冷的雨水之外,却什么都没有抓到。
  他再也没有力气,也没有勇气去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之后,只能呆呆地坐在马背上,任由雨水将自己的灵魂浇得通透。
  轰隆,轰隆,半空炸雷一个接着一个,仿佛在大声地对他咆哮。懦夫, 你这个懦夫,彻头彻尾的懦夫!从来不敢正视现实。
  轰隆,轰隆!
  你早就猜到封帅的结局不妙,却一直拒绝相信,一直在自己找借口欺骗自己!
  懦夫!懦夫!懦夫!
  你之所以把兵权交给宋武,就是因为他比你还懦弱。不会像宇文至,听到封帅遇难的消息立刻拔剑出鞘!
  你如果有胆子起兵替封帅报仇,大伙自然还是跟着你。你要是没这份胆子,就别再拦着咱们!大伙兄弟一场,好聚好散!
  轰隆,轰隆,轰隆隆.......
  仿佛要把头顶这漆黑的长天撕裂,每一道闪电都锐利如刀。每一道闪电都带来短暂的光明,但天空转瞬间便又恢复原来那副死气沉沉的摸样。只有雨水,越发地大了起来。瓢泼般地从头顶浇下,将人的心脏中的光芒浇灭,将人的灵魂和血液冻得寒冷如冰。
  也不知道在雨中站了多久。直到坐骑被方子陵等人强行拉转,王洵才像做了一场噩梦般缓过些神来。木木四下看了看,低声抗议:“你们几个在干什么?干什么?!放开,赶紧放开!”
  “都督,回吧。人各有志。且让他们去!他们几个早晚会后悔!”万俟玉薤叹了口气,低声开解。
  “谁?!”王洵茫然地看了他一眼,喃喃地重复。“他们......?他们后悔什么?!”
  “都督,你振作些。弟兄们还都等着你呢!”见到王洵这幅失神落魄摸样,方子陵急得眼睛都红了,“咱们大宛都督府一万多弟兄,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不缺宇文至他们几头烂蒜!”
  “你是说子达啊。他走了!”提起麾下那近万援军,王洵的眼睛里多少出现了一丝生气,咧了下嘴,惨笑着回应,“是啊。人各有志。他从小失去了爷娘,亲生哥哥又是那幅德行。只有封帅是真心实意对待他,把他当自家弟子培养。在他心中,早就把封帅当成了父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共戴天呐!他当然得走,当然得走!”
  “都督!”方子陵语塞。见过会替别人着想的,没见过如此会替别人着想的。被属下羞辱得那么狠,居然还无怨无恨替对方辩解。
  “都督你不能这样!”侍卫统领王十三也大声苦劝,“您是一军之胆。不能被这点儿小事儿打倒!”
  “你说的对,不能!我得振作,振作!”王洵挺直肩膀,用力摇头。仿佛欲甩掉心中的所有烦恼。然而只是在一瞬间过后,他的肩膀便再度坍塌了下去。
  方子陵和王十三正欲再劝,却被万俟玉薤用眼色制止住了。作为半生坎坷的老江湖,此刻他反而最能体味王洵心中的痛楚,“你们两个都安静些!别再烦大都督了。大都督已经被伤得够狠了。毕竟,宇文副都督从小就跟他走在一起!”
  为了避免继续刺激王洵,他已经把说话的声音压到了最小。谁料后者依旧透过重重风雨雷鸣听了个大概,笑着抹了一把脸,将脸上的不知雨水、汗水还是泪水,暂且擦了个干净,“不伤心,不伤心!我跟子达性子不合,这一天早晚都会来。你们几个呢,你们几个今后有什么打算?如果想离开的话,都提前跟我说一声就行,我设宴给你们送行。别学他们几个,一声不响就跑掉了!”
  “我们......?”方子陵等人被问得一愣,旋即明白王洵眼下真的是形神俱疲,心中已经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当即,大伙互相看了看,齐声回应道:“我等自然跟着都督。都督说到哪里,我等就到哪里!”
  “可我自己也不知道该去哪?”王洵继续摇头,笑容比哭还要难看。“我是回来拱卫京师的。可京师里那群王八蛋,他们杀了封帅!他们还想要我的脑袋!我不想再被人家杀。呵呵!呵呵!钦差大人刚才被我摔死在华亭县衙里了,你们看到没?当时有几百双眼睛都在那看着呢!长安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那咱们就掉头回大宛,不管这群王八蛋!”万俟玉薤用力向前挥了下马鞭,将重重雨幕硬是扫出一道缝隙,“凭着手中这些弟兄和柘折、俱战提两座坚城,即便没有大唐在背后支持,咱们也照样能站得稳稳当当!”
  “回大宛?”王洵的眼神又亮了一下,旋即再度陷入黑暗。
  “对,咱们回大宛!”万俟玉薤狠狠地点头,“在那边,只要是的汉家儿郎,有谁不念大都督的好处?!特别是那些刀客和行商坐商们,以往只要一出葱岭,就得弯着腰装孙子。无论走到哪都挨欺负!只有大都督拿下柘折城后,大伙才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对,咱们不理那帮太监。回大宛去!”提起柘折城,方子陵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反正在这边,无论咱们怎么替朝廷卖命,都落不到个好下场!还不如回大宛去逍遥自在!弟兄们都是跟您同生共死过的,只要您下一道命令,大伙肯定掉头就走,才不理他个狗屁朝廷!”
  “你呢,十三?”听万俟玉薤和方子陵两个人的意思差不多,王洵将目光转向了侍卫统领十三,“你想我去给封帅报仇么?还是把这边的事情全丢下!”
  “十三,十三是大都督的家将,一切都听大都督的!”王十三努力想了想,皱着眉头回应。“封帅的确对十三有恩,但封帅已经把十三送给了大都督!十三不能丢下大都督自己离开。如果只顾着去给封帅报仇,却,却忘记,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才,才是真的,真的对,对不起封帅。”
  他的唐言说得虽然已经非常流畅,但一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事情,就又开始结结巴巴。王洵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低声打断:“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十三!难为你了!”
  “不难为,不难为!”王十三受不了家主的客气,在马背上连连摆手,“这是十三应该做的。十三是大都督的家臣,理应把大都督放在所有事情之前。就像,就像封帅,封帅是大唐天皇陛下的家臣一样。十三,十三家乡那边.......”
  按照十三故乡的传统,臣下的一切都归上位者所有。即便上位者得了失心疯,拔出刀来乱砍。作为一个合格的臣下,也应该自己把脖子伸过去,满足上位者的发泄欲望。王洵以前跟十三聊过倭国风俗,能理解他的想法。然而换到自己头上,却依旧满眼迷茫。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想必封四叔在临终之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也是大唐京师的安危,而不是他自己所受的委屈吧!如果自己就这样不顾而去,任由大唐被叛军颠覆的话,日后在九泉之下见了封帅,有勇气正视他的眼睛么?
  可自己凭什么要求弟兄们为朝廷中昏君和太监们拼命?!弟兄们又欠了昏君和太监们什么?!况且拼到最后,有谁能保证,自己就不会落个跟封帅一样的下场!
  回大宛!去京师!去京师!回大宛!天空中雷声一阵高过一阵,仿佛几十张嘴巴,在王洵耳边呐喊,呼号,催促他做最后决定。身边的景色完全被雨幕覆盖,人眼所及,不过脚下数尺。西,指向药刹水,东,指向长安城!
  “其实,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先抓紧时间善后!钦差的事情,不给朝廷一个说法的话,咱们就只能跟着宇文副都督的脚步走了!”见王洵始终愁眉紧锁,万俟玉薤向近靠了靠,低声提议。
  “善后?”王洵瞬间从迷茫中清醒,身体猛然一僵。对啊,杀死钦差的事情还没了结呢,更长远的事情哪里顾得上!
  “属下当年在京兆尹府上,曾经见过他们做类似的事情!”见王洵终于又努力开始振作,万俟玉薤赶紧趁热打铁,“就是将错就错,睁着眼睛说瞎话。眼下京师已经岌岌可危,绝对不敢再让背后出现一支叛军。所以大都督您只要一口咬定,钦差是安禄山派人假冒的。高力士等人即便再恼怒,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啊,哦!啊!”王洵的身体在马背上晃了好几回,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重新稳定了下来。将眼睛转向万俟玉薤,他的目光里写满了佩服,“地方官员们呢,怎么对他们说!”
  “那些家伙,只要责任不由他们来背,他们还乐不得钦差是假的呢!那些飞龙禁卫也是一样!”万俟玉薤咧了下嘴巴,笑着回应。
  “行!都督,万俟这法子肯定行!”听到此话,不光是王洵,方子陵和王十三也对万俟玉薤佩服得五体投地。眼下对王洵和大宛军来说,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便是怒杀传旨钦差一事。只要把此事敷衍过去,至于到底继续向东还是掉头向西,都可以从容商议。毕竟只要头上不顶个叛乱的名义,沿途官府就得尽全力合作,满足这支援军的粮草辎重需求。
  第五章 不周山 (四 上)
  失魂落魄回了华亭,天色已经完全转黑。整座县城在闪电的照耀下忽隐忽现,荒凉破败宛若地狱。几乎所有院落都门窗紧闭,几乎所有窗口都不见一丝灯光。一条条漆黑狭长的街巷当中,听不到任何活物的声音。只有铺天盖地的暴雨,打在茅草和瓦片的屋顶上,沙沙沙,沙沙,如百鬼夜行。
  整个县城内唯一还看上去有些生气的地方,便是灾难的始发点,华亭县衙。县令、主簿、各房司吏以及团练使张文忠和他麾下那些个刚刚上任,连屁股都没坐热乎的各级军官,全都被赵怀旭给“请”到了二堂上。虽然没有镣铐加身,并且茶水点心伺候周到,却全都被吓得脸色惨白,坐在临时搬来的胡凳上大气都不敢出。
  见到王洵铁青着脸入内,众地方官吏立刻齐齐站起身,一边打躬作揖,一边低声讨饶:“参见采访使大人!”
  “大人明鉴,我等这些天来一直被钦差赶到别处办公,与他没任何瓜葛。”
  “大人饶过我等,今天的事情,我等绝不敢多言!”
  “小的们愿意唯大人马首是瞻!”
  “大人饶命。小的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看见!”
  王洵本来心情就极差,被众人没头没脑一通哀求,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竖起眼睛,大声呵斥道:“闭嘴!不想死的都给我坐回去!王某现在没功夫跟你等啰嗦!”
  “啊——!”
  “是!”
  众地方文武官吏被吓得一哆嗦,连滚带爬地让开道路。胆子大者面如土色,胆子小者,已经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没用的东西,怪不得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王洵将众官吏的表现全看在了眼里,心中好生鄙夷,“哭什么哭,把朝廷的脸面全给你们丢尽了!一群有眼无珠的东西,居然拿安禄山的爪牙当钦差来供着。本都督现在没时间管你们这些鸟事,待奏折送到吏部后,上面自然会按律发落你等!”
  “啊——。钦差大人是假冒的!”
  “怎么会,怎么会?!!”
  “哎吆!可坑死我了!”
  闻听此言,众人官员的脸色更为好看。震惊、恐慌、懊悔、怀疑,应有尽有。倒是团练使张文忠较为聪明,迅速从王洵的话语里嗅出了一丝活命的希望。当即抢上前几步,“扑通”一声跪倒:“请大人明鉴。那骗子一进城,就打出天使的旗号吆五喝六,我等平素又是被太监们欺负怕了的,实在没胆子仔细查验他的身份真伪!”
  “多亏大人拆穿了他,否则,我等肯定还被蒙在鼓里!”县令秦连峰也不是傻子,立刻紧随张文忠身后表态,“我等愿意接受任何处罚,请大人开恩,给我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请大人开恩!”
  “开恩啊,大人!”
  众官吏如梦初醒,又纷纷趴在地上,头磕得“乒乒”做响。王洵实在没兴趣在这些人身上耽搁功夫,皱了皱眉,将语气放缓了些吩咐:“都坐下等着吧!具体怎么处理你们,要看你们各自的表现。如果确实有悔过之心的话,王某也不吝啬在奏折上替你等说几句公道话!”
  “谢大将军!”“谢采访使大人!”众地方文武官吏心中悬在嗓子眼儿里的石头终于落下,纷纷道着谢,爬回各自的座位。至于王洵的话到底有几分可信之处,他们才不敢较真儿。刀子握在对方手里,一不小心,性命就没了!谁还在乎几个素不相识的太监是真是假?!
  “找个厨子来,弄些酒菜给他们!”见众人如此识趣,王洵心中的烦躁顿时减轻不少,把头转向沙千里,低声吩咐。“弟兄们的晚饭,也尽快安排下去,缺什么东西,就找这里的官员要!”
  “下官愿意为大人效劳。下官愿意为大人效劳!”没等沙千里回应,县令秦连峰已经再度连滚带爬地抢上前,冲着王洵满脸媚笑,“下官的表弟家里就开着酒楼,厨子是从京师里重金礼聘回来的,手艺绝对一等一。只要大人给下官一道令箭,弟兄们的伙食,全包在下官身上!”
  “那就有劳县令大人了!”从秦连峰的官服上,王洵能分辨出他的身份,笑了笑,带着几分鼓励吩咐。
  “得令!”秦连峰高高兴兴地施了个礼,转身便走。才走了几步,又被王洵从身后叫住:“且慢!你多带几个人,顺便把白天的事情晓谕全城百姓。就说有安禄山的细作扮作朝廷钦差招摇撞骗,被本采访使识破,当场诛杀。与这里的百姓无关,请大家不要惊慌!”
  “哎,哎,下官这就去,这就去!!”秦连峰心里很明白,这样一来,自己就算一只脚踩上了贼船,却没勇气拒绝。连声答应着,转身去找自己的属下。
  王洵看了看沙千里,示意他找几名靠得住的弟兄去监视县令秦连峰的作为。然后故作轻松地伸了个懒腰,笑着道:“找几个人帮我烧锅热水,我要洗个澡,驱一下寒气。这鬼天气,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这般冷!”
  “下官去找人,下官去找人。”立刻又有地方官员主动请缨前去组织人手烧水,王洵点点头,算是默许。然后将目光转向自家弟兄,”子陵、十三、万俟,你们三个也去找地方洗个热水澡。赶紧,别让寒气入了骨髓。沙大哥,把这里还是交给你来负责。赵大哥,你跟我来。京师的情况有变,咱们边洗澡边聊!”
  “诺!”众将拱了拱手,分头散去。留一群地方官员继续在二堂内大眼瞪小眼儿。京师里到底乱成了什么摸样,他们心里也糊涂得很。最近好消息和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但哪个好像都经不起仔细斟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城内这支来自极西之地的援军战斗力绝对强悍,下午的时候,只用了一百多人,就把五百多团练,四百多飞龙禁卫全给俘虏了,而其自家损失恐怕还不到十个。
  看看门口负责监视的一众安西军士卒那彪悍摸样,有个别地方官员心里反而突然觉得踏实了起来。如果采访使大人真的别有所图的话,其实也未必完全是件坏事儿。至少大伙不用天天继续提心吊胆,况且这位王大人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凶,实际上却还算讲道理。
  王洵才没功夫去管地方官吏的想法,带着赵怀旭快步走入了后堂。县衙的后堂原本为安置县令家人之所,前些日子为了拍“假钦差”的马屁,特意被腾了出来,重新布置过,收拾得宛如帝王寝宫般奢华。王洵却没时间欣赏里边的精美陈设,入了屋内,先三下两下将湿透了的铠甲和衣服从身上扒掉,丢在一边。然后信手扯下床头幔帐,在身上胡乱抹了抹,裹在腰间。精赤脊背,冲着跟进来赵怀旭低声说道:“封帅和高仙芝都被朝廷给冤杀了。子达要去给封帅报仇。潼关也丢了,哥舒翰投降了安禄山,长安城岌岌可危。我现在心里乱得很,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虽然在下午收押一众俘虏之时,赵怀旭已经从几个小太监嘴里,隐约听到一些不祥的消息。此时此刻得到了王洵确认,还是心中一阵翻滚。半晌之后,才叹了口气,幽幽地道:“子达初到安西军中时,个性过于张扬,曾经得罪了很多老将。是封帅一直维护着他,才始终平安无事。安西军兵少将多,人浮于事。除了与大食人那场战斗之外,平素大伙很难得到露脸机会。也是封帅,借着锻炼新人之名,几次把剿匪的任务都交给了子达他们几个.......”
  “这个,我知道!”王洵没想到赵怀旭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替宇文至辩解,皱了皱眉头,轻声打断,“封帅待子达如父,子达一怒之下铤而走险,也是应有之事。我不怪他,我现在愁的是我自己,还有属下这帮弟兄。赵大哥,你年龄大,经历过的事情多。你替我出个主意,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在大宛都督府内,赵怀旭的地位非常特殊。王洵可以保证无论自己做何种选择,沙千里和黄万山等人都会不折不扣的追随。却不敢确定,这位亦师亦友的老将,在听闻封常清的下场后,到底会做如何打算?
  赵怀旭的表现还是像先前一样出人意料,摇了摇头,继续答非所问,“封帅何尝只是待子达如自家子侄。对赵某,也有知遇提携之恩。子达出城之时,赵某就已经知道他离开的原因了。但害死封帅的真正元凶,又岂是区区那几个太监?!更何况皇帝陛下杀封帅的真正原因,也不是由于他打了败仗,而是怀疑他要步安禄山后尘!我等真的要起兵造反的话,岂不等同于坐实了封帅头上的罪名?!“
  ”是啊。王某想起来,便觉得进退两难!”王洵终于明白了赵怀旭的意思,有些惊诧,但更多的是无奈,“要报仇的话,恐怕我等就只好去投靠安禄山了。可弟兄们不远万里回来拱卫京师,临走到目的地了,却竖起了反旗,军心和士气怎可能不一落千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