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戈梅利(中)
久经沙场的内因多尔夫清醒地意识到了眼下的除了突围之外没有别的活路,反正霍特的部队已经朝日罗宾方向逃跑了,戈梅利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了,继续在这里死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在被围困的第三天,也就是霍特转向日罗宾之后的那一天,内因多尔夫便向中 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和德军总 参谋部拍去了加急电报,希望能允许他立刻突围。
但是,让内因多尔夫郁闷和失望的是,上面给出的答复竟然是——继续坚守!直至最后一个人!
内因多尔夫实在是想不通,上头脑袋是让驴踢了,为啥固守一个陷于敌后15公里的的小城呢?所以他又一次向上级反应,说明具体情况和艰难的局面,希望上头能够清醒一点。但是让内因多尔夫绝望的是,答复电报很快就来了,依然是命令他继续坚守,而电报的署名人竟然是希特勒!
希特勒毋庸置疑有着极其高明的政治手腕,但他自诩的军事才能却屡屡遭到世人的嘲笑,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战争后期的要塞理论——“守住这座城市,直至最后一个人!”几乎成为每一个德军将领日后推卸自己战败责任的最“坚实”的理由。
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狼穴,面对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的失败,面对霍特一溃千里的恶劣处境,希特勒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想对策。很快元首脑中灵光一现——“要塞!对,就是它了!”
元首的旨意很快便传达到了漫漫东线的每一处战壕中,而戈梅利则成为了希特勒“黑名单上的第一个受害者”。在德军最高统帅部给中 央集团军群的训令中如此说道:“……白俄罗斯所有大中城市的守卫着们,你们必须在俄国人进攻的时候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帝国对抗布尔什维克的第一道屏障,阻止、延滞敌人的推进,尽可能多的牵制、削弱对方的力量是你们的职责。帝国需要你们用勇敢和牺牲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然,要塞理论并不是希特勒的原创,自古就有,但是当人类的脚步跨入20世纪中叶之际还对这种中世纪的战法抱有幻想的话,那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愚蠢!
希特勒始终认为自己的日耳曼军队是绝对可以信赖的,即使是四面楚歌的情况之下也能坚持到最后。既然暂时已经耗尽了所有能够用于突击的装甲力量,指望通过进攻的方式打败俄国人暂时是不可能了,那么希特勒很自然的就开始认为苏德战线上那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城市,不!是要塞能够挡住红军进攻的势头,为德军回血争取时间。
这是个好办法吗?应该说绝对不是,因为真正正确的做法是机动防御和缩短战线(当然也包括缩短补给线),但是这么做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得来不易的战略纵深!
借此腾出手来的德军机动力量能使反击变得更加有力,虽然这并不能和胜利划上等号,因为仗还是要靠士兵一枪一弹打出来,但毕竟还有进攻翻盘的机会。
但希特勒认为如果将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地盘如此轻易地拱手让人,必定会给本已低迷的士气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
实际上类似的错误红军也犯过,在卫国战争初期,一直期望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保住每一寸国土的他们同德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攻战。实际上当时放弃东波兰缩短战线进行防御作战才是上策!
牵制+消耗+反击=稳定战线,至少从逻辑上讲希特勒的小算盘并没有打错。退一万步讲就算前线有什么闪失,德国人还能有更多的回旋余地,相信这些不是那些整天埋怨元首贪恋土地的将军们所能理解的。必须承认政客们对事态发展的估计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更何况平心而论希特勒确实是个非常厉害的政客。但战事的进程最终还是宣告了“要塞”理论的失败,希特勒究竟什么地方错了呢?
希特勒,其实也包括绝大部分德军将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此刻的红军已经强大到了什么程度。这倒不是说苏德两军的纸面实力对比(诸如坦克、飞机、大炮等)已经是一边倒了,而是作为博弈中的双方,所立足于的本身潜力就存在档次上的差距。
德国人基本只能够依靠自己,从工业原料到宝贵的石油资源,什么都显得如此的捉襟见肘。可苏联那边是什么情况?一个比历史上更早而且更全面的完成工业化和战争准备,而且各种资源极其丰沛,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参战,苏联的优势就更加大了!
别看红军打头阵的是那些威风凛凛的t-54、t-34、t-35和黑死神,但是美国从粮食、辅助车辆、有色金属和机床、零部件等方面敞开了供应给红军,能让苏联的战争机器始终维持超高效率和速度的运转。
这么说吧,从1943年3月开始,苏联只需要伸伸手,可爱的扬基就会送来红军所需要的一切。这么说吧,战争本身就是两个敌对系统之间的全面对抗,整个系统的实力差距决定着胜负的归属。而从1943年开始,德国人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逊于他的对手一筹,所以这仗怎么打都是输。
红军有足够的实力在死死地困住这些“要塞”的同时继续谋求向德军腹地发起纵深攻击,而这也正是让德国人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地方。这些可怜的德国佬只能坐等被围困,然后进行毫无希望的困兽之斗。
收到希特勒的电报之后,内因多尔夫心里很明白:自己昔日敬爱的元首已经是铁了心要把他和他的部队往火坑里扔,但即便如此内因多尔夫也只是紧缩了眉头片刻。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认为毫不犹豫地服从上级命令应该是每个普鲁士军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当然,那时候内因多尔夫还是有点希望的,那就是希望老朋友劳斯上将能够拉他一把了。直觉告诉他这位与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上司加兄弟绝对不会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之他于不顾,或许劳斯已经命令装甲部队前来解围了!
不过内因多尔夫也知道胡思乱想并没有什么用处,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做好手头的工作,如果解围部队还没来,他的“要塞”就被红军攻克了,那一切都是白搭。
内因多尔夫很快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将戈梅利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防区,内因多尔夫的防御重点是索日河,这条河流南岸就是红军的前锋,如果能将红军挡在河对岸,那么一切都会轻松不少。
所以在河对岸的gomel fat工厂附近内因多尔夫留下了相当的防御力量,将这座工厂作为支撑点,尽量的延缓红军主力部队对戈梅利的直接打击。此外为了保证退路畅通,他还派遣另外两个连分别控制通向列奇察的两处铁路要点:novaja buda和sasnouyka。
其实从内因多尔夫的布置就能看出,这位将军始终认为戈梅利是守不住,而且守了也没意义的,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也相信元首今后会允许他撤退的。
问题是,内因多尔夫的布置有些一厢情愿了,朱可夫能看不出那些地点对戈梅利的重要性?所以从一开始,他就首先命令近卫第1机械化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拿下novaja buda和sasnouyka。切断敌人逃跑的通路。
至于gomel fat工厂,朱可夫却并不着急,他详细的考察了戈梅利的地形之后认为,从gomel fat工厂方向进行主攻是划不来的,就算拿下了gomel fat工厂还要渡过索日河才能攻击戈梅利城区。以德军的老道必然会在这个方向重点布防,从这个方向进攻就算能拿下戈梅利,损失也会比较大。
相反,朱可夫的目光盯紧了索日河的上游。不像下游那么弯弯曲折和宽阔,索日河上游更适合坦克装甲集群展开,而且城北也不是德军布防的重点,从这个方向进攻,不光是更容易,说不定还能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要攻击从戈梅利北边发起攻击,有一个问题,随着霍特向日罗宾方向逃跑,相当一部分霍特集群溃散的部队为了躲避红军的追击,逃向了戈梅利,这批溃军还是比较强大的,尤其是精明强干的内因多尔夫将这些打乱了建制的部队重新组织起来之后,控制了城北相当大的一片区域。
这些溃兵构建了一条比较完整的防线,从这里发起攻击首先就得击溃他们。但是这需要时间,一旦红军的企图被内因多尔夫察觉,他立刻就会调整部署,那时候突袭的效果就没有了,一样是艰难的阵地战和巷战。
所以为了迷惑德军,让内因多尔夫搞不清楚红军的主攻方向,朱可夫进行了精心安排,他的部队将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近卫第一机械化军主攻novaja buda和sasnouyka,并适当的向城西进攻。而第15步兵军则主攻gomel fat工厂,要用强大的火力猛轰敌人,营造成这里才是红军主攻方向的假象。至于朱可夫嫡系的近卫第4机械化军则暂时埋伏在索日河上流,当德军的目光都集中在novaja buda、sasnouyka和gomel fat工厂时,一举强渡索日河突入戈梅利城北。
静悄悄的黎明过后,漫天飞舞的火箭弹宣告了红军进攻的开始!红军同时从两个方向向戈梅利发起猛攻,其中打得最猛的是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在炮火支援下,轻而易举的击溃了河对岸的德军小股部队,然后在工兵的支援下快速渡河,然后直插novaja buda、sasnouyka。并有意识的切断戈梅利同外界的联系。
由于守军疏于防范,一眨眼的功夫novaja buda、sasnouyka就宣告失守。但是在gomel fat工厂德国人的表现却趋于完美,尽管遭到了猛烈的炮击,尽管街头满是端着波波沙的红军士兵和时不时闪现的t-34坦克,可依然无法奈何隐藏在哥特式房屋内的狙击手和经过巧妙伪装的反坦克阵地。
双方围绕gomel fat工厂周围的制高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每一个房间每一个钟头都要易手一次,冲进楼里的红军士兵还没来得及开枪就会被居高临下的德国人用手榴弹炸翻在地,然后德国人会立刻发起反冲锋。只不过反冲锋的效果很有限,因为一旦出了房屋那就是红军的天下。
gomel fat工厂周围的战斗虽然琐碎,但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拉锯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黎明时分近卫第四机械化军出其不意的从索日河上游强渡并发起突袭。
这次攻击完全出乎内因多尔夫的预料,所以面对红军的突袭他办法不多,只能将手头全部的预备队全部压了上去,并愤怒的通过电话质问第949掷弹兵团1营营长:“让胡恩来接电话!为什么没有提前发现俄国人的企图,我早就告诉过你,一定要重视侦察,一定要探明俄国人的企图,你全都当做了耳边风。必须顶住!否则我枪毙了你!”
生气归生气,内因多尔夫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他很清楚这种紧要关头自己一定要保持清醒,慌张和冲动是指挥官的大忌!
当时,内因多尔夫立刻投入了突击炮部队增援胡恩的部队,还调过去了相当数量的“匈牙利志愿者”(米特切尔灵营),投入到与t-34的肉搏之中。整整一天一夜,城北的炮声都没有停止过,可见战斗之激烈。
而在一河之隔的gomel fat工厂,朱可夫在这里投入了整整一个步兵师,但压倒性的优势并没能够让方才艰难击退了红军第1168步兵团(历史上曾经在尼科波尔创造了骄人战绩的部队,属于攻坚王牌)的德穆巴特种营的德国狙击手低头认输,飞啸的狙击枪弹会让任何一个深陷其中的红军士兵都变得疑神疑鬼、坐立不安。
这里的战斗就如同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狙击场面,让人印象深刻。当然,现实的战斗更加的残酷,被抓住的德国狙击手基本上都会被当场枪毙,不用为红军的做法感到震惊,遇到谁都会这么做,当你的战友、一起出生入死的好朋友惨死在眼前时,谁能够保持理智呢?
相同的,在明斯克、在基辅、在敖德萨被德军俘虏的红军狙击手和政委一样难逃一死。对于双方士兵来说,在战场上最讨厌的就是敌人的狙击手!
让内因多尔夫稍微感到安慰的是,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他的部队竟然守住了城北和索日河对岸gomel fat工厂的阵地,还保持了相当大的活动空间。不过在这仅存的安慰之外,就是深深的忧虑了。novaja buda和sasnouyka的失守已经宣告他们没有了后路,已经被红军的两个机械化军和一个步兵军团团包围!
而另一边,头一天的战斗结果并不能让朱可夫满意,两个机械化军投入了两个机械化师,一个步兵军投入了两个步兵师,竟然连弹丸大的两片阵地都没能拿下来,这怎么看都是耻辱。
按照朱可夫那个暴脾气,恐怕会孤注一掷的选择投入更多的部队,然后用大炮和坦克开路猛打猛冲。但是,上头的一道命令让他冷静了下来,按照基辅军区司令部的要求,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结束在白俄罗斯的战斗之后,必须立刻返回基辅以北,准备参加歼灭曼施坦因集群解放基辅的作战。按照沙波什尼科夫的要求,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必须保存实力和精力,不能付出太多无谓的伤亡。
这就让朱可夫不得不小心行事了,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朱可夫决定采取一种新颖的、不紧不慢的压迫式打法。很快内因多尔夫就发现他的对手再也不是那支攻坚时鲁莽、呆板、不计伤亡的苏联红军了。进攻时红军懂得了什么叫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占据街道角落和房屋废墟作为防御依托的德军士兵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手在街区的另一端隐蔽前进、挖掘战壕和准备下一次进攻。为了对付隐藏在建筑物中的德国狙击手,红军一面强化步坦协同,用坦克炮开路,另一方面紧急给一线的火箭筒手配发了大量的云爆弹,在云爆弹加火焰喷射器的双重打击下,隐藏在房屋内的德军死伤惨重!
在红军的稳扎稳打战术下,德军狙击手再也无法用冷枪偷袭红军,不想坐以待毙的他们只能选择主动出击,而结果往往是直接撞上红军的枪口或者炮口,被更快的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