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天崩泪流> 269 放正木棺

269 放正木棺

  走走停停、跪跪拜拜,终于,我们来到了田边。那时,正好是上一季农作物收完且下一季农作物还未种之时,大块的农田一片空旷,就如同一个天然的巨型露天广场一般,可以随意来去。因此,抬棺材的只是指明了一下方向,然后司机就朝着墓穴径直开了过去。
  虽然没有庄稼,但那毕竟是农田,可不像水泥路那般结实,负重如此之多的楼板车一进入其中,轮子立即就下陷许多。好在,这楼板车乃是农村专用的负重拖拉机,其轮胎上的印痕非汽车可比。在加足马力的情况下,具有深深印痕的轮胎不断地扒动那虚浮的泥土,倒也能缓缓前行。只是,在浓烟滚滚和虚泥四射的情况之下,我们已经无法再跟在楼板车后而行了。
  与楼板车保持足够的距离,我重新选择了一条道路,然后就率先往墓穴方向走去。如此空旷的田野,可以说本就没有路,也可以说处处都是路。因此,跟在水泥道上不同,原本齐整的出殡队伍已经开始变得凌乱了起来。有些人依然跟在我的身后,有些人认准方向后就另辟蹊径,有些人离得足够远于是就干脆循着楼板车那明显的轮迹而行。虽然不能说是漫山遍野,但原本集中的队形已经分散得很开了。
  当我来到墓穴近前的时候,楼板车司机正启动着吊臂在一众抬棺材的指挥之下将木棺一点一点地、缓慢地放入深坑之中。可以看出,此时,无论是司机还是抬棺材的都显得非常谨慎。终于,木棺完全进入到了深坑之内。
  司机从车上下来,走近了一看,立刻就露出微笑并对我说道:“真是太好了,居然一次性成功,而且位置还如此之正。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有生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听了司机的话,一众抬棺材的也尽皆露出欢喜之色。看样子,这放木棺也是有些考校的。从众人的神情,我就不难判断出,如同父亲这般一次性放正木棺的,应该是件大大的好事。也许你会认为,这放正棺材又有何难,又何必看得如此之重呢?其实不然,别说司机无法看到坑中的情形,即便是看到了,想操纵吊臂将那么巨大的木棺放于深坑的正中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则,那司机也不会说“有生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话了。可能你会说,又不是每户人家都请楼板车的,倘若是由抬棺材的将木棺放于深坑之中,那岂不就很容易放正了吗?
  其实,如果换成人工的话,那么这将木棺放入深坑之中的活儿就会变得更加费劲。先将木棺抬到挖好的墓穴边,然后将抬的杠子撤去。接下来所做的就有些麻烦了。抬棺材的必须合八人之力将木棺搬到深坑的正上方。由于深坑的四周都放满了挖坑时所洒出的高高的、虚虚的泥土,所以这个过程就显得非常困难并且充满了危险。只要有一人稍一不慎脚下一滑而失去重心,那么所引发的很可能就是“抬棺材的众人连同沉重的木棺一起坠落于坑中”这样恶劣的后果。即便是能够顺利地将木棺搬到深坑的正上方,也不能说任务就完成了。在这个时候,抬棺材的八人就要双手紧紧抓住缚住木棺的麻绳,然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将木棺往下放。只是,四面八方的人同时放绳,这所用的力度难免会有所不同,这下放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因此,即便是最初的时候是在正上方的,但一旦到了坑底,一般也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了。这个时候,抬棺材的就必须要将不正的地方给拨正过来。你可能会问:如何拨正?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让不正方位的那几人通过手中的麻绳重新将木棺给提起少许,然后再由其他人用木杠伸入坑中依靠着坑壁的反作用力进行矫正。一般情况下,要花上好长时间、费上好大的劲才能勉强将木棺给拨正过来。所以,抬棺材的人最希望的就是一次性能将木棺放正。只是,这种情况几乎就不大可能出现,因此对于抬棺材的人来说,这样的希望几乎就成了一种奢望。
  可能你会感觉奇怪,不正就不正吧,又何苦费心费力地去调整呢?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风水的问题。之前提过了,阴阳在选日子和选墓穴地址的时候都是有一定讲究的。在不能误了时辰的情况下,这木棺的方位就涉及到了风水了。如果木棺方位不对,那么很可能就会影响到这墓穴的好风水。第二,就是人情世故的问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般人是不愿意为了那点钱而干这种既费力又晦气的活儿的。因此能够答应下来的,就说明他们跟主家的关系都是非常不错的。从私人感情来说,发觉方位不正,这些抬棺材的也无法做到不闻不问。虽不说最终就一定能够调整到正得不能再正的位置,但最起码也要做到看上去七不离八的样子。
  而我们家这次能够一次性放正,无论是从风水,还是从人的心理上来看,那都是一种好彩的象征。因此,听闻司机的话之后,堂哥当即表态:“给你加条烟!”
  其实,在全额给付车资的基础上,我们已经给了司机一条烟。所以,在听了堂哥的承诺之后,司机立刻点头哈腰地表示感谢。
  紧接着,八位抬棺材的就相当娴熟的将绑缚于木棺上的麻绳一一抽出。这也就涉及到打结的一种技巧了,当然我是不会的,只是知道有这回事而已。抬棺材的在木棺上所打的绳结,不但在负重的时候非常结实,而且在不用的时候,还能快捷、顺利地将整条绳子从一端给全部抽出来。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太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在我想来,那长长的绳子势必会有一部分被压在木棺的下面。如果不将木棺抬起一点来的话,那么在巨大重量压住的情况下,绳子是无论如何也抽不出来的。但他们打的那种特殊的结,在将绳结解开之后,就能够很轻松地将整条绳子给拉出来了。也许,这就是劳动经验的神奇之处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