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79节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79节

  第628章 趁火打劫的
  皮尔逊在电报上详细的分析了这种情况。在他看来这种情况对于在这支军队中长期驻有联络人员的苏联人来说,未必不会不清楚。至少自己特工人员失踪,苏联人不会一点察觉没有。即便他们做的很隐秘,但对于一向嗅觉灵敏的苏联人来说,应该还能从中间寻找出蛛丝马迹。
  他们如此做,也许是并不信任苏联人,也许是并不想被苏联人控制。更可能是为了安抚满洲境内百姓在之前内心中存在对过去的俄国人,现在的苏联人排斥甚至强烈讨厌的心理,而有意识的不进行这种宣传。
  只是苏联人为什么在只维持表面上的和谐情况之下,还在以优惠的价格向其提供其发展军工所需的原材料,去年甚至通过贷款的方式,协助他们从美国进口了一批新式战斗机,并为他们训练了一批飞行员和装甲兵技术人员,却是不得而知了。
  不过在这一点上,皮尔逊与杨震的想法倒是很一致的。只不过差别一个在认为即便要饭也要有实力,一个认为苏联人在西部边境威胁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为了能在远东地区筹建一个强力的预备队,而宁愿花上一笔费用不算太大的钱买平安而已。
  其实在皮尔逊少校看来,苏联人向抗联提供的那些在波兰搞到的装备,几乎是一个无本的买卖。将这批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的装备提供给了抗联,不仅仅赚取了一笔贷款,还赚了一个好名声,又给日军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而自己却支付出了一笔运费而已。
  在皮尔逊看来。双方实际上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苏联人付出至少在他们看来,只是很小的代价,换了一个平安的东部边境。以便至少为他们今后欧洲战场上,换来一个稳定的后方。而对于这支队伍来说,这个唯一的邻居却是其通往外界的唯一桥梁。
  只是在皮尔逊看来,也许双方的真实的关系会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具体情况还需要长期的观察。但是无论如何,在日军所谓的满蒙生命线中,有一支对日作战坚决,而且战斗力也相当强悍,最关键的是并非如我们想象那样的靠近苏联人。
  这支军队虽然得到了苏军相当大的援助,但是其领导人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作战风格。这支军队相对于苏军来说,编制更加灵活,而且更加注重自己的作战风格。其火力配置也明显显得更加合理。最关键的是,这支军队从未被苏联控制过。
  皮尔逊在电报上除了详尽的分析了杨震所部与苏联的关系之外,还在电报上讲明了自己对这支屡次给予日军重创的看法。在他看来,这支军队从上到下对日军充满了极端的敌视情绪。也许这与他们大部分的亲身经历有关。
  他们的高级军官或是在满洲沦陷后,在深山老林中进行了许多年艰苦战斗的人。或是曾经在日军战俘营中受到了日军异常的折磨。而中低级军官,很多都是在日军劳工营中遭受过日军虐待的人。
  基于这些原因,在加上目前日军正在大举侵略中国内地,使得这支部队对日作战异常坚决。而且他们的各种训练虽然拥有自己浓郁的风格,但是大部分很明显,专门都是针对日军弱点的设计的。甚至就连其武器装备的编制,都是专门针对日军武器配置而设定的。
  最关键的是,这支军队看不出对日军有任何妥协的可能。更不会向他们强大,并在两年之内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的对手投降。这支军队作战意志之顽强,战斗力之强悍,作战技术之精湛,远远的超过世界上的大部分军队。
  不仅远远的高于他们的政府军,甚至也超过了他们的紧邻,而与他们的对手相差无几。在战术运用上,虽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是在灵活上却超过其对手。
  即便是大英帝国的军队与之相比,除了装备上的因素和拥有其没有的庞大海空军之外。其余的与之相差极远。尤其是战斗力主要表现作战意志与战术运用上,大英帝国陆军更是远远的落后于这支军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皮尔逊少校才建议白宫给这支军队以最大的扶持,至少要使其达到在苏联切断其对外通道的情况之下,能够维持其独立的军工补给的能力,以便增强他们打下去的能力,从满洲对日军进行掣肘,大大的减少日本军队对美国利益带来的威胁。
  应该说皮尔逊少校的嗅觉应该是很灵敏的。他建议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扶持这支军队,增强其自身造血的能力,以便使得美国在未来可能的对日作战中,获得一个强大的盟友策应。并为美国分担日本帝国带来的强大军事压力。
  皮尔逊除了向美国陆军部,发出的这封被后来称之为促使美国做出在二战之中最正确,但又是最大一个错误决定电报的同时。一部未经过任何剪辑的关于此次会战的战场原始电影纪录片,也随着几个美国医药公司的代表一起返回重庆。并随之动用专机,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送回了美国国内。
  与来的时候,隐蔽在机舱之内几天没有下飞机的经历相比。眼下已经暴露的美国代表团,此次返回的时候,却是光明正大了起来。非但不用像来时的偷偷摸摸,在苏联境内休息的时候,甚至连飞机都不敢下,以免暴露行踪。甚至为了缩短在苏联境内的时间,飞机除了降落加油之外,不进行任何的休整。
  而且光明正大的乘坐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包租的一架苏联民航客机,经外蒙古直接返回了重庆。在路上,苏军除了同意这架飞机经过其一向不许外国人进入的外蒙古之外。甚至派出战斗机,专门为其护航一直到外蒙古与中国内地的边界。
  苏联人不知道抱着什么心思,曾经向留守军区主持工作的李延平建议让美国人到苏联境内后,乘坐火车经莫斯科返回国内。以避开国民政府和加快行程。但李延平经过慎重考虑,并征求了美国人的意见后,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决定直接返回重庆。
  面对苏联人的好意,杨震却是心里面有些复杂。苏联人此次的大方,对于他们的性格来说有些耐人寻味。不仅在得知有美国人不经过允许,经过苏联领空飞抵根据地后而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也没有任何的抗议。在返程的时候,还一路绿灯。
  甚至还大方的允许美国运抵的物资使用其一向禁止外国人进入的重要军事基地,其太平洋舰队的主要驻扎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还特地由其目前还在根据地内的苏军远东军区参谋长格里戈连科少将告诉总指挥,苏联方面决定从现在起,免收美国运抵根据地的所有军事物资的过境费。其他物资的过境费也按照苏联惯例的三分之一收取。
  面对苏联人的好意,杨震却是心头有些不安。苏联人,尤其是他们的那位领袖的性格,杨震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面对苏军的如此大方,在杨震看来倒是有些不太正常了。杨震有着摸不透,苏联人此举究竟是在向美国示好,还是别有所图。
  但杨震知道,苏联人此次的大方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像是那个格里戈连科少将整天挂在嘴边上那样,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对于苏联人来说,趁火打劫才是他们历来的习惯。
  尽管东北局大部分人对杨震的看法不以为然。但是后续事情的发展,果然没有出乎对于苏联人和他们领袖性格很了解的杨震的预料。
  就在杨震陪着皮尔逊少校在东宁机场乘坐飞机返回佳木斯后,屁股还没有坐热。一直赖在根据地的,接到国内通知的格里戈连科少将便找上了门来。
  不请自来的格里戈连科少将找到杨震后,直接开门见山的提出要求分享美国援助给抗联的所有军事技术,尤其是航空方面的技术。而美国人运抵根据地的所有军工设备,安装与运行的时候,都要有苏联专家参与。
  而一些苏联同样急需,美国人却禁止向苏联出口的机器设备,苏联方面希望杨震能够转让给苏联方面一部分。为了弥补抗联这些损失,苏联方面将按照这批机器设备的用途,提供给抗联一批替代品。并同意向抗联出售一批最新式的军事技术。
  并帮助抗联援建一个飞机制造厂,并转让抗联之前一向希望购买的,苏联最新型号的米格三战斗机的所有技术。但对于杨震更希望获得的雅克一型战斗机以及彼二式战斗轰炸机,苏联方面却是一如既往的不承认有这两种新式飞机。只同意向抗联方面出售sb二轰炸机技术。
  苏联人的这个要求,杨震虽然感觉到意外,但是却是微微的松了一口气。相对于苏联人变相的窃取美国人工业技术的想法,他更担心的是苏联人为了遏制自己与美国人的接触,拒绝自己使用远东铁路以及港口。
  而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同意美国人在运送援助抗联物资的时候,可以就近使用苏联在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以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及苏联远东铁路过境。并在收取过境费的时候,可以提供优惠的价格。
  只要苏联人不在交通方面为难自己,对于苏联人想不付出任何的代价,从自己手中获取美国人最新军工科技的想法,杨震不会做任何的反对,况且他也不想反对。他更知道,自己现在也无力反对。
  杨震很清楚,如果自己反对或是不接受苏联方面所谓的建议的话,报复心理奇重的苏联人可以随时切断自己的对外通道。没有了外界通道,自己就成了一只被关在笼子里面的猛虎。尽管对苏联人这种趁火打劫的做派很是反感,但杨震最终还是部分同意了苏联人的建议。
  第629章 最后一次机会
  很明显,苏联人能提出这个要求已经接到美国方面的要求,甚至已经得到了美国提供的这批机器设备的名单。否则他们不会提出这个看起来公平,但是却实际上损害了抗联利益的要求。
  要知道,如果美国真的出售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那么在明知道会经过苏联过境的情况之下,就一定会有所准备。一旦美国人知道自己提供的机器设备,经过自己的手落入苏联人手中,恐怕下次自己在想弄到美国人新型机器设备的时候,美国人不会再如此大方了。
  而更让杨震心里面有些反感的是,这些所谓提供给自己的设备。到目前自己现在手头上连一个详细的名录都没有。苏联人就先知道了,究竟是美国方面为了这批物资最快抵达而与苏联方面进行了交涉,有意识的泄露出去。还是苏联神通广大的情报人员,从美国人手中搞到了类似的情报?
  尽管知道这时候美国还没有组织所谓的,专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封锁的《巴黎统筹组织》,一般设备只要有人买,基本上都会允许出口。就像当年苏联人全面工业化的基础,正是来自美国一样。但无论如何,总感觉自己被利用的这一点,让杨震很是反感。
  内心中杨震更多的认为这些资料恐怕是美国人事先透露给苏联人的。因为去年冬季苏芬战争,美国人一度中止了对苏贸易。尤其是对先进的机器设备出口方面,甚至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对一些先进的,可以用于军事工业的机器设备制裁程度,甚至还要高于对军事物资的出口制裁。但眼下时过境迁,在如今欧洲盟友已经大部分沦落到纳粹铁蹄的情况之下,美国人不会不想方设法拉拢拥有庞大军事实力的苏联。
  虽然去年的冬季战争,让与一个军事实力与苏联相比,可谓是九牛一毛的国家,打的一塌糊涂的苏联军队几乎已经成了一个笑柄。但苏军几百万军队,上万架飞机,万余辆坦克的军事实力,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尤其是目前英国与苏联还在秘密交涉的情况之下,作为英国人的坚定盟友,美国人不会不出手相助。
  这次机器设备出口给自己,再通过自己转口苏联。对于美国人来说,可以有效的避开美国漫长而又拖沓,关键是七嘴八舌,甚至很多一部分虽在其位,但是却总是给罗斯福总统捣乱议员的国会。并拉拢苏联人,以换取精明的斯大林的支持。
  只是杨震并不希望自己的这个判断真的被证实。因为如果这是美国人的本意,虽说是事出有因,关系到所谓美国的利益,更关系到二战的格局。但对于杨震来说,总有一股子被利用和出卖的感觉。
  实际上杨震对于美国所谓的对苏制裁,一向是极为不忿。苏联人入侵波兰、芬兰两个小国,就遭受到了美国人异常严厉的制裁。但是日本人都已经入侵中国整整两年了,美国人并未采取一丝一毫的行动。反倒是颁布了法令,禁止美国船只为中日两国运输武器装备,以及军用物资。
  而这一点,对在短时间之内失去了所有港口的中国人来说,打击是最大的。而对于日本人的侵略行为,几乎没有任何的制约。身为岛国的日本人有着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庞大海军。有着庞大的运输船队。所有在美国购买的军用物资自然可以运输。
  在开战不久,就丢光了所有的海军和几乎所有的商船队的中国人。只能高价雇佣外国船只,并支付了高额过境费,走英属殖民地或是法属印度支那。而这条生命线,还不是受到日军逼迫的英法殖民地政府关闭。
  军工能力相对于日本来说,几乎弱的不值一提的中国,为了维持将战争进行下去的能力。付出了与国力相比,几乎是难以承受的代价。在侵华战争之中,美国人在初期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在杨震看来,美国人的那个所谓的制裁条款,不过是即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土地辽阔,资源极为丰富的苏联人自然不会用他们的石油、稀有金属。而军工基本上全部能自理的苏联人,更不会大批进口美国人的装备。美国人实际上在苏联人身上赚不到多少钱的。
  而日本人就不一样,对于一个资源贫瘠,不具备发展现代化工业基础的岛国来说,几乎所有的原材料都要依赖进口。虽占据了拥有丰富铁矿资源的中国东北,但受制于自己生产能力不足,还要大量进口美国废钢铁。
  相对于自给能力极高的苏联人来说,想要把战争进行下去的资源严重依赖美国人的日本人,才是一个能让他们赚到大钱的家伙。而事实也是如此,在七七事变后日本人的大部分外汇储备都花在了购买美国的机器设备、石油以及制品、废旧钢铁上。美国人在中日战争之中,赚足了腰包。
  而且在杨震看来,美国人的制裁极为不靠谱。今年开春,自己委托苏联进口战斗机的时候。为了急于甩掉那些对外出售有钱的不愿意买,没钱的想买也买不成,现在对于美国人来说,已经成为包袱的p三九战斗机,美国不是也不顾所谓的制裁条款,一口气出口了大量的战斗机吗?
  在杨震看来,美国人的标准一向是双行的。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是美国利益。对自己不利的就是危害全世界的稳定和安全。尽管现在美国人还没有口口声声的张嘴闭嘴人权,但是利益至上却是依旧没有任何的改变。
  尽管七分愤怒,三分不满意,但是对于格里戈连科少将的这个要求,杨震经过思考后最终还是部分的同意了。不过虽说是点了头,但是只是部分同意了苏联人的要求。对于苏联专家参与研究的事情,杨震全部接受。
  但是对于苏联方面提出的转让美国人提供给自己的部分苏联也缺少的机器设备的要求,杨震却是只接受了一半。杨震同意可以按照苏联人的要求提供部分样品,但是全部转交给苏联人,却是不同意。
  这些机器设备,相对于自己和苏联目前的工业能力来说,大部分首先是自己急需的。甚至很多设备,眼前看着无所谓,但是对于今后的发展却是至关重要。转让给苏联人,对于自己今后的计划很是不利。
  最起码,在自己连美国人究竟提供了什么样的设备,让苏联人如此费尽心机的想从自己这里搞到手。更不知道苏联人究竟看中了那些设备的情况之下,贸然的答应只能使得自己今后陷入被动。
  不过,为了堵住苏联人的嘴,杨震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在美国人的机器设备运到后,抗联方面可以按照苏联的要求提供一些样本。并同意苏联派出专家研究,以便仿制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技术实力,重新自行设计。但是这种参与,必须是秘密的,绝对不能让美国人知道。
  面对格里戈连科的反对,杨震几句话就堵住了他的嘴巴。杨震的话很简单:“如果美国人知道自己将他们一直对苏禁运的设备转交给苏联方面,以后在提供机器设备的时候,不会再提供任何的最新型机器设备。”
  “如果美国人不在提供新式设备,那么对于苏联方面来说损失将会更大。美国人不再提供新式的设备,那么苏联人就更没有获得这方面技术资料的可能。保持自己所说的合作方式,苏联人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美国工业的最新技术资料。”
  “但是美国人如果因为自己将美国人提供的新型机器设备转交给苏联方面,而不再提供最新式的机器设备,苏联人也同样失去了自己所需要的西方最新的工业情报。这对苏联今后的工业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杨震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底气很足。他很清楚,此时的苏联工业,可以称之为工业大国。但是与美国和德国相比,却是远远称之不上为工业强国。其工作母机,还要依赖从美德两国进口。失去了美国最新式的科技来源,苏联人的工业进步和工业扩大能力进步将会是异常缓慢的。
  苏联人有庞大的工业,但是在工作母机,尤其是各种新式的机器设备方面,却是严重的依赖西方进口。真正奠定苏联工业强国地位的,是二战中美国提供的几十万倍最新式的机器设备。以及战后,对德国人才和工业的掠夺。
  正是美国人在战争中提供的几十万部西方最新式的机床,以及拆光了集中了整个德国相当一部分工业部分精华的苏战区的工业基础。才使得苏联在二战过后迅速的恢复起来,并在短时间之内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真正的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地位。
  对于杨震来说,苏联人的趁火打劫行为虽然很让他愤怒,但他却知道这是自己在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合纵连横的最后一次机会。等到二战全面爆发后,为了让苏联人维持将战争维持下去,并最大的牵制德国人。美国人会在其《租借法案》实施中,为苏联军事工业提供大量的先进机械。
  几十万部美国最新的军工设备,在全盘将苏联真正工业化的情况之下,也让苏联人不会在这个方面对自己再有任何所求。而自己再也无法从苏联人手中敲诈到任何的好处,除非美国人对自己转让使苏联人眼红的某些军工技术。
  第630章 不甘心的杨震
  不过杨震虽然不同意全部按照苏联人的要求,转让苏联方面急需的机器设备。但是同意可以将美国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全部转让给苏联方面。如果美国人提供的技术方面,含有军工技术的话,抗联可以与苏联方面分享。
  杨震在心中一向认为,对于自己既利用,也更加防范的美国人,不会轻易的转让最新的军工技术,尤其是航空技术。就像是一年后,对苏联人一样。一向只提供二流的航空装备,而始终拒绝提供一流的装备。
  比如在战斗机方面,只提供p三九、四零式战斗机。却始终拒绝提供性能最佳的野马式战斗机。而无论斯大林如何的要求,美国人除了中型轰炸机之外,一直不肯提供其大型的四发轰炸机。即便在最新型的b二十九轰炸机服役后,也拒绝提供b十七等已经成为二流的轰炸机。
  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即便自己没有仿制能力。但美国人会对自己在技术转让以及提供的各种设备方面也会保留一手。这种情况之下,苏联人窃取的技术情报应该也会很有限。而在自己目前又不能得罪苏联人,也只能同意他们的部分要求。
  只是后续的发展,杨震也没有预料到。当珍珠港事变爆发后,为了能削弱日军战争潜力,美国方面不仅同意了支援抗联一批航程直达日本本土的b十七轰炸机,还转让了b二十四轰炸机和c四七运输机的全套技术。
  但是对于杨震提出的p三十八战斗机和p五十一战斗机的技术,美国人最终还是拒绝了。甚至连实体机都没有提供。对发动机技术的转让,尤其是大功率发动机的技术,也是始终留有一手。
  只不过让小看了中国人山寨能力的美国人也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几年即合作又勾心头角的盟友关系中,中国人还是利用美国的援助以及与苏联人的交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军工体系。
  甚至在抗战结束后,抗联以美国在以东北为根据地对日轰炸时唯一遗留下来,因为飞行员阵亡,而一直没有找到的,而没有像其他因为战损无法修复的飞机一样被炸毁。迫降在长白山林区的一架b二十九重轰炸机为基础。
  在抗战胜利两年后,便复制出了这种集活塞发动机时代。各项航空技术之精华的性能最优良的轰炸机。并以这种被命名为白头鹰二号飞机的硕大机体为基础,研制了种类繁多特种飞机。
  当然这是后话,而现在杨震基于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因。杨震立即会同军区政委李延平一起,在经过整整三天的艰苦谈判后,与苏联方面达成了一向最新关于分享美国科学技术的协议。
  在这份协议之中,抗联同意苏联方面参与的对美国提供的机械设备的研究。如果美国向抗联出售军事技术,苏联方面有权利要求分享。如果抗联自行设计出新式的武器装备,苏联方面在认为自己也需要的时候,抗联必须优先转让给苏联方面。
  而苏联方面则答应在明年年中之前,协助抗联建设一个飞机联合生产厂。并无偿全套转让米格三战斗机、db三轰炸机最新型号伊尔四轰炸机,以及其所使用的发动机全套生产技术。
  苏联人并且同意杨震以五百万美元的资金加上苏联提供的一千五百万卢布的低息贷款,一次性以成本价购进苏联最新式伊尔四轰炸机二百架。并在明年五月之前,提供最新式的,目前还在试飞中的米格三战斗机最新型号四百架。
  对于苏联人只愿意提供伊尔四轰炸机,而拒绝提供彼二式战斗轰炸机,杨震尽管有些不情愿。但目前急需轰炸机,改善战场支援能力的杨震。在苏联人答应免费可以提供sb二轰炸机,或是db轰炸机三两种性能更加落后的轰炸机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付出部分资金,购买目前苏军主力远程轰炸机的伊尔四轰炸机。
  而苏联方面愿意提供的苏二轻型轰炸机,对地精确打击能力更加缺乏的杨震,还是咬了咬牙,最终拿出了二百万美金,加上一吨的黄金,购买了三百架。但杨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所有的飞机都要新的。而且在三个月之内,伊尔四轰炸机和苏二轻型轰炸机必须全部到位。
  至于杨震提出的可以以现汇购买苏联正在试飞中的伊尔二强击机和彼二战斗轰炸机一事,苏联方面却表示了拒绝,甚至连商议都不愿意商议。只愿意提供性能虽然不错,但是装甲薄弱的苏二轻型轰炸机。
  而且苏联人不仅拒绝了杨震在眼下在苏军中,正以tskb五七的代号试飞的伊尔二强击机的要求。还拒绝了杨震关于进口一批苏军已经大规模开始装备的m三零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作为纵队直属炮兵团装备,以及引进生产线的要求。
  面对苏联人始终改不了小家子气,在转让武器生产技术,甚至出口武器的方面始终只愿意提供二流产品的态度,杨震虽然愤怒却是无可奈何。自己的武器技术要和人家分享,但人家的武器技术却对你封锁的异常严密。只愿意出口二流的武器,新式的武器甚至在杨震已经了解的情况之下,却依旧在百般抵赖、拒绝承认。
  他奈何不了苏联人,而生命线把握在苏联人手中的他,却是因为生命线在人家手里握着,要时刻受到苏联人的制约杨震,也只能将心中的愤怒,一直压抑在心里面。对于杨震来说,这口气也只能暂时的压制住。
  尽管苏联在明年的苏德战争爆发后,为了急于获得抗联生产的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八十二毫米无后坐力炮、五十七毫米高炮的生产技术,以及部分的现货,最终转让了t三四坦克、伊尔二攻击机,以及m三零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的生产技术。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格里戈连科少将,看着杨震愤怒却是无奈的脸,李延平苦笑一声道:“老杨,你也别太生气了。不管怎么说,也弄到了不少的好东西。这次再加上前几天的谈判,我们总算建立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和飞机工业。”
  “苏联人虽然对我们目前实施了部分技术封锁,但是好赖也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的航空兵虽然已经组建,但是目前只是只有一条腿的瘸子。对地攻击能力太过于单薄了,只有几十架轰炸机。我们总不能让战斗机改行,却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吧?”
  “轰炸机的型号繁多不说,而且配件来源及其艰难。这次战役目前还没有完全结束,一多半的轰炸机已经因为补充零件匮乏,而趴了窝。至于那些波兰造的飞机,目前大部分已经到了使用寿命。”
  “苏联人这次提供的飞机型号,虽然有些老旧,但是毕竟也是刚刚投产不长时间。而且苏联方面还提供了米格三这种苏军最新式的战斗机。虽说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始交付,但是毕竟是新式的战斗机。”
  “关键的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得到现货。零部件的来源,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强。你也不过太过贪心了。这种事情,是需要一点点的循序渐进推进。操之过急,对于我们来说不见得是好事。”
  听到李延平的劝说,杨震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沉默良久,杨震才摆了摆手道:“政委,算了咱们不提那些事情了。兵工厂那几种新式武器试制的情况怎么样了?”
  看着杨震显得有些急切的面孔,知道他始终不甘心受制于人的李延平笑了笑道:“单管的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已经完成了试制。目前从军工部长熊大缜的汇报来看,性能优良。可以替代目前的二十毫米高射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