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文娱从综艺开始> 第140章 重拍

第140章 重拍

  ”都很闲啊,看什么?各自做自己的事。“
  周围群演和剧组人员被导演吼了几句,一个个闷声低头走开,明显在气头上,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撞枪口。
  ”怎么回事?“见罗永倡垂头丧气盯着摄像机,方景走过去问。
  ”唉!“罗永倡叹了口气,“粗心大意,昨晚最后十几分钟戏份没了,怪我们早上交接的时候没检查好。”
  剧组一般都是两班倒拍摄,昨晚是另外一个副导演负责,机器设备也是他们用,早上摄像接班没检查,拿起来就拍。
  没想到现在居然出问题,无缘无故一段戏就不见,都用好几个小时了,这个锅不背也得背。
  “罗哥,这事怪我,要是我细心点也不会出这种事。”摄像一脸懊恼。
  “别说了,也是运气不好,一会你帮我现场看着,我去找电脑高手,看看能不能弄回来。”
  方景点头没说话,这事导演骂他们都算轻的,一场戏多少钱?搭棚租场地,灯光,摄像,演员,龙套,成本分分钟上万。
  现在说没就没,不找你找谁?
  眼看罗永倡倒霉,幸灾乐祸的有,替他感到委屈的也有。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抱着自扫家门门前雪心态。
  下午六点,罗永倡面色凝重回到酒店,方景出来吃宵夜,两人正好遇上。
  “没搞定?”
  “修设备的人说人为删的,找不回来。”
  罗永倡心灰意冷,已经做好明天卷铺盖走人准备。
  很明显剧组有人要整他,不想他留下。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身上有技术,到哪还缺这口饭吃,横店少的是戏拍,大不了当群演去。
  凭着他这些年关系和演技,混个特约还是没问题的。
  方景问道:“你那一组人有几个听你的?好使不?”
  虽然不知道这个时候问这些有什么用,但罗永倡还是认真回答:“其他人不清楚,两个摄像和灯光美术都跟我五六年了,我的话还是有点用。”
  “这样啊!”方景点头,“叫上你的人,晚上把设备带上,我找张治尧老师重新拍一遍。”
  昨天的景还没拆,加班个把小时拍十几分钟的戏还是没问题,除了几个武术动作,基本上都是文戏,难度不大。
  罗永倡大喜,一场戏没了肯定要重拍,他不是没想过,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方景和张治尧都是大牌,除非导演发话,不然人家哪里会给他一个副导演面子。
  “真的是太谢谢,你这是救我一命啊,啥都不说了,以后有需要的地方尽管开口,我要是推脱半个字就不是人。”
  “罗哥言重,举手之劳而已,也就打几局游戏功夫,你先去场地那边问问什么时候能用,我找张治尧老师商量。”
  十几分钟后,方景拿着买的烧烤敲张治尧房间门。
  “你这是干嘛?”穿着拖鞋短袖,开门后张治尧一脸懵。
  “还没吃饭吧?请你吃烧烤。”
  “东西放下,人可以走。”张治尧指着走廊镜头的监控道:“不然回头弄个烧烤门我说不清楚。”
  方景哭笑不得,“没这么严重吧,你不是都结婚了吗?”
  “就是因为结婚才要自律,人在江湖飘,小心一点总是好的,深夜翻车的事当年我在香江混见得太多。”
  “得!不进去就不进去。”方景嬉皮笑脸道:“昨晚最后一场戏被弄没了,我答应帮罗哥补拍,特意来请你帮忙。”
  “小事,什么时间拍提前半小时通知我。”
  “砰!”
  方景还想说点什么,门已经关上。
  ……
  晚上十二点,宽阔的街边街道冷清,几家小店亮着灯,路人寥寥无几。
  方景和张治尧游走在马路上,一路边走边谈。
  不远处,罗永倡望着监视器里的画面心情澎湃。
  这场戏是他自己掏钱补,场地租两个小时用了三千,四十多个群演五千五,路边停的车也是他租的,三百一辆,十四辆。
  好在灯光摄像都是自己人,服装道具用组里没花钱。
  “灯光亮一点,由暗到明要有层次感。“
  ”小勇左边走,侧颜拍七分。”
  “打特效,注意张老师眼神!”
  “群演情侣出场!”
  对讲机里传来罗永倡有条不絮的声音,七八个工作人员快速行动。
  既然钱都掏了,要拍就拍好点,拍过瘾,平时总导演压着,他想表现机会都没有。
  难得两个大腕配合,这种机会可不多。
  抱着浪费可耻原则,场地租了两个小时,罗永倡硬是拍两个小时,一条接一条拍,一点没浪费。
  拍完后方景和张治尧蹲机器前面看回放,他们发现这厮拍得比昨天那组人还要好。
  十几分的戏被颇有电影的感觉,有一条方景面部轻轻动了一下都没放进去。
  电影是大荧屏,播放的时候观众会对演员面部和肢体看得很清楚,稍微错一点都不行。
  电视屏幕小,除了特写要求精湛,其它地方穿帮影响都不大。
  “可以啊罗哥,你电影学院毕业的?”方景惊叹。
  之前的拍摄都导演拍板,副导演协助,这还是方景第一次看到罗永倡导演技术。
  无论是镜头转换,还是灯光都无可挑剔,或许是拍得兴起,有一处这厮还用了电影里剪影手法,让他和张治尧背影略带黑暗,多了几分神秘。
  挠头,罗永倡咧嘴傻笑,“我哪上过什么电影学校,都是自己看片靠经验摸索学的。”
  摸着下巴,张治尧沉声道:“你这风格有几分香江味。”
  两岸三地,各个地方影片风格很明显,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其中最强的是香江,电影历史悠久,制作团队成熟,各大名导都是片场摸爬滚打几十年过来的,经验老道。
  九十年代辉煌的时候内地很多导演有些效果拍不出来,想学人家拍摄手法,大老远跑过去交流,不过人家没教,藏着掖着。
  可惜现在那边青黄不接,除了为数不多老家伙撑着,年青一代没几个拿的出手。
  “嘿嘿!以前我在香江做过场务,没事就看就问,现在的技巧都是那时候学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