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4章 贾诩增援
小人物怕朝廷;大人物怕历史。
寻常百姓都怕朝廷,朝廷要他们往东,他们绝不敢往西;可是大人物,就是那些掌控朝廷的人怕什么呢?他们怕的就是历史。想那秦桧,明明杀岳飞是宋高宗赵构的意思,他顶多就是一个执行者,可是就是个执行者,就让他在岳王爷的墓前跪了近千年,并且在这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姓秦的谁敢取名桧。
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赵弘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公衡先生想在自己百年之后落个什么样的名声。”
黄权略微显得有些恐惧的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为了我家渠帅能够顺利攻克成都,乃至于顺利的占据西川,我家渠帅准备借先生的一支妙笔,横扫千军。”
“什么妙笔,什么横扫千军?”
赵弘从怀中取出一块白色的绸缎,上面写了一封信,黄权一眼就认出,这写信的笔记竟然是自己的笔记,再一看书信的内容,黄权气得几乎要背过去:“我……我从未写过如此无父无君之言!”
原来这封信上写的是黄权觉得汉帝无德才导致天下崩坏,主张推翻刘汉,重整乾坤,建立新朝的事。并且信上还说了,刘璋暗弱无能,导致西川纷争不休,东州军光天化日之下烧杀抢掠;本土的世家大族则贪得无厌,搜刮民脂民膏。黄巾军乃是仁义之师,救民于水火,此番黄巾军之所以挥师入川,那是在他黄权再三向黄巾军渠帅赵弘请求之后,黄巾军渠帅才勉为其难答应的,可以这么说,没有他黄权的苦苦哀求和悉心筹谋,黄巾军绝对不会了川。并附上西川全图一张。
赵弘道:“先生不要动怒嘛,我也知道这不是你黄公衡先生写的,可是白纸黑字,证据确凿,再说这封书信我家渠帅一定会在先生过世之后才让它大白于天下,到时先生已然作古,无人为先生分辨,你说着天下人是信先生确实没有勾结黄巾贼寇还是信黄巾贼寇的四处胡说八道,认定了先生就是勾引黄巾贼寇入川的罪魁祸首,始作俑者呢?”
黄权挣扎着从床榻上怕了起来,右手颤抖着指着赵弘怒道:“你……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这样的害我!”
“实不相瞒,在下正是黄巾贼寇的首领赵弘。”
黄权万万没有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竟然就是那个祸乱天下的黄巾贼首,一时间让他惊讶得说话不出。
“公衡先生放心,我赵弘绝对不会将先生斩首示众,甚至不会让先生在牢狱之中吃苦。”赵弘心平气和,犹如聊家常一般的道:“不过,先生如果想饿死的话,我不敢阻拦,也阻拦不了。如果先生执意去死,我绝不会让先生死得难看,因为只有让先生得到了好死,我们黄巾军攻占成都以后,才能立刻的收拢人心。”
黄权听了赵弘的这一席话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当然了,”赵弘话锋一转:“如果先生不愿意死,我赵弘也不会加害先生,酒饭管够,请先生放心。”赵弘冲着黄权拱了拱手道:“告辞了。”说罢,转身离去。
赵弘现在并不急于攻打成都,第一,现在一旦攻破成都,那在前线抵挡曹军的刘璋军必然溃散,那黄巾军就得独自面对曹操。现在的黄巾军只有四千人,既要抵挡曹军的进犯,又要镇压成都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叛乱,那赵弘将会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第二,赵弘在等,在等从汉中来的援兵。一旦等援兵到了,曹刘两军拼得精疲力竭了,再取成都,那就如汤泼雪,轻而易举了。
成都城中的刘璋见黄权去了以后,黄巾贼寇果然没有向成都进军,大喜过望,看来这黄权的口才果然厉害,并且孟达也被黄权说得羞愧难当了。
守卫外水的张任派人送来求援信札,虽然他在外水设伏,两次击败了曹操,但是他麾下兵微将寡,很难在抵挡住曹军的猛烈攻打,希望刘璋能够派出援军去增援他。
刘璋问张松道:“张别驾,张任派人来求援,如何是好?”
张松道:“主公,以属下之见,应当立刻派人增援张将军。”
“可是……可是城中只有一万人马,如果派出去增援张任,要是黄巾贼寇攻城,如何是好?”
张松道:“如今黄公衡就在黄巾贼寇的营中,看来他是稳住黄巾贼寇,主公此时此刻应当迅速派军增援张任将军,击败曹军,然后迅速回师,方能一战破贼!”
法正道:“张别驾所言,端的是破敌妙计。”
刘璋道:“那我就调拨一半的军马去增援张任,要他务必迅速破曹。”
贾诩率领着三万人马经过十余日艰难行军,终于抵达了广汉。贾诩见赵弘没有攻打成都的意思,惊讶的问道:“渠帅,为何还不攻打成都?”
赵弘说出了自己的考虑。贾诩道:“渠帅,恕我直言。不要犹豫,应当迅速攻破成都,迟则生变啊。”
“生变?”赵弘问道:“生何变?”
“粮草。”贾诩道:“蜀道艰难,运粮不易。渠帅军屯广汉兵日久,粮草耗费过甚,一旦攻城日久,粮草不济,那就危险了。”
赵弘道:“我军难,曹军更难。”
贾诩道:“曹军占了巴郡,水路运粮虽然也不容易,但比起我军还是要便利一些,如果曹军击破了成都以南的蜀军,兵临成都城下,刘璋只会选择向曹军投降,而不会选择我军,那样的话,我军危矣!”
赵弘一听这话,恍然大悟。在刘璋的眼里,自己终究是贼寇,并且又背信弃义在先,川中的世家大族一定会胁迫刘璋投降曹操,那攻取西川的计划就真的功亏一篑了。他一把握住贾诩的双手道:“没有先生提点,几乎就误了大事啊!”
当下,赵弘立刻号令三军,以孟达军为前导,向成都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