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都市藏真> 第1278章 宋城考古

第1278章 宋城考古

  本书即将完本,最晚为这个月的月底,下个月一号发新书,所以这本书的更新以后就不稳定了,追更的兄弟们以后就不要追了,这个月还剩下二十来天,要全力准备新书,以后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就少了,这样拖着质量已经变差了不少,所以不想继续拖着不完本,所以再有几章就完结,谢谢一直支持本书的兄弟们!再次感谢!!
  而今日城墙的规模则起始于金的南、京城,金末,为抵挡强大的蒙军,“宣宗以京城阔远难守,召高琪筑里城,公私力尽乃得成。”
  宣宗命令在加固、加高东西墙的同时,又将其南北墙铲平外扩,将里城向南推进了300米左右,向北推进了约700米。
  这次整修确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规模。
  金南、京皇城是在北宋故宫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略有更改,大抵皆宋朝之旧。
  宋金城墙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金时期城门名称如何?这些都是有待考古论证的。
  元灭金后,开、封又更名为汴梁,至正17年(1357年),元将泰木花(秦不花?待考)为防红巾军攻城,将汴梁城13座城门只留五座,以通往来,余八门俱塞。
  1358年5月,刘福通攻下汴梁,韩机几到此建国号宋,也未将已塞的城门打开,但第二年八月就被元军反攻破。
  明以前的城墙除皇城为砖筑外,其它城墙全为土筑,只有城楼和城门用砖砌。
  自明朝开始,城墙大规模的改为砖砌。
  开、封城墙也一样,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在金代城墙的基础上,全部城墙用砖包砌,修城后城墙全长20里190步,高3丈5尺宽2丈1尺,城外又宽5丈深1丈的护城河围绕。
  因被铲王气,只开辟五个城门,此后,明开封城墙又多次修复,曾经达到一个小高潮。
  对此,《如梦录.城池记》有详尽记载:开、封城高达五丈,“敌楼五座,俱有箭炮眼,三方四正十六邪,大城楼五座,角楼五座,星楼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布置;样铺十座,窝铺五十四座,炮楼十座……”。
  五处城门,加上月门,再加上水门,共有二十五个门洞,每个门洞有铁裹门两扇,共有“铁裹门五十扇”。
  随着敌楼、炮眼、炮楼等各种防御设施的完善,一座雄伟壮观的城墙矗立在明代中原大地上。
  明初,开、封被朱元璋定为北、京。
  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打消了建都开封的计划后,才罢开、封,封吴王朱橚为周王,封国于此。
  周王的岳父冯胜完成了周王府及紫禁城的建设,形成了开、封城墙、萧墙、紫禁城三重城垣的结构。
  萧墙,是古代宫室用以分隔内外的小墙。
  周王府“周围萧墙九里十三步(或者是九里三十步?这个也是待考),高二丈许,蜈蚣木镇压,上覆琉璃瓦……向南是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后宰门。”
  内城紫禁城,周围五里左右,高五丈,上有花垛口,四周有城壕环绕四门,“南门曰端礼门,北门曰承智门,东门曰礼仁门,西门曰遵义门”。
  但是,明代为保护北、京,主要修筑黄河北岸大堤,导致黄河泛滥时给河、南地区带来很大危害。
  开、封城墙受到黄河水的一次次肆虐,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元月,黄河决口,水自北门入城,淹没官民房舍甚多。
  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黄河决口,水自封丘门入城,宫廨民舍塌坏甚多,城内长期积水。
  成祖永乐八年(1410年)秋,黄河决口,毁城200余丈,“民被患者万四千余户,没田七千五百余顷”。
  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黄河决口,水自北门入,官私房舍,淹没过半,居民死亡无数。
  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至九月,李自成第三次攻城,城内官兵为灭义军,在开、封之北黄河大堤扒口两处,使水淹义军,城内37万人仅剩3万余。
  明末,开、封城为黄河水淹没,只露城垛,这样的事情经历了一次次之后,到了近代,历经20年考古发掘,现在在这座古都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这虽然不能说是独有的,但也差不多,这样的奇观除了开、封,另外只有在位于商、丘市现存商、丘古城之下,发现的六座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这都是由于历代黄河泛滥所造成的。
  除最底层的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术手段所限,未能发现外,其余5座城池,均已相继发现和初步探明。
  至此,“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个一直流传在开、封民间的神秘传说,终于被考古证实。
  考古资料表明,发现的5座城池基本处在同一区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开、封城,最下面的则是唐代中原重镇汴州城,其中城市规模最为庞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北宋国都东、京城。
  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后2200多年间,历代统治者在这块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东京三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
  战乱与河水泥沙一次次将这些辉煌一时的名城掩埋,人们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园,掩埋在泥沙深处的座座古城,就“叠罗汉”般叠加起来。
  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长达168年,当时的国都东、京城却在盛极之后又神秘消失。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都城之一,寻找它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工作者的目标。
  梦寐以求的机遇终于在1981年出现:在开、封龙亭湖底清淤过程中,规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遗址突然浮现。
  据史书记载,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宫基址上修建起来的,但周王府的下面,真的埋藏着一座千年皇城吗?
  大规模的“宋城考古”从此拉开了帷幕,东、京城终于呈现在考古工作者面前。
  考古发掘情况表明,北宋东、京城是一个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由内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内城、外城,并各有护城壕沟的都城。
  它不仅城高池深,而且墙外有墙,城中套城。
  周长近30公里、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的外城遗址全部淤埋于地下2米~8米的深处,在对外城西南角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外城城墙仍残高8.7米,城墙底宽34.2米,顶宽4米,版筑的城墙异常坚硬。
  在寻找宋城的过程中,还意外发现了很多上下叠压在一起的其它城址,由此撩开了传说中开、封城下“城摞城”的神秘面纱。
  在今日开、封著名的龙亭景区地下约8米深处,是北宋东、京城的皇城遗址所在地,它分别与金皇城与明周王府紫禁城遗址相叠压。
  内城是东、京城的第二道城墙,它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考古勘测还表明,北宋内城较现存的开封明清城略小,其东西墙坐落在唐汴州东西墙之上,上层又与明清开封城相叠压。
  其南北墙则分别处于今开、封旧城区南北部一带,残墙距地表10米~12米。
  为探明宋金城墙的结构和叠压关系,考古工作者在宋内城北墙西段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情况表明,明、金、宋三座城墙自上而下叠压在一起,城墙虽系夯土版筑而成,但夯层、夯窝均有明显区别。
  明周王府萧墙遗址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淤埋于地面下3米至5米深。
  从周王府紫禁城北墙的城墙解剖情况看,发现城墙分为两部分,上层为明周王府紫禁城北墙,下层为宋皇城北墙,两墙相互叠压在一起,证实了明周王府确系利用宋宫旧基建造而成。
  考古勘探还证实,位于“城摞城”最底部的唐汴州城,其东西墙叠压在北宋东西内墙的东西墙下,南北墙则由于金代后期的毁坏,残墙淤埋于现地表下10米到12米深处,城墙残高1米至3米、残宽10米左右。
  除了“城摞城”、“墙摞墙”,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
  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市旧城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御街。
  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
  李达确实是这一方面的专家,通过他的介绍,韩孔雀已经对这里的这座地下宝库十分感兴趣。
  在李达的带领下,韩孔雀亲自去了考古现场。
  现在,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发掘出一条晚清时期的古马道遗迹,并在其下深约1米处,又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人行道和礓(旁石加察)清晰可见的古马道遗迹。
  令人惊奇的是,在第二层古马道下约50厘米深处,又发掘出一条砖层腐损严重、使用时间较长、年代更为久远的古马道。
  三层古马道上下层层相叠,以立体的形式真切展示了开、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再次为“城摞城”现象的研究增添了更为确凿的实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