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娇宠农门小医妃> 第1193章 番外小记

第1193章 番外小记

  诚如颜诗情所料,冯俊守在宫门口,等祁烈出宫后,他便马上迎了上去。
  当他看到自家主子笑容满面时,眼底闪过一抹诧异。
  祁烈心情甚好,看到冯俊便直接低声将他父皇与他说的话,说了一遍。
  冯俊面上一喜,随即恭贺道:“恭喜太子,贺喜太子,终于得偿所愿!”
  “走,回府再说!”
  祁烈知道,这里离宫太近,怕两人说的话被有心人听去,故而强忍着欢喜,上了马车。
  关于祁烈被宣进宫得事,纵然祁烈让人不告诉冯伯毅,可一直关注太子府的他,又岂能不知道?
  当他一得知消息时,便马上着装到了太子府。
  故而祁烈回来后,就在一进院碰上了。
  “烈儿,你回来了,没事吧?”
  冯伯毅一看到人,便大步上前,将祁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
  见人没事,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事,外祖父别担心!既然外祖父你已经来了,那也来书房,孤有喜事告知。”
  他说着,亲自牵着冯伯毅的手大步朝往书房走去。
  对于冯伯毅,祁烈的感情很深。
  他自幼没有母后,父皇多他一个儿子不多,少他一个儿子不少。
  若不是他外祖父护着,这世上早就没了他这个人。
  他能有如今,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他外祖父。
  待一行人到了书房,那些谋士看到祁烈回来,纷纷站起来行礼,同时眼底带着关切。
  太子这一趟进宫,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脸上这神色,似乎是喜事,莫不是皇上同意禅位了?
  众人心中想归这么想,但没问,只等祁烈自己开口。
  祁烈意气风华地站在主位上,眼底带着笑意看着底下的众人,清了清嗓子道:“今日父皇叫孤进宫,是为了说让孤监国之事。”
  祁烈这话一落,冯伯毅双眸瞬间睁大,忙问道:“监国?烈儿快说说,具体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他们的第一目标是想要登基,监国则是最后与德宣帝谈判下的最大让步。
  祁烈这会儿在主位上坐了下来,先喝了口茶,润了润喉,这才道:“孤到御书房后,父皇也没说旁的,只是说他年岁大了,为了朝堂呕心沥血,累了想出去走走看看。之前墨王邀请过他,他意动了。”
  如今的连城应该算是祁烈最亲近的谋士,他听到这话,眼眸一转,道:“皇上可是有条件?不知太子与皇上是如何商谈的?”
  祁烈因为连府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了他不少忙,而连城更是一心一意地为他谋划,故而面对连城的话,他几乎都是有问必答,心中甚至都已经想要,等登基后,给连城什么职位,给连府赏赐些什么。
  这会儿他听到连城的话,又看了一眼冯伯毅,见他眼底的担忧之色,便道:“父皇心中想得无非是钱财,叫孤以近三年的年均总收入为准,等他出海后,孤能动用的也就是现有总收入的三成。每年不能低于这个,其他的他一概不管。还有,明日开始,早朝后孤得进御书房,由他亲自教导为君之道。除此之外他虽然没说,但孤明白京城的营区那些将士,怕是要孤养活。”
  在连城等人看来,这根本不叫事。若是由太子监国地话,只要德宣帝不在,太子完全可以废除现有的各种苛捐杂税。
  只要商人发展起来,积少成多的税,完全不比现在的少。
  何况说,洪武国和大楚的商业往来,做生意的人多了,修建好的河渠船只也多,也就意味着河渠这块的税也要跟着增加。
  另外河渠修好,彻底贯通后,洪武国不受水灾,粮食产量增加。如此一来,每亩地的年产量也要跟着增加,也就意味税也会跟着增多……
  国库丰盈了,加上之前的那些法子,让大部分的将士在训练之余,开垦田地,粮食自给自足。那么要朝堂出得银子就要少许多,如此养起来也没那么大得压力。
  众人与之前的冯俊一样,纷纷起身恭贺道:“恭喜太子贺喜太子,终于得偿所愿!”
  “恭喜太子,贺喜太子……”
  随着每个人祝贺的话语一落,祁烈面色沉了下来,道:“现在说正事。先头孤进宫时,与你们说得话,可都记住了?那么谁来告诉我,你们商谈得如何了,又是怎么想的?父皇现在要准备出海的事,日后等孤监国,可还要仰赖众位。”
  “启禀太子,某觉得我洪武国完全可以效仿大楚。自从顺安帝登基后,大楚的国力肉眼可见得强大了起来,这是为何?无非是百姓不必为生计发愁,同时朝中以文武同时治国,不偏向哪一方。至于商业这块,他们是鼓励发展,但也不会太过倚重,让百姓弃农从商。说到底,农是根本,但商并非贱籍,会低人一等,不让科考等等。”
  “某也认可杨兄所言。就某所知,现阶段的大楚从商从农,只能从中择一。不会叫商人因做生意手头有银钱后,开始大量囤土地。当然,商人可以购买一定量的土地,好比正常的五亩十亩这样。商人可以从事科考,但走上仕途后,就与我洪武国一样了,不能与民夺利。虽然这样做,会折损到一些人的利益,但却也是目前最适合大楚的法子。”
  “太子,我洪武国不一定要照搬,只需根据他们这做法,改一改,成适合我洪武国的即可。毕竟比起连树木都无几,百姓常年吃不饱穿不暖还连水都没得喝的大楚而言,我洪武国山多地多水多,老百姓在吃饱饭这一块完全没问题。现阶段的洪武国,是百姓之间消息闭塞,因赋税过高,做生意赚不到银钱,故而商人少,老百姓许多东西都购买不到。眼下我们需鼓励百姓从商,哪怕是小商贩都成。但不能过度得鼓励,免得百姓不愿耕种,导致田地荒芜。说到底,农才是一国得根本。”
  祁烈听了这几个人的话后,看向一直未语得沈逸:“逸巡(沈逸的字),你如何看待?”
  “回太子,逸认为这事要一下子推广开,怕是没那么容易。与其大肆得鼓励,倒不如京城这边,由几大商家带头开始。这世上的消息,传得最快的便是人与人之间。时间一久,自然有人知道做生意的赋税低了,到时候有些能力或者脑子灵活的人,会开始捣鼓这些东西。当然,还得下旨昭告天下,不过效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有一点得注意的是这商业税那么高,即便旨意已下,但老百姓常年来的观念怕是一时半会儿也改不掉。一直以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地方鱼肉百姓的父母官从来不缺,即便是圣旨说多少,日后他们以各种由头又加回去,结果还是一样。”
  祁烈闻言沉吟了半晌,末了看向连城:“你看呢?”
  连府是做生意的,对各个大小官员间的门门道道甚是清楚。
  即便连城没接受,但自幼耳濡目染,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眼下祁烈问他,他眼眸转了转,道:“启禀太子,此事连城得回府问过祖母,听听她老人家的意见。对于做生意,或者商业改革这块,想来没有人比做生意得那些人更清楚。咱们眼下说得这些,无异于纸上谈兵,具体落到实处,怕是有诸多的问题。咱们不妨派人私下调查看看各大商户他们的看法。之后在综合我洪武国的实际情况,下决策?”
  对祁烈而言,原本之前谋士说得那些,他就觉得可行。
  但现在听到连城的话后,觉得甚是有理。毕竟洪武国也是个偌大且富饶的国家,没道理自己做点什么事,还得照着临国得去做。
  每个国家都不一样,没得最后成了东施效颦,惹人笑话。
  洪武国的优势,是大楚所没有的,不然顺安帝也不会一直关注这边的一举一动。
  就目前而言,两国合作才能达到双赢。但他是一国之主,就得多为洪武国的百姓考虑考虑。
  诗情的生意做得不错,人也聪慧,也许他可以问问诗情,与她讨教讨教。
  想到这,祁烈看了一眼冯伯毅,见他对连城眼底露出欣赏之意,便朝连城点点头:“也是。今日先这样,你们且先回去,看看接下来春闱和武举该如何准备。那是孤监国后,第一次接手这些,特别是武举这块,你们多想想。”
  诗情正月要出海,到时候他父皇也会跟着去,那么春闱和武举都会由他来决定人才。
  春闱往年如何,明年还是如何,但武举就不一样了。
  洪武国从他出生至今,都未有过。他也不过是在史书上看到,武将还可以这样选拔。
  “是,某等告辞!”
  随着众位谋士出去后,冯伯毅欣慰地伸手拍了拍祁烈:“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步一步来,再不济还有外祖父在后面给你撑着。趁着这段时日墨王在试航,还未带着诗情出海,你有什么问题,就写信问他。算算时间,估摸月底他就会回来。这为君之道,不知道皇上会教你多少,之前你也学了一些,但终究不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