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我们一起去吧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太阳慢慢的向西方开始落下。
“我去一趟。”一号突然站了起来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闷。
二号抬头愣愣的看着一号,仿佛没有听清一号的话语。
“我去一趟,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是我们不对。”
一号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语,神情有些坚定。
“我们一起去吧。”二号也点了点头站了起来。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站了起来。
开始吩咐安排出行。
这边一号和二号出发了,而另一边孙洋家里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屋子里已经空荡荡的了,沈梦露正在打扫家里卫生。
孙洋站在院子里边,一言不发的等待着。
喜洋洋集团的众人已经开车来到了孙洋宅子的胡同口。
一辆辆车在胡同给堵的满满的。
夕阳西下,车门纷纷打开了,一个个喜洋洋集团的高层下了车,看向了孙洋的宅子。
这个时候,正是胡同里的大爷大妈遛狗闲逛的时候。
看着这一幕都被镇住了,至从孙洋从幕后走出来以后,这条胡同里时常就能够见到那长长的奔驰车队。
他们都知道这条胡同里住着一个大人物,可是却不知道谁?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毕竟车队太长了,总是往胡同里一停,就给塞的满满的。
一个个大妈,大爷看着长长的车队和现在车旁边气势如虹的喜洋洋集团高层,顿时都停下来了脚步议论着。
“这是哪家的人啊?”一个大妈牵着狗有些羡慕的说到。
“不知道啊,这应该是那个老板吧。”
一个大爷晃晃悠悠的走过来,看着大妈说到。
他们都在一个胡同里住了很多年了,早就熟悉无比。
“这车得多少钱啊?真漂亮。”另一个大妈的关注点显然和他们不一样。
“张大姐,你儿子不是在中科院吗?让给你买一辆不就行了。”
另一个大妈有些酸溜溜的说到。
一群人议论着,李兵就开口了。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接老板。”李兵轻轻的说了一句,然后整了整衣服,朝着孙洋的宅子走去。
宅子的大门,早就大敞开着。
小佳瑶牵着小包子,把皇上给放在小包子背上骑着,在院子里溜达着,小豆子站在皇上的肩膀上。
王诗诗看着一脸的苦笑,但是沈梦露却觉得挺好玩的,她小时候就够玩的疯了。
但是却没有想小佳瑶这样,看着一辈更比一辈强的小佳瑶沈梦露都想着自己也应该没事的时候和小佳瑶玩玩。
王诗诗天性文静,但是闺女小佳瑶却跟沈梦露的性格特别的像。
这也不知道是怎么遗传的。
孙洋还是愣愣的站在院子里发着呆。
虽然出国已经很多次了,但是却一直知道自己的跟在哪?
知道自己是那个国家的人,知道自己有回国的时候,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于以往。
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再回来也是待几天,就得走。
自己以后不管是在那个国家,都算是异地,而生养自己的祖国却回不来了。
身体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但是却被迫要远走他乡。
孙洋凝望着京城上空盘旋的鸽子,听着“呜呜”的鸽哨声,久久的不能回神。
“老板,该走了。”李兵一进来就看见了孙洋凝视着天空发呆的样子。
矗立良久以后,在孙洋耳边轻轻的说到。
“好,”孙洋点了点头,然后回身看向了桌上放着的一块已经展开的红布。
沈梦露和王诗诗站在一旁,小佳瑶和皇上玩的正开心。
沈梦露把桌子上的红布,捧在了手里。
孙洋挪动着步伐,朝着一旁的枣树下走去。
天空中鸽哨声不断地传来,夕阳西下,胡同里堆满了车辆和喜洋洋集团的高层。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舍和惆怅。
当然这其中要数王建军这货最为难过。
他离得院子比较近,都能够听见外孙女在里边假装骑马的声音,
每一个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孙洋的宅子,在等待着带领着他们走向辉煌的精神领袖出来。
那个不到30岁,却已经风风雨雨的带着他们走过一路坎坷的年轻人。
他们自己心里不舍的难过,可是他们更明白,这个时候,最不舍和难过的应该是那个在宅子的男人。
从一开始跟京城的各大家族对上,一直走到今天,他们明白孙洋到底经过了多少次的抉择,不知道经过多少退让。
直到退无可退,这才下定决心,就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孙洋还想着留给国家一个罗津港的码头,然后再走。
院子里的气氛有些凝聚。
孙洋缓缓的走到枣树下,初春的枣树,虽然还是枯萎的,但是一些地方却已经抽出了嫩芽。
一丝丝绿色笼罩着,仿佛已经预示即将到来的春天。
只是2005年的一整个春天,到现在,好像喜洋洋集团一直没有走出寒冬。
而且到今天,可以说迎来了喜洋洋集团成立以来,最严酷寒冷的一天。
谁也不知道前方是万丈光芒,还是万丈深渊。
不过幸好,喜洋洋集团的所有人,还愿意跟着孙洋走下去。
郑源靠在车上,一根烟一根烟的抽着。
其实要不是因为家里,他真的愿意跟着孙洋出去,哪怕是客死他乡。
而现在,今天所有的人,都是要跟着孙洋一路走下去的,就他是来送孙洋的。
杨俊杰也带着杨小北来到了孙洋的宅子前。
看着长长的车队,和喜洋洋集团呃呃呃一众高层,杨俊杰轻轻的叹了口气。
“等等吧,一会孙洋就出来了。”杨俊杰看着闺女杨小北说到。
“好。”杨小北点了点头,知道孙洋出来以后,她就放心了。
之所以还过来,是因为知道孙洋今天要走,过来送送孙洋。
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城从中南海出来,到孙洋家的路,已经开始实行管制交通。
一号和二号的车,正风驰电掣的朝着孙洋的宅子赶来。
如果没有孙洋那句给国家留下一个罗津港的一个码头,就是孙洋再有钱,手里资源再多,一号和二号也不会过来。
他们过来,是因为孙洋一颗爱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