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殿下,陛下喊您回家> 殿下,陛下喊您回家_90

殿下,陛下喊您回家_90

  匆忙赶来的王彩御听着这一声声震聋发聩的喊声,隐藏在心底的渴望在蠢蠢欲动。他用力去握紧手中的缰绳,生怕自己一时控制不住,会随着百姓们一起振臂高呼。这八个字已经在他嘴边徘徊,只要张开嘴,就会不自觉的流出来。
  马旁的士兵们也已经攥起了拳头,他们与王彩御一样,受到了百姓的感染,同样在渴望着这场战争。诚如百姓所说,这场与复国军的战争,并不单单是报仇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扬大齐国威的战争。
  王彩御看到身旁的士兵们眼中已燃起了烈火。
  他无法在克制自己,克制他们,到达闻喜后他已经软弱了太久,这一次他也该是时候挺身而出了。做为大齐的军人,他岂可让百姓们在前线孤身犯险?
  “大齐的好男儿!随我赶赴长山,扬我国威!”王彩御抽出佩刀高高举起,在正午的阳光下,他整个人都笼上了一层光辉,仿若天神降临一般。
  他身后的士兵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抽出刀高举后,开始跟在他的马后奋力奔跑,丝毫不觉得高举手中的刀会为他们带来不便。
  “雄雄大齐,扬我国威!”
  他们的喊声十分洪亮,从闻喜响到了长山,又从长山响到了沫后,终于响遍天下。
  除了天真的百姓之外,所有参与或者不参与这场战争的人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这场战争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然而,没有人会在乎了。
  沙场上的儿郎们要做的从来都只有一件事。
  杀敌!竭尽全力地杀敌!
  如同昭乐早先预料的那样,齐军只要参与到这场混战中去,就会不可避免与梁军产生冲突,从而引发齐梁的战争。果不其然,距离长山的那场混战才刚刚结束了不到三天,梁王谴责齐军的信便已送到了昭乐桌上。
  昭乐捏着信在眼前晃了晃,复又扔回了桌上。
  如果胜利的是梁军而非齐军,自己会怎么做呢?会不会也送上这样一封可笑的信给梁王呢?昭乐在心中问自己。
  他没有得到答案,或许送,或许不送。这样一封信,又能做什么,起到什么作用呢?
  毫无意义,惹人发笑,就像是现在梁王的信对他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一样。
  当他知道齐军和闻喜的百姓一起高喊着‘雄雄大齐,扬我国威’时,他感到惊讶;他的惊讶尚未平复,信使便报上了了一个足以令他震惊的消息。
  王彩御不仅带着这群人战胜了复国军,驱散了梁军,还为齐国攻下了长山。
  其实作为昭乐的立场来说,他并不需要长山,齐国也同样不需要长山。
  攻下长山,对于齐国来讲毫无利处,甚至可以说是弊大于利。这只会加剧齐梁之间的矛盾,也许还会激化齐梁间的矛盾,成为新的战争的引火索。
  这种时候,往往应当选择将长山归还给梁国,继续来维持两国间的友谊。这样也是避免战争,最正确的作法。
  但是昭乐没有这样做,他也不能这样做。
  他选择留下了长山,因为这是闻喜的百姓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为他博来的。他唯有倍加珍惜,方可让百姓们得到满足。
  在民心与邦交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心,放弃了邦交。
  放弃邦交,这让他忍不住想起了楚政来,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与楚国的邦交,放弃了与楚政的情意。与一直坚守在着这份情意的楚政相比,他是如此的懦弱、不堪一击。
  放弃,从来都是最简单、最轻易的决定。昭乐用手捂住脸,他羞于承认的自己的懦弱。
  “殿下,梁王的信……”文知礼打断了昭乐的羞愧。
  昭乐抬起头,沉默地拿起桌上的信,大拇指在上面来回摩挲:“我并不介意开战。”
  “是。”文知礼将殿下的话记下来,他叫殿下也正是这个意思。他的位置,并不需要去左右殿下的心思,只需要记录下殿下的而一举一动就够了。“殿下可要回一封信给梁王?”
  昭乐想了想,觉得出于礼,回一封信也无不可:“你代我写封信给梁王,告诉他,我国并不介意开战……嗯,言语恭顺些。”
  文知礼微微颔首,应下了。
  昭乐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扭过头问文知礼:“你常去燕师兄那里,可曾见过他门客中有擅于调弄畜生的?”
  “畜生?”文知礼皱皱眉。“殿下所说的可是杂耍?”
  “与杂耍倒也类似,你可曾见过?”
  “臣倒是听燕师兄说过,他的门客中有几个擅于逗弄畜生。其中有一个人饲了只金雕,因啄瞎了人眼,才投奔到燕师兄门下。”
  “那金雕什么样子?”
  文知礼想到那一日前去燕于琴家里,见到空中盘旋的那只金雕,便觉得心有余悸:“足有半人多高,勾嘴立眉的。很吓人。”
  昭乐一笑:“瞧这样子,文师兄想来是被吓过了。”
  “确实可怕。”文知礼点头。
  “文师兄,劳你前去燕师兄府上,让他将门客中擅于调弄畜生的都聚起来,今晚我要到他府上看杂耍。”昭乐摸摸鼻子,笑着说道。
  听闻太子殿下亲临,燕于琴府上自然不敢怠慢,好一阵鸡飞狗跳、虎啸鹰旋,才将门客中会调弄动物的都聚到一处。文知礼先来瞧着他们准备,见有人牵着只吊睛白额的大虫进来,顿时吓得腿都软了,指着燕于琴大叫:“你怎可留着这等恶畜在府上!”
  燕于琴嬉笑着凑过去:“师弟可是怕我被它吃了后,没人待你像我这样好了么?”
  “还是吃了好……”文知礼怯怯地绕过那大虫,见有人怀中抱着只小猴儿倒还讨喜,正要过去忽觉得脚下一滑,低头看时,正见一条长虫正抬起头与他对视。这一回可是吓得文太史大惊失色,什么礼仪全不顾了,哆嗦着就倒在了椅子上。
  燕于琴见状大笑不已,遣了门客们出去院里后,才过来问他:“怎么跟着上了战场都不怕,在这儿见个长虫就怕成这样?”
  “那是人,你这是畜生,怎可同日而语?”文知礼抹抹额头,满是冷汗。一只手覆上了他那只正在擦汗的手,他不必抬头也知道那人是谁。
  “师弟,你本是文人,又何必亲身追随殿下上战场?你当真不怕么?”
  文知礼推开他的手,笑着对他说道:“我若说一点不怕你必定不信,可我确实不怕。”
  “不怕就好,不怕就好。”燕于琴顿感词穷,准备好了一肚子的好话,也被文知礼堵了回去,全说不出来了。“殿下得晚上才来呢,师弟不如随我去用些点心吧。”
  文知礼应了一声,站起来跟在燕于琴身后到了桌边坐好。眼见着燕于琴殷勤倒茶伺候,心中有感,轻声道:“我不怕是因知道你会派人护着我。”
  燕于琴一愣,随后抬起头对着文知礼无言的一笑。
  齐国里的杂耍尚未开始,楚宫中的法事已经进行了好几天。
  楚政坐在殿中听着外面传来的念经声,只觉得厌烦,揉着脑袋在屋中转来转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