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沈郎归> 沈郎归_6

沈郎归_6

  皇帝再次负手,缓步轻踱,目光绵远,悠悠说道:“朕自幼天性散漫,无心国是,实无人君之福,可奈何父皇膝下仅有独子,皇祚必承。朕少年继位,父皇临终托孤,将朕及国是委于邬相,不料权势易性。富贵移人,邬相自掌权柄,嗜财专政,致使天下荡覆。朕欲力挽狂澜,却为时已晚,朝野已尽数落入邬相手中。朕知献王起兵,非图富贵,实为天下奔命。故而费此般气力,打开城门将四位请入宫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故……”话到此处宣帝顿住,酝酿须臾,方郑重道:
  “朕愿追踵尧典,禅位予你。”
  此话一出,献王、孙辟疆、子翀、自是震颤不说,就连素来无甚表情的沈越,此刻也惊大了眼。未几,皇帝却悠悠补上一句:“不过,朕退位后,有两件事,还望王兄玉成。”
  献王伏首:“臣定万死不辞。”
  “其一,朕退位后,居所迁至锦祥阁。”
  子翀当即皱了眉头。
  退位之君,按理也该入住长乐宫,哪怕另有指定的宫阙殿宇也不为过。毕竟一朝为帝,即是天命之子。然而齐宣帝所指定的院落,却是一处不详之地。这还是宣帝的一段忌讳,饶是子翀消息灵通,也只知道了个大概:宣帝降生当日,就遭死士行刺,所幸未伤及性命,而后皇帝请一道士卜卦,遵卦象迁小皇子于东宫西侧锦祥阁,以避祸患。据说,宣帝在此居住的十二年间,虽再未遭人行刺,但病痛缠身,直至宣帝出阁读书,病痛才尽止。是故叫人纳闷,毕竟皇宫殿宇千万,究竟是何缘故,叫皇上留连此间偏房?
  子翀回神,又听宣帝道出第二个条件:
  “其二,你继位后,恢复她翰林院修撰一职。”宣帝踱步至那宫女身旁,说出‘她’的时候,出手揽住女子肩膀。
  恢复?翰林院?修撰?宫女?
  饶是面对圣颜,献王一众此刻也难掩惊疑了。宣帝似料准了此间反应,哂笑道:“你们可还记得‘娃娃状元’?”
  这一引子倒勾得宣帝四人表情不一。献王眼底见奇,面上却不改端正神态,子翀倒似早已料中,神色如常;沈越始终端着一副苦大仇深的眉眼,仿佛世间新鲜见闻他都不为所动;而孙辟疆,或因了武将耿直心性,竟径直叫道:“这女娃娃莫不就是六年前连中三元的‘天下第一举’?”
  这么没规没矩的一句话,却叫宣帝面露欣慰,眼角眉梢更见得意,应道:“没错。”
  宣帝一贯的温和平易叫人放松,遂子翀接话道:“当年‘天下第一举’的美名传遍南北,可惜,却叫媢疾之徒揪出其为女儿身之底细,以欺君之名治罪。不过,这件罕事倒激了不少人家供女娃娃上学,不啻因祸得福。”
  孙辟疆感叹:“可惜那些传说只讲到‘娃娃状元’被剥了翰林院修撰一职便了结,我当时还好奇这女娃娃最终如何了,原来叫皇上给护住了。”
  闻得‘护住’二字,宣帝再不拘束,散漫的目光凝聚于身侧形容羞涩的女子,柔声道:“朕此生无他图。蔬食饮水,举案齐眉,就是我的心愿”继而目光转向献王,“还望王兄玉成。”
  献王闻言即刻下跪,举止客套,可语调却甚是庄重:“臣万死不辞。”
  得到答应,宣帝才堪堪落坐女子身旁,眉眼舒展,神色竟似放下千钧重担,只听这九五之尊又道:“这些年,朕始终在物色。献王一路筹谋,胆识过人,所占之地,恤慰民心……”宣帝此话,叫献王联想这一路势如破竹,饶是素日镇定,此刻也不住一颤,冷汗渗衣。
  又听宣帝徐徐道:“拔除邬相不易,朕手头尚有十万禁军,必要之时,可供王爷驱遣……惟愿王兄不忘初心,光耀明德,如此,朕终算为大齐社稷尽一份心了。”
  献王叩首:“谢主隆恩。”
  这一次,宣帝再没立刻请起,而是亲自上前,扶起献王:“有劳王兄。”
  第6章一点浩然快哉风①
  清和元年,二月朔望,皇城北都。
  清侧之役历时两年,终以宣帝禅位告罄。献王继位,是为成帝,易年号‘奉天’为‘清和’,取海内清晏、国民和美之喻。
  北都皇宫。
  乾元殿轩宇开敞,室内金碧,叫屋外日头都黯淡几分。内中九龙戏珠高壁,壁前左右二名宫女手执掌扇,肃容静立。扇下,九五至尊的面容在冕旒后隐约,阶下一众臣子持笏端立。
  “回禀陛下,东南再传捷报,浙江总督王企额力挫倭寇。经此数战,倭寇元气大伤,已全数退回东夷岛。”兵部尚书张寿霖正声禀报。
  “有赖张卿举贤荐能。”皇帝声色如常,不见喜怒,只微微颔首略表肯定。
  底下臣子听得皇帝此言,齐整恭声:“陛下英明!”
  皇帝挥袖,示意免礼,又道:“众爱卿还有他事禀报?”
  为首一官员出列,正是当朝新相子翀,只听他道:“回皇上,臣有一事禀报。沈越昨日追拿邬党至威海,右都督魏新起兵抗命,被沈越副手蒋行君活捉,邬惬怀畏罪自缢,除邬敬外,邬党余脉全数缉拿。”
  这一席话,似乎拿掉了皇帝身上最后一块重石,叫龙椅上的人更加挺直了腰背,素来的沉声也难得爽朗:“务必将其捉拿归案。”
  “臣遵旨。”
  台下一众阁臣觉察圣颜欢喜,不由侧目瞟向禀事完毕退回列队的新相子翀。
  殿内顿时悄寂,皇帝见群臣默然,锦袖一荡:“众卿无他事奏报,那今日朝会就到此结束。”石阶旁侍立的司礼太监即刻高唱:“退朝。”
  诸官齐齐伏跪,朗声恭送,待皇帝下阶转入后壁,才纷纷起身四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