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她一边吃着,一边嘴里抱怨道:“这饭都还没吃呢,哪来的力气走啊。”
  衙役道:“阿婆你可以把碗带上饭也带上,路上也可以吃。人太多了,老人家小孩子也多,咱们走得慢,再捱些时候,等出城到地方,天都黑了。”
  本来就是雨天,城里都铺着石板倒还好走,可出了城是有泥路的,这一绊一绊的,说不定天黑都安置不妥当。
  朱阿婆却不这么想,这些衙差说话也说不全,问究竟是个什么事儿,也支支吾吾说不清,肯定有古怪!
  朱阿婆嚼了一块软糯的肥腊肉,脑子里已经转了不知道多少阴谋。
  别怪她多想,老早老早以前,她太婆婆那一辈儿可有过不少事儿。
  太婆婆生在前朝末年,拿老百姓做饵坑杀的事情多了去了!
  朱阿婆想象力丰富是十四巷出了名儿的,当即惊疑不定,鼓着两只眼更加不肯挪步子,还连带着给大儿媳妇使了个眼色。
  做了几十年的婆媳,大儿媳哪里不懂,立马会意,她倒没跟朱阿婆一样脑补什么阴谋诡计,只是纯粹的不想雨天出门走那么长的路,便接话道:“这样吧,要不官爷你们先收拾着走着,我们一家等会儿再赶上去就是了。”
  衙役虎下脸,“不成,马上收拾,马上走!”
  朱阿婆是个老人家,衙役也不敢动手拉扯,吓唬她吧,她就埋头扒拉饭,两方就这么僵持着。
  宁莞撑伞看了一会儿,朱阿婆眼睛一瞥也看到了她,瞅了瞅那挂在肩头的药箱子,愣了一下,“宁姑娘,你都收拾好了?”
  宁莞轻扬了扬眉眼,笑着随口回了一句,“是啊,我早就好了,阿婆还没吃完饭呢?准备得怎么样了?”
  朱阿婆登时变了脸,手里的碗往大儿媳妇怀里一塞,堆出笑来,褶褶纹路,像极了一朵雨天盛绽的金丝菊。
  言语里带着点儿诚惶诚恐,连声道:“吃完了吃完了,早早就吃完了,我们这就出来了,这就出来了!叫您久等了,您别生气啊,千万别气啊!”
  言罢,拉着儿媳妇就往里一窜,啪嗒啪嗒地飞快跑进了屋里。
  衙役:“……”什么玩意儿?
  宁莞:“……”朱阿婆最近好像哪里不对。
  大儿媳妇看着手脚麻利收东西的自家婆婆也纳闷儿呢,“娘啊,你怎么突然变主意了。”
  “没看到宁姑娘在外头等着吗?”朱阿婆叉腰斜着眼,冲着自家儿媳妇嘁了一声,“我说春妮儿啊,你怎么不长脑子呢,我上回跟你说的话,你咋就不放在心上嘞?”
  都说不得了,那宁府里住的神仙了!神仙的话你敢不听,回头就叫阎王爷要你的命,这个蠢驴子,脑壳里也不知道装的是啥玩意。
  儿媳妇:“……”你十句话里就没一句话是真的,谁费那个脑子记啊。
  朱阿婆懒得理她,“还不快去叫你男人他们,净耽误事儿!”
  大儿媳妇叹了口气,算了,跟她这老人家计较个什么呢。
  没了朱阿婆闹腾,其他人也快得很,及至未时,三条街十四条巷子里的住户,拢共有七八百人全都齐整了。
  几十个衙役领着队,浩浩荡荡地往城外走,从街头望到街尾全是人。
  宁莞他们因为动作快,排在最前面,能清楚得看到左右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分属于各司各府的兵卫,以及到下属各村落人家传信的骑兵。
  从十四巷到城门便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出了城门又顺着官道到郊外军营旁的空地,又费了一个多时辰。
  等终于到了地方,已经是申时末了。
  空地上洒了干晌的泥灰,芸枝带的垫子取出来,找了一块好的地儿拉着宁莞坐下。
  朱阿婆拉着一家子往紧挨着他们,扬起个甚是亲切的笑脸,芸枝没好气地翻了个大白眼。
  这样阴沉的天是看不到星星月亮的,宁莞撒下铜板卜了一卦,眼睫一颤,心中叹气,看来她这回没估错,卦象越来越明显了。
  天色渐暗下来,有士兵抱着柴火来点了几个火堆子得了些亮光。
  旁边就是军营,四处亦有人巡逻,这里的都是普通百姓,虽有些慌乱,却也不敢多闹腾,饿了就吃带的干粮饼子和着军营里熬的稀汤水,暗里嘀咕抱怨。
  城里头却是不同。
  世家高门总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对地动之事是嗤之以鼻,能叫人知道防范的,那就不叫天灾了。
  安乐公主李贞仪也是这样想的。
  她坐在御花园拉起的临时布架子下,抹着帕子擦了擦额上闷出来的热汗,一张圆脸上尽是不耐烦。
  她排行老四,养在郁贵妃膝下,自小娇贵得很,何曾这样挤在一团兄弟里头,连个抻脚的舒服地方都没有!
  五皇子李景泰看她起身要往外走,便说话道:“四皇姐忍忍吧,皇祖母和母后都还在那儿坐着呢。”
  安乐公主转眼,旁边布架子下崔皇后和郁贵妃正你一言我一语地陪着太后说话,她泄了泄气,只得又坐下,小声怨道:“大晚上的不睡觉,叫咱们跟傻子一样窝在御花园喂虫子,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
  五皇子:“也就这么一个晚上,捱过地动就好了。”
  六皇子:“是了,总归保得人没事儿就好。再说太子二哥他们忙里忙外的,连喘口气儿的时候都没有,咱们好歹还舒舒服服坐着呢。”
  安乐公主嗤笑一声,“你还真信某人的鬼话,今晚有地动了?”
  两位皇子对视一眼,说道:“信不信没什么所谓,反正父皇吩咐了,咱们照办就是。”
  安乐公主掩唇撇嘴,“反正我不信,这都子时了哪有什么动静。”
  她轻哼,“我看宣平侯存了祸心才是真的,道听途说些什么消息就敢往里传,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指不定想做什么呢。”
  这话就差明说宣平侯想趁机搞事了,两位皇子也知道这位皇姐因年前招驸马不成,心中对宣平侯颇有怨怼,遂干笑两声没有接话,心里则是一个劲儿地直翻白眼。
  安乐公主见他们这般表情,更是心头生恼,一双凤眼往上一挑,唇角衔着一抹冷笑,“你们等着瞧,他敢在父皇面前大言不惭,这回准是要遭的!”
  五皇子张了张嘴,最后还没出声儿,倒是六皇子陡然站起身来,四下张望,“好像有什么声音……”
  众人下意识屏息一听,扑棱扑棱的,是雀鸟扇着翅膀,惊远飞向天际。
  城郊的宁莞感受更强烈些,她听着声音,紧紧抱着怀里动来动去,扒扯她衣裳呼呼直叫唤的七叶,她正了正神,忙一把将站着的宁暖拉下来,“来了!”
  朱阿婆还在啃着手里饼子,问了一句,“什么来了?”
  她话音刚落,便有草木鸣响,前俯后仰。
  大地震撼摇荡,更有声如雷,军营瞭台石墙倾颓,柴垛火星轰地飞散,声势之大,叫人悚然惊心。
  朱阿婆被饼子糊了一脸,蹲都蹲不稳当,一个扑腾前扑在地上,听着四周孩童哭嚎和诸人惊慌失措的乱叫,她忙拽住身边宁莞的裙子,亦是惊叫道:“哎哟,我的老天爷,宁姑娘你干了啥?!”
  有什么话好好说,你搞这么大阵仗作甚啊!苍了个天哎!要吓死个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楚家人物关系:
  1.老侯爷(已逝),妻子:楚老夫人
  2.楚大(老夫人之子,已逝没有出场与描写),楚二爷(庶子,妻子:楚二夫人苏氏,子女:楚长庭和楚华茵),老三楚郢(现宣平侯,未婚。)
  第60章
  朱阿婆哭哭嚎嚎, 叫得嘴都快裂了, 声音尽数湮没在一片轰隆声之中。
  也就片刻间的事情,转眼便是风停树静, 只余下一片狼藉与惊呼不定的呼叫。
  宁莞低声安抚完宁暖, 直起身打量四周。
  断枝碎叶飞得空中到处都是, 映在零星四散的火光下如同急旋的箭矢, 地上是站不稳当, 歪歪斜斜倒了一地的人, 一个抵着一个, 一个叠着一个, 好不狼狈。
  有年轻的吓得两股战战, 哆嗦着爬起来就往林子里跑,幸得军营里动作快,出来了一列黑衣铁甲的兵士堵住了人, 呵斥训话。
  惊慌过后是又急又快,又碎又多的说话声,嗡嗡嗡的闹人, 却多是有着避过天灾安然无恙的幸运。
  朱阿婆言语颠倒, 动着嘴也不知道在念叨什么,宁莞没理她, 见宁沛他们无事,便提着药箱去旁边磕着头的小孩儿那处,帮着照看。
  楚郢是将近卯时才骑着马赶过来的,他到军营边找到人时, 宁莞和芸枝正背对背靠着,阖着眼,半梦半醒。
  朱阿婆看到他,浑身一震,忙不迭地轻拉了拉她的袖子。
  宁莞睁开眼,将将醒来,隐约有些模糊不清的视线里,见他鬓角眉梢染着晨雾朝露,一身清寒。
  她敛裙起身,“侯爷?”
  楚郢应了一声,低了低眸子,望着她道:“宫中传召。”
  宁莞轻拧了拧眉头,转头与芸枝低语嘱咐了几声,方才随他离开。
  路上尚未清理,马车不便通行,楚郢叫军营里的人送了一匹马来,将缰绳递给她,“会骑吗?”
  宁莞点头,“会。”只不过好久没骑了。
  她摸了摸马颈上的鬃毛,扶着马鞍翻身上马。
  为着动作方便,今日穿的宽摆罗裙,倒也不会拘着行动。
  她动作利索潇洒得很,楚郢便也不多说什么,亦是上马,不过须臾,两道身影便消失在远处。
  早时的风含着冷雾,驱散了萦绕一夜的闷热,叫宁莞舒服地眯了眯眼。
  城中倒了不少房屋,路上断石遍地,宁莞跟在楚郢后面,一边拉着缰绳避过,一边想着一会儿面圣之事。
  骑马走得快,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皇城门前。
  楚郢将手里的剑交给早早在外候着的齐铮,两人并肩缓步往里。
  现在正是上朝的时候,怕再出什么事,兴平帝不得已把地点由朝政殿挪到了外面,改为露天办公。
  诸大臣正说得热闹,你一言我一语的,各个面红耳赤,激动不已。
  能不激动吗?
  大靖建朝以来,自元宗始,不过百年而已,但地动之事时有发生。
  所谓天灾大祸,猝不及防也抵挡不住,甫一来即是地裂水涌,屋塌瓦堕,军民死伤不计其数,这么一场,几年都难能缓过气儿来。
  但这次不同!有了预先防范,虽说屋舍墙垣该塌还是得塌,但人没事儿就好啊!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还有命,怕个什么?人人两只手两条腿,还垒不起墙,建不起房吗?
  负责统计伤亡查探情况的魏仲达诸人还没回来,但就冲昨天各司各府挨家砸门赶人的架势,再怎么的也不会比当年淮江南大地动惨啊!
  诸大臣哪里还想得起昨天被砸门时生出的诸多怨怼和私下的嘀咕,齐齐俯拜在地,高声大呼圣上英明呐。
  兴平帝懒得听他们在底下拍马屁,冷哼一声,“都给朕闭嘴吧,现在是叫你们说这个的?道路疏通,屋舍重建,安抚百姓,样样都迫在眉睫,居然还有闲心在朕跟前溜须拍马,真是好一群不知所谓的狗官。”
  狗官们:“……”
  兴平帝摊开案上的折子,吴公公弯腰近前来,低声禀道:“陛下,侯爷带着人到了。”
  兴平帝闻言看着下方诸人,目光凌厉,满含警告,“行了,该商量的商量完了,领了任务的都给朕把脑子带上,动作干脆利索些。谁若在这个关键点搞出什么乱子来,刑部大牢里多的是空地方。”
  诸位大臣正了正神色,恭声应喏,各自散去安排诸多事宜。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