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华娱从1980开始> 第197章 《大桥下面》上映(第五更,求订阅

第197章 《大桥下面》上映(第五更,求订阅

  《大桥下面》正式在全国开始公映了!
  其实早前就在各大制片厂内部开始放映了,收取了一些意见后,正式剪接版也在全国开始上映了。
  《大桥下面》上映的时候,《少林寺》已经上映三个多月了,热度也已经下去了不少,不过《少林寺》取得的骄人战绩,却让全国的制片厂为之一振,谁也没有想到一部电影可以造成如此重大的成绩。
  而在其中饰演觉远的李莲杰,更是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时这部电影也在香江已经上映,同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现在已经有电影公司挥舞着支票找到李莲杰,希望邀请他参加电影的拍摄了,不过现在李莲杰却只能望着支票长叹了。
  《少林寺》在国内的票房虽然没有正式的统计,但是估算一下也知道肯定是轻松过亿了,而主演李莲杰的片酬以及补贴加起来600块钱!
  《大桥下面》首先上映的地方,自然是沪海等地了,由于其题材的特殊性,首先便吸引到了不少的个体户前去观看,据说电影结束后,不少的人都是抹着眼泪出来的,他们在电影中找到了共鸣。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出来以后,他们回到了沪海,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只能成为了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靠着自己的双手做起了个体户。
  但即便是这样,依然在社会上被人看不起,认为他们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冯潇就是沪海的一个个体户,在电影院出来后,一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也是流着泪出来的,他想到了前两天家里人给他介绍的对象,对方一听他是个体户,连见都没见直接就拒绝了,这让他备受打击,明明自己挣得比她还多,比大部分上班的人挣得还多,但是对方就是认为个体户不够光彩。
  在弄堂里摆摊的时候,也是经常被人指指点点,不务正业,可是他从来都是奉公守法的啊,难道不比那些阿飞们强吗?
  他一直都想不明白这个社会为什么这么对他,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也曾想过放弃,不过当他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瞬间放弃了这个想法。
  里面的高志华,秦楠是那么的坚定不移,秦楠的生活已经如此悲惨了,但是她却从来不去怨恨,依然是热心的为大家做着衣服,而高志华同样如此,他乐观,坚定,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有什么不对的?
  这句话也成了冯潇想要告诉自己身边人的话。
  我靠自己的双手!有什么丢人的?
  很快《大桥下面》就在南方诸多城市引爆,每天都有不少的个体户进入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同时因为此时娱乐项目的匮乏,一些吃瓜群众也走进了影院去看这部电影。
  首先他们就被电影中龚膤饰演的秦楠和吴见夜饰演的高志华吸引,一个美的让人心疼,一个帅的让人心动。
  随后他们就被电影中的情节所吸引,这个时代的观众与后世的观众不同,他们没有那么挑剔,国家放什么样的电影,就看什么样的电影,不过《大桥下面》这部电影显然是对的起他们花的电影票钱的,情节真实且朴实,尤其是好多事情就像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让他们对个体户这个群体也有了不同的认识。
  随后就是全国各地的放映,《大桥下面》成为了《少林寺》之后的第二部在全国引起了热议的电影。
  普通的观众们看的只是电影情节。
  而专业的电影工作者们,看到的却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影片写的社会底层普通市民在逆境中忍辱负重,最终战胜命运、勇敢向上奋起并争得生活与幸福的权利的主题基调,正是编导近30年来对自身于底层社会切身生活体验的真实反映。值得惊奇的还在于,白臣同志已经60多岁了,他这部影片写的却就是当今(与1981年拍片同时)发生的事(比如个体户的问题),是上海的“城南新事”。这么及时地、与我们今天生活同步合拍地来反映我们的一代青年,说明了编导对我们今天的时代、生活与青年的热爱与了解。白沉不是“出土文物”与“陈年古董”,他的心是年轻的,因此令人佩服。
  同时更让人钦佩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吴见夜同志,一个还在燕京电影学院学习的同学,却能够写出如此朴实无华的电影出来,写出了生活,写出了这个时代的人生,本人相信如果没有深入体验生活,他是写不出这样的剧本出来的。
  从艺术表现上讲,《大桥下面》具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纪实风格,上海苏州河大桥下面普通小市民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看得出都是街头实景拍摄,我这个上海人看得就格外亲切——而两位男女主人公不正是一对这个年代上海滩头的“马路天使”么?据西方影评界认为,新现实主义应该最早是来自二次大战前30年代的中国进步电影。白沉同志说他力图表现的是朱石麟老师的“室内剧”风格。我想他主要是指重在写市民家庭内部的伦理冲突。《大桥下面》应该说是一部市民家庭伦理片,不过应当说又有了向社会伦理的深化,特别是通过两个妹妹——肖云与高英华的朝气蓬勃、勇于拼搏的美好形象,使影片带来社会性的亮色和80年代的时代新鲜感,这是它比表现农民家庭伦理的《喜盈门》更高一筹的地方。
  这是《大众电影》中对《大桥下面》的一篇报道,在后面还报道了情节的架构,人物的刻画,比如这里有一段:
  扮演男女主人公吴见夜与龚雪(以及其他一些角色的演员)的表演,集中地体现了影片的心理性的纪实风格——在淡雅的生活化中内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影片导演选择演员的成功与演员表演的准确,标志着我国电影表演艺术开始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龚膤是这部剧中当之无愧的灵魂,她的表演自然真实,真真的把秦楠给演活了,金鸡奖与百花奖的双提名就是对她最大的肯定,让不少的大导演记住了国内还有这么一位女演员。
  至于各大制片厂,就不同了,现在龚膤已经正式借调沪影厂了,他们就算是欣赏也没用了。
  而吴见夜就不同了,在此之前因为一部《孔雀公主》已经让吴见夜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知道燕京电影学院的学生,能导,能写,能演,几乎是一个全才型的人才。
  对于这样的人才,各大制片厂的重视程度甚至比龚膤都高,所以此时全国各大制片厂几乎都找到了燕京电影学院,希望能够得到吴见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