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莫不是这殷楚要大婚了?可这世子娶亲也是大事,他倒未曾听过。
  亦或是这殷楚看上了哪家闺秀?那这闺秀可真是倒了大霉,好巧不巧被他给盯上了。即便是听了飞浮说这世子有点不一般,可他平日里看的听的,比江茗等人更多。殷楚泼皮无赖的大名,实在是如雷贯耳,实难改观。
  乔靳心里这么想,但却不会开口问出来。他和殷楚之间地位悬殊,虽如今偶尔凑在一起喝个酒吃个饭,那也全是生意上的事儿。
  殷楚看着乔靳面上表情,淡淡笑道:“正是。给一女子做。年前可能取出来?本王知道太和楼的生意红火,这年关将近,自然更加忙碌,我也是突发奇想,不知道乔掌柜能否行个方便?”
  乔靳自然答道:“世子开口,何须排号?必定让他们快些赶工。非但这一次,日后世子若是想再来做衣裳首饰,那也都是一句话的事儿。若我不在,只要让下人同太和楼里的伙计说一声便是。不知那位姑娘是何年纪,样貌如何?世子若能说的详尽,我也好能让他们做出最合适的物件来,保准那位姑娘在除夕之时光彩照人。”
  殷楚看着乔靳,说道:“这人乔掌柜也认识,不需我多做描述。”
  乔靳闻言一愣,心里有了些不详的预感,但他却实在不能往那处想。不愿想,也不敢想。
  殷楚见他这副模样,举起酒盏,冲着乔靳一比,慢悠悠的说道:“可不就是乔掌柜的义妹——江茗。”
  乔靳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两个麻烦人物怎么就这么喜欢凑在一起?
  他一时也不知道心里该是什么想法。
  可怜这位世子?不巧看上了自己的大掌柜,可惜大掌柜眼睛里只有银子,而且常年挂在嘴边的就是:谁娶了我?那是祖上烧了多少辈子的高香。我才不嫁人呢,好不容易挣得银子,难不成都要给人花了去?
  还是替自己的大掌柜担忧?这可是华京城里别人拿他最没办法的昭南王世子!疯子一个!至今还未婚娶,若是他真的下定决心要把掌柜的娶回去,和皇上那么一提,求了赐婚,掌柜的可怎么办?
  殷楚见乔靳这般精于应酬的人,此刻竟然因为听到江茗的名字而愣住,低声问道:“怎得?乔掌柜有难?做不得?”
  乔靳连忙回神,端起酒杯饮尽:“世子恕罪,方才乔某走了神。世子可是要给我那义妹江茗做套衣裳首饰?”
  殷楚:“正是。”
  乔靳心里转了一圈,小心问道:“世子这是……为何?世子切莫怪我多事,实在是当日她养父早去,嘱托我多加照顾,我也算她半个兄长,虽她现今有镇国大将军照拂,但多年情谊,我也实在是关心。”
  殷楚扫了乔靳一眼,轻描淡写的回道:“男子送女子首饰,还能是为何?”
  乔靳:“……”掌柜的,华京实在是多事之地,咱们要不然还是先逃吧!
  作者有话要说:  殷楚:媳妇儿(那个开头小剧场里的殷楚又回来了!),快看,我给你找了个好地方,太和楼!现在华京里人人都想去做衣服做首饰的地方,以后你想做什么要什么,直接和我说一声,我就去欺负那个乔靳!
  江茗:…………………………滚!我的银子!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hogo、勇士君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龙宇yu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转眼来到了除夕夜,大胤贺春,前半部分是归皇家的,祭祖祭天,祈求一年风调雨顺。
  其实每年年前这段时日,皇上的压力都很大。
  大胤有个说法,正月初一下雨,每人每天能有一升口粮;初二下雨,两升口粮;初三下雨就是三升……依次类推到初五,就是半斗。一人一天哪能吃到半斗粮食?这意思就是今年会大丰收。如果不巧初一到初五下了雾,象征着今年就是个荒年。
  虽然这说法放在江茗这里,可信度大大降低,可不妨碍老百姓相信啊。
  皇上乃天子,一举一动都颇有象征意义。年年到了这个时候,就好似老天要来评判你这天子好坏与否,这一年做的事儿优劣程度似的,闹得靖文帝是去派曹昌去钦天监问了又问,生怕今年要下雾。
  除此之外,靖文帝还需要旁听内阁、各部为了一年的支出收项唇枪舌战。
  需得拿定主意这些银子该怎么走怎么花,去年多支出的银子今年如何填平,如果有了亏空该从哪出抠钱。最后定下主意,再让掌印太监曹昌盖印批红。
  这其中当然不单单是有账本上的那些明面文章,也是各部之间明枪暗箭的时候。
  朝中自然有些派系,今日户部和兵部尚书关系好,礼部和吏部是对手,明日工部又来掺上一脚。宰相、副相又有不同的出发点,各自据理力争,报账的时候暗自抨击一下对手,亦或是被下了套拼命往上爬的,都有。
  若是这一年朝廷收入颇丰,大家的想法都能满足,皇上批红批的也爽快,便罢了。遇上灾年,加上大胤每年还要给北胡岁钱,朝廷一年比一年紧巴巴。
  兵部的银两必不能少,北边抵御着北胡有一搭没一搭的骚扰。西边还要震慑边境,南边海防也不能断了,船老旧了要换新的,士兵驻守边关要吃饭,都是支出。
  工部也是紧赶着往前,哪里的河道淤泥过深,要挖;哪里的堤坝年久失修,要建;哪里的官路残了,要修。一个两个都是赶着急报上来的。
  礼部更不用多说,今岁又要科举,还有祭天大典等等必须事项。更不用说什么户部在山西大旱里拿出去的粮食银子要补回来等等了。
  再加上那不省心的殷畴,一个两个吵的靖文帝头都疼了。
  只是当那账簿呈上来的时候,靖文帝倒是没想到,朝廷如今亏空了这些多。
  原本大胤如今的财政情况也就堪堪收支平衡,还得勒紧了裤腰带。这等日子最怕突然发生点什么。就好似老百姓平日里过得还能混弄过去,结果突然生了场大病,一翻箱底,发现压根没银子了。
  大胤也是如此。今年山西大旱,被那有心之人那么一拖,到了秋末收庄稼了才赶着报上来。就算接下去的日子风调雨顺,也得等到来年开春再种青苗,这其中一来一回又是几个月。凭空多了几万张嘴,一口将今年的收支啃了个大窟窿。
  待到好不容易平息了这场内阁乱斗,靖文帝单独将丰忱和萧罗留了下来,两人都是宰相位,丰忱为主相,萧罗为副相,朝廷中的大小事情,还需两人共同协作来平衡。
  曹昌给两位大臣送上热茶,靖文帝又赐了座,这两人便都坐在个团凳上,眼睁睁的比坐在上头的靖文帝矮了一个头都不止。幸好无须抬头,不然怕是今夜回去又要让人捏揉脖子了。
  靖文帝缓声说道:“今日的情况,两位宰相有何想法?”
  丰忱为官多年,眼光老辣,在这时候定然是不会先开口的,一来他摸不清靖文帝此刻的想法,贸贸然说出口只是给自己找麻烦;二来是今年啃了个大窟窿的真正受益者,便是自己身旁的这位副相萧罗。
  萧家受宠至极,萧罗在朝中风光,后宫皇后萧澜独领风骚,太子殷畴又是皇后所出,没人硬顶着脑袋上去触霉头。只有那兵部尚书崔贞,是个不怕死的硬骨头,刚才商讨兵部财政支出的时候,也是据理力争。
  但偏偏崔贞都这样了,靖文帝也不罢了他的官儿,前不久还让太子出宫设府,给皇后送了用意颇深的字。
  皇上的心思一向难猜,行一件事儿,在这群臣子眼里都颇有深意,这就难免让人想着是不是有意压制萧家。朝廷里一时风云变幻,众人都擦亮了眼睛看。
  其实自古以来,皇帝权术便是如此,摸不透猜不着,一方扛着一方,一方顶着一方,看似混乱,你来我往的,其中也有那些颇得圣宠的,但谁也说不准下一刻便屋倒墙塌。而那平日里被按着脑袋跳不起来的,又成了新的宠臣。
  皇帝在这其中,起的是个摆秤人的作用。平衡多股势力,让他们自己斗来斗去,这天下才能稍稍太平些。
  没有常胜的将军,也没有常盛的家族。
  萧罗见丰忱不说话,知道他是个老姜,便也跟着不吭声。
  靖文帝见这两人都不肯言语,心里更烦。眼见着国库亏空,平日里吃着朝廷俸禄的宰相、副相竟然还在这儿动小心眼儿。可现在这两人便是块豆腐,掉到土堆里,捡起来拍拍,拍的重了不行,拍的轻了自然也不行。
  实则靖文帝并不是个昏君,否则他也不可能坐上这个皇位,还一坐就稳稳当当的这些年。只是大胤积累至此,也不是他一个人励精图治就能扭转乾坤的。更可况他是继承了大胤代代皇帝的特色,重文轻武,这是根子上的,改不了。
  靖文帝叫了曹昌到身旁,嘱咐一二,未过多久,两个小宫女一个端盘一个提酒走了进来。曹昌这边便将将准备好的琉璃酒盏放到丰忱和萧罗面前,又满满的给二人斟上一盏酒,这才退到了一旁去。
  这酒颜色血红,堆叠在一起又有些发黑,灯光一照,透过切面的净色琉璃向外倒映着光芒,在地上铺了大大小小的,像是红宝石一样的地砖影子。
  靖文帝端起自己面前那杯,向着面前两位重臣说道:“这是朕日常饮用的小槽珍珠红,闽州那边的海商从外面引进来的,说是有延缓衰老、舒畅血液的作用。今日是岁尾新春,正该一家团聚、欢宴畅饮,咱们却在这儿愁着这大胤的来年。朕便以此酒,谢过二卿。”
  说完,靖文帝便将酒一饮而尽。
  他这话说的严重,丰忱和萧罗一听,哪里敢喝?两人将酒杯举过头顶,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
  丰忱老声颤颤:“臣不敢领酒,为大胤殚精竭虑,这是臣等应做的。”他如何听不出来,靖文帝这是寒掺他们两个——不见东西不出力。
  靖文帝说道:“丰相无需多虑,这大胤是个家,朕便是这个家的大家长。除夕要到了,咱们一家人喝个酒,又有何深意?”说完,他慢慢转过身去,双手负在身后,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只是今年,这小槽珍珠红,朕是难以再喝到了。”
  曹昌在靖文帝身旁待得时间长了,自然知道这时候该接什么话,连忙说道:“皇上……”
  靖文帝像是在对曹昌说,其实是在说给丰忱和萧罗听:“朕记得冬至时,崔贞说了段话,“父母诞一子,必哺育使之活;天生一人,必给食使之活。此天道之存焉,亦人道之存焉”。如今大胤遇了难关,朕身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必然要使之活。朝廷亏空,各部报上来的款项又皆有明目,朕如今也只能从内府里拿出银子补这窟窿。这小槽珍珠红价高稀少,虽是好物,但却不是没它不行。”
  这话里的内容含量就又多了。
  一来就是明面上的意思,朝廷没钱,朕要拿小金库出来补贴,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
  二来是说,朕都在想办法了,你们两个还在这里装聋作哑?
  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含义——你们两个现在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虽然像你们这般的臣子难找,但也不是没你们不行。如果你们还在这里跟我使小心眼儿,我就废了你们两个。
  丰忱和萧罗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靖文帝这么一说,他们二人便明白了。
  风里雨里这些年过来了,丰忱沉得住气,萧罗年纪轻些,自然有些冒进,加上他也是有想法的,便趁着这话头说了下去。
  萧罗:“皇上,臣刚才听兵部拟了来年的支出,觉得其中有两项可以减免。一个是延庆道的军饷供给,北胡如今和咱们大胤是兄弟之国,咱们每年给的岁银就是买了个保险,为何还要再往那头抵御做文章?让北胡看了去,还以为咱们有其他的想法,反而每年小小的骚扰不断。
  二来是闽州的海防。据我所知,这闽州的商船年年一艘一艘的往外跑,拉回来的东西,比如这小槽珍珠红,再高价卖到宫里。这岂不是拿着朝廷护卫边疆的银子,给他们经商做保障?
  咱们大胤以往不通海贸,何不把这闽州商船的活儿收到朝廷里来。这样皇上这小槽珍珠红就成了内务府自己的支出,中间少了闽商赚的那道差价。咱们自己还能出官商,去外面做生意赚银子,补上今年的窟窿。日后再有大小灾年,朝廷也有富余。”
  丰忱看了萧罗一眼,若说萧罗平日里贪些小的也就算了,山西这次拿着救命钱去贪,原本就惹人不快。如今这又想的什么法子?缩减延庆道的军饷?把人家商人多年打下来的海路占为己有?
  丰忱连忙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北胡如今未曾进来,也是碍着延庆道那头的抵御。北胡狼子野心,人尽皆知。若是缩减延庆道的军饷开支,如同将北面大门敞开,尽着他们往咱们家中走?”
  靖文帝点了点头:“宰相这话没错,延庆道的开支不能省,没有将家中大门大敞,指望着强盗守礼的。”
  萧罗一听,连忙说道:“是臣想的浅薄,还是皇上深思熟虑。”
  丰忱又说:“闽商虽然赚了银子,但每年为朝廷缴税,也是大头。若是朝廷自己去跑商,其中又要涉及许多,单单水路不通一项,就要费上些时间,更罔论再去外面联络商路。一来二去的消耗,说不定还抵不过闽商的税银呢。”
  萧罗在旁反驳道:“宰相这话就不对了。水路、商路两项,闽商是早就打通好了的,咱们只要让那掌柜的交出来就是。”
  丰忱冷笑:“副相,如此这般,咱们这朝廷和强盗有何分别?你欲让后人作史,如何落笔皇上?”
  萧罗眉头一皱,做出一脸委屈:“丰相,咱们这是在为朝廷想法子。我说出了我的法子,你在这里抨击我,好似我坏了心眼要败皇上的名声似的。商议商议,这事儿还是皇上拿主意,若是不行便不行,为何要给我扣帽子?我这也是尽心尽力了,您光顶着我的话说,您自己也想法子啊。”
  丰忱叹了口气,萧罗便是在这儿等着他呢。
  他冲着靖文帝拜了一下,说道:“海商这事儿,咱们不是做不得,但要从长计议。朝廷多了个衙门,也要里外联合才好。一年半载的暂且指望不上,三年五载的或许能出点成绩,却不是能解决眼前的法子。臣以为,工部往滇州大理那处修整大路之事,可以稍歇,这般就能减轻明年的开支。”
  这话倒是戳到了萧罗的痛处,原本从滇州那头修整大路,也是他的主意。明面上是为了朝廷方便,实则他从那处能进了不少东西,回头放到玉风阁里出手,便能压过那太和楼一头。日后和大理通商,财源滚滚,更不是一朝一夕的生财之道。
  他不动声色,正欲说些什么,却听靖文帝开口说道:“这倒是,滇州那处不急于一时,先把工部这个拟项驳了吧。稍稍缓解,咱们也都能过个好年。”
  萧罗见靖文帝都这么说了,心知再做回还无望。但近日这太和楼的声势太大,抢了他手下生财的路子,他早就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之前让人去找寿谦票号的麻烦,谁知道竟然让殷楚给挡了回来。
  这昭南王世子也是个喜欢银子的,偏生做了那太和楼的靠山。他泼皮无赖,谁碰他的东西便要和人纠缠到底,又是权势压不了的,萧罗吃了两次亏,碰了一鼻子灰,便再也不想去招惹。
  更何况,这玉风阁的生意还是瞒着靖文帝的,殷楚也不做官,他没法子在官场上做文章。真真是咬牙切齿,又不得不赞叹这太和楼的掌柜眼光毒辣,选了殷楚孝敬。
  这么想着,萧罗突然心生一计,这边又说道:“其实,若是之后朝廷要做海商,确实是能赚些银子。诚如丰相所说,需个三年五载。可咱们大胤等不了那么久,咱们又怎么能让皇上出自己私库的钱,这岂不是臣子不孝?不给滇州那边修路,也只是减缓,明年工部还是要提,到时候又怎么办?微臣这里有个想法,思来想去,是目前唯一的解决法子,可又不敢说。”
  靖文帝说道:“有何不敢说,但说无妨。”
  萧罗装作犹豫的模样,慢吞吞的开口说道:“京中有个寿谦票号,皇上定然是知道的。”
  “可是前不久往山西拉了大批粮食的那个寿谦票号?”靖文帝问道。
  “正是,皇上还赐了那掌柜的七品顶戴。”萧罗连声回道。
  靖文帝有些不明:“这和寿谦票号又有什么关系?”
  萧罗缓声说道:“寿谦票号收入颇丰,单看每年税银已然是商贾中的翘楚,更不用说他们在其中牟的利了。说到这个,微臣不得不说皇上深思远虑,定然是早已想到这一点,这才给了那掌柜的七品顶戴。”
  听了这无缘无故的吹捧,靖文帝眉头微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