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节

  宫家那片希望之田收割的时候,为了方便来年春季稻谷新式插秧法的推广,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一些在本地有善行美名的良民进京参观。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看到希望之田以及整个京城郊区田地都是沉甸甸的稻穗,见到的人都信了这新式插秧法能增产。
  如今全国多地百姓都翘首以待呢。
  就在这时候,有流言传出,凉王在凉州欲反。
  百姓们闻言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喜,民心全都站在大梁这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大梁虽然没有这句话,但无论是皇上还是臣工还是普通的老百姓,自上而下,都知道战争是销金窟。
  能擒住祸首或者通过小规模的战役就能解决掉凉王的话,是最好的,这是泰昌帝最乐观的想法。
  但他却不会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而什么都不做。
  皇帝暗中下令陈兵凉州,东南两路大军都有调动的迹象。他积极地预防应对着可能会发生的战事。
  虞国公府弥漫着一股低气压,凉王欲反的事,虞国公府的主子们知道得比外面的人都要早。
  这日,虞国公府一回府就被请到老太君跟着。
  “咳咳,凉州太危险了,不行的话让他们夫妻二人回来吧。政绩名声什么的,都是其次,总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活着。”这是老太君见到他的第一句话。
  宫曜静静地听着,哪有那么容易?
  有时候满门的荣耀,就是鲜血和人命换来的。
  宫令箴在凉州,已经身陷局中,退无可退,要么生,满身荣耀归来,要么死,为了君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但他不能这么说,老太君的身体受不得刺激,所以他只说自己会努力斡旋。
  自入冬以后宫老太君身体就一直不大爽利,精神头也不太好,请了太医来看,只说人老体质虚,让好好将养。后来国公爷宫曜又请了几位有名望的大夫,都没看好。
  最后连泰昌帝都惊动了,派了御医来探望,御医也只是开了一些荣养的药丸。
  回宫之后,御医告诉泰昌帝宫老太君是天命快到了,身体各个脏腑老化,实非人力所能及。
  为着老太君的病体,这些日子,虞国公宫曜一直都在发愁。
  恰巧张国师见了,主动登门。去看过宫老太君之后,告诉虞国公,松鹤院这个名字太过阳刚了,不利于女性居住,让他们还是改个名或者迁居,能对老太君有利。
  松鹤院是当初老国公还在在的时候起的,这些年老太君一直舍不得换名字。
  对于张国师的提议,宫老太君最终只同意迁居。
  凉州
  凉州主城的气氛也是极为压抑的,老百姓们也不知道为何,心里总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
  这一日在凉州主城的一座邻近集市的茶棚里,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胖子坐在茶棚里喝茶。
  不少相熟的人见了他都和他打招呼,说着说着就提到了他此次京城之行。
  “陈老爷,你不是去了你京城表姑家回来吗?和我们说说京城老百姓们过的日子呗。”
  京城的老百姓们,算是住在皇城根下了。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京城的人即使是普通农民,都过得比别处要好。
  陈乔便是他们口中的陈老爷,他是当地的乡绅,为人和善,和周围的人的关系都处得不错。
  陈乔笑笑说道,“京城老百姓的日子啊,过得不比我差呢。”
  他这样说,一听就不可信,觉得他吹牛。
  陈乔少不得将京城的见闻和变化详细地说了说。
  众人听了羡慕得很。
  当下就有人连着发问:
  “京城的老百姓们经常能吃到肉吗?”
  “他们买来的煤炭,比木炭还要好用吗?还那么便宜?”
  “他们在冬天里也能吃上青菜吗?”
  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是的,京城的老百姓们口袋的粮食足足的:冬天里住的屋子也是暖暖的:冬天的青菜三五天能吃上一回,舍不得吃的还能拿出去换钱:京城的猪肉也好吃,我这回还特意带了一些腊味回来呢。”
  京城的老百姓真幸福。
  “京城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以前京城的老百姓们虽说过得比咱们强一些,但也是有数的。可才一年多时间啊,变化就那么大。你们可知道这一切改变谁是先驱带头者?”
  “是谁啊?不是皇上和朝廷的大人们吗?”
  “皇上和大人们当然也是努力想让咱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但带来这一切变化的带头者还真不是他们。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咱们凉州左州丞宫大人啊。当然,咱们皇上是极力地支持宫大人所做的一切改善民生的措施的。”
  “原来是宫大人啊。”
  “当初凉大人自请来凉州,就是听说了咱们这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苦,要来咱们这里好好改善民生的。他是抱着极大的诚意来的,听说还组织了虞国公府的药剂团队,研发了几种药剂,是针对棉蚜、棉铃虫等等的棉花虫害的。”
  在场的百姓们都认真地听着,听到后面这段,他们无一不动容。
  凉州是棉花种植大省,除了高粱小麦这些粮食之外,就属于棉花种得最多。而棉花又是最招虫子的,此时陈乔竟然说宫大人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私下里做了那么多事,他们真的太感动了。
  “可惜事与愿违,宫大人到了凉州之后,根本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如今更是自顾不暇,否则用不了几年,咱们凉州的老百姓们也能过上京城老百姓们的生活了,再不济,也能比现在好上几倍。”说着,林乔一脸遗憾地摇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