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728章 扩建外城

第728章 扩建外城

  严成锦收到扬州府的御史奏报。
  扬州府的百丈大桥建成,随即,新修了三条沟渠,谢丕返回京城。
  百丈大桥,得有三百多米长,约是赵州桥的六倍。
  “陛下知道了吗?”
  是大明最长的江桥,可让马车自由通行,繁荣商贸,再也无需渡船。
  百姓过江也不再需要银两,实现了过江自由。
  郑乾微微躬身:“曹大人去文华殿报喜,听说曹大人想收编良乡工程师,归于工部的班匠。”
  大明有军户、民户、匠户、医户和阴阳户等。
  匠户多供职于工部和军中,如宝源局和王恭厂的力役,多为匠户出身。
  严成锦看着疏奏,良乡工程师比普通的匠人,更精通锻造。
  又犹如工部的主簿郎中,系统地学过知识,曹元还真是聪明。
  思索了两日,曹元心知想陛下未必会轻易允许。
  “谢丕传回疏奏,扬州大桥建成,如今工部诸多府事延期,臣想将良乡的工程师,招揽为工部班匠。”
  陛下高兴之下,没准会答应。
  弘治皇帝听闻扬州大桥建成,心中欣喜,可曹元请乞作为班匠,却令他心中一愣。
  诸公神色复杂,当初严成锦在良乡兴办理学时,无多少大臣在意,甚至鄙视为异端学术。
  如今,却要向良乡要工程师作为匠人,他们都是有风骨的人。
  “这些栋梁之才,若不能为朝廷所用,岂不是可惜?”曹元补充道。
  弘治皇帝看向曹元,问道:“除宋景和谢丕,其余人也如此?”
  知道宋景和谢丕精于督造,但其他人弘治皇帝就不知道了。
  “臣亲自去良乡私访,工程师虽是胥吏流民子弟,却能绘制图纸,亦能督造,是难得的人才。”
  这几日,曹元去了良乡,观摩了楼谢、水利和大桥,从制造图纸、建造到成品,皆与工部的制作水准相同,不由起了爱才之心。
  张敷华道:“如此多人才,闲置在良乡,浪费,实在浪费。”
  王琼沉声道:“丝价还未回涨,工程师一月五两银子,国库可养不起。”
  班匠一月多少银子,工程师一月多少银子?傻子才跟你干。
  工程师是普通的百姓子弟,并非匠户,强行充入匠户中,弘治皇帝有些于心不忍。
  “降至普通匠人的工钱,他们必定不愿,若朕强行收为匠籍,与夏桀商辛何异?”
  曹元见弘治皇帝为难,沉声道:“良乡由严成锦一手操办而成,他应当有办法,人才不能为朝廷所用,比挥金如土更令人觉得浪费,陛下若为难,臣与严大人商量。”
  王琼双眸微动,将工程师抢过来当成匠户就罢了,还让严成锦去说,简直比他的脸皮还厚。
  弘治皇帝却道:“先议丝价和茶叶吧,江南多地请乞免去大半税额,根本原因在于茶叶和瓷器,诸价大不如前,朝廷如今不兴徭役,不需工程师。”
  建造殿宇、开修水利都要花银子,如今,正是节省用度的时候。
  诸公低下头来,疏奏都看了,却无办法恢复海外丝绸、瓷器和茶叶的价钱。
  如此一来,国库收紧,又需从农税中获取银两,苦的还是百姓。
  “严成锦呢?”
  小太监忙去宣严成锦,很快,严成锦出现在大殿中,行礼后站到一旁。
  “不仅是丝价,连茶叶,瓷器和精盐也降价了,经济司以为该如何应对?”弘治皇帝问道。
  刘来低着头,看向严成锦。
  这他哪儿会,太超纲了。
  严成锦却道:“臣听闻,曹大人想将良乡工程师,收为户部的班匠?”
  刚从工程师一事,议到丝价,此子又转回去了。
  诸公眉头一皱,心中猜到此子有话要说。
  弘治皇帝仿佛看穿了心思:“严卿家有话要说?”
  “臣以为,江南各地应当继续种桑叶和织造,不该受丝绸的价钱影响。”
  大殿中沉寂下来。
  百官骇然望向严成锦,丝绸价格都跌成狗了,再种下去卖给谁?
  弘治皇帝不明所以,这时候用地来耕种粮食,才最是明智之举。
  “为何?”
  “臣猜测,丝绸价钱还会上涨,若不种桑叶,明年哪里来的蚕丝?”
  西方禁止丝绸的时间并不长。
  国王下令禁止,但没过一段时间,连国王自己也穿丝绸,禁令自然废止了。
  丝绸在明中末时,为士绅们赚取了大量的白银,便可知此时一时之策,并非长久之策。
  张敷华有些怀疑地道:“多久才会上涨?”
  严成锦看向弘治皇帝:“半年,或许更长,臣亦不知。”
  弘治皇帝和诸公正失望时。
  却又听严成锦道:“朝廷不缺银子,先前几年的买卖中,士绅手里都有银子,若能将这些银子调出来用,国库自是会充盈。”
  开海禁后,不仅朝廷赚到了银子,士绅也赚了不计其数的白银。
  曹元皱眉道:“如何将这些银子调入国库?”
  他们当然知道士绅和百姓手中有余钱。
  “臣或许有办法,令国库收支上涨,令财政得以缓解,以给予严嵩充分时间游说,令丝价再次上涨。”
  “严卿家直说。”
  “扩建外城!”
  京城士绅和百姓手里赚了许多银子,还有江南的豪绅,想搬来京城。
  但京城地窄,大户的府邸有限,就算要建造也没有地皮。
  他推演的下一步,京城百姓有钱吃饱喝足,接下来就是想要宅邸。
  “劳命伤财。”谢迁道。
  “谢公想岔了,并非是要彰显朝廷威仪,是为卖银子。”
  刘健很快想到了:“京城的典房和牙行租房无数,为何要买宅邸?”
  “敢问大殿中,谁还租牙行的宅邸居住?诸公涨了俸禄,知道要买宅邸,百姓亦如此。
  京城的胡同窄小,许多豪绅在京城的宅邸并不大,但官地不许扩建,仅剩的府邸又被诸公把控在手中。
  还有良乡的百姓,他们赚了一些银子,想搬至京城,却无宅邸可买。”
  严成锦知道,这些大臣手里都不止一套宅邸。
  “臣想在良乡承办建造局,专门建造坊间的宅邸、街道和桥梁。”
  如同曾国藩和李鸿章弄起来的江南制造总局,大明也需一座这样的建造局,来督建外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