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姜姬> 第740节

第740节

  风迎燕以灵武打比方,他实话告诉他,灵武真正的兵马数只有两千余人,而且非常单一,没有步兵,全是骑兵和弓兵。
  在他后面的固卫,虽然有着看守诸侯王的“职责”,但崔家到固卫后,觉得花钱养兵没有必要,反正这固卫又不是他家的,真大军压城了,出城投降就是,这样方才不伤一民一物。所以固卫的兵数可能只有一千左右。
  她恍然大悟。
  在这样一个“和平”的世界里,以打嘴仗为主要模式的世界,任何一个城池都不可能花大力气养兵。
  只有那么几个比较特别的。
  剩下大多数都是不想白白花这个钱的。
  他们可能会屯集许多兵器,比如箭头、刀、枪头等铁器,因为打仗时武器的消耗是很快的,打造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但他们不会长年累月的练兵,更不会没事屯上几万兵。
  各城屯兵大多以千为单位,过万的很少,小城更可能连几百人都没有。
  平时根本用不到,等到真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把城中的男人都召集起来,发给他们兵器,临时操练一番就让他们上战场了。
  等到这一群乌合之众联合到一起时,手里有兵的,当然不愿意白白消耗掉;手里没兵的,只能给钱给粮,当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一直给。
  这就是义军最大的矛盾。
  所谓的义军,其实是由某几个家族倡议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顺便扩大地盘。
  风迎燕从商人送回来的情报中告诉她,这段时间里发生的联姻代表着什么,又有哪几家因为无法支撑而有了退意,更有浑水摸鱼的人。
  比如安城,他们那里就不出人也不出粮,只出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美文,以振奋军心!
  姜姬听到这里就笑了。
  笑完就叹气了。
  她是真没想到这群人这么没用。一堆人打一个,都能让云青兰占上风。
  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这场糊涂仗已经有人想退出了。
  云青兰估计已经觉得自己战无不胜了。接下来,他很有可能会跑到凤凰台来。
  但她现在不需要天下人把目光集中到凤凰台。
  风迎燕走后,姜姬叫来了王姻,问他能不能找人把皇帝在河谷的消息送出去。
  皇帝在哪里?这个问题到目前根本没有人深究过。
  就算是这座城里的人还有人相信皇帝仍在宫里,安乐公主正是为了照顾皇帝而来。
  而外面的人更加不需要确认这个:皇帝当然在凤凰台。
  就算云青兰拿出过圣旨,也只是被人猜测他把帝玺带走了。没人想过他把皇帝也一起带走了。
  因为如果皇帝真的被云贼带走,凤凰台不该一点反应也没有啊。怎么说也要天摇地动一下的。
  凤凰台的毫无反应“证明”了皇帝还在家里,没跑到外头去。
  王姻一听就想摇头,“公主,三思啊!如果知道皇帝陛下不在宫里,那……”天下大乱。
  皇帝在宫里,这皇帝的权威就还在。哪怕云青兰把徐公带走了,把朝阳公主带走了,可能还带走了帝玺,但这一切都比不上皇帝的一根手指头。
  如果云青兰连皇帝都带走了,皇帝还一声不吭的,那这个皇帝就真是弱的不堪一击了。
  “皇帝”这个形象会彻底丧失权威性。
  一个傻子能当皇帝还十几年没出事,正是因为“皇帝”的权威性没有丢失。
  一旦皇帝失去权威,那就不会再有人畏惧皇帝了。
  王姻:“只怕马上就会有人到凤凰台,求见皇帝。或是求见公主。”话音未落,他就明白过来了!
  公主正是希望从凤凰台走出去。
  现在凤凰台上下都已经在公主的掌握之中了,公主开始想要外面的人进来了,她也想走出去了。
  他的脑袋转得很快。
  “这样一来,他们一定会对云贼群起攻之。”
  义军为什么出现?不是为了真的扶助正义,而是做第二个云青兰。
  云青兰是一个非常好的靶子。他不但用亲自经历告诉大家现在可以干什么了,他还能用自己的死来成全别人。
  打败云青兰,砍了他的头的那个人,不但成了“皇帝”和天下的恩人,还会接收云青兰留下的一切——包括河谷,甚至还有王位。
  “皇帝”到时一定要以重礼酬谢此人。庆王的王位和庆国的封地就是最合适的礼物。哪怕“皇帝”不想给,这人不让出来,“皇帝”也没办法把人赶走。
  如果再加上皇帝就在云青兰手中,这个人还救了皇帝呢?
  皇帝还非常弱小呢?
  共治江山都不是梦了。
  云青兰那里的“人质”还很充足。还有徐公呢。到时这人不但救了皇帝,还救了徐公,徐公难道不替他吹捧一番?
  在云青兰抓走徐公前,没人觉得徐公会屈从。但那是以前了。
  现在徐公除了一个好名声之外,他还变得非常容易打动了。
  至少那个将要打败云青兰的人不会觉得打动徐公是一件难事。徐公都愿意替云青兰拟旨,愿意做庆国丞相,会不愿意为一个忠臣说两句好话吗?
  王姻答应了。
  他回家以后,思考了数天,终于找出了两个人,可以去做这件事。
  这二人都是凤凰台底下的世家出身,都是曾经风光过,后来又落魄的家族。
  这二人比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们更有野心。有野心的人,才会愿意去冒险。
  这二人一个叫齐藉,一个叫梁藻。
  王姻分别请二人过来,分别与这二人密谈,然后约定了等二人成功回来之后,必定鼎力助二人列席公主座下。为了取信二人,他与这二人结为异姓兄弟。
  “等兄归来,弟为兄唱歌起舞,祝兄一路平安。”王姻站在官道旁,长揖不起,等他直起身,前方的马车已经变成了一个黑色的影子了。
  第703章 路在何方
  风是热的, 里面有土。
  齐藉坐在车上, 车帘全都卷了起来, 但他身上的衣服还是湿透了,最后不得不像车夫一样把衣服脱下来,只穿一条短裤, 衣服就晾在了车顶上, 用石头压着。
  车里有四个长颈陶瓮用来盛水。出发不过半天, 他已经快把一瓶水喝光了。
  车夫是他的从人,也是他父亲的庶弟,从小伴他长大, 亦兄亦仆。
  从人:“不要再喝了, 我们距离万应还早呢。”这一车水是给他喝到万应的, 这才刚出发就快喝完一瓮了。
  齐藉:“我知道,但真的太热了。”
  他在家里时从没想过赶路会这么热,他喝了一上午的水,到现在一泡尿都没有,全变成汗了。
  “你要是能下车来,我们就可以在四天内赶到万应城。”从人说,“不然水可撑不下去。”
  齐藉看看头上的大太阳, 想了想, 答应道:“那停车吧, 我骑马。”
  他换了马之后, 速度就快多了。
  幸运的是两天后他们就遇上了一个商队, 正在从万应去凤凰台的路上。他们连忙买了水, 还买了一车瓜。
  商人笑道:“现在我们出门,带几车瓜比带水方便。”瓜比水耐蓄存,一车瓜又能解渴,又能解饥,听说还可以解渴除瘟,真是好东西!
  听齐藉他们要去现在打仗的地方,就道:“孤身上路可不安全。公子们听我一言,你们到了万应后,先去寻马家,马家的商队一天就有一队往那边去,你们跟着马家的商队走,又安全又省心,不过多费些银钱。”
  齐藉听说过这马商好像是公主的人,不知是不是真的。
  这个商人笑道:“这种事,我们也无处打听。不过他生意做得这么大,背后一定是有靠山的。”现在都有半边马的说法了,他一个人就占了一半的商路,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有了西瓜与水后,齐藉他们路上就轻松多了。一行人顺顺利利的到了万应城,路上又遇上了好几拨的商队,远远看到万应城的城墙时,眼前的官道上已经挤满了车马与人流,两旁的田地上长满了马草,一群正在放牧的鸡鸭在田中走来走去。
  齐藉觉得胸口的郁气都散去不少。
  “这是第几次看到了?”从人赶着车说,“刚才就又是鸡又是鸭的。”
  旁边一个护卫笑着说:“还有鹅呢,看着真肥啊!”
  就连护卫们都面上带着笑,不见一路赶来时的辛苦,放马儿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指着路两旁的田地说笑。
  田中有人在干活,女子多是戴着大大的斗笠,斗笠下挂着面纱,穿着长袖长裙。男子们也是一样,戴斗笠穿长袍,手足都遮得严实。
  路边有凉棚卖凉茶,全是当地的草茶或花茶,有一点点的草木香气,喝下去解暑降温。
  护卫们很自然的问:“一会儿前头哪里有洗澡的地方?”路边的人就笑着给他们指:“北边就是,鲁人都去那里洗澡吃饭做衣服。”他打量着护卫们的灰头土脸,笑着说:“几位汉子到了那里也让他们修修脸,刮刮胡子。”
  护卫们道谢后继续往前走。
  一个护卫摸着下巴上乱糟糟的胡子说:“以前鲁人没来时,可没人刮胡子。”
  这还真是。以前养一把好胡子可是很费劲的,但自从鲁人来了以后,洗澡修脸刮胡子就成了一套的了,再见鲁人个个都是下巴光洁白净,平白看着小了几岁。
  听说是公主不喜欢男人留胡子。
  这股风气慢慢的也影响了这里的人。现在除了世家,百姓们倒是都习惯刮胡子了,刮了干干净净的,也不生虫子,也不招灰。
  护卫们这几天赶路,个个一脸灰,再加上有的人蓄起的胡子,乍一看跟像扫帚尾巴似的。
  几人互相打量,纷纷取笑。
  一个胡子快把脸给盖住的汉子说:“反正我不刮。”
  但到了鲁人的澡塘子里,叫人给按住搓了泥,又洗了头之后,他出来也换了一个光洁干净的下巴,连眉毛鬓角都修过了。
  其他护卫们一看都笑话他,其中一人道:“瞧着倒像是才见你那会儿了。那时你才十五吧?怎么十年了还不见大呢?”
  另一人也笑着问他:“怎么叫刮了?”
  那人摸着光溜溜的下巴,感觉很新奇,说:“他说刮不刮都是一个价,还是刮了划算,还说女儿喜欢亲这样的嘴,长满胡子的都不讨女儿喜欢。我就给刮了。”
  一群人轰笑起来。
  齐藉他们没有浪费时间,洗过澡换过衣服用过饭,就已经打听到了马商的住处。齐藉备上礼,亲自登门,那边出来一个马家在这里的管家,也是马家公子,客客气气的收了礼,当即答应带他们过去,还问需要去哪几座城,要不要他们帮着进城?
  这时齐藉连自己的姓名家世都没说,出去的原因也没提,马家就这么客气周到。叫齐藉多少有点吃惊。
  马公子说了一番话,打消了他的疑虑:“如公子这般想去见识一番的,我们也是常见。公子出去打听打听,哪一家商队都带过这样的活儿。公子出去了还要回来,到时若是能约定好时间地点,我们也可以搭公子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