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崔老夫人眼睛也一阵阵的发热。
  蕴宁点头,拿过笔墨,挥笔写了一个方子,待得下人把药物送过来,又亲自煮了,送到陆明熙床前。
  这药跟前面的药物明显有些不同,不独味儿道有些冲,苦辛之味儿更是极浓,陆明熙接过来,却是眼睛眨都没眨的就全喝了下去。
  可刚喝完,便觉得一阵血气翻涌,竟是张嘴吐出了一口血来。
  陆珦站的最近,见此情景吓得魂儿都要飞了:
  “爹……”
  忙要问蕴宁怎么回事。却听蕴宁道:
  “莫要慌张。这是好事。不信大哥看看血的颜色。”
  陆珦忙低头去瞧,果见血色颜色黑紫。
  又接连吐了三四口,陆明熙才止住,蕴宁又喂他吃了做好的药丸,在陆明熙脚踝处施以金针:
  “长时间食物相克,虽是剂量小,可日积月累之下,已然伤及肺腑,更是使得下肢血气凝滞,这样发散出来,才能再次站立……”
  随着蕴宁拔出金针,陆明熙第一时间感觉到,一直僵硬的两条腿忽然就再次有了感觉,明明比起之前的疼痛来,还要更加剧烈,陆明熙却是激动至极:
  “扶我,下来。”
  “爹再躺会儿吧。”蕴宁忙阻止,“这会儿下床是虽是对身体没什么害处,痛楚却是较之现在犹甚……”
  “不怕。”陆明熙却是坚持,若不是有小辈在身前,真是差点儿热泪涔涔了。实在是躺了这么久,说是生不如死也不为过。
  “真就能站立?”陆珦明显还有些不敢相信,和陆瑄一左一右把陆明熙从床上上扶下来,却是根本不敢撒手。
  “无妨,你松手吧。”陆明熙轻轻道。
  陆珦和陆瑄同时松开手,却还伸着手臂,随时防止陆明熙跌倒。
  不想陆明熙果然稳稳的站立在原处,甚至还慢慢转过身来,含泪冲着崔老夫人道:
  “娘,儿子,站起来了。儿子还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侍候您老的机会了……”
  崔老夫人也红了眼圈,上前搀住陆明熙的一只胳膊,扶着他走了一步,两步……
  白发如银的老母亲扶着高高瘦瘦的儿子相互偎依着缓步而行的身影,却是让所有人都止不住想要流泪。
  “熙哥儿……”门忽然被人推开,梅老姨娘的身影出现在门旁,一眼瞧见站着的陆明熙,扶着门框好险站不住,却是又哭又笑,“老天爷啊,熙哥儿能走了,熙哥儿真的能走了……”
  自己果然和年轻时那次一般,又赌对了,夫人帮着自己把熙哥儿留了下来。
  又看了一眼蕴宁,忽然从怀里摸出个盒子来,颤颤巍巍的递过去:
  “好孩子,你是个好的,是个好的啊……”
  亏自己从前还一门心思的想着让不拘娘家那个女孩儿嫁给陆瑄,现在瞧着,凭她是谁,都比不上蕴宁福气大啊。这把人一娶进来,儿子就醒了,再见一面,儿子又能站了……
  喜讯传出去,崔家族人也是奔走相告,庆幸之余,又联想到陆嘉怡身上,再结合陆明廉府里传来的消息,更是感慨不已——
  就在今儿个一早,就听说了一个天大的消息,说是陆明廉的女儿陆嘉欣,也揣了封和离书回来了。
  陆嘉欣倒是如愿从齐家泥坑里跳了出来,怀着孩子又回了陆家,虽然一进家门就直接被嫡母悄悄送到了一处偏僻农庄上安置,消息还是很快传扬开来,和陆嘉怡这边众人都是同情不同,陆嘉欣却被认定是个只能同富贵不能同悲苦的薄情人,连带的还蠢不可及。毕竟听齐家人的说法,就是陆嘉怡挑拨,才使得他们和朱雀桥这边儿反目。
  因为这个,他那一房的女孩儿也跟着受了连累,当时就有两家正在议亲的拂袖而去……
  再瞧瞧自家这边,却是因着陆瑄夫妇的全力相护妹妹,赢得了众人赞扬,就是家中嫁出去的女孩,腰杆可也挺得更直。
  之前虽然听从了陆广言的劝告,选择了追随长房,可不少人依旧心里打鼓,甚至更多原因是因为期待着陆明熙身上能有奇迹。
  现在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也认同了陆广言的话——有陆瑄在,陆家至少还可兴盛五十年。
  更别说陆明熙还突然就能走路了。
  连带的看蕴宁的眼神,也一个比一个热切——
  从她嫁过来,陆家可不是好事连连?果然不愧是福慧双全的命格!
  话说停不了几日,就是杏榜公布的时间了,到时候,说不好瑄哥儿还真能成状元呢!
  “状元不能是陆瑄!”慈宁宫里,胡太后少见的大发雷霆,她的面前,摆着一张宁中省布政使齐明德的认罪折子,“你们这些废物,竟是让个黄口小儿给耍的团团转!”
  不怪胡太后发怒,毕竟身为女子,想要干政殊为不易。而就在这样的艰难之下,胡太后依旧能有今日的威势,手段之外,更因为胡太后手里还有相当多的王牌。
  而齐明德也算是胡太后的王牌之一。
  宁中省不独富庶,更兼扼守东边咽喉,很容易就能和胶东半岛的庆王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呼应之势,是以胡太后对齐明德很是看重,为了以防万一,根本就没表示过对齐明德半分亲近,可就是这样一个得力心腹,竟然被陆瑄轻轻松松就给除掉了。
  ☆、220
  “太后息怒, 待会儿侄儿就会把这事安排下去……”鲜少见到太后娘娘这般大发雷霆,胡庆丰就有些心惊胆战, “这事交给侄儿, 太后尽管放心……如您所说,那陆瑄也就一黄口小儿, 在帝都里一点儿文名也无, 别说状元,让他榜上无名都轻而易举……”
  即便听太后的语气, 对陆瑄很是忌惮,胡庆丰却颇是不以为然。照胡庆丰看来, 齐明德会翻船, 分明是他们一家太过愚蠢才对……
  就比方说和陆家联姻, 本就是个障眼法,目的是想着迷惑皇上那边,别说陆明熙还没死, 就是死了,养着他那女儿不就行了吗?倒好, 竟是非要闹了这么一出。
  也是巧了,陆瑄正好就跑到保定府去……
  要说陆瑄是有意为之,胡庆丰根本一点儿不信, 毕竟齐明德是太后的人,这事儿可是皇上都不知道。
  所以胡庆丰心里更愿意认定一切都是巧合。
  胡太后明显看穿了胡庆丰的心思,冷哼一声:
  “你以为所有人都和你一样蠢?”
  想要扳倒堂堂一省布政使,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更别说齐明德背后还有自己保驾护航, 可事情发展之快,根本连自己都没反应过来。
  所以胡太后有理由怀疑,这背后定然还有皇上插手,而陆瑄也早已站到了皇上一边。
  年纪轻轻便有这等厉害手段,阴险狡诈较之乃父犹有过之,真是任他状元及第,以这么高的起点入朝为官,将来不定要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
  “奴才觉得,太后要盯着的还有一个人,”一直沉默的梁春忽然道,“那就是,武安侯的女儿,袁蕴宁。”
  太后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袁蕴宁身上,怕是有些古怪。”梁春低着头,垂手侍立,明明脸上并没什么多余的表情,胡庆丰就是觉得有些瘆得慌,不觉往后退了一步,才感觉好了些。
  “之前长公主说身体有恙,须入广善寺祈福,然后不久,皇后却是病愈回宫……奴才查探后得知,期间除了世子殿下和胡大小姐之外,长公主唯二见到的外人,就是袁蕴宁。另外,虽然是蛛丝马迹,可奴才却推测,皇后却也同样在广善寺待过……”
  “旦日大典上,皇后待袁家女的态度也颇有古怪,奴才以为,两人应该是之前就认识的!”
  “之前就认识?”胡太后脸色顿时一寒,“你的意思是,皇后的病会好,应该是,和袁蕴宁有关?”
  “何止是皇后,还有那袁太妃和养在她身前的世子孙突然就俱皆痊愈……再有陆明熙身上的奇事……”
  胡太后本不是糊涂人,听梁春这么一点,脸色越发不好,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奴才听说,袁家女在程家时,颇得祖父程仲看护,祖孙感情不是一般的好。奴才觉得,可以先控制程仲,再藉由程仲图谋,袁家女……”
  胡太后当即答应下来:
  “这事好办。待会儿你就去程家传旨,就说哀家说的,让他重回太医院任职,并专司哀家医药……”
  程仲重新回太医院任职的消息,蕴宁是两天后才听说的。
  自打从崔老夫人那里知道了龙舌草的来处,蕴宁立马派人外出寻找,终是在成亲前,得了一丛。
  程仲服用后,效果果然很好。
  这次从保定府回来,安排好家里的事,蕴宁便直接过来程仲这里,无论如何想不到,会得了这么个消息:
  “是谁过来宣的旨,具体怎么说的?”
  “有什么不妥吗?”没想到蕴宁反应这么大,张元清就有些担心,“是个容长脸,长得还不错的公公,好像是姓梁,就说是太后老佛爷想让老太爷瞧瞧病……”
  “是梁春。”听了张元清的描述,陆瑄第一时间道,眉头微微蹙了一下——
  梁春眼下可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这人和梁达又不同,和人说话时,总是柔声细语,内里却是一肚子坏水。
  蕴宁却已无心留下去,当下嘱咐张元清,什么时候老爷子回来了,就赶紧跟自己说一声。
  却是直到回到陆府,都心神不宁:
  “是不是胡太后察觉到了什么?”
  为了抚养自己,祖父吃了太多的苦,本想着这一世守着祖父,不想却阴差阳错,根本不是程家血脉……
  好在父母是开明的,对自己和祖父的亲昵不但没有反对,反而还颇多支持,蕴宁索性直接接祖父住进了栖霞山庄。
  一来祖父年龄大了,山庄温泉多,对将养身子颇有好处;二来那里地势宽阔,祖父最喜爱的药草也有地方安放。
  自打成亲后,便和陆瑄多次到山庄,如何也想不到,就这么几日没来,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
  陆瑄也没有想到,胡太后那边反应竟然这般敏锐,略略沉思了片刻道:
  “祖父这会儿倒不致有什么危险。太后的目标怕不是祖父,而是,你,和我……正好大哥在宫里当差,我这就派人过去一趟,跟他说一下这事。”
  “倒是你,这几日尽量不要出门,便是不得已出去,也记得多带些人。”
  蕴宁应了下来。陆瑄犹是不放心,悄悄把身边的暗卫拨了大半到蕴宁身边。
  蕴宁提心吊胆了几日,又着人暗地里出去打探,倒是没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满帝讨论的都是春闱的事,毕竟,再过两日,就是杏榜公布的时间了。
  那些苦等多日的举子也坐不住了,纷纷出门呼朋唤友,以期能打探些消息,至不济,也能宣泄一下情怀不是?
  “啊呀,李兄,几日不见,李兄风采更胜往昔……”
  “哪里,哪里,倒是唐兄,前日便听说,兄长又有新作流传,今儿个既是碰见了,自然要瞻仰一番才好……”
  “啊呀呀,见笑,见笑,要说文章真正写得好的,不是在下,是梓云公子才对……君不闻,梓云公子新作一出,帝都立时纸贵啊……”
  这唐公子也是南方士子,听李公子满口夸王梓云,也是骄傲的紧:
  “王公子文名满天下,确然是我江南之翘楚!此次大比,我瞧着状元说不得就会花落王家。”
  历年春闱,不独是天下学子才华的大比拼,也是南北学子之间的较量,和之前的朝代一般,相对而言,南方文风更盛,以至历来状元多出南方。
  李公子闻言自然频频点头:
  “英雄所见略同。我瞧着王公子这次也定然要载誉而归了。”
  正好有北方士子经过,闻言却是并不服气,笑呵呵插口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