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

  赵氏又问长相,脾气,亲家好不好相处等等。程素素吁了口气,拖出夏家来也是应急,原本是没想到这一家人的,先稳住了赵氏,别叫她再办傻事才是真的:“别急,还得先问问二哥愿意不愿意。不然将人家千里迢迢拖了过来,又相不中,岂不结怨?”
  “那行,现在就问问。”
  其时天色已暗,赵氏留女儿一家吃饭,也是精心准备了席面。男女分席,赵氏右边席上就问程珪:“二郎,你妹妹妹夫如今在外面住着,难得回来一趟,咱家给你说亲,你想要什么样的,说一说,大家给你参详参详嘛。”
  不意程珪口气十分不好地道:“匈奴不灭,说什么亲?!”
  毛?这是我二哥?赵氏不太好看的脸色之下,程素素咬着筷子眼中难掩震惊。
  第189章 不是水货
  排行中间的孩子就像成绩在中间的学生, 无论他们的内心有一个怎样复杂多彩的世界,外在的表现也不怎么引人注目,因而显得脾气很好。
  程珪的脾气是真的好。家里人对程素素一贯比较宽容, 程珪纵有板起脸来教训妹妹的时候, 也只是严肃。
  现在, 当着大家的面儿, 程珪居然有口气特别不好的时候?
  赵氏心里有鬼, 勉强笑笑,问道:“你这是有不顺心的事儿了?”
  脾气好的人, 发完了脾气,自己都觉得尴尬。程珪意识到这是妹妹妹夫一家子过来走亲戚,自己还在发脾气, 顿时胀红了脸, 讪讪地顺着赵氏的话说:“还是外头那些讨厌的事儿……”
  母子俩都有些不好意思, 人一不好意思就好多说几句为自己开脱,赵氏道:“那你慢慢儿地说, 别急么。”
  程珪清咳一声,看看谢麟, 低声道:“朝廷关了榷场, 胡人越发心焦, 他们也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 主和的就要派使过来, 正为着礼仪的事儿争吵。礼部的那群混账又跟着吵吵, 拈轻怕重的……”
  此事须得从头说起, 朝廷对异族不外那几样策略,羁縻、征剿、扶植、分化……等等等等。国初是互殴了一番的,双方打个差不多,就开始讲和,恰北方动乱,偌大的汗国分崩离析,朝廷就采了扶植分化怀柔之策。北方的邻居们缺盐铁、粮食、布匹等等,却又盛产马匹与一些特定的药材。
  经济上卡住了对家的脖子,朝廷上下还是比较放心的——完全不警惕也是不可能,却比互相征伐之时轻松太多。
  朝廷也在胡人里册封了些官职,有些是承认他们的汗位之类,有些则加以中原王朝的官员——多数是武官虚衔,也不在朝廷晋升之列,父死子继,重新申请。申请的时候又要卡一卡。
  自打双方开片了,情势又是一变。自数年前弥勒教生事,朝廷累年花费越来越多,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现在要兴兵北伐,政事堂是拿不定主意的。叶宁让谢麟去研究,正说明此事尚无定论,否则叶宁就会让外甥去研究如何战或者如何和。
  北面因没有一个集权者出现,大小不一的部落散落各处,各依附三、四个强势的大部落,然而关起门来,也是某某部某某汗、某某王。管你南朝册的什么三四五六品的武职呢?你还能管得着咱?
  于是,便出现了王爷贱如狗,王子满地走的景象。
  部落分散,便有主战、有主和,朝廷乐见他们分裂,政事堂也使出了些手段朝廷分化。如今却有一部,拿到了些朝廷的封赐,欲派使者前来。
  程素素道:“这是好事呀。”
  “好什么呀?”程珪撇撇嘴,“这个时候来的,能是省油的灯吗?他们趁火打劫来了。”
  谢麟点点头,心中已有数了。程素素见赵氏的时候,他与程珪见面的时候就有意问到了这件事。不过程珪或许是对他客气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并没有将工作上的苦恼一股脑讲出来,只透露了某部胡人欲遣使觐见。
  谢麟也对来者抱有不小的怀疑,若是一心向化,请求内附即可,否则便不甚可信。
  赵氏道:“那就跟他们慢慢儿磨,谁抻不过谁呀?朝廷那么大的家业,能怕了他们?你们鸿胪那么多能人,你就着急上火的。”她依稀有那么个印象,当年还是在齐王府里的时候,也小闹过一场,最后北边被朝廷抻得没脾气了,一句话过去好有二、三十年了。
  程珪缓缓闭上眼睛:“就是能人!又吵吵起礼仪来了。”
  来者以为自己是雪中送炭来的,要求提高待遇,朝廷这里是不会松这个口被讹诈的。两下扯皮不讲,鸿胪寺与此事沾边,礼部气势也旺,叶宁原是礼部尚书,数年经营下来,礼部里也有不少他的人,也要借这事儿给叶宁长脸、给自己争功,便插手了起来。这两家争个礼,已是焦头烂额,兵部与枢府又搀和了进来。这两处是与兵事有关的,纵使官层有文官出身,也要照顾到将士的情绪,又来添一道难题。
  程珪很惨,他虽出仕了,却是品秩颇低的办事之员,这样的人,看起来手上有些小权,实则很累。大量的好处(功劳)要被上层截胡,上头发昏了,挨骂的时候一起挨。
  光听就已经很惨了,程素素同情地看了程珪一眼。
  话说了一串,尴尬之情略缓,赵氏打起精神来:“好啦,那也不能碍着咱们吃饭。吃饱了,心情就会好一些,听我的。”
  又重新执箸举杯,气氛重又温馨了起来。
  一餐吃完,谢麟与程素素得赶着关城门前出城,再不济也得回谢府住宿去。赵氏心里存着事,倒想留女儿说说夏家的事情,人,她没见着,怎么也不能就这么定下来。然而亲上做亲又被她弄成了个尴尬事,只得撂开,心里盘算着,女儿不好总回娘家来,她可以去看闺女看外孙呀。
  程珪吃饱了之后心情果然好了不少,去送妹妹妹夫,在门口上,看妹妹上车的时候低声问:“娘说了什么没有?”
  程素素一挑眉:“二哥说的是哪一件?”
  程珪面无表情地:“这些日子家里门槛要被踩平了,当我不知道呢。没同你讲?”
  程素素道:“哥既说了,你到底是个什么章程?不知道你的心意,这事倒要怎么圆?”
  程珪道:“娘想提携外婆家,我知道的。”
  “哥的意思是?”
  程珪的样子绝称不上开心:“她是亲娘,可我姓程。”
  “我给驳了。”
  程珪眉眼一亮:“怎么?”
  程素素低声道:“不合适。”就算赵氏没绕这一大圈,直说要亲上做亲,哪怕程玄同意了,看程珪这个样子,程素素都是要反对的。中等生就活该什么意见都不被重视吗?不提近亲的坏处,表哥表妹,赵氏又跟娘家亲,走动也多,要看对眼早看上了。这硬塞到一块儿,别人不好说,程珪是一定要憋屈的。
  程珪又低声道:“总是要有那么一个人的。”年纪渐长,他也开始思考婚事了,家里拖着,原有些待价而沽的意思。拖到现在,确比没有出仕的时候行情要好,再拖就太晚了。
  程素素道:“为了堵娘的嘴,我给提了一个人,眼下旁人都不知道。你要愿意就点头,不愿意就当没提过。咱们再想办法。纵我们拦不住,还有大哥呢,他还没发话,娘这点念头就成不了。”
  程珪紧张地问:“什么人?”
  “是一个熟人家的女孩儿,哥还记得我说过的,在邬州的时候,有个夏偏将……”
  “他、他家的么?”程珪说不上是开心又或者是失落,夏家他是知道的,也赞叹过夏偏将大仁大勇。说不与大哥的婚事相比,真个论起婚嫁来,又难免有一丝丝的侥幸。待尘落定,这颗心才会落到地上。大约,他也就是这么个水平了吧。程珪有点惆怅地想。
  程素素道:“人你也没见过,不愿意也没什么,我当时不过是为了拦着娘的话头……”
  程珪心里打了老大一个滚儿,咬咬牙:“过两天我去你那儿,咱们细说。”妹子再怎么淘气,大事上头比亲娘还是靠谱些的。再说了,还有大哥呢。程珪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想娶大哥某个同年家女孩儿的意思的。
  兄妹俩已经站了一阵了,程珪一摆手:“你先回去吧。”
  ————————————————————————————————
  回书院的车里,程素素道:“阿婆回府是回对了,就这几步路,有多少事儿是咱们不知道的。”
  谢麟在心里过了一遍北地诸部族的事情,他在皇帝、太子身边日子都不短,认真想了一下,道:“总觉得哪里有不对。朝廷对胡人耍手段耍得太顺了,积数十年不改,怕是要有变故的。总是同样的招数,容易被人摸清呀。”
  程素素道:“那也得知道对家是什么牌。”
  “朝廷当然会打探消息,只是这些部落聚散如风,极易生出变故来。还是要多问问情由……”说到这里,忽又想起来,“道清(程珪)的事情,究竟如何?”
  程素素不大好意思起来了,赵氏不是坏人,却不是个聪明人:“我娘想将侄女说给儿子,并不合适,我顺口提了夏家的女孩儿。”
  谢麟道:“赵家我曾见过两次,确实不大合适,”看了一眼程素素,心道,程家有那样的舅家,能出一、两个脑袋灵光的,真是程公积了大德,“夏家么,倒是可以。”
  “是吧?我也看比外婆家合适些。哪怕同夏家不成,唉……”赵家女儿的风格,也确实不是能够开大的。
  谢麟这时候就不再说话了,搁以前的性子,必会说得很一针见血地刻薄,此时有妻子的面子在,他倒收敛了。
  回到书院天色已晚,一夜无话。
  第二天白天,赵氏便亲自过来了。
  程素素接了她,两人一处说话。赵氏道:“你二哥头回娶亲,可稳妥么?”
  程素素心道,您也知道这是件大事儿,还要稳妥,咋就办出之前那傻事呢?口里道:“我看着还成。女孩子的母亲还在,都是明白人。难得是明白。相貌么中等偏上,不顶美,也不难看,性子还可以。”
  “哎呀,要是能看一看就好了,你也是,不趁他们在京里的时候说。”
  “那时候不是没想到么?还以为你们都给二哥办妥了呢。”程素素也回了一句。
  赵氏道:“好啦,都怪我,行了吧?你表妹们是没有你这样的好命的,唉……”
  程素素心说,我真是日了天了,她们的婚事拿尺子去卡,也是门当户对还略高一点,自己个儿过不好,怪我咯?她就没接这个话,只说:“我还没同夏家讲呢,要不这样,他们祖籍就是京城,打听打听,总能听得出来的。”
  赵氏道:“好,就这样!”
  应付完了赵氏,天还没黑,程珪又来了。
  先是被谢麟给拦住了,细问了许多与番邦接触时的细节,程珪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据他们讲,冬天他们冻死了不少牛羊,各部并吞,如今大者三部,要来朝见的是其中一部的王子。正因是王子,便要提高规矩。礼部那群牲口说,王子是他们自封的,咱们不认,就只能按安抚使之子的待遇来……”
  “并吞?”谢麟微愕。
  “哎,今天的消息。”
  谢麟点头:“原来是这样么?”
  程珪道:“正是,真是玩不完的花样。素素呢?”
  谢麟知道他有心事,便说:“在后边等着你呢,今天留一宿吧,明天一早我使人叫你早起来入城,误不了时辰。”
  程珪勉强点点头,脸色已经藏不住了。见到程素素,勉强应了个礼,见程素素屋里没有乱人,才与妹妹两个对坐着,脸对脸儿地说:“我知道娘要看顾娘家,她不该拿我做人情。别的都行,这是我一辈子的事。”
  “做人情”三个字太大了,程素素恨不得指天发誓自己提的人选并没有这个意思。程珪生气也不久,噗哧一笑:“看你的样儿,不是胆儿最大么?不是说你。我知道你们,你和大哥,哪怕顾着那一个,也不会叫这一个就很吃了亏,总会称一称。娘就是看这一头就会丢了那一头儿。要是赵家表妹都是这样的,累也累死我了。我原就笨,不指望有更聪明的能看上我,可也受不了遇个比我还笨的。”
  程素素笑不可遏,很笑了一会儿才说:“得,我知道了。盲婚哑婚呀,我当年那么闹腾,可不就是因为不想遇到这四个字?”
  程珪也感慨:“本以为是想有个读书人家的女孩儿的。”
  “你要这么想,就甭应下。没有强按头的。”
  “不是,昨天我又想了一想,觉得也不错了。要是先前有合适的,大哥岂会不操心?可见……大概这就是命了。才说娘只顾一头顾不了另一头,我要只想着自己挑剔别人,要别人如何如何,忘了别人也会挑剔我,岂不也是一样只顾一头了?”
  “我不爱听这话,谁还没个想法。”
  程珪无奈地道:“好好好,让人家挑一挑我吧,别嫌弃我笨拙就好了。”
  程素素但笑不语。她知道,自己一封信下去,别人不好说,夏家必是会点头的。夏家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女儿,没那么巧俩都有心上人了,如果没有定好的,那与程珪处一处也没什么不好。这年头的婚姻,留给当事人婚前相处挑选的空间并不多,多的是凑到一边再磨合。
  程素素当夜写好了信,请程珪审阅一回,里面并无敲定的意思只是请求,又引用了程珪的说法,说明自己是家里的异类,哥哥们都很老实斯文,如果夏大娘子与夏小娘子不嫌弃木讷无趣的话,希望可以考虑程珪。并无其他意思,只是为哥哥求亲。程珪见说辞也合适,这样的信函本就是男方要放低姿态,又写的是实情,便点头答应了。
  夏家的回信来得很快,一月之后,便由夏忠良亲笔回信,表示母亲非常欣喜,妹妹也是同意的,只是顾虑高攀妹妹又没有贤名姝色,有些惶恐。这一回程素素便让程珪也写了一封信,夹带着过去,也不知道程珪写了什么,夏忠良再回信就是:咱们合个八字吧。
  夏大娘子又让小儿子代个笔,问程素素嫁妆要怎么算的,希望能缓一年,给女儿凑凑嫁妆。程素素便回信,她知道夏家的情况,按着夏大娘子原先准备的就行,量力而行,程家不挑剔这个。
  其时许多婚姻里,资财实是必不可少的讨价还价的环节。程家在这上面却是真的不讲究,夏大娘子越发中意这个没见过面的女婿了——这样不挑剔的人家,真的是不多。也承程素素的情,越发上心,哪怕不多备嫁妆,也要准备得结实耐用,不能给程素素丢了脸。
  两下里为了程珪的婚事书信往来有数月,这一年秋天又至。夏家看程家是“清贵”人家,很是尊敬,赵氏看夏家也很淳朴,又去信与程犀商议。程犀早接到程素素的通风报信与程珪的求援,两下对比,给了赵氏一个肯定的答复。
  到了腊月里,两家已合了八字,约定了明年开春夏大娘子便带着女儿返回京城,让两人先见上一面,就把亲给定下了。待到秋天,夏忠良尽量请个假回来嫁妹妹——其实是夏大娘子的意思,再拖点日子,手头也能宽松些,嫁妆也好看些。夏忠良得的是肥缺,收益只会一年比一年多。
  有了这一桩喜事,连在鸿胪寺里的扯皮都显得没那么讨厌了,程珪工作上的耐心越发的足,倒得了不少的好评。鸿胪的人夸他,礼部的人也要说一句:“有他哥哥的样子,这家的男儿性子都好,能做事。”
  一旦别人对人有了好感,许多事情无形中就会顺利许多,程珪正开心的时候,却被一个消息砸到头上。哪怕以他的层次也知道,这回麻烦大了——因为屡次争执不下礼仪的问题,那位要来的王子他爹干脆利落地帮政事堂解决了。
  他老人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联合一部,吞并另一部,筑土城立王庭,抛弃了朝廷原先给他的官称封号,自立为王,国号大魏。
  并且寄信给皇帝:你们家官儿太啰嗦了,不好定礼仪身份是吧?嫌弃我们这里王子太多太水是吧?好了,别争了,我给你们定下了。就我儿子,肯定是王子,不是水货!
  第190章 军国大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