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第二十一章
  ____
  梅林之下,站着个年近三十的男人。梅花开得正盛,他静静地站在那儿,发上、肩上都是雪花和梅瓣,也不知站了多久。明明年纪已经不算小,见颜舜华和沈云初望过来,表情竟有些窘迫。
  颜舜华呆了呆。她也许多年没有见过颜正卿。对这个父亲,颜舜华并不熟悉,只在儿时见过几面。后来颜正卿一直守在南疆没再回来,她只能从姥姥的只言片语之中了解父母当初的相爱相知。纵使姥爷和姥姥对颜家不满,姥姥提起颜正卿是也都是夸的话,是不想她与父亲之间有隔阂。
  可惜世事匆匆,眨眼间她已过了需要父亲的年纪,他也百事缠身离不得半步。颜舜华虽与颜正卿不亲近,但也钦佩和信任颜正卿。有颜正卿在,她们从不需要担忧南边。若不是朝廷无力支援,说不定颜正卿还会将青州、越州收回。
  马上就要过年了,颜正卿为什么会来通州?
  颜舜华的迷惑只有那么一瞬间。很快地,她已经明白过来:她没有回京,所以颜正卿来了。纵使在颜正卿心中有许多事要重于她这个女儿,但这一刻他挂念着的只有她。
  他们父女是世间最熟悉的陌生人。她曾经也会想过,若是自己父亲也在身边会是什么光景,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便觉得不见也很好,两个人都为守住心中想守好的东西不断努力着,即使不在一起也会明白对方的想法。
  只是,能再见到自然是好的。
  颜舜华挣开沈云初的手,迈开小腿儿跑向颜正卿。
  颜正卿愣了愣,向前迈了几步,弯下身让颜舜华扑进自己怀里。在那小小的、软软的身躯落入自己臂弯之中,小小的、软软的手环抱住自己脖子时,这个而立之年的男人眼泪倏然落下,汹涌得难以抑制。
  颜舜华感觉有温热的泪滴滑落在自己颈边。她想稍稍退开,却被颜正卿抱得紧紧的。她的眼睛也有些红了,不说、不见,不等于不想念,她和颜正卿是相像的,即使京中同样有自己挂念的人,她还是选择留在通州,在这边做更重要的事,一如当初守着南边不回京的颜正卿。
  颜舜华软声说:“爹爹别哭。”她把脑袋从颜正卿颈窝里挪出来,伸手替颜正卿抹掉脸上的泪水。
  只是她越贴心,颜正卿脸上的泪就越擦不完。
  颜舜华定定地看着颜正卿。
  颜正卿再次将她抱入怀中。这一次他的泪止住了,心却还一下一下地抽痛。他没有护好女儿的母亲,根本无颜见女儿。可是他的女儿这般懂事又这般可爱,他如何舍得不见。颜正卿将颜舜华抱了起来:“晚晚,你带爹爹去见姥爷好吗?”
  颜舜华正替颜正卿拍落头上和肩上落着的雪,听颜正卿这么说,点了点头:“好。”
  这时沈云初这才上前,彬彬有礼地喊:“姑父。”
  颜正卿刚才整颗心都挂在颜舜华身上,根本没细看旁边的沈云初。听到这声“姑父”,他才细看了几眼。一看之下,颜正卿在心里夸了句“好个丰神俊逸的少年郎”。他知道沈家的打算,见到沈云初之后更知道沈家待颜舜华是怎么个宠爱法。这恐怕是沈家最出色的男儿吧?
  颜正卿说:“多谢你对晚晚的照料。”
  沈云初说:“应该的。”他并不喜欢颜正卿向自己道谢,这显得他不是能够名正言顺对颜舜华好的人。明知眼前这人是颜舜华的生父,他还是有种颜舜华被人抢走的感觉。
  想到是自己做主将颜家来的人赶回京城,沈云初心底有些心虚,只好默然地到前面为颜正卿领路。
  颜正卿却没注意到少年复杂的心情。他看着颜舜华利落地翻身上马,俯身与那匹雪白雪白的马儿说话,心里又是酸涩又是难过。
  女儿学会说话,他不在;女儿学会识字,他不在;女儿学会骑马,他仍然不在。可一见到他,女儿就认出了他,还愿意伸手抱住他。
  他有世上最懂事也最大度的女儿。
  他是天底下最不尽责的父亲。
  颜舜华察觉颜正卿望过来的目光,抬头看去,只见颜正卿两眼发红,眼底溢满藏不住的哀伤。也许在无数个夜晚里,颜正卿都怀着这样的伤怀和自责入睡,第二天醒来又不得不强打精神去应对繁乱的边事。
  守国难守家。
  颜舜华说:“爹爹,你今年会在这边陪我过年吗?”
  颜正卿鼻头一酸。他说:“当然会,爹爹一定会在这边陪你过年。”
  颜舜华说:“会像别人家的爹爹一样带我去看灯会,把我扛在肩膀上,让我可以把灯看得更清楚吗?”
  颜正卿说:“当然会。”
  颜舜华一路上央着颜正卿答应了许多事。颜正卿一直回三个字:当然会。
  回到最后,声音已有些哽咽。
  他女儿所求的,不过是天底下所有女孩儿理应有的。
  到了沈家别庄外,颜正卿先下马。转头一看,颜舜华正乖乖坐在雪球上等着。他走过去,伸手将颜舜华抱离马背。
  女儿柔软的身躯一落入怀抱,颜正卿就再也舍不得松手。
  有沈云初领路,一路上没有任何人阻拦。不一会儿,他们就走到了沈老太爷所在的院落。
  沈老太爷正在用木棍逐一掀开花上覆着的稻草,仔细观察底下的花木有没有冻伤。听到脚步声,沈老太爷回过头望去。见到抱着颜舜华的颜正卿,沈老太爷脸皮抽了抽,转身,看花,再也不看向他们。
  颜正卿让颜舜华下地,自己一个人走上前,撩起长袍往沈老太爷身后一跪,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沈老太爷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仿佛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颜正卿开口说:“是我对不起宝珍。”
  听到这句话,沈老太爷身体抖了抖,拿着木棍的手也在抖。他的女儿啊,他如珍似宝特爱着的女儿啊,嫁到颜家没几年,就那么没了。他一生不图名、不图利,就图个一家安康,不想竟让女儿嫁入那样的人家。
  很快地,颜舜华看到一直教她遇事要冷静的沈老太爷转过身来,举起手中的木棍往颜正卿身上打。沈老太爷边打边说:“我打死你!我打死你!我把宝珍交给你才几年,你说啊,才几年!”
  颜正卿跪得稳稳的,不闪也不躲。
  颜舜华想要上前拦着,沈云初却拉住了她的手。
  下一刻,沈老太爷深吸一口气,扔下了手中木棍,再次转过身背向她们。他的背还是在发颤,仿佛一下子佝偻了许多。
  沈云初松开颜舜华的手。颜舜华会意,跑上前抱住沈老太爷,她人小,矮得很,只能抱住沈老太爷的大腿,胳膊还短,根本圈不住人,偏还努力地抱着,像是害怕沈老太爷会倒下。
  沈老太爷心中一软。他虽然痛恨颜正卿没有照顾好女儿,但也不至于让自己外孙女也恨上亲生父亲。他叹了口气,揉了揉颜舜华的脑袋。
  罢了罢了,看在这人是他外孙女的父亲的份上,他也不为难他了。沈老太爷将颜舜华抱了起来,问:“晚晚,你要不要去京城?”
  颜舜华一顿。她看了眼跪在地上没起来的颜正卿。
  沈老太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说:“起来吧,晚晚在呢。”意思是看在颜舜华的面子上不和他计较。
  颜正卿站起来,静立一旁,也和沈老太爷一样等着颜舜华的回答。
  沈云初开口:“爷爷……”
  沈老太爷一个眼神看去,让沈云初把话咽了回去。
  颜舜华说:“先生答应让我进鹿鸣书院了。”
  沈老太爷一愣。他说:“先生?哪个先生?”
  颜舜华说:“程先生。”
  沈云初也同时开口:“就是我老师,也是鹿鸣书院的山长。”他的话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急切,生怕说得慢了,颜正卿和沈老太爷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沈老太爷有些吃惊。
  颜正卿也听说过程应星,知道能得到程应星的认可有多不容易。他的女儿竟这般聪明,让程应星让她一个女儿家入鹿鸣书院?颜正卿当即表态:“这样的话,晚晚你可得好好学。”这是决定让颜舜华留在通州这边了。
  颜舜华松了口气。
  她怕自己的回答会伤到颜正卿。但她现在还不能回京,她要在朔北十二州先埋下一些“种子”。若不能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岂不是白瞎了老天让她回来这一趟?颜舜华高兴地说:“我一定会的!”
  颜正卿这么痛快,沈老太爷看他也顺眼多了。他说:“去见一见晚晚的姥姥吧。”他心中对颜正卿有恨,妻子却不一样,妻子反倒疼惜颜正卿多一点,觉得他这一路走来实在不容易。
  颜正卿点头答应,伸手要从沈老太爷手中抱过颜舜华。
  沈老太爷看向颜舜华。
  颜舜华机灵地说:“我自己走!”说着就要从沈老太爷怀里滑下地。
  沈老太爷却止住了她,将她往颜正卿怀里一塞。
  “去吧,去吧。”
  沈老太爷转过身,背对着所有人,微微仰起头,让眼泪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不能怪他,不能怪他啊,发生那样的事,谁又想的呢?
  谁都不想的啊。
  出了院门,颜舜华才问:“爹爹,疼吗?”
  颜正卿说:“不疼。”他有世间最聪明、最贴心的女儿,也有世上最宽容、最仁厚的岳家,把女儿留在这里,比让女儿回京城更让他放心。
  *
  与此同时,秉笔太监魏公明得来了通州的消息,说沈家卖起了不少新玩意,有些已经传到其他地方了。这些魏公明早已知晓,他案上正摆着一副象牙雕的象棋呢,是底下的人孝敬上来的。
  魏公明背着手踱步两圈,招呼左右:“走,我们去看看太子殿下。”说着他低低地笑了,“他回来这么久,圣上还没去看过他呢,一定急了吧。”
  ☆、第22章 21.20.1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二十二章
  东宫。
  京城连日大雪,琉璃瓦上堆满积雪,东宫内侍们忙碌地清扫着园子,生怕慢了一步会被迁怒——最近太子殿下可心情不太好啊!
  顾成晁心情当然不好。
  他回来这么久,来东宫的人越来越少,除了三师还会兢兢业业地来教他课业之外,几乎没有人会再到访。
  这一切,都与他父皇的态度有关。
  都说虎毒不食儿,在他那位父皇心里他根本不算是他儿子吧?
  不来看他,也不让他见,这是准备废了他这个太子吗?
  可是他那“弟弟”年纪比他还小上几岁,废了他立那么个奶娃娃为太子,朝臣难道会同意?
  至少在这几年里,他还是有点用处的。可惜那女人太蠢,居然这时候就想对他下手!
  顾成晁冷笑。
  他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会活下去,而且活得好好的!
  顾成晁咬牙切齿地想着,却听有人来报说:“殿下,魏公公来了。”
  话刚落音,顾成晁已瞧见魏公明的身影。
  位至秉笔太监,魏公明身着红色圆领长袍,头戴垂脚幞头。他面白无须,永远和和气气。
  远远见顾成晁望过来,魏公明殷切地加快了脚步,快步走到顾成晁面前往地上一跪:“殿下,这么久不见,真是想煞老奴了。这些天忙着祭天的事,老奴实在抽不开身。”
  这种话别人说来会让人觉得肉麻,魏公明说来却让顾成晁觉得十分贴心。
  不过顾成晁更关心魏公明提到的两个字:祭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