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回到明末当霸王> 第四一零节 必须救灾

第四一零节 必须救灾

  第四一零节必须救灾
  刘澈没提过任何争霸的事情。
  那怕救灾对将来争霸是巨大作用的,刘澈也只字不提。
  老可汗又问了一句:“大司马,我这个老头子再问你一句,如果有一天,天下皆在你手,天下万民都能有眼下辽东百姓这样的日子吗?”
  刘澈摇了摇头:“辽东百姓的日子过的依然很苦,好日子是,想吃肉就可以随时有银子买肉吃。”
  “再说天下皆在我手这话,我为什么来,我不想提。但我治下的百姓,只会更好。”
  老可汗没再问,而是靠近孙传庭小声的问了一句:“孙大人,问你一句。救灾之事,能让安徽人心所向吗?”
  “虽然私议不合适,但下官以为……这是必须的。大司马的粮食与银子,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吧。”孙传庭压低声音回了一句。
  “好,我老头子支持救灾。但细节部分,要开会再议,反正那种出力不落好的事情,不能干。”
  这就同意了?
  方从哲很意外。
  但有一点他是支持的,出力不落好这种事情,换成谁也不愿意干。
  会议还有些细节要讨论,刘澈把孙传庭叫到了外面。
  “孙大人,只说一句话。别引起朝廷的反感,就这么一句。”说完,刘澈就离开了。
  别引起朝廷的反感!
  孙传庭感觉到了一种冰冷的感觉从脚底往上涌。
  刘澈提醒的没错,拉声望,攒名声,这一切都可以作,但朝廷怎么看,当今天子怎么看。
  辽东是准备造反吗?
  朝廷没能力救灾,你辽东来救,这是说朝廷无能,还是你辽东能耐大呢?
  孙传庭站在那里深思片刻,赶紧小跑着去追上刘澈:“大司马,那么还救灾?”
  “救灾是本心,你忍心看着十数万百姓冻死吗?至少我狠不下这个心,明知会有天灾,却无视,那么我们的罪在心。”
  “话是这话,可大司马您既然不愿意和朝廷敌对,这救灾不是自找麻烦!”
  孙传庭又不太明白刘澈的意思了。
  “好吧,这样说。名声让徽商去挣,这是徽商以民间来救灾,至少明面上也好让朝廷过得去。我想孙承宗大人肯定已经想到这一节了,有时候,人为的增加那么一层窗户纸,还是必要的。”
  孙传庭又问:“大司马,您交一个底给下官,辽东将来何去何从?”
  “大明是大明,朝廷是朝廷,皇室是皇室。别让天下生灵涂炭。”刘澈只说了这些,孙传庭却是懂了。
  刘澈准备离开了,那些细节他没兴趣去参与讨论,除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孙传庭这时又问了一句:“大司马,役工餐可否用?”
  刘澈停下了脚步,没有立即回答。
  “大司马,饥荒之时,有口饭就不错了。更何况,这一口饭可比他们之前吃的,更好。”
  “恩,按你的意思办吧。”刘澈答应了。
  看着刘澈离开,孙传庭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其实曹操还是不错的。
  救灾?
  屋内其实已经吵开了,对于草原和女真两部来说,救灾关他们什么事。别说是他们,就是辽东许多长久生活在这里的将领,也不认为几千里之外的天灾和他们有关系。
  “无知,短视,愚蠢!”孙传庭进屋后就吼了起来。
  听孙传庭一吼,屋内又安静下来了,首座的除孙传庭之外的八个人,原本就没有参与,此时却都笑了。
  “尤家兄弟,你们挑选之前安徽将领,秘密去一次。能收几个卫所,收几个卫所。大司马那份关于镖局的卷宗你们带上。”
  孙传庭说的尤家兄弟,指的是尤世威、世功、世恩三兄弟。在真正的历史上,尤世功是参与了沈阳血战,战死在沈阳城下的。
  尤家三兄弟领命离开,孙传庭这才对老可汗说道:“借两万人。”
  “五万都可以,顺便把那些粗羊毛也都拉走。”
  “还是老可汗您高明。”孙传庭笑着一拱手。
  内喀尔喀老可汗巴图鲁汗也笑了:“错,是大司马高明。”
  “我家大司马,没打算争霸天下。”孙传庭这话说的理直气壮。
  老可汗也接了一句:“等大司马打算争的时候,天下已经不用争了。”
  话说到这份上,就不能再讲下去了。
  孙传庭只是一拱手,然后又对方从哲说道:“方大人,需要您出一把力气了。”
  “自当尽力!”方从哲应了一声。
  这个时候,坐在下面的杨嗣昌心里真正是一百个不舒服。
  不说原本孙传庭这位置是他的,至少也是平起平座的,可眼下,自己转了这么一圈好,在京城没落好,成为嘲笑的目标。回到这里之后,也一直没有担任过要职。
  首座上,以方从哲为首开始讨论一些细节的时候,孙传庭来到了杨嗣昌面前。
  “杨大人,那五百举人,除卢象升之外,其余人等就交由您接管了,按咱们的规矩来。”
  “孙大人放心,此事必当办好。”
  杨嗣昌也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一个像样的职司了。
  次日,四百九十九名举人,其中有九十九名都是小考相当于进士实力的人,聚集在一起,准备入职。
  杨嗣昌一进屋,还没有展示自己作为上官的威严就让这些人给他了一个下马威。
  有位上前一步:“杨大人,晚辈给您见礼了。”
  “免礼!”
  “晚生斗胆,代这所有人请教大人。”
  杨嗣昌感觉到了语气的不对,可还是微微的点点头:“且问!”
  “大人,昨日洗尘宴,晚生遇到了之前县学的同窗,听闻这里知县远远不足,就是知府都有七个缺额?”
  “没错!”杨嗣昌点点头,这位的意思他完全明白了,心中有的只是冷笑。
  杨嗣昌很有兴趣继续听下去,这些人还花说点什么有趣的东西。
  曾经杨嗣昌自问,以自己的才学,如果不经在辽东作官这一年,自己都答不到这里一个县丞的要求,还说县令呢。
  果真,这位开口了:“我等在京城,由礼部组织,参加了非正式的会试,却是真正会试的考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