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但在这世间, 真的能有人心想事成吗?恐怕连圣上都不能事事如意吧。
  他还记得三年前自己曾护送夏侯昭到此祭拜, 走到寺庙之前, 夏侯昭却放弃了进寺,反而让他代为上香。
  六炷香, 燃在永宁寺后院的香炉中。青烟袅袅,顺着秋风打一个璇儿,便散去了。
  严瑜这次来永宁寺却另有要务,夏侯昭命他将为皇后祈福的经卷送到佛像之前供奉。
  方丈是一个年约七旬的长者,颌下一绺雪色的长须直落到胸前。他恭敬地接过经卷, 亲自捧着经卷朝寺中那座高塔走去。严瑜跟在他身后,沿途遇到的僧人和香客纷纷向方丈行礼, 微微好奇地看着方丈手上捧着的经卷, 以及跟在他身后的严瑜。
  永宁寺的九层浮屠塔乃是帝京最富盛名的建筑之一,平日甚少开启,只在塔前放置了一个香案,以供信徒礼/拜。
  今日来永宁寺的人可大开了眼界, 他们有幸目睹了方丈开启塔门的情形。人们私下也曾议论这常年紧闭的塔内到底是什么情形, 有人说里面一定藏着历代大燕君主捐献的珍宝, 也有人说塔内其实藏着一个昔年高僧坐化后留下的神骸, 更有人异想天开,认为这高塔只是一个幌子,实际是用来隐藏塔内通外帝京城外的那条密道——他们还煞有其事地认为, 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就是通过这条密道,潜逃出帝京,避开了大燕太/祖的围捕。
  当方丈站在那挂着一把小锁的塔门之前时,整座永宁寺都仿佛屏住了呼吸。方丈神情自若,不紧不慢地开了锁。
  出乎人们的意料,塔内就是一间平淡无奇的小室,根本没有什么地道、神骸。一张供桌,一只秀墩,正对着塔门的地方立着一尊等身佛像,手持莲花,慈目含光,周身散发出耀眼的金色。
  方丈不无得意地对严瑜道:“此乃武宗年间,太子所捐的金佛。”
  塔门在他们的身后合上了,方丈引着严瑜转过佛像,严瑜这才看到,这小室内还有一道扶梯通向上层。
  第二层就是专门用来存放经卷的房间,一层一层的木架子直抵到顶部,每一卷经书上都挂着小小的签子,严瑜用眼睛一扫就看到了几个藩王和公主的名号。
  方丈从一个檀木小匣子里取出一枚签子,提笔写下“初怀公主”四个字,和经卷一起放到了木架上。他有些遗憾地道:“可惜殿下素来低调,不然本寺还可以预先做一场法事。”
  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以来,永宁寺就进入了百年以来最寂寥的时期——当然,普通的信众还是会为了求得一炷永宁寺的香从天不亮就等在寺前,但掌握了帝京命脉的著姓大族们则悄然疏远了这里。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也会派一两个从人来上香,但如前代那样的捐造佛像,刊印经书的事情却很少做了。
  虽然有备受圣上宠爱的乐阳长公主在永宁寺举办游园会,但永宁寺在帝京的地位远不如从前。
  也难怪方丈会发出喟叹,若是能够借初怀公主贡献经书一事宣扬一番,恐怕他做梦都要笑醒了。
  严瑜可没有功夫和方丈墨迹,亲眼看着经书被收纳妥当,他便告辞而去。方丈都来不及留他在寺内多盘桓片刻。
  等在寺外的墨雪卫看到自家校尉步履匆匆走出门来,连忙将严瑜的马牵了过来。严瑜走到马前,回身望了一眼永宁寺。
  那高耸入云的浮屠塔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彩,仿佛真的能够将世间一切的苦难消融。每一层的塔檐上都挂着金铃,在微风的吹动下发出清脆的声音。
  严瑜收回目光,深深吸了一口气,翻身上马,赤寅无需指令,自己迈开死蹄,朝着天枢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永宁寺和浮屠塔渐渐落在身后,秋风将严瑜骑服吹得衣角翻飞,他这才感到心中畅快了一些。
  自从前两日在帝京城外向公主殿下剖明了心迹,严瑜就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心境。
  夏侯昭似乎很是疑惑他为何会提出那样的“愿望”。她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严瑜,只觉得他是因为担心自己不愿与李家等著姓大族联姻,方才甘愿牺牲自己。
  在行宫里,她甚至认真地问严瑜:“你可知道成为皇太女的驸马,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严瑜哭笑不得。他怎么可能没有想过,从她流露出想要参政的那一日开始,他无时无刻不再思量这个问题。若非如此,他怎么会成为唯一看出她派李罡出征用意的人?
  但眼前的少女满面困惑,呆呆地望着自己,严瑜感到自己的心狂跳起来,又渐渐恢复平稳。
  “殿下,你只要想想你是否欢喜这样做就好了。”他竭力控制自己的语调。
  “欢喜?”夏侯昭一怔,继而低头轻轻笑了起来,道,“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欢喜。”
  “殿下……”严瑜一时无法应答,他比任何时候都能感到夏侯昭内心的无力,他想要扶一扶她的肩膀,想要让她笑得更加开心些。
  她抬起头来,眼中带着蒙蒙的笑意,道:“所以我只望着能让你们都欢喜,想来这样我也会欢喜了。”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总是胸有成竹的帝国公主,也不是那个常做欢笑的豆蔻少女。严瑜忽然意识到,那个在帝京的夜色中持灯而笑的少女,已经被她深深藏在了心底。唯有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她才会偶尔露出一丝痕迹。
  更多的时候,她是初怀公主殿下,是站在帝京最高处的初怀公主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  请叫我修多·卡卡·短小·罗藏
  第121章 皇室
  这些话都是夏侯昭在行宫与严瑜所说的,她在这里住了两晚, 第三日回京时候, 对严瑜道:“此事甚大, 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更望大哥你能仔细斟酌,待中秋之后, 若你仍然坚持此意,我再予你答复。”
  第三日清晨,他们便启程回天枢宫。
  严瑜取了夏侯昭亲写的经卷前往永宁寺,而夏侯昭则带着程俊接了国巫大人入宫。
  天枢宫内秦王成婚的种种布置都已经撤去,宫内从上至下都开始着手迎接即将降临人世的皇嗣。
  国巫大人喝了酥酪, 朝夏侯昭道:“孟格娅,你是我看着长大的, 我却不知你几时信了佛。”
  夏侯昭知道国巫大人生平最重视鲜卑族萨满教的传承, 于儒家和佛家在燕国境内的流行,都颇有微词。连带着和永宁寺关系走得比较近的乐阳长公主等,都不受她的待见。
  “只是求个心安。”夏侯昭犹豫了一下,轻声道。
  前世皇后只有夏侯昭一个孩子, 这一世有次喜讯, 夏侯昭的心中是既喜且忧, 只盼着诸事顺利, 莫要再出岔子。因此从得知皇后有孕开始,她闲下来便手抄经卷,未曾想忽忽数月一过, 竟然已经积了十几卷之多。
  她交给严瑜的时候,严瑜也有些惊讶,道:“殿下竟然抄了这许多。”
  “不知不觉便写了这么多,你且送到永宁寺,交给方丈供奉起来。”夏侯昭每每看完奏折,总是难以入眠,她便常常在夜深时研墨抄经。
  严瑜颇为触动,将装着经卷的匣子仔细地捆在马背上,然后道:“殿下放心,末将理会的。”
  他翻身上马,将要行时忽而扭过身来,朝夏侯昭道:“殿下莫要担忧,小殿下一定会平安出生的。”
  夏侯昭抬起头来望着他,笑着点了点头。
  此时被国巫大人问到经卷一事,夏侯昭不免又想到严瑜离开时两人的对话,脸上的表情也柔和许多。
  国巫大人年纪虽然大了,眼神却极佳,一眼看出面前的夏侯昭定是有了心事。她也不点破,继续道:“你一个小姑娘家家,哪里懂得这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