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戏明> 戏明 第408节

戏明 第408节

  虽说大伙主要还是夸太子朱厚照,可整件事的起因可是他的《乞儿图》,这让他不免心情激荡。
  对于他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能得到天子、太子以及一众达官贵人的认可还是很不容易的。
  一行人抵达京师时,文哥儿还在兢兢业业地上衙,没法到码头接他们。他们径直到老地方(大兴隆寺)安顿下来,第二天便被文哥儿直接逮去干活。
  连文徵明都没被放过,趁着庶吉士还没开课疯狂画图,争取每种药草都能做到根茎叶花果实一应俱全。
  基本都是太医和学徒们画个大致特征,他们根据草图和描述尽量细化,最后经由至少五位太医打了圈才算正式定稿。
  前头已经画出来的配图若是不能达到这个标准,还得推翻重画!
  文哥儿把配图以及修图的事一股脑儿全交给文徵明负责,文徵明这人性子慢,做事十分细致,一准能把控好每一个细节。
  文徵明他们还没回过味来,已经被文哥儿安排得明明白白。
  张灵和周臣还没来得及把宫中颁下来的任命诰书捂热、好好体会体会头一回吃皇粮的快乐,眼前已经堆满了干不完的活,每天连梦里都是那些枝枝叶叶。
  那些个白胡子白眉毛的太医平时瞧着不声不响的,现在不知怎地变得事儿特别多,一个叶子的形状大小没画对都要跟你掰扯半天,你不好好听他就痛心疾首地说“药弄错了可是会耽误人命的”。
  弄得他们都莫名紧张起来,每天一睁眼就是满脑子药草特征,偶尔碰上没见过的花花草草还忍不住凑上前去观察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
  其实太医们一开始也没有这个劲头,毕竟翰林院都快把他们踢开自己干了,他们哪会上赶着凑上去?
  这不是文哥儿天天往太医院跑,每个条目都正儿八经地征求他们的意见,还一个劲地说什么“我记得您上次那个医案里用过这味药,不如您来说说效果如何”“您上次就是用这个方子救人一命,太妙了哇”。
  人王小神童一个外行都做到这种程度了,他们能拒绝吗?
  当然只能认真起来!
  至于文哥儿这家伙,见太医院这边干得热火朝天,立刻拿他们作为范例,试图去压榨《本草》项目组内其他劳动力(翰林院参与修书的一干成员)。
  先压榨几个亲近的朋友树立典型,再用典型去压榨——哦不,去影响其他人,多好的计划对不对!
  绝对没有以晚辈身份催促前辈努力干活的意思!
  翰林院里都是什么人啊?谁都能看出文哥儿是什么个想法。
  只是他们看到文哥儿整理出来的那部分成稿后也不由精神一振:啥?这是咱们修的《本草》?翻翻内容好像有点熟悉没错,可是这版面、这内容、这插图,嘶,印出来得多好看……
  哪怕自己不是学医的,都想收藏一本!
  而且大家这一整个夏天不是吃文哥儿送的瓜果就是喝文哥儿送的饮子,太医院那边都干得热火朝天了,他们自然也没好意思继续磨洋工。
  修书他们才是专业的,绝不能丢了翰林院的脸!
  丘濬也算是这次修《本草》的总负责人,文哥儿见进度很是喜人,便拿着修好的那部分成稿去给他看。
  丘濬接过稿子翻了翻,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这《本草》修了将近三年了,一直没什么大动静,翰林院那边每次交上来的都是照着前头往下修的概要。
  既然都是比照着前面的格式来修的,丘濬也就没多去翰林院那边走动,只让更年富力强的谢迁去跟进。
  眼下看到这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稿,丘濬心里喜欢得很,嘴上却免不了要说上文哥儿两句:“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都是你给整出来的吧?”
  文哥儿道:“既然是朝廷要印书,那肯定得一次印到最好!朝廷可是汇聚了天下人力物力来办这件事的,要是办砸了岂不是很没面子?”
  他还跟丘濬介绍自己到时候准备来个套印,把最关键的药性介绍和关键特征插图都刷成鲜艳的红色,这样大家看的时候就更能关注重点了。拿出去也贼好看!
  既然是全手工时代,套印也就是肯不肯下功夫去做的事。
  只印两种颜色还是很省事的,元代就有流传下来的朱墨二色《金刚经注》,经文印成红色,注释印成黑色,甚至还配有朱红色的插图!
  短命的元朝都做得,我们大明难道做不得?
  泱泱大明,就要炫技!
  就要让本来不想买书的人也买书收藏!
  乐意掏钱买书的人多了,朝廷不就能回本了吗?兴许还有余钱多印几本向各州县记录在案的医者派发,完美达成最初修书的目的!
  按照他在江南玩耍时的见闻,只印朱墨二色已经很落后了。
  江南那边甚至有人在研究饾版,也就是按照画稿雕出一小块一小块的木板,再给每块木板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依次套印。
  不管花鸟虫鱼还是美人山水,都能印得与原作无异!
  别说两色了,五颜六色都能给你印出来!
  当然,这种技法需要专业人士把控,一般只用于印刷名家画集。
  双色套印就相对简单且成熟了,只要肯费些功夫去跟进,印出来的效果绝对不会差。
  反正,就要花里胡哨,就要虚头巴脑!
  论内容,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太医再加上来自五湖四海的翰林官合力修出来的《本草》难道还不够好吗?绝对不能让它输在装帧上!
  我们千辛万苦修出来的《本草》,难道是为了让它在圣上面前露个脸就销声匿迹吗?
  一定要想办法让它大卖,卖遍京师,卖遍江南,卖遍大江南北!
  只要这次印书回本了,下次想再印别的一点都不难!
  丘濬:“…………”
  不好,狠狠地心动了。
  见丘濬这边轻轻松松点了头,文哥儿又回去翰林院、太医院那边转达了丘濬的意思:朝廷可是全力支持我们修《本草》,最好的工匠,最好的雕版技术,到时候都会给我们安排上!
  大明最牛逼的一本医书,马上就要被我们修出来了,冲鸭!
  争取今年八月收尾,九月下印,尽可能赶在年底上架发售!
  众人:“…………”
  虽然挺怀疑这小子话里的真实性,却还是忍不住加快了干活的速度。
  作者有话说:
  文崽:卖得好了,再印不难!可以印多多的好书!
  老丘:被拿捏.jpg
  *
  注:
  1饾版:
  【中国传统木版水印的一种刻印方法。创造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其特点是根据画面不同的颜色和深浅,分别雕刻成大小不同的印版,然后依次套印。明代刊印的《十竹斋画谱》与《十竹斋笺谱》即为这种多色套印术的代表。】
  没文化的我,乍一看还以为是短板!
  -
  2猪崽的全新玩乐场地:参考《明宣宗宫中行乐图》
  3翰林官可以出使他国:
  王守仁的小伙伴湛若水,正德年间就曾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出使安南去册封安南国王。
  湛若水是陈白沙的衣钵传人,老师陈白沙死后他守孝三年的那种亲传弟子。两人关系很好,后来的人提起来都说什么当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大意就是当时搞学问的,基本都跟着王湛两人走!(嘉靖帝记在小本本上:王学?伪学!学术不端!聚众惑乱!收回爵位!)
  王守仁的墓志铭是湛若水写的。
  湛若水可就能活了,活到足足九十五岁!
  第343章
  文哥儿多方一鼓动官修《本草》的进度那是咻咻咻地长。
  缺点就是他的小伙伴们都在加班,他也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偷懒,只好捋起袖子跟着一起干。
  得亏他天天吃得好睡得好还坚持锻炼,要不然他那小身板儿还真吃不消。
  过了七月天气就开始转凉了文哥儿考虑到自己为了《本草》推了东宫那边的宣召太多次不太对得起右春坊右赞善的身份,便趁着自己在詹事府当值的日子陪朱厚照去东苑玩耍。
  约好的当然还有杨慎他们都是长安街一起长大的哪怕有一两个生面孔,一提亲爹是谁马上就对上号了。
  来的甚至还有勋贵那边的熟人,比如张仑。
  最近文哥儿忙得脚不沾地都没去英国公府借校场溜过马了,见到张仑后不免过去询问几句他那窝小猫的近况两人凑一块瞧着就十分熟稔。
  朱厚照正坐在马背上遛弯,远远看见文哥儿从詹事府那边过来了,立刻让人把他牵过去听他们叙旧,时而看看文哥儿时而又看看张仑脸上有点不大高兴。
  可恶为什么他小先生看起来和谁都这么要好!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他小先生不认识的人吗?!
  他以后也要交很多很多朋友比他小先生还要多的那种!
  张仑是进宫来教他们玩球的。
  朱厚照年纪还小只能被人牵着马溜达几圈,文哥儿他们却是可以玩些花样了比如击鞠也就是打马球。
  文哥儿他们平时都在读书没尝试过这些玩法思来想去还是张仑比较懂,便请了张仑来教他们该怎么玩。
  杨慎他们对此也颇感兴趣,一群半大少年开始在场中学习怎么玩儿。
  球类的玩法自古以来都差不多,无非是分组对抗,争取把球抢到自己这边拿分。
  由于大伙身量都还不高,马术也不怎么娴熟,都只是在场中你来我往地传球,并没有像真正的比赛那样激烈争抢。
  朱厚照年纪最小,只能跟几个同样年纪不大的小娃娃坐在边上看,表情很是郁闷。
  还是到后头张仑带大伙玩捶丸了,他才能抱着球棒上去凑个热闹。
  毕竟捶丸类似于后世的高尔夫球,球是摆在地上的,他这身量也能试着把球打进洞里去!
  是一项非常适合达官贵人的运动(或娱乐活动)没错了。
  这玩意打完后可能连头发丝都不乱一下,可不就让他们这些需要时刻注重仪态的人也能下场耍一耍吗?
  朱厚照是最喜欢热闹的,有这么多小伙伴陪着一起玩,他开心地在捶丸球场上跑来跑去,可着劲要把球打进窝里去。
  一群小孩儿趁着秋高气爽玩了个尽兴,最后还在东宫蹭了顿饭。
  值得一提的是尚膳监良心未泯,给东宫做的饭菜味道还算不错,至少没有用口味过重的浓油赤酱来糊弄人。
  吃饱喝足,张仑他们便陆续起身告退,他们还得赶在宵禁前归家。
  文哥儿倒是不用回家,只不过他也要回詹事府继续当值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