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十国帝王> 第216节

第216节

  收起折扇,莫离翻身上马,和桃夭夭一起,带领这两百余军情处锐士,再度踏上大道,迎着西面的那股马军,奔驰而去。
  启程之后,桃夭夭颇为不解的问莫离,“先前你一直将演武院学生置于军阵中间,严密保护,如今死战在即,却为何又准许他们奋躯在前了?”
  莫离回答道:“演武院学生都是宝贝,在有生之境,自然要护得他们周全,但在必死之境,我却也要他们告诉演武院那些后进者,他们演武院的学生,在面对死战时,要有一往无前的气势!演武院的学生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向前的道路上,死在战斗的道路上!”
  桃夭夭微微一怔,随即了然点头。
  奔行十来里,莫离等人发现了那股马军。这是一片地势开阔的地带,那股马军已经列好了阵型,摆在空地上,看样子是在等着军情处锐士过来。
  对方以逸待劳,在看到他们的时候,并未立即动手,看样子是想堂堂正正交战。既然如此,莫离也不能让军情处以这种长蛇似的队列冲过去,他随即下令军情处锐士放缓马速,在空地这头,将阵型摆开。
  黑夜视线不佳,虽有火把照耀,但双方皆不能看清对方阵中虚实,也不知道对方阵中有没有隐藏其他杀机。以不到三百人对阵千人,饶是以军情处的精锐,莫离也不敢想,今夜之战,能突围而出,顺利过营州南下的人,能有多少,这里面是不是有他自己。
  阵型尚未摆好,对方阵中突然奔出数骑,直向军情处军阵而来。
  这奔出的数骑近到数百步开外停住,其中一人又奔近了不少,用契丹话叽里呱啦喊了一通。
  莫离叫来军情处中懂契丹话的人,问他对面的人在说什么。
  那名军情处锐士侧耳细听之后,对莫离道,那是对方在请己方出战,他们要将领阵前单挑。
  饶是以莫离的温文尔雅,也不禁啐了一口,骂道:“这帮蛮子,竟然还学起我们这套玩意来,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三百人对战千人,对方主动提出将领单挑,这对军情处来说,并非一个坏消息。
  莫离看了桃夭夭一眼。论个人武艺,桃夭夭无疑是军情处中最好的。
  桃夭夭当仁不让,拔出横刀,就要出战。
  然而有人快了她一步。却是安重荣在听到对方阵前邀战之后,大感受辱,又因连日来积攒了太多戾气,明知今日凶多吉少,竟然没先得到莫离允许,就冲了出去,“区区小贼,何劳桃统率动手,让铁胡去斩了那厮!”
  安重荣马快,桃夭夭不欲与他相争,哂然一笑,“倒是个有血性的。”
  桃夭夭虽不出战,但和莫离等人一样,都目不转睛看着冲出去的安重荣,关注他的战况。
  安重荣骤然冲出,明显出乎对方意料,那名来喊话的骑士,连忙拔马回头。几乎是在同时,那过来的数骑中,奔出一骑,迎上安重荣。
  莫离、桃夭夭等人,听到安重荣一声大喝,手中横刀迅猛劈斩下去。夜里视野不明,火把能照亮的范围有限,安重荣又冲出了两三百步,莫离、桃夭夭等人,却是看不清安重荣的每一个动作,只能看到他和对方交上手,杀得难解难分。
  安重荣本事如何,经过这几日相处,莫离、桃夭夭却是知道的,他虽然年轻,但绝对称得上是一员骁将。但即便如此,十数招过后,安重荣竟然没能奈何对方,而且看样子,却是逐渐处在下风了。
  莫离和桃夭夭对视一眼,眼神微凛。看来对面敢主动叫阵单挑,不是没有依仗的。
  莫离忽然“咦”了一声,嘀咕道:“对方的身手好像曾今见过,有些熟悉。”细想之下,却是一时想不起是在何处见过。去年在离开幽州之前,莫离也是随李从璟见过一些契丹将领的,不过那毕竟时隔已久了。
  “不好!”桃夭夭忽然叫出声来。莫离举目望去,就见安重荣突然被对方击中,滚落马背,倒在地上,随即对方那员小将,长兵直指安重荣咽喉,伸出一只手来,将他抓起,虏回去了。
  莫离惊讶不小,他原本以为安重荣骁勇,这一阵能胜过对方,为己方提升一些士气,不曾想,安重荣竟是一阵而败,还被对方俘虏了去,这可是大为不妙。
  桃夭夭见状,将归鞘的横刀再度抽出,纵马一跃,杀了出去。
  莫离阻拦不及,眼睁睁看着桃夭夭奔到场中。她这一去,莫离看到,对方那出来的数骑,纷纷踏出,竟是一同与她战在一处。
  交手没两个回合,莫离就听见桃夭夭说了什么,隔得稍远,听不清,随即,他意外的看到,桃夭夭和对方竟然同时住了手,对方那几将,更是向桃夭夭抱拳,做出行礼的样子。
  莫离怔了怔,思维一时有些堵塞,没弄清楚这是什么情况。
  只是须臾之间,被对方虏去的安重荣,竟然骑马回到场中,和桃夭夭碰了头,与其他几骑一起,向军情处军阵奔来。
  看到这一幕,莫离心中陡然一动,好似预感到了什么,他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精彩起来,想起那个可能性,莫离竟然激动的身体微微颤抖。
  果然,桃夭夭回到阵前,百无聊赖的挥挥手,走到一边去。而跟在桃夭夭身后的安重荣,则是一脸尴尬的笑,另外那几员对方的小将,同时下马,向莫离抱拳行礼,“见过莫先生!”
  莫离看着眼前这几人,一时无言。
  这几人,却是郭威、林英、林雄!
  那方才将安重荣擒下的人,就是郭威。
  一骑自场中奔来,悠忽而至,在距离莫离尚有十来步的时候,勒住马缰绳,在军马直立嘶鸣的时候,飞身下马,向莫离大步迎来。
  “莫哥儿!”
  莫离神色一动,这一瞬间,竟然喉咙生硬,他深深慢慢一礼,“莫离,见过军帅!”
  来人,正是李从璟。
  李从璟扶起莫离,仔细端详着面前的挚友,良久,感慨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余年不见,君竟已消瘦至此!此是我之罪也!”
  北入渤海,这一年多来,历经无数艰险,饶是莫离素有英才,也难免心力交瘁,而说到底,莫离也不过刚过及冠之龄罢了。这样年纪,经历这样的凶险,并且最终将任务圆满完成,这其中的辛酸苦辣,别说一言难尽,就是千万言也难以说尽。而孤身离国,只带数百随从,不回头踏上渤海那片是非之地,为大明安这个素不相识的人出生入死,这一切的根由,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为了李从璟的大业。
  说到底,还是为了李从璟。
  这样的情义,让李从璟如何能不动容?有至交如此,夫复何求!
  莫离摇摇头,道:“北上余年,所求者,唯不辱使命。今日功成,莫离心安矣!”
  ……
  在这个除夕夜,有人欢喜有人愁,在李从璟与莫离阔别重逢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腹地,神都洛阳,如今大唐至尊李存勖,正在大明殿大宴群臣,时近夜半,场中已无歌舞声,只有群臣相互交谈、饮酒的喧嚣。
  身处其中的李嗣源,位次极为靠前,距离李存勖不过咫尺之遥。
  在如今的大唐,李嗣源的威望少有人能及,尤其是在李存勖“倒行逆施”,让许多河东旧臣都开始与他离心离德时候,为人一向正直宽厚的李嗣源,在河东旧臣中的人缘,对比下来也就与日俱增。在如今的大唐朝廷中,郭崇韬固然受到李存勖的信任重用,但郭崇韬毕竟是文官起家,少有经历沙场厮杀,虽然经过灭梁一战,不乏军功,但对于向来都是马上征战的节度使、武将们来说,李嗣源无疑能让他们看得更顺眼一些。
  然而,在人缘愈发好的时候,李嗣源的日子过得却并不舒坦,至少他自认为不舒坦,这其中的缘由没有其他,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今的李存勖,对待李嗣源,已经再没有当初那样的信任。
  当初李嗣源灭梁之后,迎接李存勖入城的时候,李存勖曾拉着李嗣源的手,对他道:“朕能取天下,都赖你父子二人之功,往后朕与你们共享天下。”这样一句话,可见那时李存勖对李嗣源的看重。
  但是君主的天下,注定是不可能与人臣共享的。
  在今日的宴席中,许多文臣武将都来跟李嗣源亲近,把酒言欢,李嗣源一一笑着应对,只不过眼见聚过来的同僚越来越多,李嗣源却不时将目光投向李存勖,显得有些担心。李存勖对他的猜忌,李嗣源作为当事人,自然能够体会得到,甚至能比别人体会得更加清楚一些。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场景让李存勖不快。毕竟李存勖猜忌他,就是忌惮他的功高,如今他如此得“人心”,李存勖又如何能高兴?
  李嗣源生性正直宽厚,为人正派,从来都没有丝毫僭越的想法,更没有恃宠而骄的习惯。他是人臣,便想做好一个臣子,从来不曾有过半分非分之想。
  李存审自从回到洛阳之后,便辞去了身上一应职务,便是被李存勖拜相,他也推辞不受。但李存审毕竟是大唐老一辈功勋最为卓著的大臣,他的分量,只要他还活着,就永远不会失去。今日这样的大宴,李存审也在受邀之列,而且位置极为靠前,就在李嗣源身旁。
  李存审察觉出李嗣源眼中的顾虑,在人群稍稍稀疏的时候,端着酒杯来到李嗣源桌旁坐下,笑着对他道:“今日本是大喜之日,老夫却怎么看见你眼中饱含忧虑?难道是担心李从璟那小子不成?”
  李嗣源对李存审执礼甚恭,在此之前,李存审为内外番汉大总管,而李嗣源副之,李存审是李嗣源的直属上峰,而且李嗣源向来也敬服李存审的功绩,对于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嗣源而言,饱学而有儒将之风的李存审,无疑是他极为尊重的。如若不然,李嗣源之前也不会让李从璟拜在李存审门下。
  李嗣源眼中的忧虑不减,他见身前没有其他人,便直言对李存审说道:“从璟节度幽州,已经余年,整出了许多大动静,且不论这些动静本意如何,效果又如何,但其中颇多僭越之举,我怎么能不担心,他会因此而被小人进谗?”
  “被小人进谗”云云,是委婉的说法,真正的意思是担忧李存勖猜忌。如今他们父子皆贵,面对一位猜忌人臣的君王,的确处境堪忧。
  李存审没有去喝杯中的酒,他拿过来的酒杯,更像是一个摆设,“老夫近来听到一声风声,说从璟在炎夏时节,曾领百战军到过云州?还与契丹耶律敌烈交战,并且秦仕得能夺下胜州,就是因他之助。此事,不知是真是假?”
  李从璟之前这个举动,的确没有公之于众,但他不可能不对李嗣源说实话,是以李嗣源却是对他这个举动的始末都很清楚的,眼下李存审问起,李嗣源也没打算一味隐瞒,叹息道:“从璟到底是年少心性,容易冲动,不够沉稳,丰、胜二州被契丹攻占,他激愤之下,这才有暗地帮助大同军克复胜州的鲁莽之举!”
  李存审点点头,忽然问道:“你觉得从璟做得不对?”
  李嗣源怔了怔,问道:“难道老将军认为,从璟此举可取?”
  “为国尽忠,如何便不可取?”李存审问。
  李嗣源不知该作何言。李从璟此举虽然是为国尽忠,但却犯了人臣的忌讳,作为藩镇节度使,没有君命,擅自离镇,这可是大罪。尤其是在李嗣源遭受猜忌,被李存勖日夜疏远的情况下,李从璟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这是李嗣源的看法,他相信李存审也能看得出来,所以他感到不解,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李存审。
  李存勖知道李嗣源担心的是什么,但这些问题,在他看来,完全不是问题,他道:“你认为从璟此举,失之冒失,此固然不错。但老夫问你,在得知丰、胜二州被契丹攻占的时候,你是否也曾义愤填膺,向陛下请战,要出击契丹,收复丰、胜?”
  “的确曾有过,但是陛下没有应允。”李嗣源回答道,这个问题他至今都没有弄明白,为何在大唐疆土被契丹攻占的时候,李存勖竟然会视若不见。
  “你可知陛下为何不应允?”李存审又问道。
  “这……我却不知。老将军若是清楚其中缘由,还请教我。”李嗣源诚恳道。
  李存审拿起酒杯,浅酌一口,望着面前大殿中姿态张扬的群臣,眼眸底处却没有这些人的身影,他以洞悉世事的智慧,淡淡地说道:“自上回耶律阿保机攻打幽州,被陛下亲自领军击败之后,契丹再不复大举南侵,而是转而将兵锋聚集在草原,东征西讨。耶律阿保机意欲先稳固草原,提升实力,以图将来雪耻,再与大唐一争雌雄,这样的心思,你可知晓?”
  这事不是简单的事,事关契丹国策,非高瞻远瞩者不能看透,但对于位在李嗣源这样位置上的人而言,要看清楚却也不是难事,李嗣源道:“耶律阿保机野心勃勃,他这份心思,却是不难窥查。”
  李存审看着他,“既然你我都能看出耶律阿保机的打算,陛下又岂会看不出来?”他接着道:“契丹攻占丰、胜,意在保证其西征、稳定草原的大策。这个时候,耶律阿保机需要时间来稳固后方,陛下不也需要时间做同样的事情?”
  李嗣源一惊,他想起一种可能。诚然,李嗣源品性醇厚,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识权术,他只是平日不屑于用之罢了。李存勖做同样的事情,不就是巩固君权?
  李存审见李嗣源眼神清明,知道对方已经理解他的意思,这便继续往下说道:“在这种情况下,你说陛下会出兵丰、胜,与契丹大举开战吗?要知道,若是开战,那领兵主帅选谁?不用老夫多言,你自己也知晓,当今朝中,在陛下不御驾亲征的情况下,能堪当领大军出征如此重任的,最有可能便是一人。这个人,就是你李嗣源!但是,在这个时候,陛下会让你领兵出征吗?”
  李存勖是肯定不会让李嗣源领兵出征的,因李嗣源功高震主,他本就忌惮李嗣源,且他又有分河东旧将权力的心思,此时又怎会再让李嗣源去立这份大功,让他的威望更盛?
  “这就是陛下不出兵丰、胜的原因啊!”李存审最后道。
  李嗣源心中不好受,他沉默了良久,说道:“可丰、胜毕竟是我大唐领土,如今被契丹夺去,却不出兵收回,难道陛下就不忌惮契丹成势,日后难以遏止吗?”
  李存审看了李嗣源一眼,意味莫名,悠悠道:“看来,这么多年你虽常随陛下左右,但对陛下,你却还是不够了解!”
  李嗣源大感不解,询问的看向李存审。
  第347章 可笑蚍蜉撼大树,雄主不屑转顾之(下)
  李存审看了一眼皇位上身姿伟岸的李存勖,缓缓说道:“陛下自继先帝之位以来,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平赵灭燕,使得我河东以一隅之地,成为当世强国,更是一举荡平中原,灭梁以君临天下,这样的功绩,当世谁又能望其项背?陛下自马背上靠双手得天下,他何曾将契丹放在眼里?对陛下而言,只要他稳定了国政,腾出手来,征服天下指日可待,廓清宇内不过是时间问题。到得那时,莫说区区丰、胜之地,便是整个北方草原,只要陛下愿意,他就能纵马驰骋!耶律阿保机?在陛下眼中,纵然如今再如何蹦跶,不过一跳梁小丑耳!灭之,何异于反手?”
  李嗣源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李存审望着李嗣源,“这就是陛下,这才是陛下!现在,你可了解陛下了?”
  李嗣源微微低下头来,默然不语。李存审的话,在出乎他意料的同时,也让他深深被震撼,他没有想到,一切问题的核心,竟然是他没有认清李存勖这个人。
  李存审也不勉强李嗣源说什么,他道:“陛下是真正的天才,是当之无愧的雄主,天下都在陛下的手里被改变,区区丰、胜之地,实在是不值一提。现在陛下不去理会,不是不能去理会,实在是不屑于去理会,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说到这里,李存审轻轻叹息道:“自幽州归来,老夫便辞官在家休养,不理会朝政,所为者何?固然,老夫重病缠身,已不堪重负,但更重要的,是老夫知晓陛下的志向,所以我宁愿为陛下的大业,让开一条道。以我之牺牲,换陛下向前一步,老夫何乐而不为?”
  李嗣源戎马半生,经历何其丰富,早已心性沉稳,但今日与李存审一番对话,却让他一再被震惊。到最后,李嗣源怎么都不曾料到,李存审甘愿放弃高位,放弃一切到手的权力,竟然是在洞悉李存勖的心思后,心甘情愿为其让道。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担当,不能不让人敬佩万分。
  “老将军胸怀宽广如海,叫人敬佩,我等自愧弗如!”李嗣源由衷道。
  一阵冷风吹过,李存审咳嗽了几声,听了李嗣源的话,他淡淡笑道:“老夫老矣,我戎马一生,不过是依附在大唐这架战车上的一名卒子罢了,纵有些许功劳,不是老夫如能能干,而是大唐这架战车奔驰的够快、够稳。而这架战车之所以能奔驰的如此稳健、迅捷,不是因了老夫这个卒子,而是因为驾驭战车的人——陛下!”
  他的眼神看向更远的地方,“老夫老则老矣,死不足惜,但只要大唐这架战车,能够稳健前行,老夫又还有何求?老夫戎马一身的意义,不也正是在此吗?正如从璟北上之前,老夫曾与他说过的那样,老夫这具残躯,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面对契丹,只能做到不后退,却也无法前行一步了。然则,将军白头,英雄迟暮,并不可惜,因为这大唐的天下,后继有人!”
  李存审看向李嗣源,“陛下还年轻,他有足够的精力、智慧,带领大唐这架战车,继续前行;大唐还年轻,有你们这些大将,有从璟这样的后起俊秀,大唐何愁不能走得更远?在老夫暮年,还能推这架战车一把,让他前进一步,老夫死亦瞑目了。”
  在整座大殿中,有大唐朝堂如今正身居高位、掌握极大权柄的众多文臣武将,然而在此时,他们的身影都变得模糊,唯独李存审这个已经是一介白身的老者,身姿挺拔,气度惊人。
  末了,李存审在归去自己座位的时候,对李嗣源道:“陛下虽不将契丹放在眼里,但契丹蝼蚁撼大树,竟然猖狂攻占丰、胜二州,这让陛下即便是有心不去理会,也会面子上过不去,心中气息不顺。陛下虽不准你出征,但在内心深处,陛下却也是希望有人能替他分忧,还击契丹,夺回丰、胜的!如今从璟替陛下做成了这件事,既回击了契丹,又没有引起更大的战端,陛下高兴尚来不及,又怎会责怪从璟?只要从璟仍受陛下重用、信任,你这个做父亲的,便是处境再难,又能难到哪里去?你这一门的天,塌不了!”
  最后,在李嗣源沉思的时候,李存审犹豫了半晌,还是推心置腹道:“嗣源,从璟虽然年轻,但却比你聪明得多,你从来都是行事谨慎,生怕触犯陛下忌讳,让他忌惮,但是从璟却不同,他懂得恃宠而骄!君主并不会忌惮臣子举止放纵,因为会犯错的臣子,才是君王自信能够轻易掌控的;而不会犯错的臣子,有厚宠而不骄的臣子,不禁让人想问,位高权重,还在拼命蓄积人望,你到底是想作甚?”
  李嗣源悚然一惊,后背冷汗直冒。
  ……
  李存审离开后,李嗣源一直在反复咀嚼对方方才对他说的那些话。这些话,让李嗣源一度深入沉思。
  李嗣源与李存审虽然交情不错,但李嗣源之前从未和李存审如此推心置腹过,尤其是李存审最后那一番话,可是只有关系极度亲密,互相信任的人,才会谈这些秘而不宣的问题。李嗣源自认为他和李存审的交情并没有到那个份上,而今日李存审却对了说了那些话,其因在哪里?
  这并不难想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