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殿下> 殿下 第192节

殿下 第192节

  黎尚书身为天官,不得不提醒一句,“殿下放心,三司必然用心办差。就是,人死不能复生啊。”
  荣烺瞥黎尚书一眼,心眼这老头咋有点傻,“哦,那你就告诉他们,不能复生他们就自己抵命。”
  原来公主是在讽刺。
  黎尚书好悬没咬掉自己舌头,深恨自己嘴快。
  颜相文文静静的等黎尚书难过完毕,躬身道,“娘娘殿下,臣等先去拟旨。”
  荣晟帝的旨意当天中午便传至三司与南北军,当天傍晚,楚白两位大将军才有空进宫,细禀南北军的军务。
  心有不安的都是将官,无职兵卒没什么不安的。
  不过,两军缺员近三成,还有四十岁以上老卒有上万人。s
  禁卫是帝都精兵,兵卒年过四旬便要退伍,或者下派到另外的军中服役。
  楚白二人呈上奏章,荣晟帝脸色难看,一拍几案,“他们好大的胆子!”
  按理,禁卫不可能出现缺员,因为禁卫每年都会定期募兵选拔补充人手,而且,禁卫待遇一等一,寻常百姓人家恨不能把孩子送到禁卫,莫说求个一官半职,但无官无职做个普通兵卒,饷银也能补贴家用。
  吃空饷还罢了,更令人不耻的还有贪墨兵卒饷银之事。
  楚大将军道,“臣奉命兼管南军,陛下旨意传遍军中,有许多兵卒告发此事,臣不敢不报。因臣初接管南军,眼下只收到六十三份举报,还未做细致梳理。此事当有三司详查,因臣知晓,上禀娘娘陛下。”
  白大将军道,“北军那边也有类似举报,不过,并不是克扣军饷,而是一发饷就有长官家里办喜事,底下便要凑份子。”
  荣绵很愤怒,“简直无耻。”
  荣烺道,“这刮地皮刮的也忒不讲究了。”
  楚白二人颇是认同,他俩皆是治军能手,到大将军的位子上,实在没必要搜刮手下人那几个饷银。
  虽治兵方式各有不同,可说到底将与兵,原该相依相存。
  荣烺跟祖母说,“南北军的案子固然要紧,兵卒的饷银不能耽搁,百姓日子苦,几两银子对他们用处可大了。祖母,先让两位大将军协助三司把饷银的事查清楚。”
  荣绵跟着丁相学习政务,也知民间疾苦,亦道,“是啊,银子先给大家补上,也好过年。”
  郑太后有意考较,“贪饷必非一日,眼瞅就是年,年前怕难查清楚。”
  荣绵说,“每年过年都要赏赐禁卫,这次的赏赐必要发到每位将士的手里,不能少一分一厘。至于那些被贪墨的饷银,也告诉将士,将来必会一文不差的给他们追回来。”
  荣烺给她哥出主意,“皇兄,到时发饷银,你亲自去发,安慰安慰可怜的兵卒。”
  荣绵没二话,“好。”
  荣晟帝眼中赞同,先时怒火都消散大半,“那这事就这么办。”
  荣烺问楚白二人,“南北军这么些人,也不能一个好的都没有。我知道衙门的差使也有热门冷门之说,你们挑着那最不受青睐的差使里,查问一二,看有没有风评较好的。找几个,我有用。”
  他二人官拜大将军,对公主敬重有之,却不能听公主派谴。楚白二人看向郑太后荣晟帝,郑太后心中有数,还是问,“你找这些人做什么?”
  荣烺道,“谁都是把看不顺眼的往冷僻地方搁。南北军的事,还是他们自己军中人最熟悉,找几个来说说话,这样我心里有数,将来就能对比三司案子有没有用心查。”
  楚白二人:公主殿下年纪不大,心眼儿真不少。
  荣晟帝也是好笑,与他二人道,“公主既然要,你们便找几个来。”又问荣烺,“年下你还有宫务要忙,能忙的过来么?”
  荣烺将手一摆,“宫务小菜一碟。”
  荣晟帝忍住笑意,有些宠溺,“随你吧。”
  荣烺道,“父皇,您还得下道口谕,令户部先行筹算给南北军的赏赐。”
  荣晟帝道,“这是每年惯例,户部定已筹算清楚了。”
  “那就把时间定在后天,让户部将银子准备出来。您跟皇兄祭陵回来,就办这事儿。”荣烺做事向来俐落,毫无拖沓。
  荣晟帝同意。
  荣烺还对楚白二人道,“南北军你们也看到了,普通兵卒委实可怜。以往都是年前一起赏赐,这回就先赏他们,你们别吃醋啊。”【吃醋说法,古而有之。典故来自唐朝。】
  楚白二人叫公主说笑了,二人齐声道,“殿下用心良苦,臣等也同情南北禁卫的兵卒。殿下善待兵卒,臣等感同身受,欣悦至极。”
  荣烺道,“把新统计出的南北禁卫兵卒人数给户部,让户部照着新单子拨银子。”
  “是。”
  荣烺不禁感慨,“皇兄,要人人都似楚大将军白大将军就好了。”
  荣绵笑,“那是。两位一日便统计出南北军实有兵卒数目,实在帮了大忙。”
  二人皆道,“娘娘陛下着臣等兼管南北军,臣等自当用心。”
  荣烺把要说的说完,就没啥想说的了。她看看祖母、父亲,荣晟帝道,“南北禁卫陷于案情,禁卫的差使,朱雀、羽林多分担一些。”
  二人领命。
  郑太后摩挲着扶手上的凤凰雕花,“很久没考校武将了,朱雀卫、羽林卫的有品将领,对治军练兵可有见解?年下不跟你们要,年后每个人都写成折子,递上来,我看看可有长进。”
  荣晟帝看向母亲,荣烺眼睛一亮,还是祖母更有远见,是啊,南北禁卫必要重整,该预备统御南北禁卫的新将领了。
  楚白二人齐声,“是。臣等明日便知会全军。”
  荣烺眯细双眼,嗯,有祖母提醒,她也有个主意。
  第258章 灯灭之六一
  殿下
  正文第二五八章
  荣烺说宫务小菜一碟,人家完全没夸大。
  没南北军这事的时候,她就跟着掺和过年的事。如今有比过年更要紧的,她可来精神了。晚上就把第二天的宫务都安排妥当了, 第二天一早,她就让内侍到大长公主府把大长公主请了来。
  荣烺跟祖母郑太后说,“姑祖母在嘉平关许多年,肯定知道练兵的事,先听姑祖母说说,这里头定有诀窍。”
  姜颖刚过来,她昨日听丈夫细说了南北军的一些境况,闻言笑道,“诀窍就是用可靠的人。若将领清廉,自然不会贪墨手下兵饷。若将领擅兵,自然就能将兵练好,打胜仗。”
  “这道理我也知道,可怎么才能选出可靠的将领呢?”
  姜颖也只能泛泛而谈了。
  嘉平大长公主平时也常进宫,不过因着年节将至,宫里事务忙,她公主府也有许多庶务处理,方来的少了。
  荣烺特意着人请她,她就笑着来了。荣烺一见大长公主来了,立刻跳下去快走两步扶着大长公主,“姑祖母你可来了,你说把我盼得哟,望眼欲穿。”
  她走的比姜颖都快,姜颖慢两步,扶住祖母的另一侧手臂。大长公主笑,“阿烺找我什么事?这样急。”
  “大事。”把自己原本坐的铺着软软的狐皮垫的椅子让给大长公主,荣烺补充一句,“特别要紧的大事。”
  姜颖眼中带笑,捧茶给祖母。宫人又搬了张椅子过来,荣烺指挥宫人,“给我放姑祖母这里,我挨着姑祖母坐。”
  大长公主端着茶盏跟郑太后说,“皇嫂,叫她俩把我侍奉的,我这心里怎么七上八下的。”
  郑太后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想是有事求你。”
  大长公主就摸不着头脑了,荣烺坐在大长公主身边儿,亲亲热热的说,“南北军的事,姑祖母您听说没?”
  “听到了一星半点。”可这跟她也没关系呀。南北军是禁卫军,嘉平关是边军。
  荣烺便将南北军的堕落内情告知了大长公主,“昨儿我跟阿颖姐亲自去了南军衙门一趟,现在这案子交三司查办。”
  大长公主颌首,“军务不能轻忽,一旦有失,就是自毁长城。交由三司是对的。”
  “祖母已经在挑选新将领。我想姑祖母你对军务熟稔,就把你请来,跟我们说说嘉平关的军事。嘉平关有没有这样的事?”
  大长公主笑,“哪有耗子不偷油的?”
  荣烺震惊,“难道嘉平关也有贪腐之事?”
  “自然。”大长公主道,“为什么要治军?治军并不仅指练兵。其实军中大半事务并不直接与练兵相关。相反,大部分军务都属文职。所以,治军很大一部分是考察军中官员,将官可有练兵的真本事,官员是否有贪墨,是否有渎职,这些加起来,才是治军。”
  荣烺追问,“那一般都是些什么事?”
  大长公主眼中有几分不以为然,“那些犯事的,不为钱,便为权,要不就是包庇亲族,受牵连。没旁的。”
  荣烺问,“他们是钱不够用么?”
  大长公主反问,“钱有多少是够用了?哪怕手里有星星,也想再要月亮。贪心一起,多少钱都不够。”
  “姑祖母,那你们平时都怎么查的?我看嘉平关这样的事并不多。”
  “我跟驸马刚到嘉平关的时候,驸马虽是三品将领,却非嘉平关大将军。当时军中军纪松散,还有手下将领做生意的,也是我生平仅见。”大长公主道,“全靠一点一点磨,先把手下人数清点明白。光这么件事,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肯定也是手下吃空饷,欺瞒你们。”
  “是啊。”大长公主道,“可只要用心做,一点点磨也能磨好。你看楚白两位大将军,一天就能把南北禁卫人数弄清楚,可见朝廷对南北禁卫掌控力很强,这就无需太过担忧。”
  荣烺很会问问题,“当时朝廷对嘉平关的掌控力很弱么?”
  大长公主不急不徐的呷口茶,慢慢的说,“我堂堂公主、朝廷驸马亲去掌兵,连清点手下兵卒人数都要花费三个月之久,这能说掌控力弱?根本没有掌控力!那时嘉平关兵马是宋家说了算。”
  荣烺读过国史,“我记得宋武襄公后来年迈,回朝任太尉,在太尉上病逝了。这么说武襄公还曾有弄权之过?”
  大长公主摇头,“这样说也不大恰当。打仗跟文职不一样,当年又是刚平定天下未久。嘉平关兵马是宋家一手带出来的,真是一支悍兵,军中文武跟随宋家多年,自然感情深厚。太.祖皇帝立国,他们都是与国有功的人。”
  “打仗会死很多人,乱世时,父子兄弟、妻子儿女,多少人在战乱中家破人亡,举族被灭。拿宋家来说,武襄公原有兄弟五人,族兄弟十三人,到太.祖立国那年,武襄公那代的男丁就只剩了三个,他曾娶妻四次,前三位妻室都在战乱中死去,子侄战死八人。武襄公的长子就是为救太.祖皇帝身亡。”
  大长公主道,“这些事,国史上记录的怕没有我知道的详细。”
  荣烺道,“宋家也是有大功的。”
  “自然。”大长公主面容温和平静,评价宋家也极公道,“那时大家真的太苦了。亲人、同僚、战友、至交,许多人都在战乱中死去了。好容易江山靖平,太.祖皇帝登基,自然不能委屈这帮子老兄弟。功臣之家封公封侯,权掌一方,大家便富贵了。”
  “朝廷不委屈他们,他们也不会委屈手下人。能活下来的,无不是九死一生。跟在身边的老将老兵,哪个不是一身伤痛。太平了,该过过好日子了。”大长公主道,“什么是好日子?他们读书读的少,觉着富贵就是好日子。可富贵无限极,人心也就慢慢不一样了。”
  “看来,朝廷看在武襄公功高的面子上,还是容了情的。”荣烺道。
  大长公主道,“开国功臣不一样。我当时刚到嘉平关,了解到军中一些事,也颇气愤。我性子又急,还是驸马劝我,让我缓一缓。宋家也有宋家的难处,手下这些将领,没事儿的少,也不能一气都杀了。宋家也算骑老虎背上了。”
  “那两年过的,天天想着怎么把老虎安抚住,先让宋家从虎背上平安下来。”
  荣烺就不大理解了,“凡事有军法有国法,姑祖母你们是对的,为何反是你们战战兢兢?难道宋家敢谋反?”
  大长公主失笑,“不是那样说的。阿烺,你想边军是宋国公一手带出来的,他们对宋家感情深,还是对朝廷感情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