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太后万安> 太后万安 第51节

太后万安 第51节

  不论哪种形式,对于万千学子都是喜事一桩。这一次,朝廷采用的是第二种形式——在京受处置的人说起来没多少,但地方上牵连其中的很多,或贬职或罢官,都需要人替补,这情形下,官场注入新血层层替补所耗费的时间便是越短越好。
  张阁老、翰林院大学士一起拟出了名单,另附一份内阁与重臣举荐的人才名单,再就是拟出来的殿试中口试时可用的不少题目。
  两份名单,裴行昭都没意见,横竖这些人还要经过考试和吏部变相的考核,资质不行的就要再等机会。
  看那些题目时,她发现还附有答案,撑不住笑了笑,想着张阁老和翰林院大学士是担心皇帝这出题的都不晓得答案吧?真背不住。
  先帝生前说起皇帝,总是说他也不是笨,只是那脑子根本没放到课业上,要是问道教经书里的箴言,他能滔滔不绝地说大半晌,反过来问起该涉猎的课业、史书中一些言辞典故隐含的寓意,他就一头雾水,所以生平最怕臣子跟他掉书袋,搬古人的话跟他说事。
  其次就是怕打仗,先帝曾让皇帝到军中待了一阵子——也是那期间,他这太子被敌兵惦记上,屡次设埋伏意图生擒,被裴行昭救的那次,就发生在那一段。
  平日里,皇帝在中军帐中,听什么都是一脸懵,问什么都是答不出。对于先帝那等好战的马上皇帝来说,有这么个活宝儿子,心里那份儿恼火任谁都可想而知。
  可先帝终究还是不改初衷,护着早已立下的太子到驾崩之日。
  皇帝的可取之处是性情仁善,到地方上见过民生疾苦之后,处理任何政务,都会先想一想对百姓的利弊。而他登基后的主要职责便是兴国,始终保有这性情,便是朝廷与苍生之福。
  再有,皇帝反对天下即是帝王家的说法,第一次被先帝问起,睁着眼睛问:凭什么?又说国之根本是百姓军兵,先人不都说军心民心是水,朝廷是舟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此以来,在舟船上的皇室凭什么说天下是自己的?真是自己的,何以有朝代更迭?
  先帝跟裴行昭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少见地眼含欣慰,说也真是挺邪的,好多帝王要用很多年才能认头的事儿,他年岁不大就看透了,虽然只是可能盘算着无为而治才想通的一番道理,但毕竟是打心底认可想通的这些,也真有益处。
  裴行昭又何尝不为此欣慰、庆幸。如果摊上的是个何不食肉糜、不把人当人的大儿子,那么先前太皇太后大手大脚打赏的事儿,他就先做了。
  所以综合起来看,皇帝不是太没法儿要,如今让人总犯嘀咕的是他修道这一茬,轻则不务正业,把时间都用来修道,这还好些,以后要是走火入魔了,那就少不了出幺蛾子,疑心这疑心那,芝麻大的事都要占卜,且美其名曰顺天意行事。
  皇帝至今只与朝天观的人打交道,先帝驾崩前的一段日子,携她一起敲打过那边的人,警告他们不要起乱政的妄念,短期内出不了什么事,之后却得防着接近皇帝的道士是否心怀叵测。
  但是,经了这一番是非下来,裴行昭觉得皇帝懒归懒,倒也不是对政务全不上心,所以,对他修道的担忧或许多余,往坏处想,人家可能想做大权独揽的皇帝,已经嫌她碍眼了呢。
  这人心哪里真有猜得准看得透的时候。
  走一步看一步吧。
  .
  杨攸到了宫门外,杨夫人正在等她,吩咐她上马车一起回府。
  杨攸没应声,自顾自上马离开。
  杨夫人沉了脸,却也不敢发作,命车夫快马加鞭,回到府里,径自去外书房找女儿。
  杨攸已换了家常的穿戴,倚着美人榻养神。
  杨夫人坐到她近前,问道:“怎样?太后娘娘怎么说?”
  “不做官也行,把郡主的封号也交还给朝廷。”
  “这样啊……”杨夫人目光黯淡下来,很是失望,“你没照我的意思说么?”
  “我怎么敢不照办?”杨攸讽刺地笑了笑,“太后说不缺宫女,我也没本事做她的亲卫。”
  杨夫人追问:“那暗卫呢?以她这地位,手里不可能没有暗卫,你没提么?”
  杨攸给了她一个“这是废话”的眼神。
  “也是啊,暗卫不论有没有,也是亲卫。”杨夫人强笑了一下。
  “您巴巴儿地进宫去,又是什么情形?”
  “太后娘娘只说知道了。”
  “那您就看着办吧,我总得秉承孝道,听您的意思行事。”
  “那……你就由着太后娘娘安排差事吧,要是没了郡主的封号,又不做官,杨家不就彻底被打回原形了?”
  杨攸眼中闪过不屑,“不想叫马儿跑,还想要马儿吃到的草——以前您可真是敢想啊,杨家又凭什么捡这种便宜?”
  “凭什么?凭你哥哥惨死!”杨夫人眼圈儿立时发红了。
  “该给哥哥的追封、抚恤,朝廷一样没落下,怎么着?他人都不在了,您还要他供养您一辈子?”
  “追封抚恤是应当的,照拂你也是应当的。”
  杨攸反诘:“太后为哥哥与陆将军杀人不也是应当的?怎么你们就被吓破了胆?”
  “她又不只是为那些杀了那么多人。”
  “您倒是什么都清楚,果真是出自宋家的人,只做个深宅贵妇实在屈才了,不如想想门道,兴许能谋个一官半职的。”
  “这都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杨夫人很是恼火,“既然太后不肯给你实惠,那明日就进宫,请她做主安排个差事。”
  “说了两日便是两日,您当太后是谁?以为都跟您似的,拿自打耳光当家常便饭?”
  “你这个死丫头!”杨夫人伸出手,要戳杨攸的脸,却因她冰冷的表情顿住了手。
  杨攸道:“有跟我耍威风的本事,不如回趟娘家,给我那位外祖母请个安,把她吞没的我们家的财产交出来。”
  “……宋阁老要不了多久就能坐上次辅那把交椅,提产业的事,他总会维护你外祖母的。”
  杨攸眼中的不屑已经没法子掩饰,“侵吞女儿女婿产业的又不是他,那些财产也一准儿全在我外祖母的小金库里。您要是不去,我明日就去顺天府告状。我对那些财产没兴趣,只想争这口气。”
  “告什么状?!”杨夫人被气得不轻,也真被女儿的神情伤到了,“等安顿好,我去讨回来便是了!”
  “外院乱七八糟的下人,哪儿来的给我滚回哪儿去,杨家的事不论内外,我说了算。”杨攸道,“跟您来的那些人,您把我的话带到,都给我安生些,要不然,我可不认识他是谁,一概撵出去!”
  “你还真是要反天了!什么叫闲杂人等,那都是……”
  “这是郡主府,是我的府邸。你们要是想过杨家的日子,自个儿另找个宅院扎堆儿一块儿过去,我把我自己从杨家分出来成不成?”
  杨夫人结舌,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既然这么瞧不上我的做派,那你见太后的时候,做什么照我的意思行事?阳奉阴违不就得了?”
  杨攸如实道:“我不照办,不出三天就得露馅儿,您不定埋怨我到什么时候。有您这么个颠三倒四的娘,我做不做官的,真是没什么意思,这一阵没当差倒心累得快死了。”
  “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晦气死了!”杨夫人起身,一甩帕子,出门去了。
  .
  下午,到养心殿议事之后,裴行昭去清凉殿看了看。
  主殿的殿堂分外宽敞,南面临窗与北面槅扇前,垂着颜色素净的帘帐;东面是个六棱形宽台,四面各有六级汉白玉石阶,宽台上设有一张格外宽大的酸枝木八仙桌,桌上有文房四宝,下面有蒲团。
  北面槅扇之后,是宴息室、书房、寝殿。
  裴行昭转了一圈,说不出什么好,也挑不出什么不好。
  正要回宫去,闻讯的皇帝赶了过来,行礼后殷切地问道:“母后瞧着如何?能将就着用么?”
  “不错。”裴行昭道,“只是,皇上怎么会起心布置这里?多个处理政务的地儿自然是好,但没有也无妨。”
  “您觉着不错就太好了。”皇帝笑道,“寿康宫毕竟是供您休息、见皇室人等的宫室,朝臣要总是来来往往的,想想就闹腾,您那边的宫人也跟着添了不少差事。是以,公私还是分开来的好,您调几个得力的人过来,余下的由这边的人照常打理,臣子有事求见,直接来这边就成了。”
  说的是没错,但是——“‘朝臣要总是来来往往的’,皇上何出此言?”裴行昭问,“没意外的话,哀家见朝臣,不都是在下午议事的时候么?”
  皇帝咳了一声,现出了裴行昭一度常看到的期期艾艾的德行。
  她也不追问,猜着他究竟在玩儿什么猫腻。
  沉了会儿,皇帝底气不足地道:“等恩科的事情落定,朕想离宫两三个月。”
  “何故?出巡?”
  “也算是出巡,说朕微服出巡也成。”
  裴行昭实在是听不懂,“这又怎么说?”
  皇帝又咳了一声,攥了攥拳,“母后,朕修道的事儿,您早就知道,没错吧?”
  裴行昭抿了抿唇,就快不耐烦了。
  “您别急,别急,朕得慢慢儿说。”皇帝其实有些打怵了,但是为着大好前景,也就豁出去了,“修道这事儿啊,其实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朕算起来却有大半年没潜心修行了。眼下晋阳也死了,拥护她的托孤重臣也都老实了,说正事的折子都是您在处理,那朕在不在宫里都是一样,就是个摆设儿,对吧?”
  裴行昭心生笑意,“所以呢?”
  “所以啊,”见她神色并无不悦,皇帝如同得了鼓励,“朕就想去朝天观住一阵,闭关修炼。但这种事对外不能明说,毕竟还没干成过什么事儿,是您帮着坐稳龙椅的,那就大可以说朕微服出巡。承天门那儿有望君出,就是要帝王时时去民间体察民情,官员绝无异议。”
  “但这是扯谎,待得回来,岂不是一问三不知?”
  皇帝立刻道:“再另外找个人出去转一圈儿即可,人选、去哪儿巡您定,这人算是正经的钦差,他发现了什么不平事,由朕晓瑜百官,当然,功劳是他的。”
  裴行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皇上想的很长远。”
  “不瞒母后,思量好一段日子了。”
  裴行昭可没工夫夸他坦率实诚,“那也不能这么着急,秋日再‘出巡’也不迟,哀家如今只跟内阁、六部的人混了个脸熟,朝臣都没认全呢。”
  “这不妨事,朕见天儿上朝,也没认全呢。”
  “……”裴行昭睨着他。他是生怕她不知道他有多不着调么?
  皇帝尴尬地笑了笑,“没法儿认全,又不可能每一个都言之有物,好些人也不爱在殿上回事。”
  “那也到秋日再出宫吧。”裴行昭进一步道,“哀家脾气不好,没耐心,有皇上主持大局,两相里就都有台阶下,皇上不在跟前儿了,哀家岂不是每日都要与臣子争执不休?”变相地提醒他,他这摆设的作用还是不小的。
  皇帝却道:“那怎么可能?谁敢啊?”他心说您怎么连我都懵呢?就是因为我在跟前儿,有些臣子料定我会和稀泥,才敢口没遮拦地跟太后找茬,我要是不在,他们唯一担心的只有自己扛不扛得住那颗脑袋。
  “那还有不少事由、请安折子不都是归皇上管么?”裴行昭不想看请安折子,不想看官员必须奏请但委实琐碎的那些事。
  皇帝也想到了:“这些您可以请张阁老分担,他也不耐烦的话,就让宋阁老处理。宋阁老升任次辅的事儿,这三两日就落定。”
  “……”裴行昭并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刻,她硬是被这个明明缺理的大儿子说得没词儿了。
  皇帝跟她推心置腹:“母后,您替朕想想,修道这事儿啊,跟别的不少事是一样的,要是搁置的时间太长,就会被打回原形,重头开始。这算起来,也是朕好几年的心血了,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对不对?真到那地步,保不齐就瞻前顾后,摸不着门路,定要一蹶不振,别说当摆设儿了,说不定连活着都觉得没意思。”
  这怎么还说着说着就要寻死觅活了?裴行昭长长的睫毛忽闪一下,“少胡扯。这不摆明了欺负哀家不知道修道是怎么回事么?你再危言耸听,哀家少不得找些道士来问问。”
  “那也成,好事啊,朕也能见见您识得的高人。对了,姜道长何时出关?等朕回来的时候,她怎么也出关了吧?”
  “……”这难道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跟修道有关的话题,皇帝就没有接不住话的时候。裴行昭决定祸水东引,“这事儿得张阁老也同意才成。”
  “成,朕这就请首辅到养心殿商量!”皇帝一拱手,转身向外时又补充道,“阁老要是也同意,您得帮朕挑选些随从,万一谁把朕刺杀在朝天观可就成大笑话了。”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02章
  没出一个时辰, 张阁老来到寿康宫,找裴行昭吐苦水:“你可真是我小姑奶奶, 怎么能让皇上找我商量出巡的事儿?我什么时候跟他有过辙?国丧之后的一段日子, 他不肯改蓝批为朱批,我怎么着了?不就累死累活地替他批阅奏折了么?”
  裴行昭就笑,“我不是拿他没辙了么?一说修道的事儿, 他就总有的说。”
  “跟你是有的说,跟我却是一通耍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