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六章 战术讨论会
结束了“三角旗”的技术讲解,龙云的忙碌日程才只进行了一半。
当天下午,在设计局附近的餐厅里吃过午饭、又在车里打了个盹,他驱车回到莫斯科的繁华市区,来到已经熟门熟路的高尔基大街上。
在这个分外炎热的盛夏时节,充斥闷热之感的空军总司令部庞大办公楼里,一间门窗紧闭、空调开启的小型放映厅中,正在进行一场参与者众多、且对当前战况事关重大的空军、防空军联席战术讨论会。
在坐满了与会者、却不闻一丝嘈杂的放映厅中,一个沉稳的声音正在回响:
“……好的,在基本厘清‘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技术特性之后,我们就进入到战术分析的层面。我首先把问题放给大家,各位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由你来扮演美国飞行员的角色、驾驶挂载有主动弹的战机,在执行典型的空中优势任务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安排?
我给各位十五分钟时间思考,然后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互相讨论。”
站在散热风扇嗡嗡作响的幻灯机旁边,身着笔挺将军常服的龙云,正用手上握着的台球杆一样的教鞭挥舞作势;给在座的各位同僚布置过任务后,他走下讲台,拿起水杯咕嘟咕嘟的灌上几口味道古怪的红茶。
随着他的话音落地,坐在一排排整齐座椅上的与会者纷纷开始动作,或者闷头思索、或者奋笔疾书,偌大的放映厅里只剩下呼吸声与笔尖划过直面的声音。
这一场意义重大的战术讨论会,是龙云穿越而来的第二项行动日程。
这一天的早晨,从莫斯科的单身公寓里醒来后,他一直在房间里整理脑海中的技术资料和文档,正在全速默写的时候才接到上面的通知,让他在前往“三角旗”设计局之后,就以教官身份主持当天下午的一场战术讨论会。
在美国人步步紧逼、攻势已迫在眉睫的当下,这样的一场讨论会自然意义非常,但是他一上午的时间都呆在“三角旗”脱不开身,只能在到达空军总司令部之后,利用开会前的时间粗略整理一下参会的讲解思路。
当然以龙云的理解和分析来说,要说讲一讲“如何应对主动弹的威胁”,这些仓促整理的东西应该也差不多够用了。
喝完杯子里的红茶,让坐在第一排、负责会务的年轻姑娘去给自己再倒一杯来,龙云像一名真正的军校教官那样在会场中慢慢踱步,对时不时抬头看他一两眼的同僚微微点头示意。就是刚才,自己在听取了现场讨论之后,给在座的军人们讲解了aim-120系列导弹、尤其是aim-120b的详细技术特性,现在就是需要他们发挥主动性、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时候。
在坐满参会者的会议室里,来回踱步之间,龙云还发现了来自第237歼击机航空团的苏沃洛夫,这位小个子飞行员在见到自己的长机和崇拜对象时,不仅咧嘴一笑、还微微举手示意;不过因为正在开会,两人之间也没有多说什么话。
和所有与会者同样来自战火纷飞的作战前线,龙云知道这些军衔不一、风尘仆仆的同僚,他们并不是所在部队里战绩最拔尖的王牌飞行员,但却都是从各航空团召集起来的飞行老手,他们学历较高、经验丰富,某种程度上也是各一线作战单位的技术骨干——当然所谓“技术”,并不是指创造、而是指毁灭。
面对主动弹的严峻威胁,龙云对上面的这种安排颇为认同。
就在之前,列席谢尔盖耶夫上将出席的作战研讨会时,他就已经想的很清楚,面对美国人的主动弹威胁,就算自己再厉害也不可能一手遮天;只有先通过这样的战术讨论活动,尽快让眼前的部队骨干们了解、熟悉主动弹所引发的作战模式和战术变革,进一步提高一线作战人员应对北约主动弹载机的理论与技术水平,vvs(当然也包括pvo)才能尽快从当前的不利局面中摆脱出来,然后才谈得上使用他提供的新式武器去发动强有力的反击。
当然,所谓“教学相长”,如果自己也能够从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一些新启示,那就更好不过。
“好吧,时间到了!——如果还有同僚没有想明白,可以继续自己的思考;已经有想法的,现在就各自分组讨论,然后我会给每一组足够的发言时间,最后再做总结。”
随着龙云的话音落地,会场里就开始了略显嘈杂的分组讨论,然后就是互相陈述和辩论的环节;在各组成员代表发言完毕、互相之间经过激烈而卓有收获的辩论后,拿着手上几张匆匆而就的便签,龙云在作总结发言之前,先集中回答了几个在场者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
经过这么一番讨论,引导在场的军人们进行换位思考,基本理解了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典型战术,他接下来主要说明主动弹的机动对抗问题:
“关于主动弹的战术使用、以及因此而改变的空战态势,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概念。接下来,我打算简单明了的说明这一点,那就是在典型空战态势下如何防御美国人的主动弹;也就是说,如何判断机动规避的正确时机、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机动规避战术?
首先,经过刚才的讨论,再结合自己在前线的作战经历,我们已经基本熟悉了aim-120b的技术特性;那么我想大家也应该想得到,以往对抗aim-7系列半主动弹的机动战术,面对aim-120b的时候架不一定有效。
对抗aim-7f/m型导弹时,按照空军方面的战术指导材料,我方战机除了保持间隔二百米左右的战术队形、试图干扰敌机雷达的回波分辨外,往往还会在rwr系统告警、提示己方被敌机锁定时实施剧烈的横向机动:这种机动不仅可以干扰aim-7f/m的雷达自导头锁定、使其无法发射,而且即使敌机此时已经发射了导弹,也可以极大干扰导弹的弹道设定,使其由于弹道的不断修正而产生导引困难、射程衰减等诸多不利后果。
但是在这里,我要向各位着重强调一点,aim-120b导弹采用了与载机单向通信的下行数据链,这一点与我方目前大量使用的r-27系列导弹类似。这种技术上的改进,主要带来两点变化,继而会让导弹发射前后的机动干扰失去意义。
首先,采用数据链进行中距指令修正的aim-120b,发射条件是‘机载雷达稳定截获目标’,导弹自导头在发射前往往并不开机,对抗自导头锁定的机动战术也就变成了无的放矢;其次,aim-120b导弹在发射后的弹道修正工作,已经由自身转嫁到了载机身上,而载机的弹道计算能力远远强于导弹,这造成以往能够有效对抗aim-7f/m导弹的机动战术价值严重下降。
总而言之,我把上述论点归结起来:针对aim-120b导弹的机动规避,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导弹发射前、或者发射初期的这一时段内。
对于这一点,反映在实战应对上,如果高度怀疑当面敌机携带有主动弹、尤其可以通过雷达回波判明机型为f-15、e/f-18时,我个人不建议在rwr提示刚刚出现时,就立即实施剧烈的横向机动。”
说完这些话,龙云暂时停下来、留给在场者一点思考的时间,因为他刚刚说明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在座的同僚们都能领会;否则如果在超视距空战中应对失误,不仅无法规避主动弹的打击、还会严重损失战机能量,对接下来的目视空战产生不利影响。
就这样等待了几秒钟,发现在场者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他就继续说下去:
“那么,既然发射初期的应对措施有限,我们应当在什么时候实施机动对抗呢?
这一点,空战的态势永远都是瞬息万变,具体问题当然要各位去具体分析;但是以我个人的思考,给出一些大原则还是可以的。首先我指出一点,规避‘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恰当时机,可以通过rwr报警来加以判断:在导弹逐渐接近、自导头开机的时刻,也就是rwr系统截获自导头照射信号、提示锁定报警的时刻,就是可以考虑实施战术机动的时候。
因为在这个时候,导弹已经进入不受载机控制的自主归向阶段,我们的机动策略就可以不考虑敌机位置等复杂态势,只要针对导弹进行就可以。
至于具体的规避策略,与对抗半主动弹的情形不太一样,aim-120b的自导头有pd(pulse doppler,脉冲多普勒)和sp(single pulse,单脉冲模式)两种搜索模式,我们的应对策略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第一种情况,如果来袭导弹从上方接近,那么建议各位先确定导弹来袭方向,然后进行小幅度俯冲加提速的连续侧转机动;这时候主动弹的自导头只能工作在pd模式,配合地面杂波的干扰,实施侧转可有相当概率避开自导头的追踪。当然,万一机动无效、发现导弹仍然在追踪,这时候可以尝试从侧转中改为大过载的螺旋爬,同时释放一到两组雷达干扰箔条,导弹往往就会因为自导头反应不及而错失目标。喏,就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