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十国千娇> 十国千娇 第384节

十国千娇 第384节

  郭绍翻看着东京内库、户部、前营军府报来的账目,数字简直是天文!
  前线近三十万大军维护衣甲兵器、军饷、吃饱喝足,筑城运粮征发的数十万民夫,以及守城的镇兵补贴,一个月、消耗的钱粮物资折算出来就是几百万贯!
  花钱如流水已经无法形容,这简直是黄河决堤般的流失。照这样的消耗速度,若是只有大周以前的财政收入,靠连年征战破败中原那些地盘的税赋完全不能负担。
  蜀国、南唐、南汉等大小诸国数十年积累,长江以南的地区财富,郭绍这些年抢了蜀国又抢南唐,本来富得流油……这么巨大的财富若对任何家族是万年用不完,但郭绍拿在手里什么都没干,就北伐了两次。
  像这么下去,估摸着一两年时间,东京内库、各地府库的积攒就得掏空。
  郭绍有种一泻千里、止都止不住的感觉。不过他表面上还很镇定,至少现在各地库房里还有东西可掏,那便没到山穷水尽火烧眉毛的时候。
  大堂下面,两边分列四五十人。但此时安静得很,连飞到新城池来“观摩”的鸟雀叽喳声音也听得见。
  魏仁浦终于转头看在场的文武:“即日便部署围攻幽州城,诸部应鼓舞将士士气,准备开拔。”
  众将拜道:“遵命。”
  魏仁浦又道:“筑城已成,大军直逼幽州城,不过仍然不能太急。军府的方略,辽军主力未南下,则围攻幽州;一旦辽军大股南下威胁攻城大军,则退至北线五城对峙。如此反复,直至辽军不堪重负,或大周军攻破幽州!”
  此法虽不够霸道,却够无赖,听魏仁浦这么一说,大伙儿都信心满满,认为攻占幽州是迟早之事,胜利的希望在看得见的地方。
  大堂上渐渐热络起来。军府官员送来一叠纸,魏仁浦一面照着幽州城四周的地图阐述攻城思路,一面对诸部下达军府军令,进行部署。堂上陆续有武将走上前接军令,反复的“得令”应答声有力,充满着信心!
  唯有郭绍没有吭声,不过脸上却佯作从容淡定,四平八稳地坐在上位。
  部署妥当,郭绍便下令解散,大堂上一阵万岁之声。
  ……前面的步骤走得很顺利,只要接下来的步骤不出差错,军费耗费就还维持得住……不过要是其中一个环节失败,前面的胜利全都会失去意义。
  后果不仅是这次北伐失败那么简单!
  每月的耗费账目,郭绍已经看到了,这次北伐耗费糜大。能够支撑得住,完全是凭借掠夺的南方各国积攒;若是花光了家底,没干成事,将来要重新积累起国库,等的时间就长了……这次长期大规模的消耗战之后,要想马上再来一遍,无疑就是饮鸩止渴!
  那么至少十年内,要北伐就难以调集资源了。十年时间,内外局面变数太大。
  郭绍再度陷入年前那种微妙的忍耐之中。
  就在这时,魏仁浦入签押房觐见,禀报道:“蓟、顺、檀三州辽军汉将密派使者到宣仁城,有意打开城门投降大周。”
  郭绍抬起头随口道:“河北汉儿,仍旧心向朝廷。”
  魏仁浦道:“目前的局面,各地都很看好大周北伐成功。那些汉将本就不得信任,投降大周还能有个前程,鲜有愿意与大周为敌者。”
  郭绍伸手在桌面上抚平图纸,抬起袍袖,仿佛要说什么,却没发出声音来。魏仁浦忙抱拳一鞠躬。
  片刻后郭绍才道:“战线已经铺得太开。给三城武将写信去,让他们暂且不要轻举妄动……再给任命状,秘密给其授官。”
  魏仁浦忙拜道:“陛下英明,臣即刻实办。”
  他又道:“高丽与辽国有旧怨,虽被辽军打得苦苦求和,但只因摄于辽军武力,仇怨并未化解。今我大周气势如虎,高丽也可能愿意落井下石趁机攻打辽国,使其后院起火。臣进言,派使者渡海去高丽,与高丽国结盟,约与合攻辽国。”
  “此计甚妙。”郭绍毫不犹豫地占成……反正成与不成也没有损失。他当下十分干脆地下令道,“选一使者,带上仪仗,从登州渡海最近。”
  “遵旨。”魏仁浦拜道。
  魏仁浦告退,所有人都忙活着准备开拔。
  ……数日之后,天气晴朗,大军如期出动。大军中黄盖銮驾随行,但伞盖底下是空的。郭绍身穿甲胄,骑在马上随行西行。
  浩浩荡荡的人马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桑干河北岸的人非常多。河面上,风帆如云,几乎将整个水面都覆盖住了。对岸一队队骑兵正在策马奔腾。场面十分浩大。
  下午郭绍就在绿茵茵的平原上看到了矗立在天幕前面的大城。
  看到幽州城,回顾它控扼这大片平坦的国土,想到它的战略重要性,郭绍立刻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郭绍瞪圆眼睛,回顾自己的大军、以及身后的厚实纵深防线,心道:是该到算账的时候了!
  大路上,万众汉儿儿郎的脸也朝着同一个方向:幽州。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各地所有的人应该都在关注着这股兵临城下的人马。幽州在此时不仅仅是一座城,而凝聚着太多的恩怨、梦想、鲜血、荣辱,它是一个象征之地!
  当年中原王朝割幽云十六州,历经三朝数十年始终无法再收回,郭绍甚至知道它几百年都没收回来过。有王朝被迫把它送出去,如果在自己手里再收回来,那么威望和国势便不需要再过多强调了。
  大辽,多年被远近公认最强大最让人畏惧的国家,今日周军将士到了它的门前,谁强谁弱,这座城便是公平较量之地!
  郭绍一扫胸中的忧心郁气,心道:既然到了这一步,那便放开了干!
  他当下策马向前飞奔而出,部将和护卫骑兵立刻策马追随上去。一股骑兵直冲幽州南门,古朴的重檐高楼上,站着的却是穿着蛮人衣冠的武士,敌兵早已严阵以待。
  部将在身后大声道:“陛下,保重龙体!”
  郭绍在近二百步外勒住战马,跳下马来,张弓搭箭,他瞪着眼睛、满面通红,大手将手里的强弓拉得如同满月,弓和牛筋“喀喀喀……”地发出紧绷牙酸的声音,仿佛要被生生拉断,莫名让人们心里也跟着绷紧。
  将士们一时间屏住呼吸,盯着郭绍手里的弓箭。
  箭簇斜对着天空,“砰!”地一声巨响,剧烈的颤抖把弓上沾的细碎东西都震飞了,仿佛腾起一股淡淡的烟雾。
  重箭呼啸着向半空飞去。
  众将士见状,顿时高声呐喊起来:“万岁!万岁……”
  郭绍翻身上马,把手里的弓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必取幽州!”
  众军振奋,呐喊着簇拥郭绍策马调头。果然刚跑一会儿,空中的石头和弩炮陆续飞了出来,纷纷落在后面。
  郭绍回首再望幽州,城门上字、旗帜、人都变得模糊不清,他却仿佛看到了七窍流血的罗猛子、被蹂躏作践到不成人样的小娘、燃烧的村庄、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百姓、头颅被堆成京观的儿郎……一幕幕景象仿佛画面一般一一闪过郭绍的眼前。
  奔回大阵,如同钢铁海洋般的将士的呐喊声在城外的旷野上惊天动地。
  “用铁与血收复故土……”郭绍带着极具煽动性的情绪,策马在大军前面奔过。
  “万岁!”无数的汉子疯狂地叫喊。
  “大周儿郎复仇的怒火将烧尽辽军,清算罪恶的时候到了……”郭绍情绪激动,随心高声呼喊。
  他拔出长剑,对着空中。众军群情激奋,举高刀枪向郭绍呐喊回应。
  局面铸就气势,周军上下战胜的信心十足,士气高涨。当晚军民就开始修建军营和围城工事,四处都可见担着土的民壮用小跑干活的身影。
  数日后,不断有幽州百姓拿着箩筐、jue头等工具,背着干粮到幽州军营里自愿服役,有的人衣衫褴褛依旧要来帮助王师。
  显然,契丹不得民心。辽国占据幽云前期,稳固统治肯定矛盾不断,萧思温执政南院后虽然实行安抚策略,但显然不能弥补契丹贵族和百姓的极度不公平作为。耶律休哥接手后,局面变得更差,为了攻周军堡垒,强抓无辜百姓赶上战场填沟。
  有一报还一报,周军王师到达幽州后,这么一番局面也便顺理成章了。
  幽州城虽雄伟,此时万众掘土构筑工事的场面,仿佛就像蚁群一样在挖掘着辽国在南院的统治根基。
  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
  艳阳高照。萧思温站在城头,看着数百步外连绵的土墙藩篱,城楼正面庞大的周军步兵方阵、仿佛人海一样随时会淹没幽州城。一座座高大的云梯、楼车,仿佛城外平生建起的建筑。
  绕城一周都是雾蒙蒙的,是尘土蒙在空中的迹象。周军列好了阵,虽然场面暂且很安静,但见那准备好的人马,气氛已经剑拔弩张。
  城池并未围死,东门留着很宽的豁口……不过萧思温已经打探清楚,周军主力精骑分两部,一部在幽州城正东温渝河西岸;一部在城北大营。只要一跑出去,便被周军骑兵围攻!
  围城留一口,就是想给守军以出路,想瓦解守军死守的决心。萧思温一眼就看透,心里还有点恼怒:郭铁匠难道如此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会从东门逃跑自投罗网?!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轰”地一声巨响!
  巨大的炮响刹那间如同晴空霹雳一般,打破了天地间宁静。仿佛大战前擂响了开战的战鼓!
  萧思温感觉脚下站的砖地都颤栗了一下,远处一股白烟腾空而起。萧思温下意识抬起头,果然看见一块圆石从空中而来。片刻后,萧思温甚至亲眼看到了在半空急速翻滚的石头,隐隐中传来了劲风的呼啸。
  “大王,咱们得撤了。”阿不底急忙劝道。
  萧思温按剑转身便走。城墙上下的旗帜也在急急地摇头,一队队士卒拿着兵器便依次从墙上向坡道上跑。
  ……檀州城楼,守将陶斌站在上面默默地注视着大路上缓缓移动的辽军骑兵。
  周围的汉儿将士、契丹官员也在观望。王宾看了一眼站在远处的契丹人,对身边一个武将悄悄说道:“赶紧派人去见大周皇帝,上京的援军来了,自北口入,有大股宫帐精骑。待咱们摸清了具体的人马数量,再派人去禀报。”
  那武将抱拳道:“喏。”
  陶斌一脸淡定自若,过得一会儿瞧清楚了旗帜上的契丹文字,心道:耶律休哥的人马,可能是辽军前锋。
  这时一队骑兵奔至城下,仰头用马鞭指着上面用契丹话大喊:“大辽周国公耶律休哥大军南征,粮草都备好了?还不开城门!?”
  陶斌即刻下令打开城门,并快步走下城头去迎接。
  辽军第一批骑兵刚一进来,立刻把城门上下的汉军将士赶走,控制了城门。过了一会儿,便见在大旗簇拥下的耶律休哥骑着马大模大样地进城,他棱角分明的脸本就有凶悍之气,板着脸的威怒更让人敬畏。
  城门两侧的契丹将士纷纷以手按胸,向道路中间缓缓进来的耶律休哥鞠躬,但不必说话。
  汉将陶斌率部将单膝跪地,抱拳恭敬地拜道:“恭迎大帅!”
  耶律休哥却在陶斌的面前勒住了战马,俯视着他。陶斌没有抬头看,却从余光里感觉到了耶律休哥的目光,忽然一股巨大的压力压上头顶。他沉住气,保持单膝抱拳执军礼的动作,一动不动。
  难道暗地里投降大周的事儿败露了?!
  耶律休哥特意站在面前,陶斌本来就心虚,立刻想到那密事,心下一阵冷意,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耶律休哥站了一会儿,开口道:“粮秣都准备好了?”
  “回大帅,末将接到公文,已尽全力准备粮秣。”陶斌用契丹话朗声道,声音很平稳。
  “你起来说话吧。”耶律休哥的口气稍缓。
  陶斌拜了一拜,站了起来,心下微微松一口。
  不料就在这时,耶律休哥忽然问:“你投降周国了?”
  陶斌心里猛地一惊,看着耶律休哥的脸,耶律休哥也眯着眼睛注视着自己。陶斌道:“末将若要投降,怎会还留在此地,等待大帅和大辽勇士到来?”
  耶律休哥沉默片刻,又问:“有多少粮秣?”
  “可供一万人马五日之粮。”陶斌道。
  耶律休哥脸色顿时一变:“檀州这么大地盘,就这么点?”
  陶斌沉住气道:“大帅,数月前大辽军十几万人早已把府库调空了。末将费尽心思,才凑到这些粮草。”
  耶律休哥冷冷道:“几个月就这么点?”
  陶斌道:“夏秋两季征粮的时间未到,百姓也因去年以来的兵祸饥寒交迫,实在没法征粮……”
  “蠢材!”耶律休哥恼怒地大骂一声,深吸一口气,又冷冷道,“官是大辽封给你的,不是汉儿百姓给你的恩惠。”
  陶斌忙道:“大帅说的是!”
  耶律休哥拍马便走,后面的契丹武将冷冷地瞪了陶斌一眼。
  辽军三万骑入檀州北城,耶律休哥径直就近指了一片房屋划为军营。骑兵带着几个汉儿冲进坊间,敲锣打鼓喊:“半个时辰内全部离开,否则格杀勿论!”
  百姓们逃走时,小娘又被抓了不少。不过辽军并未动檀州汉将汉官的家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