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年代:恶毒婆婆不恶毒> 重生年代:恶毒婆婆不恶毒 第6节

重生年代:恶毒婆婆不恶毒 第6节

  小禾苗儿人小,但也知道臭美了。凑过来软乎乎的问:“妈妈,这毛衣是给小禾苗儿织的吗?”
  “是啊,去年的毛衣小了,妈妈给咱们小禾苗儿重新织一件。”
  谢兰兰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在小禾苗儿身上比划比划尺寸,看看怎么做合适。
  小禾苗儿大眼睛骨碌碌的转:“那小禾苗儿要花毛衣!”
  “花毛衣?”谢兰兰有些奇怪,“什么花毛衣?”
  “就是之前,月月姐姐穿的花毛衣,”小禾苗儿边说边在胸前比划着,“就在这里,有一朵花花,好看!”
  月月姐姐?
  谢兰兰很快反应过来,说的应该是村长家的闺女,张秀月。村长家条件挺好,也很宠闺女,一般人家,有的穿就不错了,哪儿还有闲心思绣花?
  不过小禾苗儿说的花毛衣,谢兰兰还真是没有注意过。
  “好好好,妈妈也给咱们小禾苗儿绣朵花!”
  谢兰兰琢磨着,怎么织才好看。胸前一朵花,说实在的,谢兰兰有些欣赏不来。但可以在其他地方,织几朵小花,不张扬又秀气好看。
  宁长安回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妻子坐在院子里,低头织着毛衣,女儿绕着妻子转,时不时的上前捣乱。被妻子说了以后,乖几分钟,又开始作怪。
  谢兰兰织几下,就抬头看看女儿。余光扫过大门口,似乎有个人站在那里。
  谢兰兰一惊,扭头看过去,原来是宁长安。
  虚惊一场,谢兰兰放下手里的活儿,嗔怪的看了一眼宁长安:“回来了怎么不进来?吓我一跳?”
  “这不是你太美了,我看呆了么?”宁长安笑着凑近妻子耳边,看妻子因为害羞而被染红的耳垂。
  “浑说什么呢?小禾苗儿还在这儿呢!这么大人了,不知羞!”
  谢兰兰瞪了一眼油嘴滑舌的丈夫,又偏头看了看女儿。果然女儿一脸兴奋的看着他们,嘴里喊着:“妈妈美!妈妈美!”
  第17章 :木雕
  这下谢兰兰是彻底脸红了,她瞪了父女两一脸,扭身进了屋里,连还没织好的毛衣也不要了。
  宁长安笑眯眯的弯腰抱起女儿,又拿起妻子丢下来的毛衣,也进了屋。
  谢兰兰脸上的红晕还没有下去,就看到身后跟过来的父女两。也不搭理他们,只假装整理东西。
  “呀!”
  突然,屋里响起小姑娘的惊呼,随即便是一连串的笑声,也不知道宁长安拿出了什么好东西去哄他女儿开心。
  谢兰兰回过头,见小禾苗儿手里拿着个木娃娃,正好奇的翻看着。
  “妈妈!这娃娃和小禾苗儿一样,扎着两个小辫子呢!”小禾苗儿惊喜的喊道,还特意伸出手,指给谢兰兰看。
  谢兰兰定睛一看,也笑了:“是和小禾苗儿一样。”
  见女儿笑弯了眼,谢兰兰抬眼看向宁长安:“在哪儿弄得这小玩意儿?”
  见这木娃娃哄得女儿开心,宁长安正得意着。听妻子问起木娃娃的来历,顿时来了劲儿,邀功一般的说道:“是我自个儿刻的。”
  谢兰兰有些讶异:“是你刻的?”
  “对。”瞥见妻子诧异的样子,宁长安更加得意,他把正翻来覆去的把玩着木娃娃的女儿放下,凑到妻子身边,“以后有时间我也给你刻一个。”
  “才……”不要呢!
  下意识的拒绝脱口而出,还没说完,谢兰兰猛然收住声音,转而露出一个笑:“好啊,但要像我,不然我可不要。”
  见妻子答应,兴奋的宁长安赶紧开始想,要雕刻个什么花样的比较好。
  谢兰兰笑着摇摇头,伸手拿起毛衣,开始织了起来。
  等到谢兰兰织好毛衣,双抢也到了时候。
  村长站在田埂边,鼓励着村民们。
  “同志们,双抢就要到来了!前头有军人们奋斗在一线,后头我们农民们也要加油鼓劲,不怕苦不怕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人民们做贡献!你们说,好不好?”
  “好!”村民们的激情被村长鼓动起来,一个个喊的脖子上青筋暴起,脸都红了。
  知了也仿佛涌起了激情,配合着村民们叫的声嘶力竭,为盛夏增添了不少生机。
  现在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整片天地就像是一块巨大无比的蒸笼一般,让人热的透不过气来。
  谢兰兰也参加了这次双抢,应该说,整个村子的人都参与了。除了实在年纪大了干不动的和小的握不住镰刀的,都参与这次双抢。
  只不过,谢兰兰没有在田里干活,而是在村子的食堂里忙活。
  双抢的这几天啊,大家的伙食都由村里供应,所有人一律都在村里的食堂吃。
  也就是吃大锅饭。
  第18章 :双抢
  而小杨村,则是为了方便,也是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就在村子里的食堂里吃,然后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干。
  至于吃的饭菜,则都是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因此,所有人都想着多吃一点,想想,每个人扣一样的粮食,你吃的比他多,是不是就赚了?
  而在食堂里帮忙,也成了村子里所有女人都想干的活。要知道,这里面的油水可大了。
  比如盛饭盛菜的时候,你给家里人多盛一点,或者是在碗里多埋几块肉,那是不是就得了好处了?而且在做饭的时候,你偷偷摸摸的吃几口好的,谁能知道?
  也因此,村子里的女人为了这个,可是抢破了脑壳。
  现在和谢兰兰一样在厨房里干活的,有五个人。
  除了谢兰兰和乔莺莺,还有一个是村长家的媳妇儿赵慧英,一个村子里出了名的做菜好吃的老太太,王春花,最后一个则是村子里一个困难户,一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陈红丹。
  说起来,陈红丹也命苦的很。她爸是个病秧子,天天泡在药罐子里头生活。她妈妈是她奶奶从外面捡的,算是童养媳。只不过现在新社会了,不兴叫这个。她妈妈从小在外面流落,身子骨也不好,瘦骨嶙峋的,根本干不动什么重活。一开始她爷爷奶奶在的时候还能补贴着,后来她爷爷奶奶双双去世,她家也就彻底撑不下去了。叔叔伯伯们记恨着她爷爷奶奶偏心,弄点钱全都给她爸治病去了,不给他们,也不帮扶一二。现在就靠着村子里给点补助,她妈在菜地里种点红薯过活。
  陈家实在困难,陈红丹今年也大了点,可以干点活了,这不,就让她来食堂帮忙了。等中午大家伙儿吃完了,剩点饭菜就给她带回家。
  陈红丹也懂事。知道这个活儿是村子里仁慈,才给了她这个机会。干的是勤快麻利的很,什么脏的累的都抢着干。
  小杨村也算是个大村子,煮一整个村子人的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光是洗菜,就是一项大工程了。中午吃的菜啊,就是土豆烧肉。土豆都是从地里收上来的,沾满了泥巴,要人洗干净,切成块,才能下锅。
  谢兰兰她们五个人,一上午忙的脚不沾地,才赶在中午之前,把饭做好。
  刚刚经过一场大饥荒,国家还在恢复阶段。虽然是在村子里吃大锅饭,但也只能是稀饭了。只不过要比村子里一大部分人家的稀饭要更浓稠些。绕是这样,大家也都吃的心满意足了。
  食堂厨房里有两口大铁锅,一口里面是满满的,散发着诱人肉香的土豆烧肉,另一口则是炒咸菜。
  炒咸菜听起来没有土豆烧肉那么可口,实际上是加了油炒的。又香又下饭,大家伙儿到了厨房一看,就都乐了。
  这年头,油可是稀罕货,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油的。也就是过年村子里杀猪,才买点肥油回去,炼的一点点油,一吃就是一年。
  第19章 :冲突
  村民们干了一上午的活,又累又饿,打了饭以后坐在座位上,狼吞虎咽的吃起了饭。一碗喝完赶紧去盛第二碗,生怕晚了就被别人吃完了。
  谢兰兰是给宁家人开了后门的。
  除了在碗里多放上一块肉以外,她还给宁家人碗里都淋上了一勺肉汤。没有太过分,别人就算看见了,也说不了什么。
  谢兰兰端着碗走过去的时候,正听到一道尖酸刻薄的女声:“有些人家那就是不一样啊!妯娌两个都能进食堂,那饭吃起来就是比咱们的更香一点吧。”
  那话语里几乎溢出来的讽刺让谢兰兰挑了挑眉,这是有人看不惯她和乔莺莺都在食堂里,犯了红眼病了?
  谢兰兰顺着声音看过去,一个黑瘦黑瘦的小老太太正端着碗,嘴角下撇似乎十分不屑,可眼里的嫉恨却暴露了她。
  在脑海里转了一圈,谢兰兰也想不起来这个老太太是谁,不过这不妨碍她怼回去。
  “那当然,我做饭,我家里人吃的当然香了。有些人得了红眼病,就是吃山珍海味,也吃不出香来。”
  谢兰兰不紧不慢的走到桌子前,把手里的碗放下。
  “怎么,我做的饭哪里不和您老人家胃口?吃的不香?”
  没想到会被谢兰兰听到,那个老太太表情有一瞬间空白。
  她敢当着所有人的面这么说,自然是吃准了宁家一家人不会怼回来的。她和宁家人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宁母就不是个厉害的。也就是运气好,嫁给了宁父,否则碰上了个厉害的婆婆,不知道得被磋磨成什么样了。至于宁家的男人们,怎么能和她一个老太太计较呢?
  她倒也听说了宁家二媳妇儿是外村嫁过来的,挺厉害的。但一个年轻丫头,还能有多厉害?再说了,就这么巧,就碰上了?
  没想到,还真就这么巧,真就这么碰上了。
  谢兰兰眉毛一扬,眼神凌厉的瞪过去,还真让那老太太憷了。
  她回过头,硬着脖子嘀咕了两声,声音却小的像是蚊子一样,坐她旁边的人都不一定能听清她到底说了什么。
  谢兰兰哼笑一声,没再和她计较,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起了饭。
  也是后来,谢兰兰才从自己婆婆口中得知了那个老太太是谁。
  那个老太太叫赵霞,其实也才50多,在农村,这个年纪,就算不上老了。
  说起来,她和村长家的媳妇儿赵慧英还是一家呢。当年年轻做姑娘的时候,赵霞和宁母一样,属意宁父。可赵霞长相不太好,宁奶奶有些迷信,觉得赵霞的样子不旺家,于是最后还是给宁父娶了宁母当媳妇儿。赵霞和宁母的梁子也就自此结下了。
  后来赵霞嫁给了张三,张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家境自然不比宁家。张三又是一个田地里刨
  食的,长相气质都不比在学校里教书的宁父。赵霞眼睁睁看着宁母过得越来越好,自己却事事不顺心,对着宁母的嫉妒慢慢转化为恨意。
  第20章 :草编的蝈蝈
  宁母摇摇头,说起往事还有些感叹:“她也命苦,张三不是个疼老婆的,还喜欢喝酒。年轻时候还好些,现在啊,简直是……”
  “哎,张家有点粮食都被张三拿去换酒喝了,饭都没得吃,还喝酒,造孽哦!”
  谢兰兰点点头,确实,那赵霞黑瘦的样子刻薄的面相,一看就知道过得不好。穿的衣服也洗的都快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也不知道穿了多久。
  “养的儿女也都不是个孝顺的,三个儿子,都不愿意给老两口养老,一个女儿,嫁出去就没见她回来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